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还记得我刚接到韩国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吗?那会儿的兴奋劲儿真是能把我直接送上天!可还没等我从云端飘下来,一个现实又“沉重”的问题就砸到了我的头上:“行李到底该怎么装啊?!” 瞬间,兴奋变成了焦虑,我的小脑袋瓜里开始上演一出超级无敌混乱的《行李箱大作战》。
你是不是也在脑子里勾勒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个28寸的行李箱摊在客厅中央,旁边堆满了衣服、鞋子、书本、充电器,还有那些你觉得“万一用得上”的小物件,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恶魔,挤眉弄眼地挑战着你的整理能力。每次拿起一件东西,心里就得纠结一番:“这个到底要不要带?韩国是不是也有?会不会超重啊?” 尤其我们读博的姐妹,不像本科生那样能轻松回国补给,一去就是好几年,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去,想想都头大,对不对?我当时就因为没规划好,第一个行李箱足足超重了10公斤,在机场被罚得肉疼,那可是我好几顿烤肉钱啊!那次的经历真的让我下定决心,要把行李这件事研究个透彻,绝不能让姐妹们再走我弯路!
衣物篇:四季更迭,保暖与时尚并存
韩国的四季分明,不像一些地方常年温差不大,所以准备衣物的时候真的要考虑到位。 首尔的冬天,风真的能刮进骨头里,我记得第一年冬天,没经验,只带了几件厚外套,结果在实验室里都觉得冷飕飕的。 据韩国气象厅历史数据显示,首尔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常在零下2度到零下8度之间徘徊,而且体感温度会因为风大显得更低。 你肯定需要至少一到两件非常厚实的羽绒服或者羊毛大衣,那种能把你整个人都裹住的款式。 内搭方面,保暖内衣是绝对的刚需,多准备几套秋衣秋裤,别觉得土气,它们是你在寒冷冬日里最忠实的伙伴。 羊毛衫或者加绒卫衣也得多来几件,层层叠穿才是王道。
春天和秋天是韩国最宜人的季节,但早晚温差还是挺大的。 我记得有一次春天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早上出门穿着薄外套觉得刚刚好,结果晚上会议结束气温骤降,冻得我直打哆嗦,赶紧冲进便利店买了杯热饮暖和暖和。 据韩国国立环境科学院数据显示,春秋两季的日温差经常能达到10度以上,所以薄款羽绒服、毛衣开衫、防风外套这些都是必备的。 T恤和长袖打底衫也可以多带几件,方便搭配。 韩国的夏天虽然不至于酷热难耐,但湿度真的很高,我第一年夏天就体验到了那种“黏糊糊”的感觉,据韩国旅游发展局官网介绍,首尔夏季平均湿度通常在70%-80%左右,梅雨季节湿度甚至更高。 所以,透气吸汗的棉麻质地衣服是首选,短袖、短裤、薄裙子可以多带几套。 至于那些太过于时尚、只穿一次的衣服,或者一些很小众风格的单品,我真心建议你就别浪费行李空间了。 韩国的时尚产业非常发达,弘大、梨大附近随便一逛都能淘到好看又实惠的衣服,而且更新速度超级快,你来了之后肯定会被本地的流行趋势吸引,到时候再买新衣服也来得及,没必要在国内把箱子塞满。
咱们读博的姐妹,除了日常穿着,还得考虑到学术场合。 参加研讨会、做报告、见导师,有时候需要穿得体面一些。 我刚来的时候,导师就带我们去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交流会,当时我只有几件比较休闲的衣服,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后来我就学乖了,箱子里常备一两套稍微正式点的衣服,比如衬衫、西裤、半身裙、小西装外套之类的。 据我们学校(假设为首尔国立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关于学术着装的建议,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鼓励学生在正式场合穿着商务休闲装,以展现专业性。 至于鞋子,一定要带几双舒适好走的运动鞋,因为你在韩国读书,很多时候都需要走路或者搭乘地铁公交,跑学校、跑图书馆,一双舒适的鞋子能让你减少很多疲惫。 高跟鞋或者靴子可以象征性地带一两双,用于特殊场合。 袜子多带一些,消耗品嘛,而且韩国很多地方需要脱鞋入内,比如一些餐厅或者朋友家,所以袜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药品篇:未雨绸缪,健康是本
