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拿到英国大学offer的时候,那激动劲儿简直要冲破屋顶了!每天做梦都觉得自己脚下踩着伦敦的红砖地,手里捧着一杯热腾腾的flat white,浑身散发着“我是留学生”的光芒。可那股兴奋劲儿还没撑过三天,就被现实的冰水浇了个透心凉——预算!我打开了一张空白的Excel表格,想把我这一年的花销都列出来,结果呢?盯着那一列“学费”后面巨大的数字,我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然后是房租、生活费、交通……每一个项目都像是一个个天文数字,感觉自己再怎么努力算,都算不出一个让人心里有底的答案。网上搜了一堆攻略,这个说一年二十万就够,那个说三十万都不止,看得我更焦虑了,感觉像是要踏上一个充满未知的大坑。我猜,你现在是不是也跟我当时一样,抱着手机或电脑,眉头紧锁,在海量的“英国留学预算”信息里迷失方向呢?别担心,作为已经从那个坑里爬出来,还摸索出几条“秘籍”的过来人,我今天就来给你摊开我的账本,扒一扒我这一年在英国的真实花费清单,帮你把那些模糊的数字变得清晰可见!
学费:硬核支出,避无可避的“大头”
说到留学花销,学费绝对是那座巍峨不动、让你荷包大出血的第一座大山。这笔钱就像是你的入场券,没有它,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当时申请的是一个硕士项目,伦敦以外的城市。我的学费最终是定在2万英镑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十八九万的样子,但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字。英国大学的学费千差万别,我了解到像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些工程硕士课程,国际学生学费每年可能轻松超过35,000英镑,根据其官网信息,例如2024/25学年的MSc Comput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学费为40,500英镑。而同一时期,爱丁堡大学的一些人文社科类硕士课程,国际学生学费则可能在25,000英镑左右浮动,我在查阅其官方课程页面时,就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本科的学费范围通常更广,根据英国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UK)发布的数据,国际本科生学费平均在每年15,000到25,000英镑之间,但顶尖学府的热门专业,比如牛津剑桥的一些医学或商科课程,甚至能达到每年38,000英镑以上。所以,你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先去你目标院校的官网,找到你具体申请专业的学费信息,那个才是最准确、最“肉痛”的数字。而且,这笔费用通常是要求在入学前或入学初期一次性缴纳的,这笔钱是你预算清单里最硬核、最不能省的部分。
住宿:大学宿舍 vs. 校外租房,哪个才是你的菜?
学费这关过了,接下来就是你每天要住的地方了。这笔钱在我的整个留学预算里,紧随学费之后,排名第二。我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图个方便和安全感,果断选择了大学宿舍。我的宿舍在伦敦之外的一个城市,是带独立卫浴的单人间,每周租金大概在160英镑左右,包含了所有水电网费用,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将近700英镑。一年住下来,大概花费了近8000英镑。很多大学宿舍,尤其是在伦敦,价格会更高。据伦敦大学学院(UCL)官网显示,其宿舍每周租金从150英镑到300英镑不等,具体取决于房型和地理位置。我的朋友小李,他在伦敦国王学院(KCL)读书,住在学校的一个标准单人宿舍,每周租金就高达240英镑,一个月光房租就要近1000英镑,一年下来就是12000英镑,这还只是宿舍的费用。住了半年后,我为了省钱,也为了体验更“local”的生活,和两个朋友合租了一套校外公寓。我们租的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地理位置虽然离学校远了一点,但胜在租金便宜。我们平摊下来,每个人每月租金大概在450英镑左右,还不包括水电燃气费和网络费。这部分的“bills”每个月大概还需要额外分摊50-80英镑。这样算下来,比住学校宿舍每个月省了近200英镑。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2023年英国私人租赁市场的平均月租金大约在1200英镑左右,但在伦敦,平均月租金则高达2500英镑,这使得合租成为绝大多数留学生的选择。校外租房的选择非常多,从单间、公寓到house,价格差异巨大。如果你选择在伦敦市中心租一个单人间,每月可能要800-1000英镑甚至更高。而在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这样的城市,合租一个单间可能每月500-650英镑就能搞定,具体数据可以通过Rightmove或Zoopla等租房网站查询到最新的价格区间。所以,是选方便但贵的宿舍,还是选自由但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和责任的校外合租,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偏好来决定。
