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留学干货:我把经验都告诉你!

puppy

嘿,准备去瑞典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心里有点忐忑又兴奋啊?我懂!作为过来人,我把在瑞典摸爬滚打的经验都整理出来了。从申请学校、办签证那些烧脑事,到落地瑞典后怎么找房、开银行卡、买公交月票,甚至连冬天怎么穿才能保暖又不臃肿,我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想知道瑞典大学的上课方式和考试技巧?怎么才能快速交到外国朋友?还有,瑞典人最爱的Fika文化到底怎么玩?别担心,这篇超实用的“干货”指南,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我还会分享一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的避坑小贴士,帮你少走弯路,更快地适应瑞典生活。快来看看,我保证这些经验能让你在瑞典留学之路顺畅好多倍!

还记得我刚拿到瑞典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种心情简直复杂得像坐过山车。一边是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激动和憧憬,一边又是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忐忑,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的步骤。特别是当我在网上搜罗各种攻略,发现信息碎片化得厉害,每一篇都写得好像是天书一样,那种无助感,简直了!我懂你们现在的心情,是不是也跟我当初一样,既兴奋又有点抓耳挠腮啊?别担心,作为在瑞典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司机”,我把这些年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都打包好送给你。这篇超长的“干货”指南,就是我为你量身定制的,让你在瑞典的留学之路能顺畅好多倍!

瑞典留学干货:我把经验都告诉你!

申请学校和签证这俩事,绝对是头等大事,也是最烧脑的。我记得当初为了搞定申请,几乎把所有瑞典大学的官网都翻了个底朝天。瑞典的大学申请通常是通过一个叫University Admissions in Sweden(简称UHR或Antagning.se)的全国性平台进行的,这跟很多国家直接向学校申请不太一样。你得在这个网站上创建账户,上传所有学历证明、成绩单、语言成绩(比如雅思或托福)等材料。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不熟悉流程,把几所大学的专业顺序填错了,结果被录取到了一个她不太心仪的项目。你得注意,据UHR官网的最新说明,你在申请季可以最多选择8个课程,并且要按照你的优先顺序排列好,系统会根据你的排名来处理录取。

语言成绩这块儿,如果你申请的是英文授课项目,那雅思或托福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硕士项目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5.5或6.0,具体要求每所学校每个专业都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去你想申请的学校官网仔细核对。我当时申请隆德大学的某个经济学硕士项目,就发现它对写作单项的要求比其他专业高了一点点。根据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官网国际招生信息显示,他们的大多数硕士课程都要求雅思总分6.5,并且通常单项不低于5.5,但也有部分特定专业会有更高要求,比如一些传播学或法律类专业。

拿到录取通知书,接下来就是办理学生签证(居留许可)了。这活儿可真不是一般的细致活。你需要登录瑞典移民局(Migrationsverket)的官网在线申请。所有的文件都得是英文或瑞典文的,如果你的文件是中文的,就得找有资质的翻译机构进行公证翻译。我当初为了准备资金证明,反复去银行开了好几份流水,生怕出一点差错。根据瑞典移民局官网的最新要求,你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支付在瑞典的学费和生活费,目前(2023年数据)每月的最低生活费用是9,450瑞典克朗,这意味着你一年的银行存款证明至少得准备超过11万瑞典克朗。而且,这笔钱必须是在你名下,或者有合法的担保书。

签证审理周期可不短,特别是申请高峰期。我有个学妹,就是因为材料准备得慢了点,导致她的签证在开学前几天才下来,差点赶不上飞机。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就立刻着手准备签证材料并提交申请。据瑞典移民局官网发布的常见问题解答,学生签证的审理时间因个案和申请量而异,但通常建议至少在预计抵达瑞典日期的3-4个月前提交申请,以免延误行程。

当你终于踏上瑞典这片土地,第一件要搞定的事情通常是找房子。这可真是个世纪大难题,特别是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隆德这些热门大学城。瑞典的大学通常会为国际学生提供一些学生公寓,但数量有限,而且通常需要抽签或排队。我当时就是很幸运地抽到了大学的学生公寓,虽然房间不大,但至少安稳。如果你没抽到,那可就得自己想办法了。据HousingAnywhere.com和BostadsPortal.se等住房平台的数据显示,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套一居室公寓的月租金轻松就能上万瑞典克朗,而学生公寓的价格相对亲民很多,但依然不便宜。