刚到异国他乡,水土不服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学习压力大,身体难免会有个小毛病。 我第一年刚来的时候,因为不适应气候,就感冒了好几次,当时韩语还不熟练,去药店买药都费劲,只能指着图片比划,别提多心酸了。 所以,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你一定要备足。 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肠胃药(比如藿香正气水、蒙脱石散)、过敏药、止痛药(布洛芬、芬必得),这些都是我的常备清单。 另外,创可贴、医用棉签、碘伏或者酒精棉片这些小物件也别忘了带,小磕小碰随时可能发生。 女孩子的话,可以多带一些平时惯用的生理期用品,初期不熟悉韩国品牌或者价格,有个缓冲期会舒服很多。 据韩国药监局官网规定,携带非处方药入境,只要是个人合理用量,通常没有问题,但最好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
如果你有慢性病或者需要长期服用特定处方药,那就更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有轻微哮喘,需要长期备用吸入剂。 她来韩国前特意去医院开了详细的英文处方和诊断证明,并且准备了至少三个月的用量。 据韩国海关规定,携带处方药入境,特别是麻醉类或精神类药物,必须提供医生开具的英文诊断书和处方笺,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和医生签名,否则可能会被海关扣留。 所以,提前和你的医生沟通,开具正规的英文证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别怕麻烦,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顺利入境。 不过,像维生素、益生菌这种日常保健品,韩国药店和超市也有很多选择,价格也合理,你带初期用量就行,没必要在国内囤一堆增加行李负担。
电子产品篇:科研利器,生活保障
咱们读博的姐妹,电子产品绝对是重头戏。 笔记本电脑肯定是必备的,而且最好是性能好一点的,能应对各种文献阅读、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需求。 我当时就带了一台配置还不错的笔记本,在实验室里做模拟、跑数据都非常顺畅,真的省心很多。 别忘了带上它的充电器、鼠标、鼠标垫,以及一个电脑包,这样方便你日常携带去学校和实验室。 另外,转换插头和插座绝对是你的救命稻草! 韩国的标准电压是220V,插座是两孔圆头(欧标),和我们国内常见的两孔扁头或者三孔插座不一样。 我刚到宿舍的时候,因为没带转换插头,手机、电脑都没法充电,急得我团团转,最后还是找同楼的外国同学借了一个才勉强应急,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据韩国电力公社官方信息显示,韩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都是C型或F型插座,所以多准备几个转换插头,再带一个带USB接口的多功能排插,能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真的会非常方便。
移动硬盘或者大容量U盘也是非常重要的,咱们读博的,各种研究数据、实验结果、论文草稿,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定期备份是好习惯。 我身边就有同学因为电脑硬盘突然坏掉,导致几个月的数据付之东流,那悔恨的眼泪流得啊…… 另外,移动电源(充电宝)也别忘了,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真的会很焦虑,尤其刚到韩国人生地不熟,手机导航和翻译软件都是你的左膀右臂。 耳机也是必备的,无论是通勤路上听听音乐放松心情,还是在图书馆里专心学习,都能派上用场。 像吹风机、电动牙刷、卷发棒这类小家电,如果你平时惯用,可以带上,但一定要注意看清楚电压是否支持220V,有些只有110V的电器拿到韩国是不能直接用的,贸然使用可能会烧坏,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据韩国消费者院提醒,电器产品需符合当地电压标准,否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至于像电饭煲、烧水壶这种大功率电器,我个人建议就没必要从国内带了,不仅占地方,还容易超重,而且很多大学宿舍对大功率电器有严格的限制。 韩国本地的超市或者E-Mart、Lotte Mart这类大卖场,都有各种价格实惠的小家电,选择也很多,等安顿下来再买更划算。
美妆护肤品篇:本土优势,理性选择
