还记得吗,去年夏天,我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和各种选项简直把我搞得头晕眼花。UCAS那个申请界面,就像一个巨大的、无情的迷宫,每一个点击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当时的心情,估计跟你现在一模一样:手心冒汗,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干脆放弃,去别的地方得了?那种迷茫和无助,真是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有人能手把手地教我该多好,哪怕只是告诉我第一步该点哪里,第二步该看什么,都能让我心里踏实很多。
所以啊,这篇“保姆级”攻略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我们就是要帮你把UCAS申请的每一块“绊脚石”都踢开,让你从一个对申请两眼一抹黑的小白,瞬间升级成“申请达人”,最后轻轻松松拿到梦校的Offer。你要知道,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留学生通过UCAS系统成功赴英学习。根据UCAS官方发布的数据,在2023年,全球有超过68万名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提交了本科申请,这足以说明它虽然复杂,但绝对是通往英国大学的必经之路。
选校定位: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专业和大学
申请英国大学的第一步,绝对不是急着打开UCAS系统,而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想去哪里。这就像谈恋爱,总得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才不会大海捞针嘛。你得先问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对哪些学科领域真正感兴趣?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看到大家都在申商科你就去申商科,看到大家都在申科你就去申科。比如,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充满好奇,那就可以考虑选择计算机科学或数据科学,像爱丁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其课程设置就非常前沿,并且根据该校官网信息,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拥有世界顶级的科研实力。
专业方向确定后,大学的选择同样重要。英国的大学各有特色,比如有的以研究实力著称,有的则更侧重教学体验。你得花时间去“侦察”这些学校,看看它们的课程内容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有你特别想修的模块。以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为例,它提供了超过250个本科课程选项,但每个课程的录取要求和学习模式都非常独特,比如其著名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每年吸引了大量优秀学子,其教学模式也以小班导师制闻名,这与大型综合大学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
地理位置和生活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伦敦的学校固然国际化,机会多,但生活费也是出了名的贵,比如伦敦大学学院(UCL)官网建议学生每年的生活费预算至少需要12,000-15,000英镑。相对而言,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的城市生活成本就会低不少,而且同样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像曼彻斯特大学,据其官网介绍,它拥有英国最大的学生会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选择,这也是许多学生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你还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大学的入学要求,这包括A-level、IB或其他国际高中成绩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特定的GCSE(或同等学历)成绩。例如,像布里斯托大学的工程学院,其很多专业都明确要求A-level数学和物理达到A或A*的成绩,并且官网会详细列出不同国际课程的对应要求。有些热门专业可能还会对申请者的英语成绩有更高要求,比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甚至有些顶尖院校的热门专业,如法律或医学,会要求雅思总分达到7.0或更高,根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数据,每年有大量学生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而反复刷分。
别忘了参考各种排名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虽然排名不能说明一切,但它们能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框架。比如“完全大学指南”(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和“卫报大学排名”(The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每年都会更新,它们不仅有综合排名,还有按专业划分的排名。而“全国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 NSS)则能让你了解在校生对学校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感受。根据NSS 2023年的报告,英国大学的整体学生满意度达到了76.4%,但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差异还是很大的。
个人陈述(PS):让招生官爱上你的故事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称PS),这玩意儿就是你的“门面”,是你跟招生官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隔空对话”。UCAS系统规定,PS的字数上限是4000字符(包括空格)或者47行,无论哪个先达到都算。这短短的篇幅,可得好好琢磨,每一个字都得是精心挑选的“精兵强将”,为你冲锋陷阵,打动招生官。你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你的学术热情、相关经历、个人特质和为什么这个专业、这所大学是你的不二之选。
