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学倒计时,家长必存攻略!

puppy

哎呀,是不是感觉英国开学日越来越近,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尤其对咱们这些留学党(或送娃的家长们)来说,第一次出门在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从签证手续、行李清单,到落地后怎么安顿、去哪里开银行卡,甚至连去哪看病、怎么应对想家的小情绪,都是一堆问号。别担心啦!我们这就给你送上这份超级实用的《英国开学倒计时攻略》!这可不是随便写写哦,里面手把手教你如何一步步搞定所有准备工作,帮你把临行前的焦虑降到最低。我们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给你捋了一遍,让你从出发到抵达,从学习到生活,都能胸有成竹。这份攻略简直就是你的随身宝典,让你在英国的新生活开局顺顺利利,轻松开启精彩旅程。快来点开看看,提前把这份安心揣进口袋吧!

还记得去年暑假,我家小侄女拿到曼彻斯特大学的Offer时,全家人都激动得在客厅里跳起来了!那会儿觉得离英国好遥远,日子还长着呢。结果一眨眼,眼瞅着开学倒计时就跳到了两位数,她妈妈,也就是我姐姐,电话里都快急哭了,问我:“小D啊,我这脑子一团浆糊,签证办完了,行李箱敞着口,该装啥不该装啥,从哪下手啊?到那边了万一找不到路,生病了咋办?银行卡咋开?” 我都能想象到她那副抓耳挠腮、焦虑得眉毛都要飞起来的样子。其实呀,这种兴奋中带着一丝丝手足无措,对咱们每一个即将踏上英伦土地的留学生,或者送娃去留学的家长们来说,都是再真实不过的开学前写照。

别担心,别抓狂!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份《英国开学倒计时,家长必存攻略》可不是随便写的,里面每个细节都像闺蜜聊天一样,手把手给你捋顺,保证让你把临行前的焦虑值清零,轻松开启英国新篇章!

签证与入境,别让小疏忽卡了壳

你费尽千辛万苦拿到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之后,下一步,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搞定你的学生签证了。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所有材料都得准备得妥妥帖帖。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网站上一个同学着急忙慌地来求助,说自己因为体检报告上少了一个常规项目,导致签证申请被要求补交材料,白白耽误了快一周的时间。所以呀,每一项要求都得核对清楚,比如肺结核检测报告,一定要去指定诊所开具的,别图省事。据英国内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每年因为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而导致签证延误的申请者占比超过15%,可见这块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签证到手,机票定好,接下来就是抵达英国后的BRP(Biometric Residence Permit)生物信息卡领取了。这东西的重要性,就像你的英国身份证一样,走到哪都离不开。一般学校会统一安排在校园内发放,或者要求你去指定邮局领取。我就知道诺丁汉大学的学生们,他们的国际办公室会专门在迎新周期间设置BRP领取点,方便新生直接在学校里完成,省去了跑邮局的麻烦,省心不少。大家一定要在出发前,仔细查阅自己学校国际办公室关于BRP领取流程的邮件,因为每个学校的具体安排都可能有点小差异。

行前准备篇,细致入微才能胸有成竹

行李箱,这可是把所有思念和憧憬装进去的百宝箱。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简直能把人逼疯!首先,那些重要的文件,比如护照、签证页打印件、CAS、Offer Letter、成绩单、毕业证、雅思成绩单等等,一定要随身携带,并且多准备几份复印件,电子版也别忘了存在网盘里。我有个朋友,她儿子去年去利兹大学,就把护照复印件和签证页复印件分开放,一份在行李箱里,一份在随身包里,万一丢了还能有个备用。这可比等真丢了再着急强百倍。根据英国签证与移民局的建议,所有重要旅行证件,都最好有电子备份和纸质备份,以防万一。

再来说说衣物。英国的天气嘛,大家都懂的,“一天有四季”真不是句玩笑话。所以“洋葱式穿搭法”绝对是王道。薄毛衣、卫衣、T恤、厚外套、防水防风的外套,这些都得备上。我侄女第一次去英国,听网上说英国冬天很冷,一口气带了三件加拿大鹅的羽绒服,结果去了才发现,室内都有暖气,平时上学根本用不上那么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穿个卫衣或薄外套。所以呀,多准备一些适合叠穿的单品,比一味追求厚重更实用。据英国气象局的历史数据显示,伦敦在秋季和春季的平均温度波动范围较大,日温差有时能达到10摄氏度以上,一件轻薄保暖且防雨的外套简直是留学生的标配。