作为精致的猪猪女孩,护肤品和化妆品怎么能少! 但这里也有大学问。 我第一年带了好多瓶瓶罐罐,结果到了韩国发现,很多我国内买的国际大牌,在韩国机场免税店或者乐天、新世界免税店里,价格竟然比国内专柜便宜一大截,更别提那些韩国本土品牌了,简直是白菜价,而且活动超级多。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你平时惯用的、短期内离不开的、或者有特殊需求(比如敏感肌专用)的护肤品,带上至少一到两个月的用量。 这样刚到韩国的时候,可以避免因为水土不服或者环境变化引起皮肤问题,给自己一个适应期。 据Olive Young(韩国最大的健康美妆连锁店)官网经常更新的活动信息,它们家经常有“买一送一”或者“最高折扣50%”的优惠,尤其是热门的韩国本土品牌,比如Innisfree、Etude House、Laneige等等,性价比非常高。
对于彩妆产品,如果你有自己特别钟爱的色号或者品牌,可以带上,但也没必要囤太多。 韩国真的是彩妆的天堂,各种品牌、各种色号应有尽有,而且更新速度快到你眼花缭乱。 睫毛膏、眼线笔、眉笔、口红这种消耗品,初期带够就行。 另外,化妆棉、棉签、卸妆湿巾这些小物件,虽然韩国也有,但你可以先备一些旅行装,方便刚落地几天使用。 我的一个同学就特别喜欢用日本的某款卸妆油,她当时怕韩国买不到,带了两大瓶,结果行李箱超重不少。 其实,后来她发现,很多日系美妆产品在韩国的药妆店也都能买到,而且价格跟日本本土差不多。 所以,关于美妆护肤品,核心原则就是:带够过渡期用量,特殊需求产品可以多带,其余的,放心大胆地来韩国买! 享受在异国美妆店尽情挑选的乐趣,也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用品篇:初期应急,重在精简
作为一名博士生,学习用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不过,我的经验是,初期带一些应急的、必不可少的就足够了,没必要从国内背一大堆过来。 几支你平时用着顺手的笔,一两个笔记本,这些就够了。 刚到韩国,可能需要做一些笔记,或者填写表格,有这些基础文具会方便很多。 据我们学校(假设为延世大学)校园便利店的商品价格显示,一支普通圆珠笔的价格大约是1000韩元左右,笔记本也差不多是2000-5000韩元,跟国内比起来虽然略贵,但完全可以接受。 韩国的文具店,比如Artbox或者各种小文具店,设计感都特别强,有很多可爱又实用的文具,等安顿下来,你肯定会忍不住去采购一番的,所以不用担心没地方买。
专业书籍方面,这是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如果你有几本对你研究方向至关重要,而且在国内很难买到原版或者翻译版的书籍,那么可以考虑带过来,但一定要控制数量,因为书本真的很重。 我当时只带了两本我的研究方向的经典原版著作,其他的都是来了之后去学校图书馆借阅,或者购买电子版。 据韩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官网统计,绝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都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而且很多都支持电子文献查阅和跨馆借阅,所以资源方面你真的不用太担心。 至于像打印机、扫描仪这种设备,真的没必要带,学校图书馆、学院的办公室、甚至便利店都有提供打印和扫描服务,而且很多都是自助式的,非常方便。 你只需要准备一个U盘,把需要打印的文件拷进去就行了。 另外,如果你对韩语还不熟悉,可以考虑带一支翻译笔或者安装好翻译APP的手机,初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提供很大帮助。
生活用品篇:小件温馨,营造家的感觉
虽然很多大的生活用品在韩国都能买到,但有些小件的、能让你刚到新环境就感受到一点点“家”的温暖的东西,还是可以带上的。 比如,一条你平时盖惯了的小毛毯或者枕套,刚到宿舍,有了熟悉的味道,睡觉都能安稳一点。 据我所知,很多韩国大学宿舍都不提供床上用品,你需要自己购买。 所以,带一套轻便的床上用品,比如枕套和床单,能让你第一晚睡得更舒服。 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这些洗漱用品,可以带小瓶装的旅行套装,够你用个三五天,等熟悉了环境再去超市购买大瓶装的。 韩国的超市和像大创(Daiso)这样的平价店,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而且很多价格都非常亲民,拖鞋、衣架、脸盆这些东西,真的完全没必要从国内带。