写作PS的第一步,是明确你的“核心主题”。想想看,你最想让招生官记住你什么?你对这个专业的热情从何而来?举个例子,如果你申请计算机科学,可以从你小时候如何因为一个编程小游戏而对代码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讲起,或者你如何利用Python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自动化脚本。关键在于展现你对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不是空泛地说“我喜欢计算机”。
学术能力和潜力是PS的重中之重。你需要在PS中展示你对所选课程的理解,以及你为此所做的努力。这包括你在高中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参加过的相关竞赛或项目,甚至是你自主阅读的专业书籍。比如,如果你申请经济学,提到你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对其某个理论产生了独特见解,或者你参加了一个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线上讲座,并从中获得了启发,这些都能有效证明你的学术投入。据QS世界大学排名数据,英国顶尖大学非常看重学生在学术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光有学术热情还不够,你得让招生官看到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潜力股”。可以适当提及你的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社团经历等等。不过,切记这些经历必须是与你的申请专业或个人发展相关的,并且要突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技能和感悟。比如说,如果你在学生会组织过活动,可以强调你锻炼了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在大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素质。数据显示,许多英国大学,尤其是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校,越来越重视申请者的软技能和全面发展。
PS的结构也很关键,通常会包含:开头抓住眼球,中间展开学术兴趣和相关经历,最后展望未来并重申对该大学和专业的渴望。记住,每个大学的招生官每天都要看成百上千份PS,你的PS必须能在几秒钟内吸引住他们。避免陈词滥调,少用“我一直梦想着…”这类空洞的句子。多用具体的例子和动词,让你的故事活起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在其官网的招生指南中就特别强调,PS应当是独特的、个人化的,并能清晰表达申请者为何适合所选专业。
最后,反复修改,请英语好的老师或同学帮你润色。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者句式不流畅,都是要极力避免的“硬伤”。一个错字,可能就会让招生官对你的细心程度打上问号。我当年就是写完初稿,然后找了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帮忙修改了三遍,才敢提交。要知道,PS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你完全掌控、展现自我的部分,务必倾尽全力。英国文化协会的申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请他人审阅PS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步骤。
推荐信:你的“形象代言人”来帮你背书
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写写就行的,它就像是你的“形象代言人”,是从第三方视角来为你背书,证明你是个多么优秀、多么有潜力的学生。UCAS要求所有本科申请者都必须提供一封学术推荐信,通常由你的高中老师、班主任或者升学指导老师来撰写。这个人必须是对你足够了解,能客观评价你在学习、品德、潜力等方面的表现。毕竟,谁会请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来做代言呢?
所以啊,在选择推荐人之前,你得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人最好是教过你所申请专业相关科目的老师,这样他/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评价你的学术能力和潜力。比如,如果你要申请物理专业,那么物理老师的推荐信肯定比体育老师的更有说服力。而且,这个人还应该对你比较熟悉,能够举出具体的事例来支撑他的评价,而不是泛泛而谈。根据剑桥大学的官方建议,推荐信应该由一位能全面评价学生学术表现和个人潜力的老师撰写,并包含具体的案例。
推荐信里都应该写些什么呢?核心就是“真实”和“具体”。推荐人应该详细描述你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你对某个复杂概念的理解深度,你在小组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或者你如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些具体例子远比“他是一个好学生”这样的空话更有分量。再比如,如果你的老师能提到你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展现出的严谨和创新精神,那无疑会给你的申请增色不少。英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荐信是展现这些特质的重要窗口。
推荐信里还需要强调你的“软实力”。除了学术成绩,大学也想知道你是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人。推荐人可以提到你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比如,你作为某个社团的骨干成员,组织过什么活动,克服了什么困难;或者你在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中展现出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这些都能让招生官看到你不仅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个有担当、有情商的未来大学生。据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的建议,一份有力的推荐信应该包括对学生学术能力、潜力和个人品质的全面评价。
