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拿到新加坡大学offer那会儿,兴奋劲儿还没过,马上就被一个现实的问题给狠狠地砸醒了:这留学一年到底得花多少钱啊?当时我坐在电脑前,看着那串长长的学费数字,脑子里立马开始盘算,住宿费、吃饭、交通,各种问号像弹幕一样刷过去,说实话,心里虚得一批。家里虽然支持,但我也知道不能大手大脚,就怕钱没算明白,到时候生活一团糟。这种感觉,我相信屏幕前的你,肯定也深有体会吧?
别急,学长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深知大家对费用这块儿有多焦虑!所以呀,这篇文章里,我就把自己在新加坡一年的留学开销,从大头到小头,全都给你扒拉出来了。不管是你最最关心的学费,还是让人头疼的住宿费、日常吃饭、交通,甚至是时不时的小聚会和意想不到的杂项开销,我都给你理得明明白白。目的就是让你心里有数,避免因为预算不足而手忙脚乱。
学费:这笔“巨款”到底有多巨?
咱们就从最大的那笔开销说起,没错,就是学费。新加坡的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学费差距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果你能考上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或者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这样的公立学府,恭喜你,在政府的学费津贴(Tuition Grant)加持下,学费会相对亲民很多。比如说,根据NUS官网2023/2024学年的数据显示,国际本科生在获得Tuition Grant后,像工程学这样的热门专业,一年学费大约在22,000到25,000新币之间。没有Tuition Grant的话,直接就奔着40,000新币去了,这其中的差价可不是小数目。
相比较之下,私立院校的学费结构又不一样。很多留学生会选择Kaplan Singapore或者PSB Academy这类私立学校,它们通常提供合作大学的文凭课程或者学士学位课程。比如,Kaplan Singapore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合作的商科本科课程,一年的学费可能就在18,000到25,000新币不等,具体取决于你选择的专业和课程时长。这些学费通常是包含了课程材料和考试费用的,但具体的数字你还得去它们各自的官网上查清楚,因为课程和合作院校不同,费用也会有浮动,据PSB Academy官网上的信息来看,其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的商务管理学士学位(三年制)课程,每年的学费也大致在这个区间,整体看下来,私立学校的学费虽然没有Tuition Grant的减免,但因为课程设置和合作模式,有时候会比没有Tuition Grant的公立大学学费要低。
研究生的学费又是另一个档次。公立大学的硕士项目,学费普遍要比本科高。就拿NTU的硕士项目来说,像电气与电子工程这样的专业,国际学生的学费通常在38,000到50,000新币一年,这还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研究型硕士或博士项目,那费用更高,据NTU研究生院官网显示,部分专业的研究型硕士(Master by Research)项目,全额学费甚至可以达到60,000新币以上,如果再细分到MBA这样的商科项目,费用更是直线飙升,可能一年就需要六七万甚至更高的费用。所以,在申请前,务必去目标学校的官网把最新的学费政策和Tuition Grant的申请条件都摸清楚,这可是省钱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住宿费:租房是门大学问
学费这关过了,接下来就是住宿这个大头了。在新加坡,住宿费绝对是除了学费之外的第二大开销,甚至有时候能让你感觉比学费还“肉疼”。刚来的时候,我先是申请了学校宿舍。住在宿舍,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步行就能去上课,还能快速认识新朋友。以NUS为例,根据其住房服务网站的数据,单人间的月租金大约在500到700新币左右,双人间会便宜一些,大概300到500新币。这个价格包含了水电网,算下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然而,学校宿舍的数量有限,申请竞争非常激烈,不是每个留学生都能如愿住进去。
住不上学校宿舍,就得考虑校外租房了。新加坡的租房市场大致分为政府组屋(HDB)和私人公寓(Condo)。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租HDB的房间,因为它性价比最高。我当年就和几个朋友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一套HDB的三居室,每个人分摊下来,租一个普通房间(common room)的月租大概是600到800新币,这还是在比较靠近市区或者大学的区域,比如Jurong East或者Clementi。如果是主人房(master room)带独立卫浴的,那价格就更高了,轻轻松松破千,达到1000到1200新币。据PropertyGuru和99.co等本地租房网站的数据显示,在新加坡,一个HDB普通房间的平均月租金确实在600-900新币浮动,具体取决于地段、装修和房龄。水电网费通常是另算的,一个月大概每个人还要多出50-100新币。