另外,一些让你有幸福感的小零食,比如家乡特产的辣条、饼干或者你特别喜欢的茶叶,也可以带一些。 刚到异国他乡,可能会有那么几天特别想家,这时候一包熟悉的零食,真的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慰藉。 不过也别带太多,毕竟韩国也有各种好吃的零食等你发掘。 据韩国食品安全处规定,部分肉制品、奶制品等可能需要办理检疫手续,所以最好避免携带这类食品入境,以免惹麻烦。 眼镜和隐形眼镜是另一个重点! 如果你是近视眼,一定要多备一副备用眼镜,或者多带几盒隐形眼镜。 我有个学妹就是不小心把眼镜摔坏了,当时又没有备用镜片,去韩国配眼镜不仅语言不通,而且价格也比国内贵不少,足足折腾了好几天。 所以,提前准备好,以防万一。 指甲刀、小剪刀、针线包这种小工具,不占地方,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最后,别忘了带一个可以装换洗衣物的脏衣袋,或者几个密封袋,方便你在宿舍里整理。
重要文件篇:重中之重,务必随身携带
讲了这么多吃的穿的用的,但最最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各种文件! 这些东西一定要随身携带,千万不能托运! 护照和签证是你的国际身份证,没有它们你寸步难行。 我刚到机场的时候,海关工作人员就详细核对了我的护照和签证信息,所以务必确保它们在最安全的地方。 录取通知书原件,包括学校发来的所有通知邮件打印版,学位证明和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这些都是你在办理入学、宿舍入住、外国人登录证时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即使学校只要求提供扫描件,最好也带着原件以备不时之需。 据韩国法务部外国人政策本部网站上的外国人登录证申请指南,申请时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原件、护照、签证等身份证明材料,缺一不可。
多准备几张两寸白底证件照也是个好习惯,办理各种证件、学生卡、银行卡,甚至是一些社团活动报名时都会用到。 韩国本地拍证件照虽然也方便,但初期人生地不熟,先备好能省不少事。 另外,一份详细的紧急联系人清单,包括导师的联系方式、学校国际交流处的电话、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的联系电话,打印出来放在钱包里或者手机里,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求助。 银行卡,特别是国际信用卡或者银联卡,以及少量韩元现金,刚落地的时候会非常有用。 我建议你可以在国内银行换个几十万韩元,足够你从机场到学校、买些应急用品的费用。 机票行程单、酒店预订单(如果有的话)、保险凭证,这些也都要打印出来带上。 所有这些重要文件的复印件也要准备几份,并且拍照存在手机里或者云端,以防原件丢失。 这份文件清单,可以说是你韩国读博之旅的“生命线”,一定要妥善保管,随时核对。
学姐的小叮咛:轻松启程,开启精彩
姐妹们,行李清单是不是看起来很长很复杂? 别担心,我把这些都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就是希望你能提前有个概念。 回头收拾行李的时候,你就按照衣物、药品、电子产品、美妆、学习、生活、文件这几个大类来过一遍,每样都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必需品吗?”、“韩国买方便吗?”、“我能接受暂时没有它吗?” 这样一问,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就能筛选掉了。 那些你觉得有点犹豫的,但又不是特别贵的物品,就大胆地列入“来韩国再买”的清单里吧。 据韩国关税厅官网的最新规定,每个入境旅客的免税商品限额为800美元,超出部分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所以超重或者带太多奢侈品都不是明智之举。
另外,你可以在行李箱外面贴上明显的标识,或者用色彩鲜艳的行李牌,这样在机场取行李的时候,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箱子,避免拿错。 我之前就因为行李箱太大众化,差点拿错别人的。 而且,别忘了给行李箱上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 最最重要的是,放轻松! 出国读书是一段全新的旅程,肯定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也会有无数惊喜。 行李只是这个大冒险的序章,搞定了它,你就能更专注于适应新环境、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博士学习生活了。 好啦,学姐的碎碎念就到这里,赶紧打开你的行李箱,开始一场有计划的“断舍离”吧! 祝你在韩国读博顺利,学业有成,生活精彩,我们韩国见哦!