别忘了提醒你的推荐人,要将你的申请专业和大学考虑进去。如果能稍微提及你为何适合这所大学的某个特定项目,或者你的兴趣与该大学的研究方向契合,那将是锦上添花。例如,如果你的老师知道你申请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化学工程,他可以在推荐信中提到你对可持续能源的兴趣,而这恰好是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系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当然,推荐信的语言要积极向上,充满赞扬,但又不能过分夸张,保持真诚和可信度才是最重要的。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招生官就曾表示,他们更喜欢看到真实且有具体细节支撑的推荐信。
UCAS系统操作:按图索骥,一步到位
终于来到了UCAS系统本身的操作环节,别紧张,这比你想的要简单,只要你提前把所有资料都准备好,填起来就跟填表一样。注册UCAS账号是第一步,这通常在每年的9月份开放。你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比如你的姓名、出生日期、国籍等。记住,注册时选择正确的申请年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UCAS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均可访问,每年都有超过180个国家的学生通过它申请英国大学。
接下来是填写你的教育背景。你需要把你从中学以来的所有教育经历都如实填写进去,包括你的学校名称、就读时间、获得的证书和成绩。比如,你参加的GCSE考试成绩、A-level预测成绩或IBDP分数等,都需要精确无误地录入。如果你的高中是国际学校,还需要注明你所学的课程体系。牛津大学在审核申请时,会非常仔细地核对学生的GCSE和A-level等成绩,确保与学校官方记录一致。
工作经历(Employment History)这部分,如果你有相关的实习、兼职或者志愿服务经历,都可以在这里填写。即使这些工作经历和你的申请专业看起来不直接相关,但它们也能展现你的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其他软技能。比如,你在一家咖啡店打工,可以体现你的客户服务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UCAS的表格设计旨在全面了解申请者的背景,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然后就是选择你的课程和大学了。UCAS系统允许你最多选择5个课程,这5个课程可以是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大学的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但要注意,如果你申请牛津或剑桥大学,以及医学、牙科、兽医科学等专业,总共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所。比如,你不能同时申请牛津的PPE和剑桥的经济学。根据UCAS官网的统计数据,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申请者会选择填满所有五个志愿。
填写完所有信息后,你需要支付申请费用。UCAS的申请费用是根据你选择的课程数量来决定的,通常申请一个课程的费用会比申请多个课程的费用便宜一些。在2024年的申请季,申请一个课程的费用是22.5英镑,申请多个课程(最多五个)的费用是27.5英镑。支付成功后,你的申请就会被提交到你选择的大学。请务必使用支持国际支付的信用卡或借记卡完成支付,确保交易成功。
别忘了在提交前仔细检查所有信息,确保没有任何错误。尤其是你的个人信息、成绩和PS,一旦提交,修改起来会非常麻烦,甚至可能需要联系UCAS客服。我当年在提交前,也是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不下五遍,生怕哪个小地方出了错。UCAS官方建议,在提交申请前请至少两位不同的人(例如老师和家人)帮你检查一遍,以减少错误率。
截止日期:时间管理大师的申请攻略
在UCAS申请这场“马拉松”里,截止日期就是那些跑道旁的“警示牌”,你一不小心错过一个,可能就跟你的梦校擦肩而过了。所以,把这些日期都刻在脑子里,设上提醒,是成为时间管理大师的第一步。最早的截止日期,通常是每年的10月15日,这个是给那些志在牛津、剑桥,以及医学、牙科、兽医科学等热门专业的同学准备的。如果你申请这些专业,可得铆足了劲,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
绝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1月31日(针对次年入学)。这个日期覆盖了英国绝大部分大学和专业,包括很多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校。虽然理论上UCAS会在6月30日之后仍接受申请,但那个时候你选择的余地会非常小,很多热门专业和大学可能早就招满了。所以,为了你的选择多样性,最好还是在1月31日前完成提交。例如,像爱丁堡大学这样的热门学府,其很多竞争激烈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和法学,往往会在1月截止日期前就已经收到大量的申请,如果太晚提交,机会会大大降低。
除了这两个主要节点,还有一些特殊的截止日期需要注意。比如,如果你计划申请艺术与设计类的课程,可能会有一个单独的截止日期,通常是每年的1月下旬,并且还需要提交作品集。作品集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和完善,这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事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等艺术院校,其作品集的要求非常具体且严格,根据其官网说明,学生可能需要提前一年就开始策划和创作。
即使你错过了1月31日的截止日期,也不意味着你就完全没机会了。UCAS系统会在6月30日之前继续接受“晚期申请”(Late Applications),但是,这时候大学已经开始处理大量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的申请了,你提交的申请竞争力会相对弱很多。这意味着你可能只剩下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或大学可以选择。例如,根据UCAS往年数据,通过晚期申请获得Offer的比例明显低于在主要截止日期前提交的申请。
万一所有截止日期都错过了,或者你的成绩没达到预期,别灰心,你还有“补录”(Clearing)这条路。Clearing通常在每年的7月到9月进行,主要是在A-level放榜后,大学会公布那些仍有空缺的专业。这虽然是一个“亡羊补牢”的机制,但每年都有不少学生通过Clearing找到心仪的大学。根据UCAS 2023年的报告,有超过58,000名学生通过Clearing成功入学,这证明了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救途径。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尽早开始你的申请准备工作,把所有重要的截止日期都标注出来,并设定好提醒。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打磨PS,获取推荐信,以及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提交申请,不仅能让你心里踏实,也能让大学有更多时间来审阅你的材料,给你提供一个更公平的竞争机会。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那样只会增加你的压力。牛津大学招生部门就曾公开表示,他们对所有在10月15日前提交的申请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提前提交而获得额外优势,但提前提交能确保所有材料完整,避免因技术问题错过截止日期。