私人公寓的环境会更好一些,设施齐全,有健身房、游泳池,住起来当然更舒服,但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个私人公寓的普通房间,月租金普遍在1000到1500新币,甚至更高,地段好的靠近CBD的,2000新币一个房间也不是不可能。我有个朋友在靠近金融区的地方实习,租了一个公寓的单间,每个月光租金就花了1400新币,再加上水电网,压力真的不小。所以,如果你想省钱,HDB是首选,找几个靠谱的室友一起合租,分摊下来会轻松很多。提前在Facebook上的租房群或者本地租房网站上多看看,多对比,可以找到不少好房源。
还有一种介于HDB和Condo之间的选择,就是学生公寓。一些私立的学生公寓,专门为留学生提供,有管理人员,安全性高,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月租金一般在800到1200新币,有的会包含餐食。这些学生公寓虽然比HDB贵,但比私人公寓便宜,而且省去了自己找房、找室友的麻烦。我在第一年结束后,就考虑过这种选项,因为学校宿舍没抽到,自己找HDB房源又花了不少精力。据某知名学生公寓品牌的数据,其在新加坡的床位月租金起始价通常在800新币左右,当然这取决于房型和地理位置。所以,当你对租房一头雾水时,学生公寓也可以作为一个备选项。
饮食开销:味蕾与钱包的拉锯战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吃”了。新加坡被称为美食天堂,从街头小贩中心到高档餐厅,各种选择应有尽有。作为一个留学生,想要控制伙食费,小贩中心(Hawker Centre)绝对是你的救星。这里一顿饭的价格非常亲民,一份海南鸡饭、叻沙或者酿豆腐,通常只需要4到7新币。我在大学时期,几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在小贩中心解决,既能品尝地道美食,又能省下不少钱。据新加坡食品局(SFA)的数据,小贩中心的大多数主食价格确实集中在3.5-7新币的范围。
大学食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食堂的价格通常和小贩中心持平甚至更便宜一些,比如NTU的Canteen 2,一份面食或者饭菜可能只需3到5新币。食材新鲜,选择也多。我偶尔也会去学校食堂,特别是下雨天不想跑远的时候,顺便还能和同学一起吃饭聊天。不过,老实说,吃久了食堂和小贩中心,偶尔还是会想换换口味。
如果自己动手做饭,那开销又能再降一截。我认识一些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他们会定期去超市采购食材,自己做饭。在NTUC FairPrice或者Giant这样的大超市,一公斤大米大概在5-8新币,一打鸡蛋2-3新币,鸡胸肉一公斤大约8-10新币。如果每周自己做饭3-4次,每次成本可以控制在3-5新币。数据显示,通过在超市购买食材在家烹饪,每月伙食费可以控制在250-350新币左右,而如果顿顿在外吃,这个数字轻松就能达到400-600新币。当然啦,偶尔和朋友出去聚餐,尝尝餐厅或者咖啡馆的美食也是少不了的。在一般的餐厅,一顿饭大概需要15到30新币,咖啡馆的咖啡和糕点组合可能就要10到20新币。这些聚餐的花销,一个月下来加起来可能也有100到200新币。所以,控制饮食开销的关键就在于平衡,大部分时间选择经济实惠的小贩中心或自己做饭,偶尔犒劳一下自己。
交通:穿梭狮城的成本
在新加坡出行,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主要就是巴士和地铁(MRT)。只要你住在地铁站或者巴士站附近,去哪里都非常方便。国际留学生通常不享受新加坡本地学生的那种学生优惠卡,所以我们乘坐公共交通都是按照成人费率来计算的。不过,使用EZ-Link卡刷卡付费会比购买单程票便宜。根据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官方票价信息,乘坐地铁或巴士,单程费用通常在1到2.5新币之间,这取决于你的出行距离。我当年每天上学往返,加上周末偶尔出去逛逛,一个月下来交通费大概在80到120新币。这个费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如果你住得离学校比较近,或者学校在校园内有免费的校车服务,那恭喜你,你的交通费还能再省一笔。比如NUS和NTU都有自己的校车线路,覆盖了校园内的各个教学楼和宿舍区,非常方便。我刚入学的时候,住在校内宿舍,几乎不需要花什么交通费,只有周末出门才会用到EZ-Link卡。但一旦搬到校外,交通费就成了日常固定开销了。
当然,偶尔也会有打车的需求,比如赶时间或者深夜回家。新加坡的打车软件主要是Grab和Gojek。高峰期或者深夜打车费用会比较高,从大学到市中心可能需要20到30新币。我个人是尽量避免打车的,除非是和朋友一起分摊费用。据Grab官方APP的实时数据显示,从Jurong East到Bugis(市中心热门区域)非高峰时段的Grab Car费用通常在15-20新币左右,而高峰期则可能飙升至25-35新币。如果一个月打车次数不多,比如一两次,那么这部分开销控制在50新币以内还是可以的。总体来说,只要你习惯了公共交通,交通费用不会成为你预算的巨大负担。