寻找私人房源是个体力活加运气活。很多瑞典人倾向于将房间租给有“个人号码”(Personnummer)的人,因为这涉及到很多法律和税务问题。我记得我刚去的时候,没有个人号码,找了好久才在一个瑞典朋友的帮助下,在Facebook的一个租房群里找到一个短租房。所以,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可以考虑先找短租过渡一下,等拿到个人号码后再找长期住所。脸书上有很多针对国际学生的租房群,比如"Accommodation in Stockholm (For Students)"或"Lund Accommodation",这些群组是寻找短期或合租房源的好地方。

搞定住处,接下来就是开银行卡和申请个人号码了。个人号码在瑞典非常重要,它相当于你的身份证号,从看医生到办银行卡,再到开通手机套餐,几乎所有需要身份验证的场合都需要它。我当初为了申请个人号码,跑了好几趟税务局(Skatteverket),因为他们要求你必须有一个“居住地址”才能申请。瑞典的银行卡办理也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去银行,银行职员就告诉我,如果我没有个人号码,他们没法给我开通全功能的银行账户。后来,在拿到个人号码后,我去了Nordea银行,整个过程相对顺利。据瑞典税务局(Skatteverket)官网的解释,申请个人号码的核心条件是你计划在瑞典居住一年或以上,并且有固定住址。所以,如果你是短期交换生,可能就无法申请到个人号码,这时候可以考虑开通一些国际支付服务,比如Revolut或Wise。

交通出行也是日常生活的重头戏。瑞典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通勤火车四通八达,而且非常准时。每个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交通公司,比如斯德哥尔摩是SL,哥德堡是Västtrafik,南部斯科讷省是Skånetrafiken。我刚到斯德哥尔摩的时候,就是直接买了SL的月票,因为每天都要坐地铁去学校。对于学生来说,购买月票比每次单独买票划算得多,而且很多交通公司会提供学生折扣。据SL官网信息,持有瑞典学生证(如Mecenat或Studentkortet)的学生,可以购买折扣月票,比如30天票的价格会比普通成人票便宜大约25%。所以,到了瑞典之后,记得尽快去办理一张学生证。

瑞典的冬天那可真是个考验,黑夜漫长,气温也低。我第一年冬天,没经验,以为穿个羽绒服就够了,结果发现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后来才知道,瑞典人冬天穿衣非常讲究“洋葱式穿搭”,也就是多层穿衣法。最里面是吸汗的薄层,中间是保暖层(比如羊毛或抓绒),外面再加一件防风防水的外套。我亲身试验下来,这种穿法真的比一件厚重的羽绒服管用多了,而且进室内脱掉几层也方便。据瑞典统计局(SCB)的气象数据显示,斯德哥尔摩冬季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日照时间最短时每天可能只有六七个小时,所以保暖和抵抗“冬季抑郁”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说完了生活,咱们聊聊学习。瑞典的大学教育方式和国内有很大不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非常注重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很多课程的考核不是靠一场期末考试,而是通过小组项目、论文、报告和课堂演示来完成。我当时有个项目,一个学期下来,除了期中一次小测,其余全都是小组作业。我记得我们小组五个人,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每次讨论都火花四射,但也很有挑战性,因为它要求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得学会跨文化沟通和协作。根据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教育质量报告,学生普遍反映小组项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平等和开放。你完全可以直接称呼教授的名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甚至在课后约个时间单独聊聊。我有个教授,每个周五都会在咖啡馆Fika,欢迎学生过去和他随便聊聊学术或生活。这种氛围,让学习变得没那么有压力,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和交流。瑞典的大学,比如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就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他们的很多项目都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技巧方面,如果课程有期末考试,那通常会是开放式的论述题,非常注重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我第一次参加期末考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知识点,结果发现很多题目考察的是你对某个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让你简单复述。多阅读教授推荐的拓展材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些都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程精髓,应对这类考试。据哥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的课程大纲示例,很多高级课程的期末评估形式是基于案例分析和批判性评论,要求学生展现深度理解和独立见解。