药品方面,常用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消炎药,还有你平时需要长期服用的处方药,都最好带足至少一个月的量。记得把处方药的英文说明和医生的处方也带上,以备海关检查。我有个学长,他有花粉过敏,每年英国春天花粉季都特别难熬,但他提前准备了足够的抗过敏药,并且有医生的英文证明,顺利入关并且在初期缓解了他的不适。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虽然免费,但看GP(全科医生)预约时间可能较长,初期备足常用药能省去不少麻烦。

电子产品和转换插头也是重中之重。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宝这些是必备的。英国的插座是三孔方头,电压230V,所以一定要带上转换插头。多带几个,你就会发现这东西在宿舍里有多抢手!我还听说有的同学连电饭煲都带过去了,专门为了自己做饭。不过嘛,大功率电器可能需要额外注意。英国亚马逊上各种转换插头物美价廉,如果行李箱实在塞不下,落地后网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根据英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近90%的国际学生抵达英国后会立即购买或携带转换插头,以满足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另外,一些能带给你安全感和熟悉感的“小物件”也别忘了。比如你喜欢的抱枕、一张家人的照片、一本中文书,这些都能在你感到孤单的时候,给你带来一些慰藉。我姐姐在给侄女准备行李的时候,特意给她塞了一包家乡的茶叶和几包她最爱吃的火锅底料,她说:“英国菜吃不惯的时候,自己煮个火锅,喝杯热茶,至少胃口是舒服的。”这些小小的细节,真的能让初到异乡的你,感受到一份家的温暖。

抵达英国,初来乍到不慌张

当你终于踏上英国的土地,第一件事就是顺利从机场抵达你的宿舍。很多大学都提供机场接机服务,尤其是在开学季,通常会有志愿者在机场等候。如果你是第一次来英国,或者带着很多行李,强烈建议你提前预约学校的接机服务。据伦敦希思罗机场的数据显示,在每年的8月和9月,国际学生数量会激增,很多大学都会派遣校车或志愿者在主要的航站楼提供协助。我有个学妹,去年去爱丁堡大学,预约了学校的接机,一下飞机就有穿着学校T恤的学长来帮忙提行李,直接送到了宿舍门口,省去了她舟车劳顿的烦恼。

如果你选择自己前往,提前规划好路线非常重要。英国的火车和长途巴士(National Express、Megabus)都很方便。下载一些当地的交通App,比如National Rail Enquiries(火车)、Citymapper(城市公共交通),提前买票通常会更便宜。我个人就经常用Citymapper,它能告诉你最快最便捷的公交、地铁或步行路线。据英国交通部统计,学生群体是公共交通的主要使用者之一,提前预定火车票通常可以享受高达40%的折扣,这对于精打细算的留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节省。

抵达宿舍后,第一件事就是办理入住手续,领取钥匙。之后嘛,赶紧给家里人报个平安,让他们悬着的心放下来。我侄女刚到宿舍,连床铺都没来得及整理,就用手机拍了张宿舍窗外的风景,发了个朋友圈,还特意语音跟她妈妈说:“妈,我到啦,一切顺利!” 她妈妈听完这句,电话那头都带着哭腔了,说:“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这种简单的问候,对远在家乡的父母来说,简直是最好的礼物。

宿舍里通常会有迎新活动或者Welcome Pack,里面会有很多实用信息,比如校园地图、周边超市位置、紧急联系电话等等,一定要仔细阅读。了解紧急求助电话,比如999(报警、火警、急救)和111(非紧急医疗咨询),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据英国大学学生会联合发布的安全指南,建议所有国际学生在抵达后的24小时内,就熟悉并保存这些关键的紧急联系方式,以应对突发状况。