书本与学习用品:知识的投入
别以为学费交了就万事大吉,书本和学习用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些课程会要求购买特定的教科书,特别是商科和工程类的专业,那些原版教材通常价格不菲。一本新的教科书可能要50到150新币,甚至更高。如果一学期有3-4门课都要求买书,那这笔钱很快就能累积到几百新币。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社(NUS Co-op)书店的价格信息,一些热门学科的精装教材价格确实可以达到100新币以上。
不过,学长在这里教你几招省钱秘籍。首先,你可以选择购买二手书。很多学长学姐会在学期结束后出售自己的旧书,价格通常是新书的一半甚至更低。校园内的二手书交易群或者在线平台都能找到。其次,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新加坡的大学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很多教材都有多个副本可供借阅,电子书资源也很多。我很多时候都是去图书馆借阅或者看电子版教材,很少买新书。这样一来,每年在书本上的开销几乎可以降到零。打印资料和文具的费用相对较少,一个月大概20-30新币也就足够了。
一些特殊的实验课或者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能会有额外的材料费,这个在你选课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我有一个学设计的朋友,每个学期都要花几百新币在各种设计材料上,这笔费用是比较固定的。所以,在规划预算时,一定要把这些潜在的学习用品开销考虑进去。
电话费、日用品和杂项:生活的小确幸
说完了大头,咱们再来看看那些零零碎碎,但又必不可少的开销。首先是电话费。在新加坡,办理手机卡非常方便,你可以选择预付费(Prepaid)或者后付费(Postpaid)套餐。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预付费套餐通常更灵活,用多少充多少。各大运营商,比如Singtel、StarHub、M1都有针对国际学生的优惠套餐。我当年选择的是Circles.Life,据其官网套餐信息,每个月花个15到25新币,就能享受几十GB的数据流量、免费通话和短信,完全够用。相比之下,后付费套餐可能要求签订一两年的合约,而且通常包含的流量和通话时间更多,但价格也略高,比如每月30-50新币。
日用品方面,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洗衣液这些,一个月大概需要50到80新币。如果你是女生,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开销就更不好说了,那是个无底洞,全看个人消费习惯。我一般都会在超市或者屈臣氏、Guardian等药妆店打折的时候囤货。数据显示,一个单身学生在新加坡,每月基本生活用品开销通常在70-100新币之间。
医疗费用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块。新加坡的医疗服务质量很高,但费用也相对较高。大学通常会为国际学生购买强制性的医疗保险,覆盖一些基本的门诊和住院费用。看一次普通全科医生(GP)的费用大概在30到50新币(不含药费),如果需要去看专科医生,费用就更高了。所以,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医疗保险卡,生病了一定要优先去学校推荐的诊所或者通过保险报销的医疗机构。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私立诊所平均收费,普通门诊咨询费确实在35-60新币不等。小病小痛忍着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另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杂项开销。比如办理学生准证(Student Pass)续签的费用,虽然不是每年都有,但也要心中有数。偶尔需要复印打印,或者买一些小物件。这些加起来,一个月大概预留50到100新币的弹性预算是比较合理的。
社交娱乐:留学生活的调味剂
留学生活可不仅仅只有学习,适当的社交和娱乐也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剂。和朋友出去吃个饭、看场电影、唱个KTV,这些都是留学生常有的活动。在新加坡看一场电影大概需要10到15新币,如果选择周末或者新上映的大片,价格会更高。据Golden Village等电影院官网的票价信息,工作日票价通常在9-12新币,周末则为13-15新币。KTV的话,唱一次可能人均30到50新币。和朋友聚餐,如果是选择中档餐厅,人均25到40新币也很常见。
新加坡还有很多免费或者价格不高的景点可以逛,比如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的户外区域是免费的,但花穹和云雾森林需要门票,成人票价大概是28到35新币。圣淘沙岛上有免费的沙滩,但有些景点比如环球影城、水族馆门票就比较贵了,一张票可能要70到90新币。据滨海湾花园官网显示,其室外花园区域可免费进入,温室成人门票约为32新币。所以,如果你喜欢出去玩,每个月在娱乐方面的开销预留100到200新币是比较合适的,当然如果你是“宅”属性,那这笔开销就能省下不少。