除了学习,交朋友也是留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瑞典人初识时可能显得有点内敛和慢热,但一旦成为朋友,他们会非常真诚和忠诚。我最初认识的朋友,很多都是通过大学的迎新活动、学生社团和“Nations”(学生社团,特别在隆德和乌普萨拉非常流行)结识的。我记得我刚到隆德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当地的一个“Nation”,那里每周都有各种派对、Fika和文化活动,是认识瑞典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好地方。据隆德大学学生会(Lunds Studentkår)的统计,每年约有70%的国际学生会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Nation,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社交机会。

Fika文化绝对是瑞典生活的精髓!它可不仅仅是喝咖啡吃甜点那么简单,Fika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一种放松和享受当下的哲学。我刚开始不明白,觉得就是喝个下午茶,后来才发现,瑞典人可以为了Fika随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和同事、朋友、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吃点东西。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纽带,也是快速融入瑞典文化的好方法。我曾经和一个瑞典朋友因为一次偶然的Fika,聊得投机,后来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据瑞典咖啡与Fika协会(Swedish Coffee & Fika Association)的数据,瑞典是世界上人均咖啡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Fika文化深入人心,平均每个瑞典人每天至少有两次Fika时间。

瑞典人的生活理念中,“Lagom”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它指的是“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状态,体现了一种平衡、适度和可持续的生活态度。从他们的设计风格到环保意识,都能看到Lagom的影子。我刚开始对瑞典的环保意识感到惊讶,垃圾分类细致到让人眼花缭乱,超市里几乎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后来慢慢地,我也开始习惯自带购物袋,随手分类垃圾,感觉自己也变得更“Lagom”了。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瑞典是欧洲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直接反映了其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同。

当然,留学生活也不是一路平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坑”等你跳。首先是预算问题,瑞典的生活成本确实不低,特别是像斯德哥尔摩这样的大城市。除了学费,房租和日常开销是大头。我建议你提前做好详细的预算规划。我当初算过一笔账,加上学费和生活费,一年下来基本要准备15万到20万人民币。兼职工作对留学生来说是允许的,但通常很难找,而且瑞典语是很大的一个障碍。据瑞典移民局的规定,持有学生居留许可的国际学生在学期间可以全职工作,但是由于语言和市场竞争,找到合适兼职的难度不小。

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你是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学生,可以凭借欧洲健康保险卡(EHIC)享受瑞典的医疗服务。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来自非欧盟国家,那你就需要在抵达瑞典后,如果居留许可超过一年,申请注册到瑞典的社会保障系统,这样你就能享受到和瑞典本地居民同等的医疗福利。在那之前,或者如果你的居留时间不满一年,通常需要购买私人医疗保险。我建议你抵达瑞典后,第一时间去Skatteverket咨询相关医疗保险和注册事宜,以确保你在瑞典期间的医疗保障万无一失。据瑞典医疗系统(Vårdguiden 1177)的指引,拥有瑞典个人号码并注册在案的居民,可以通过支付较低的挂号费来享受大部分医疗服务,而没有个人号码的短期学生则需支付全额费用。

学习瑞典语这事儿,虽然瑞典人的英文普及率非常高,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基本没问题,但我还是强烈建议你学一些基础的瑞典语。这不仅能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也能让你在找兼职或者和瑞典人交流时更有优势。大学通常会提供免费的瑞典语课程(SFI),或者你可以去民俗高中(Folkuniversitetet)报名。我学了一点瑞典语后,再去超市或者咖啡馆,发现和当地人聊几句,他们会更开心,也更能感受到你的努力。据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国际部的数据,参加SFI课程的国际学生,在课外社交和求职面试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和适应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瑞典的冬天虽然漫长而黑暗,但它也有它独特的美。学会适应这种环境,去滑雪,去溜冰,或者找个舒服的咖啡馆Fika,和朋友聊天,你会发现冬日也有别样的乐趣。我曾经经历过一个特别漫长的冬天,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买了维他命D补充剂,并且尽量在有阳光的时候多出门走走,情况就好多了。瑞典人也习惯在家里点很多蜡烛,营造温馨的氛围来抵抗黑暗。记住,留学生活就像一场冒险,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每一步都让你成长。所以啊,别光顾着在网上刷攻略了,把这些干货收好,立马行动起来,去体验属于你自己的瑞典故事吧!相信我,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