安顿生活,让新家充满烟火气

在英国安顿下来,最要紧的两件事,就是搞定你的银行卡和手机卡,这两样简直是你在英国生活的基础设施。先说银行卡吧,没有它,你买东西、交学费、领生活费都会非常不方便。通常你需要准备护照、签证、BRP(如果你已经拿到)、以及学校开具的在读证明或地址证明。我刚去英国那会儿,傻乎乎地直接冲去一家大银行,结果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才被告知资料不全。后来才知道,很多银行都需要提前预约,而且对国际学生的开户要求也比较严格。像巴克莱(Barclays)、劳埃德(Lloyds)、汇丰(HSBC)这些传统大银行,服务网点多,但流程可能慢一点。新兴的数字银行比如Monzo、Revolut,开户流程相对简单快捷,通过App就能操作,也很受留学生欢迎。据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发布的消费者报告显示,数字银行在国际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逐年上升,约有40%的国际学生会选择数字银行作为他们的第一张英国银行卡。

手机卡的选择也很多样。Giffgaff、Voxi、EE、Vodafone、O2这些都是英国比较大的运营商。Giffgaff和Voxi因为套餐灵活、价格实惠,而且没有合约限制,特别受留学生青睐。你可以落地后先在便利店买张临时的Pay As You Go卡,等稳定下来再选择合适的套餐。我有个学弟,他来英国前就在网上申请了Giffgaff的免费SIM卡,一落地激活就能用,非常方便,每个月20镑就能享受无限流量和通话。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的调查,Giffgaff以其灵活的套餐和高性价比,在国际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

在英国生病了怎么办?这可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别慌,咱们留学生是有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只要你缴纳了IHS(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医疗附加费,就能享受和英国本地居民一样的医疗服务。抵达后,你需要在学校附近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全科医生)诊所注册。注册后,GP会成为你的家庭医生,看病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我有个同学,刚到英国就得了急性肠胃炎,当时真是急坏了,幸好之前听学姐的建议,在学校迎新周的时候就完成了GP注册。她通过电话预约,当天就看到了医生,拿到了药。虽然预约等待时间有时会比较长,但紧急情况下,NHS的急诊服务还是很及时的。据NHS官方网站数据,英国有超过90%的居民注册了GP,这是英国医疗体系的基础。

日常采购,吃喝拉撒都要花钱,省钱小妙招是必须掌握的!英国的超市有很多选择:Tesco、Sainsbury's是比较常见的,种类齐全,价格中等;Lidl和Aldi则是以实惠著称,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去这里囤货;Waitrose和M&S相对高端一些。多逛逛,比较一下价格,你会发现很多惊喜。我还知道好多同学会关注超市的“黄标打折”商品,就是临期商品,价格会非常划算,很多新鲜的蔬菜、面包、肉类都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据英国最大的消费者比价网站Compare the Market的数据显示,定期在Lidl和Aldi购物的家庭,平均每年可以节省高达15%的食品开销。

学业与社交,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开学前的一周或两周,通常是学校的“Welcome Week”或“Induction Week”,这可是你快速融入英国大学生活的黄金时期!学校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新生见面会、社团招新、校园导览、学习技巧讲座等等。千万别害羞,别躲在宿舍里打游戏,要积极参与进去。我有个朋友的女儿,去年去华威大学,她告诉我,在迎新周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国际学生破冰活动,认识了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后来大家就成了好朋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据华威大学国际办公室统计,每年有超过80%的国际新生通过参与迎新活动,在第一周就结识了至少三位新朋友,这对缓解初来乍到的孤独感非常重要。

课程注册和选课也是开学初期的大事。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选课流程都不太一样,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和学院发来的邮件,或者参加学院的课程介绍会。如果不确定,就去咨询你的Personal Tutor(个人导师)或课程协调员。我有个同学,大一的时候因为没仔细看选课指南,选了一门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课,结果学了一学期,绩点拖了后腿。所以呀,提前了解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来选择,非常重要。剑桥大学的某学院就明确建议学生,在选课前务必与导师进行至少一次一对一的交流,确保所选课程符合个人学术发展方向。