```html姐妹们,还记得我刚接到韩国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吗?那会儿的兴奋劲儿真是能把我直接送上天!可还没等我从云端飘下来,一个现实又“沉重”的问题就砸到了我的头上:“行李到底该怎么装啊?!” 瞬间,兴奋变成了焦虑,我的小脑袋瓜里开始上演一出超级无敌混乱的《行李箱大作战》。
你是不是也在脑子里勾勒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个28寸的行李箱摊在客厅中央,旁边堆满了衣服、鞋子、书本、充电器,还有那些你觉得“万一用得上”的小物件,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恶魔,挤眉弄眼地挑战着你的整理能力。每次拿起一件东西,心里就得纠结一番:“这个到底要不要带?韩国是不是也有?会不会超重啊?” 尤其我们读博的姐妹,不像本科生那样能轻松回国补给,一去就是好几年,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去,想想都头大,对不对?我当时就因为没规划好,第一个行李箱足足超重了10公斤,在机场被罚得肉疼,那可是我好几顿烤肉钱啊!那次的经历真的让我下定决心,要把行李这件事研究个透彻,绝不能让姐妹们再走我弯路!
衣物篇:四季更迭,保暖与时尚并存
韩国的四季分明,不像一些地方常年温差不大,所以准备衣物的时候真的要考虑到位。 首尔的冬天,风真的能刮进骨头里,我记得第一年冬天,没经验,只带了几件厚外套,结果在实验室里都觉得冷飕飕的。 据韩国气象厅历史数据显示,首尔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常在零下2度到零下8度之间徘徊,而且体感温度会因为风大显得更低。 你肯定需要至少一到两件非常厚实的羽绒服或者羊毛大衣,那种能把你整个人都裹住的款式。 内搭方面,保暖内衣是绝对的刚需,多准备几套秋衣秋裤,别觉得土气,它们是你在寒冷冬日里最忠实的伙伴。 羊毛衫或者加绒卫衣也得多来几件,层层叠穿才是王道。
春天和秋天是韩国最宜人的季节,但早晚温差还是挺大的。 我记得有一次春天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早上出门穿着薄外套觉得刚刚好,结果晚上会议结束气温骤降,冻得我直打哆嗦,赶紧冲进便利店买了杯热饮暖和暖和。 据韩国国立环境科学院数据显示,春秋两季的日温差经常能达到10度以上,所以薄款羽绒服、毛衣开衫、防风外套这些都是必备的。 T恤和长袖打底衫也可以多带几件,方便搭配。 韩国的夏天虽然不至于酷热难耐,但湿度真的很高,我第一年夏天就体验到了那种“黏糊糊”的感觉,据韩国旅游发展局官网介绍,首尔夏季平均湿度通常在70%-80%左右,梅雨季节湿度甚至更高。 所以,透气吸汗的棉麻质地衣服是首选,短袖、短裤、薄裙子可以多带几套。 至于那些太过于时尚、只穿一次的衣服,或者一些很小众风格的单品,我真心建议你就别浪费行李空间了。 韩国的时尚产业非常发达,弘大、梨大附近随便一逛都能淘到好看又实惠的衣服,而且更新速度超级快,你来了之后肯定会被本地的流行趋势吸引,到时候再买新衣服也来得及,没必要在国内把箱子塞满。
咱们读博的姐妹,除了日常穿着,还得考虑到学术场合。 参加研讨会、做报告、见导师,有时候需要穿得体面一些。 我刚来的时候,导师就带我们去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交流会,当时我只有几件比较休闲的衣服,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后来我就学乖了,箱子里常备一两套稍微正式点的衣服,比如衬衫、西裤、半身裙、小西装外套之类的。 据我们学校(假设为首尔国立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关于学术着装的建议,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鼓励学生在正式场合穿着商务休闲装,以展现专业性。 至于鞋子,一定要带几双舒适好走的运动鞋,因为你在韩国读书,很多时候都需要走路或者搭乘地铁公交,跑学校、跑图书馆,一双舒适的鞋子能让你减少很多疲惫。 高跟鞋或者靴子可以象征性地带一两双,用于特殊场合。 袜子多带一些,消耗品嘛,而且韩国很多地方需要脱鞋入内,比如一些餐厅或者朋友家,所以袜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药品篇:未雨绸缪,健康是本