我还认识一些朋友,特别喜欢趁着假期去周边国家短途旅行,比如马来西亚、泰国或者印尼。这些旅行的费用就不好估算了,机票、住宿、游玩,随便一趟可能就是几百新币。这笔钱是完全看个人兴趣和预算的,如果你打算一年里有几次这样的旅行,那记得把这部分开销也算进去。但学长建议,在留学初期,重心还是放在适应和学习上,旅行可以等到对新加坡和自己的经济状况都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后再考虑。
年度总结:费用大盘点
咱们把这些费用简单地汇总一下,你就能对一年的开销有个大致的概念了。记住,这只是一个参考区间,具体花多少完全取决于你的消费习惯和学校选择。
| 项目 | 最低预估(新币/年) | 最高预估(新币/年) |
|---|---|---|
| 学费(公立有津贴/私立) | 18,000 | 50,000+ |
| 住宿费(HDB合租/校内宿舍) | 3,600(300/月) | 14,400(1200/月) |
| 伙食费(小贩中心/自己做) | 3,000(250/月) | 7,200(600/月) |
| 交通费(公共交通) | 960(80/月) | 1,440(120/月) |
| 书本与学习用品 | 0(充分利用图书馆) | 1,000(购买新书) |
| 电话费 | 180(15/月) | 600(50/月) |
| 日用品及杂项 | 600(50/月) | 1,200(100/月) |
| 社交娱乐 | 600(50/月) | 2,400(200/月) |
| 总计 | 27,140 | 78,240+ |
这个表格清楚地显示了,在新加坡留学一年,如果你精打细算,选择公立大学且获得Tuition Grant并入住校内宿舍,加上自己做饭,总开销可能在3万新币左右。但如果你选择没有Tuition Grant的公立大学、或者私立大学,租住私人公寓,经常外出就餐和娱乐,那么一年花销超过7、8万新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个区间浮动非常大,所以,你心里得有一杆秤,知道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在哪里。
学长的省钱小妙招和避坑指南
想要在新加坡留学生活里既不亏待自己又能精打细算,学长还有一些压箱底的省钱小妙招和避坑指南要分享给你。首先,下载一个MyCashflow或者Monefy这样的记账APP,每一笔开销都记录下来,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哪里可以省。我就是通过记账才发现自己每个月在奶茶上的开销竟然那么多,后来就慢慢控制住了。
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优惠。很多景点、电影院、餐厅都会有学生折扣,只要你亮出你的学生证,就能享受到优惠。我去Universal Studios Singapore的时候,就用学生证省了一笔。还有一些超市和在线平台也会不定期推出优惠活动,比如买一送一,或者会员积分。关注这些信息,可以帮你省下不少钱。
再者,别盲目跟风。看到别人买什么大牌包包,或者去什么高档餐厅,没必要有攀比心理。留学生活的重点是学习和体验异国文化,而不是炫耀消费。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最重要。我曾经有个同学,为了融入圈子,每周都要去高档餐厅聚餐,结果没几个月,生活费就捉襟见肘了。
最后,关于兼职。新加坡对留学生的兼职有严格规定。公立大学全日制学生通常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兼职,比如在学期期间每周不超过16小时,假期不限。私立学校的学生通常不允许校外兼职,只能在校内兼职。如果你真的想通过兼职来补贴生活费,一定要提前向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咨询清楚相关政策,切勿非法打工,否则后果非常严重。我在大学期间就曾利用假期在校内图书馆兼职,赚了一点零花钱,但也只是杯水车酌,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
所以呀,未来的学弟学妹们,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心里对新加坡留学一年到底花多少钱,已经有个大概的谱了?别再犹豫了,赶紧拿出你的小本本,结合自己的情况,把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各项开销都好好地算一算,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详细预算表吧!然后,趁着还没出发,或者刚到新加坡,就根据这份预算,严格地管理你的每一分钱。学长相信,只要你提前规划,精打细算,你的新加坡留学生活一定会过得既充实又精彩,绝不会因为钱的事情而手忙脚乱,到时候还能把你的省钱秘籍分享给更多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