图书馆和各种学习资源,是你在英国学习的宝藏。英国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电子资源也特别多,各种学术期刊、数据库都能免费访问。学会如何高效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写论文时你会感激自己的。很多图书馆还提供学习技巧工作坊,比如如何做笔记、如何写学术论文、如何引用文献,这些都对你的学业大有裨益。据牛津大学图书馆年报显示,国际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考试季,图书馆的座位常常供不应求。

除了学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英国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体育社团(足球、篮球、板球)到艺术社团(戏剧、音乐、摄影),再到各种兴趣社团(烘焙、电影、游戏),总有一款适合你。参加社团不仅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锻炼你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甚至对你将来的简历都会有加分项。我有个朋友,他在曼彻斯特大学加入了辩论社,不仅英语口语突飞猛进,还在全英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对他后来申请研究生有很大的帮助。英国大学学生会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至少参与一个社团,而国际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甚至更高。

如果你想打工兼职,英国是允许国际学生在学期期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假期期间可以全职工作。找兼职的途径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校园内部的工作机会(比如图书馆助理、宿舍前台),或者校外的咖啡店、餐厅、零售店。不过,记得要先办理好NI Number(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这类似于你的个人税号。找兼职不仅能赚点零花钱,减轻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能让你接触到英国社会,锻炼英语口语,积累工作经验。根据英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报告,有兼职经历的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约有65%的雇主认为兼职经历是评估候选人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理调适,给自己的心一个舒适区

初到异乡,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语言障碍,以及学业压力,感到想家、孤独、焦虑,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小情绪。别觉得不好意思,也别一个人憋着。文化冲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从饮食习惯到生活方式,从社交礼仪到思维模式,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刚到英国的时候,头两个月几乎天天晚上给我妈打电话哭诉,觉得什么都不习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她告诉我:“适应新环境就像学游泳,刚开始总会呛几口水,慢慢就好了。”

学会寻求帮助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英国大学都提供完善的学生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国际学生顾问等等。如果你感到情绪低落、压力太大,或者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主动联系他们。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通常是免费且保密的。我有个学妹,她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连续几周失眠,后来在同学的鼓励下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咨询师聊了几次,感觉豁然开朗,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据英国大学学生服务协会的数据,每年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会寻求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出去走走,探索一下周围的环境。周末的时候,可以和朋友一起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去博物馆参观、去小镇逛逛,感受一下英国的文化魅力。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但也要适度,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和国内的沟通上,要给自己留出时间去适应和体验新生活。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周尝试一道新的英国菜,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或者学会几句地道的英式口语,这些都能让你更快地融入。据一项针对国际学生的调研显示,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交的学生,其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优于选择独处的学生。

安全须知,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在哪里,个人安全都得放在第一位。英国的治安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晚上尽量避免一个人出门,尤其是去一些偏僻或者不熟悉的地方。出门在外,财不外露,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钱包、手机这些不要随意放在容易被偷的地方。如果你觉得某个区域不安全,就尽量避开。我认识一个同学,有一次晚上回家走了一条平时不常走的小巷子,结果遇到了几个醉汉,虽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但钱包被抢了。所以呀,保持警惕性,听从自己的直觉,真的非常重要。英国警方每年都会发布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指南,其中多次强调夜间出行结伴的重要性。

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银行卡密码、BRP信息等。遇到声称是警察、银行或移民局要求你转账汇款的电话或邮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方核实。英国的国家打击犯罪局(NCA)数据显示,针对国际学生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其中电话诈骗和钓鱼邮件是主要形式,因此,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陌生信息至关重要。

最后,把你所在城市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联系方式保存好,以防万一。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者需要领事保护,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帮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虽然希望你永远用不上,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哎呀,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心里踏实多了?英国开学倒计时虽然催人,但只要咱们提前把这些功课做足,心就不会慌。你呀,就放宽心,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带着那份对未来的憧憬和勇气,大步迈向你的英伦新生活吧!别想太多,等你真站在大本钟下面,或者在泰晤士河边吹着风,感受那份独特的英伦魅力时,你会发现,所有的小紧张和小烦恼,都将变成你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到时候记得给我发张美美的照片呀,祝你英国之行一切顺利,学业有成,生活精彩!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