餐饮:从“食堂党”到“自炊小能手”的蜕变
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事儿,可太能体现你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了。我刚来英国那会儿,啥都新鲜,也懒得做饭,基本上就是学校食堂、外面餐厅和外卖轮着来。学校食堂一顿饭基本在5-8英镑,外面餐厅稍微好点儿的,一顿就能飙到15-20英镑,外卖更是动辄20+英镑。那阵子,我基本上是“月光族”的典型代表。第一个月光吃饭就花掉了大概500英镑。后来我意识到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开始我的“自炊小能手”之路。每周去超市采购一次食材,Tesco、Sainsbury's、Lidl、Aldi都是我常去的地方。Lidl和Aldi的物价相对便宜,是我的心头好。我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比如番茄炒蛋、咖喱鸡、意面等等。每周的食材采购费,我能控制在30-40英镑左右。这样下来,一个月在吃饭上的开销就能降到150-200英镑。当然,偶尔我也会和朋友出去吃个中餐、韩餐,或者去酒吧喝一杯,这种“改善伙食”或者社交性的支出,平均下来一个月大概在50-80英镑。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在2023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平均月支出约为280英镑,但对于精打细算的留学生来说,通过在家做饭,完全可以将这部分支出控制在200英镑以内,甚至更低。所以,如果你想像我一样,从一个“食堂党”蜕变为“自炊小能手”,你的胃和你的钱包都会感谢你。
交通出行:是“两脚兽”还是“公交党”?
在英国,交通费用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日常开销。我所在的城市不大,很多地方走路就能到,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个“两脚兽”。学校、超市、健身房,基本上都在我步行范围之内,这样一来,通勤费就几乎为零。偶尔要去市中心或者去周边小镇玩,我才会乘坐公交车或者火车。公交车单程票价通常在2-3英镑左右,如果频繁乘坐,办理月票会更划算。我记得当时我们城市的一个学生月票是45英镑,无限次乘坐。伦敦的交通费就相对较高了。我的朋友小王在伦敦政经学院(LSE)读书,他告诉我,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但Oyster Card或非接触式支付的费用累计起来也很可观。例如,乘坐地铁跨越1-2区,单程可能需要2.8-3.5英镑,高峰期还会更贵。根据伦敦交通局(TfL)2024年的票价信息,一张7天无限次乘坐1-2区Travelcard的价格是40.70英镑,一个月下来,交通费可能要160英镑以上。如果你的学校或者住所不在市中心,每天通勤距离较远,那么这笔费用还会更高。许多留学生会选择购买一张16-25 Railcard(Young Person's Railcard),这张卡一年30英镑,可以在购买火车票时享受三分之一的折扣,对于经常乘坐火车出行的学生来说,非常划算。我在英国期间就买了这张卡,每次去其他城市旅游,都能省下不少钱。如果你还热爱骑行,可以考虑买一辆二手自行车,既环保又省钱,还能锻炼身体。在Gumtree或Facebook Marketplace上,经常能找到物美价廉的二手自行车,价格通常在50-150英镑之间。我的一个同学就花80英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整个学年基本靠它出行。
社交娱乐与旅行:留学生涯的“调味剂”
留学生活除了学习,当然少不了社交和娱乐。偶尔和朋友去酒吧小酌一杯,看场电影,或者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派对,这些都是丰富你留学体验的重要部分。在英国,一杯啤酒通常在4-6英镑,一杯鸡尾酒可能要8-12英镑。电影票一般在10-15英镑,但很多电影院在特定日期会有学生优惠,比如学生日半价,或者购买会员卡享受折扣。我每个月在这方面的开销大概在50-100英镑,具体取决于当月的社交活动频率。除了日常娱乐,旅行也是很多留学生不能错过的体验。英国境内有很多美丽的城市和小镇值得探索,比如爱丁堡、巴斯、湖区等等。我利用假期去了几次,每次的交通费、住宿费和景点门票加起来,大概在100-300英镑不等。比如我去年去了爱丁堡,往返火车票加青年卡折扣大约70英镑,两晚青旅住宿50英镑,加上吃饭和景点门票,总共花了不到200英镑。欧洲大陆也非常方便,乘坐廉价航空(如Ryanair、easyJet)的机票有时比英国境内的火车票还便宜。我在圣诞节期间就抢到了往返巴塞罗那的机票,才花了不到50英镑。但要提醒你的是,廉价航空往往行李额度有限,额外购买托运行李会增加不少费用。根据Skyscanner的数据,如果提前预定,欧洲境内的往返机票通常可以控制在100英镑以内。当然,旅行的花销弹性非常大,你可以选择穷游,住青旅、自己做饭,也可以选择住酒店、品尝当地美食,丰俭由人。我的建议是,把旅行当作一个特殊的项目,单独规划预算,而不是算在日常开销里。这样既能满足你探索世界的愿望,又不会打乱你日常的预算计划。