刚到异国他乡,水土不服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学习压力大,身体难免会有个小毛病。 我第一年刚来的时候,因为不适应气候,就感冒了好几次,当时韩语还不熟练,去药店买药都费劲,只能指着图片比划,别提多心酸了。 所以,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你一定要备足。 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肠胃药(比如藿香正气水、蒙脱石散)、过敏药、止痛药(布洛芬、芬必得),这些都是我的常备清单。 另外,创可贴、医用棉签、碘伏或者酒精棉片这些小物件也别忘了带,小磕小碰随时可能发生。 女孩子的话,可以多带一些平时惯用的生理期用品,初期不熟悉韩国品牌或者价格,有个缓冲期会舒服很多。 据韩国药监局官网规定,携带非处方药入境,只要是个人合理用量,通常没有问题,但最好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
如果你有慢性病或者需要长期服用特定处方药,那就更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有轻微哮喘,需要长期备用吸入剂。 她来韩国前特意去医院开了详细的英文处方和诊断证明,并且准备了至少三个月的用量。 据韩国海关规定,携带处方药入境,特别是麻醉类或精神类药物,必须提供医生开具的英文诊断书和处方笺,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和医生签名,否则可能会被海关扣留。 所以,提前和你的医生沟通,开具正规的英文证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别怕麻烦,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顺利入境。 不过,像维生素、益生菌这种日常保健品,韩国药店和超市也有很多选择,价格也合理,你带初期用量就行,没必要在国内囤一堆增加行李负担。
电子产品篇:科研利器,生活保障
咱们读博的姐妹,电子产品绝对是重头戏。 笔记本电脑肯定是必备的,而且最好是性能好一点的,能应对各种文献阅读、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需求。 我当时就带了一台配置还不错的笔记本,在实验室里做模拟、跑数据都非常顺畅,真的省心很多。 别忘了带上它的充电器、鼠标、鼠标垫,以及一个电脑包,这样方便你日常携带去学校和实验室。 另外,转换插头和插座绝对是你的救命稻草! 韩国的标准电压是220V,插座是两孔圆头(欧标),和我们国内常见的两孔扁头或者三孔插座不一样。 我刚到宿舍的时候,因为没带转换插头,手机、电脑都没法充电,急得我团团转,最后还是找同楼的外国同学借了一个才勉强应急,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据韩国电力公社官方信息显示,韩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都是C型或F型插座,所以多准备几个转换插头,再带一个带USB接口的多功能排插,能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真的会非常方便。
移动硬盘或者大容量U盘也是非常重要的,咱们读博的,各种研究数据、实验结果、论文草稿,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定期备份是好习惯。 我身边就有同学因为电脑硬盘突然坏掉,导致几个月的数据付之东流,那悔恨的眼泪流得啊…… 另外,移动电源(充电宝)也别忘了,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真的会很焦虑,尤其刚到韩国人生地不熟,手机导航和翻译软件都是你的左膀右臂。 耳机也是必备的,无论是通勤路上听听音乐放松心情,还是在图书馆里专心学习,都能派上用场。 像吹风机、电动牙刷、卷发棒这类小家电,如果你平时惯用,可以带上,但一定要注意看清楚电压是否支持220V,有些只有110V的电器拿到韩国是不能直接用的,贸然使用可能会烧坏,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据韩国消费者院提醒,电器产品需符合当地电压标准,否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至于像电饭煲、烧水壶这种大功率电器,我个人建议就没必要从国内带了,不仅占地方,还容易超重,而且很多大学宿舍对大功率电器有严格的限制。 韩国本地的超市或者E-Mart、Lotte Mart这类大卖场,都有各种价格实惠的小家电,选择也很多,等安顿下来再买更划算。
美妆护肤品篇:本土优势,理性选择