Offer与拒信:心平气和地面对所有结果
提交了申请之后,那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我懂,真的懂!每天刷邮件,盯着UCAS Hub,期待着那封写着“Offer”字眼的邮件出现。你的申请材料提交后,大学的招生官会进行审核,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不等。有些大学处理得快,可能几周内就给你回复;有些大学则会等到截止日期过后,统一进行审核。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某所大学迟迟没有消息就过度焦虑。比如,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某些热门专业,可能要等到次年3、4月份才开始发放大部分Offer,因为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申请。
当你收到Offer的时候,恭喜你!这通常会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另一种是“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大部分同学收到的都是有条件录取,这意味着你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最终入学,最常见的就是达到特定的A-level、IB或其他考试成绩。比如,你可能收到一个“要求A-level成绩达到AAA”的Offer。无条件录取则比较少见,通常是发给那些已经拿到最终成绩,并且成绩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入学要求的学生。据UCAS统计,绝大多数申请者最初收到的都是有条件Offer。
别灰心,你可能也会收到“拒信”(Rejection)。收到拒信确实让人难过,但请记住,这并不是世界末日!英国大学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顶尖学府,每年都有大量优秀学生申请。可能你这次没被录取,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有更符合该大学或专业特定要求的人。例如,帝国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每年申请人数远超录取名额,即使是A*A*A的学生也未必能保证拿到Offer。关键是从中吸取经验,不要让它打击你的自信心。
当你收到多个Offer时,你需要在UCAS系统上选择你的“坚守选择”(Firm Choice)和“保险选择”(Insurance Choice)。坚守选择就是你最想去的大学和专业,而保险选择则是你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通常它的入学条件会比你的坚守选择稍微低一些。记住,你只能接受一个坚守选择和一个保险选择。如果你收到的都是无条件Offer,那你就只能选择一个坚守选择。UCAS规定,学生必须在每年的6月初(具体日期UCAS会公布)前完成对Offer的回复。
在选择坚守和保险之前,建议你再做一次全面的研究。仔细比较各个大学的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奖学金机会以及你个人对它们的喜好。如果有可能,参加大学的开放日(Open Day),或者通过线上虚拟游览感受一下校园氛围。我当时就是犹豫不决,最后看了几个大学的线上讲座,才最终确定了我的坚守选择。了解每所大学的独特之处,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根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建议,仔细比较Offer并权衡利弊是做出最终选择的关键。
补录(Clearing):绝处逢生的最后机会
如果很不幸,你的A-level成绩或者其他考试成绩没有达到你坚守选择和保险选择的条件,或者你压根儿就没收到任何Offer,别慌,还有“补录”(Clearing)这条路等着你!Clearing是UCAS为那些没有拿到大学Offer,或者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提供的一个“二度上岸”的机会。这就像是大学招生的“B计划”,每年都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大学。据UCAS官方统计,2023年有超过58,000名学生通过Clearing被大学录取,这证明它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选项。
Clearing通常从每年的7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但最繁忙、机会最多的时段是在8月中旬A-level成绩公布之后。在A-level放榜日,UCAS系统会实时更新哪些大学和专业还有空缺。你可以在UCAS网站上,或者通过报纸、大学官网等渠道查询这些空缺。记住,Clearing阶段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热门专业和顶尖大学的空缺通常很快就会被抢完。所以,你得眼疾手快,准备充分。
参与Clearing的关键是“主动出击”。一旦你确定了自己想申请的空缺课程,你需要直接联系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是的,就是拿起电话,直接给他们打电话!你需要向他们介绍你自己,说明你的成绩,以及为什么你对他们的课程感兴趣。这是一个让你展现沟通能力和求学热情的绝佳机会。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就是因为A-level成绩不理想,通过Clearing打电话给谢菲尔德大学,用她真诚的态度和对专业的独特理解,最终获得了录取。
在打电话之前,你最好提前做足功课。了解你感兴趣的Clearing课程内容,以及这所大学的特色。这样在电话沟通中,你就能显得更有准备、更有诚意。比如,如果你想申请某个大学的商业管理专业,可以提前查一下这个专业的课程模块,看看它有没有你特别喜欢的课程方向,或者它在某个领域的研究很强。这样你在电话里就能说出具体理由,而不是泛泛地说“我很喜欢你们学校”。据许多大学的招生部门透露,他们更青睐那些在Clearing电话中表现出对课程有深入了解的申请者。