作为精致的猪猪女孩,护肤品和化妆品怎么能少! 但这里也有大学问。 我第一年带了好多瓶瓶罐罐,结果到了韩国发现,很多我国内买的国际大牌,在韩国机场免税店或者乐天、新世界免税店里,价格竟然比国内专柜便宜一大截,更别提那些韩国本土品牌了,简直是白菜价,而且活动超级多。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你平时惯用的、短期内离不开的、或者有特殊需求(比如敏感肌专用)的护肤品,带上至少一到两个月的用量。 这样刚到韩国的时候,可以避免因为水土不服或者环境变化引起皮肤问题,给自己一个适应期。 据Olive Young(韩国最大的健康美妆连锁店)官网经常更新的活动信息,它们家经常有“买一送一”或者“最高折扣50%”的优惠,尤其是热门的韩国本土品牌,比如Innisfree、Etude House、Laneige等等,性价比非常高。
对于彩妆产品,如果你有自己特别钟爱的色号或者品牌,可以带上,但也没必要囤太多。 韩国真的是彩妆的天堂,各种品牌、各种色号应有尽有,而且更新速度快到你眼花缭乱。 睫毛膏、眼线笔、眉笔、口红这种消耗品,初期带够就行。 另外,化妆棉、棉签、卸妆湿巾这些小物件,虽然韩国也有,但你可以先备一些旅行装,方便刚落地几天使用。 我的一个同学就特别喜欢用日本的某款卸妆油,她当时怕韩国买不到,带了两大瓶,结果行李箱超重不少。 其实,后来她发现,很多日系美妆产品在韩国的药妆店也都能买到,而且价格跟日本本土差不多。 所以,关于美妆护肤品,核心原则就是:带够过渡期用量,特殊需求产品可以多带,其余的,放心大胆地来韩国买! 享受在异国美妆店尽情挑选的乐趣,也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用品篇:初期应急,重在精简
作为一名博士生,学习用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不过,我的经验是,初期带一些应急的、必不可少的就足够了,没必要从国内背一大堆过来。 几支你平时用着顺手的笔,一两个笔记本,这些就够了。 刚到韩国,可能需要做一些笔记,或者填写表格,有这些基础文具会方便很多。 据我们学校(假设为延世大学)校园便利店的商品价格显示,一支普通圆珠笔的价格大约是1000韩元左右,笔记本也差不多是2000-5000韩元,跟国内比起来虽然略贵,但完全可以接受。 韩国的文具店,比如Artbox或者各种小文具店,设计感都特别强,有很多可爱又实用的文具,等安顿下来,你肯定会忍不住去采购一番的,所以不用担心没地方买。
专业书籍方面,这是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如果你有几本对你研究方向至关重要,而且在国内很难买到原版或者翻译版的书籍,那么可以考虑带过来,但一定要控制数量,因为书本真的很重。 我当时只带了两本我的研究方向的经典原版著作,其他的都是来了之后去学校图书馆借阅,或者购买电子版。 据韩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官网统计,绝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都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而且很多都支持电子文献查阅和跨馆借阅,所以资源方面你真的不用太担心。 至于像打印机、扫描仪这种设备,真的没必要带,学校图书馆、学院的办公室、甚至便利店都有提供打印和扫描服务,而且很多都是自助式的,非常方便。 你只需要准备一个U盘,把需要打印的文件拷进去就行了。 另外,如果你对韩语还不熟悉,可以考虑带一支翻译笔或者安装好翻译APP的手机,初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提供很大帮助。
生活用品篇:小件温馨,营造家的感觉
虽然很多大的生活用品在韩国都能买到,但有些小件的、能让你刚到新环境就感受到一点点“家”的温暖的东西,还是可以带上的。 比如,一条你平时盖惯了的小毛毯或者枕套,刚到宿舍,有了熟悉的味道,睡觉都能安稳一点。 据我所知,很多韩国大学宿舍都不提供床上用品,你需要自己购买。 所以,带一套轻便的床上用品,比如枕套和床单,能让你第一晚睡得更舒服。 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这些洗漱用品,可以带小瓶装的旅行套装,够你用个三五天,等熟悉了环境再去超市购买大瓶装的。 韩国的超市和像大创(Daiso)这样的平价店,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而且很多价格都非常亲民,拖鞋、衣架、脸盆这些东西,真的完全没必要从国内带。