如果你在Clearing期间获得了大学的口头Offer,那真是太棒了!通常,大学会给你一个很短的时间来考虑是否接受这个Offer。一旦你决定接受,他们会在UCAS系统上更新你的申请状态。你需要在UCAS Hub上确认接受这个Offer。记住,Clearing阶段你一次只能持有一个口头Offer,所以做决定时一定要慎重。杜伦大学在Clearing开放后,会通过其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实时更新可用课程,并且通常要求学生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接受口头Offer。
即使通过Clearing进入了大学,你的大学生活也不会有任何不同。你依然是这所大学的学生,享受所有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福利。Clearing只是你进入大学的一种方式,并不会影响你的学籍或者学位含金量。所以,如果你的申请过程不够顺利,不要羞于利用Clearing这个机会,它可能会为你打开另一扇大门。根据英国大学联盟(UUK)的报告,通过Clearing入学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与通过常规途径入学的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签证与行前准备:跨越国界的最后一步
当你成功拿到心仪大学的无条件Offer并接受后,恭喜你,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准备签证和行李,踏上英伦之旅!办理签证是赴英留学的最后一道门槛,这可不是小事,得提前规划,细心准备。你需要申请的是英国学生签证(Student Visa),也就是以前的Tier 4(General)Student Visa。申请材料包括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信、护照、资金证明、肺结核检测证明等。CAS信是你接受Offer后大学会发给你的一个独特电子参考号码,它是签证申请的核心文件,没有它,寸步难行。根据英国内政部(UKVI)的官方指南,CAS信是学生签证申请的强制性材料。
资金证明是签证申请的重中之重。你必须证明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你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通常包括一年的学费,加上9个月(伦敦地区每月1334英镑,非伦敦地区每月1023英镑)的生活费。这笔钱必须在你或你父母的银行账户中存满至少28天。这些数字不是我瞎编的,而是英国政府官网(GOV.UK)上明确规定的最低要求。如果你准备的资金不足或者证明不符合要求,签证很可能会被拒,那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签证申请流程通常是在线填写申请表,然后预约VFS Global(或CGI UK)签证中心递交材料并录指纹。建议你至少在开学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签证材料,并尽早提交。虽然英国学生签证的处理时间通常是15个工作日左右,但在高峰期可能会更长。我当年就是在暑假期间提交的,等了将近一个月才拿到。所以,时间一定要打出提前量,以免耽误入学。英国移民局(UKVI)网站上建议,在收到CAS信后应尽快提交签证申请,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处理。
除了签证,行前准备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是住宿问题,大部分大学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校内宿舍,但床位有限,往往需要你尽早申请。校外租房也是一个选择,但你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租房市场和注意事项。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校外租房价格不菲,而且房源紧张。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伦敦的平均租金远高于其他地区,留学生更需提前规划。
行李准备也是让人头疼。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即使是夏天也可能下雨,所以防水的衣物和雨伞是必备。带上一些常用药品,以防万一。至于电子产品,别忘了准备转换插头!英国使用的是英式三孔插座。虽然英国的超市和商店都很方便,大部分东西都能买到,但刚开始抵达时,一些必需品还是自己带上比较好。我当年就因为没带转换插头,第一天手机就充不了电,差点抓狂。
最后,出发前一定要买好机票,并告知你的大学你的抵达时间,以便他们安排接机或提供相关指导。许多大学都会在开学季提供免费的机场接机服务,这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非常方便。比如,曼彻斯特大学每年都会在开学前几周,提供从曼彻斯特机场到学校的免费接机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国际新生。提前了解并利用这些服务,能让你的留学之旅有个更顺利的开端。
写在最后:别怕,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
哎呀,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了?从最开始的选校定位,到让人头大的PS,再到复杂的UCAS系统操作,以及最后的签证和行前准备,每一步虽然都有点挑战,但也都不是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你看,每年有那么多学长学姐成功申请到了英国大学,他们当初也和你一样,都是从零开始摸索的“小白”。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坚持下来了,并且都成了自己的“英雄”。
所以啊,我最想跟你说的就是,别害怕,大胆往前冲!别总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还没开始就给自己设限。遇到不懂的问题,别憋着,勇敢地去问老师,问学长学姐,或者像你现在一样,来我们www.lxs.net网站上找答案。要知道,每个成功拿到Offer的同学,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史”——不是,是奋斗史啦!他们也都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怀疑和挣扎。所以,你完全不需要感到孤独,我们都在这条路上陪着你呢。
现在,你眼前是不是有一堆大学官网还没来得及看,心里是不是还有一堆关于PS的灵感没有理清?别犹豫了,拿起你的手机或者打开你的电脑,现在就去翻翻你最感兴趣的几个大学的官网,看看他们的课程介绍、入学要求。然后,找个安静的角落,拿出一张纸,把那些你脑子里七七八八的想法都写下来,哪怕只是零碎的词句也好。一步一步来,从小处着手,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个巨大的“迷宫”其实也有它的出口。相信我,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你的梦校Offer,正在前方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