另外,一些让你有幸福感的小零食,比如家乡特产的辣条、饼干或者你特别喜欢的茶叶,也可以带一些。 刚到异国他乡,可能会有那么几天特别想家,这时候一包熟悉的零食,真的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慰藉。 不过也别带太多,毕竟韩国也有各种好吃的零食等你发掘。 据韩国食品安全处规定,部分肉制品、奶制品等可能需要办理检疫手续,所以最好避免携带这类食品入境,以免惹麻烦。 眼镜和隐形眼镜是另一个重点! 如果你是近视眼,一定要多备一副备用眼镜,或者多带几盒隐形眼镜。 我有个学妹就是不小心把眼镜摔坏了,当时又没有备用镜片,去韩国配眼镜不仅语言不通,而且价格也比国内贵不少,足足折腾了好几天。 所以,提前准备好,以防万一。 指甲刀、小剪刀、针线包这种小工具,不占地方,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最后,别忘了带一个可以装换洗衣物的脏衣袋,或者几个密封袋,方便你在宿舍里整理。
重要文件篇:重中之重,务必随身携带
讲了这么多吃的穿的用的,但最最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各种文件! 这些东西一定要随身携带,千万不能托运! 护照和签证是你的国际身份证,没有它们你寸步难行。 我刚到机场的时候,海关工作人员就详细核对了我的护照和签证信息,所以务必确保它们在最安全的地方。 录取通知书原件,包括学校发来的所有通知邮件打印版,学位证明和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这些都是你在办理入学、宿舍入住、外国人登录证时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即使学校只要求提供扫描件,最好也带着原件以备不时之需。 据韩国法务部外国人政策本部网站上的外国人登录证申请指南,申请时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原件、护照、签证等身份证明材料,缺一不可。
多准备几张两寸白底证件照也是个好习惯,办理各种证件、学生卡、银行卡,甚至是一些社团活动报名时都会用到。 韩国本地拍证件照虽然也方便,但初期人生地不熟,先备好能省不少事。 另外,一份详细的紧急联系人清单,包括导师的联系方式、学校国际交流处的电话、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的联系电话,打印出来放在钱包里或者手机里,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求助。 银行卡,特别是国际信用卡或者银联卡,以及少量韩元现金,刚落地的时候会非常有用。 我建议你可以在国内银行换个几十万韩元,足够你从机场到学校、买些应急用品的费用。 机票行程单、酒店预订单(如果有的话)、保险凭证,这些也都要打印出来带上。 所有这些重要文件的复印件也要准备几份,并且拍照存在手机里或者云端,以防原件丢失。 这份文件清单,可以说是你韩国读博之旅的“生命线”,一定要妥善保管,随时核对。
学姐的小叮咛:轻松启程,开启精彩
姐妹们,行李清单是不是看起来很长很复杂? 别担心,我把这些都掰开了揉碎了告诉你,就是希望你能提前有个概念。 回头收拾行李的时候,你就按照衣物、药品、电子产品、美妆、学习、生活、文件这几个大类来过一遍,每样都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必需品吗?”、“韩国买方便吗?”、“我能接受暂时没有它吗?” 这样一问,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就能筛选掉了。 那些你觉得有点犹豫的,但又不是特别贵的物品,就大胆地列入“来韩国再买”的清单里吧。 据韩国关税厅官网的最新规定,每个入境旅客的免税商品限额为800美元,超出部分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所以超重或者带太多奢侈品都不是明智之举。
另外,你可以在行李箱外面贴上明显的标识,或者用色彩鲜艳的行李牌,这样在机场取行李的时候,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箱子,避免拿错。 我之前就因为行李箱太大众化,差点拿错别人的。 而且,别忘了给行李箱上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 最最重要的是,放轻松! 出国读书是一段全新的旅程,肯定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也会有无数惊喜。 行李只是这个大冒险的序章,搞定了它,你就能更专注于适应新环境、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博士学习生活了。 好啦,学姐的碎碎念就到这里,赶紧打开你的行李箱,开始一场有计划的“断舍离”吧! 祝你在韩国读博顺利,学业有成,生活精彩,我们韩国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