那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隐形开销”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大头,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隐形开销”,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积少成多,也足以让你每个月多出不少预算。这些小钱,我当初是完全没放在心上,结果导致前几个月预算频频超支。 * **签证和保险:** 申请英国学生签证时,除了签证费(目前国际学生签证费约为490英镑),你还需要缴纳一项“移民医疗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简称IHS)。根据英国政府官网显示,IHS费用是每年776英镑。如果你是读一年半的硕士,你需要缴纳两年份的IHS费用,这笔钱是硬性规定,不得不花。 * **电话卡和网络:** 刚到英国,你需要办理一张当地的手机卡。Giffgaff、Voxi、Three等都是比较受留学生欢迎的运营商。我用的是Giffgaff,每个月大概10-15英镑的套餐,包含通话、短信和足够的流量。如果你租的房子不包网络,那么网络费通常是每月25-35英镑,需要和室友平摊。 * **学习用品:** 教材、笔记本、打印费等。有些课程的教材非常昂贵,一本可能要几十甚至上百英镑。我的策略是尽量找电子版,或者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实在需要买的,就去Amazon或者二手书店淘。打印费学校通常会有配额,用完了就需要自己充值,每页几便分钱。 * **个人护理与购物:** 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化妆品,以及偶尔添置衣物等。这部分的开销完全取决于你的消费习惯。我每个月大概会在这方面花30-50英镑。 * **健身和娱乐会员:** 如果你喜欢健身,学校的健身房会员费通常比外面的商业健身房便宜。我的学校健身房年费是150英镑,平均每月12.5英镑。校外商业健身房,例如PureGym,月费通常在20-30英镑。 * **银行手续费:** 国际汇款到英国账户时可能会产生手续费,以及你在英国刷国内信用卡时可能会有货币转换费。办理一张英国本地借记卡是必须的,像Monzo、Revolut这样的线上银行,或者传统银行如Barclays、Lloyds,都是不错的选择。 * **回国机票:** 不要忘了把你学业结束后回国的机票钱也算进去。提前预订通常会便宜很多,根据季节和航空公司不同,单程机票可能在400-800英镑甚至更高。
这些零零碎碎的小钱,如果一个月都算上,加起来可能也要100-200英镑,一年下来就是一两千英镑。这笔钱看似不多,但非常容易被忽略,导致预算吃紧。
我的省钱大法:从“留学小白”到“省钱能手”的进阶之路
讲了这么多花销,是不是感觉有点窒息了?别急!我从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留学小白,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省钱大法,成功避开不少坑。现在,就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厨房是你的“提款机”:** 我前面提到过,自炊是省钱的王道。一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当你熟练掌握几道家常菜后,你会发现这不仅省钱,还能让你吃得更健康、更合胃口。我会提前做好一周的餐食计划,去超市只买清单上的东西,避免冲动消费。周末一次性买好一周的食材,回来进行简单的食材处理,比如把蔬菜洗净切好、肉类分装冷冻,这样平时做饭的时候能省很多时间。网上有很多留学生做饭的教程,随便搜搜都能找到灵感。我还发现,很多超市在晚上临近关门的时候,会对新鲜食品(比如面包、沙拉、熟食)进行打折处理,通常是半价甚至更低,我偶尔会利用这个时间去淘一些明天早餐或者午餐的食材,能省下不少。
**学生优惠无处不在:** 作为学生,你的学生证就是你的“金字招牌”!UNiDAYS、NUS Totum(以前的NUS Extra)是英国两大著名的学生折扣平台,覆盖了服装、电子产品、餐饮、娱乐等方方面面。我经常在Zara、ASOS、Apple、Spotify、Deliveroo等品牌上使用学生折扣,每次都能省下10%-20%的费用。你只要出示学生证或者在App上验证学生身份,就能享受优惠。每次购物前,我都会习惯性地查一下有没有学生折扣。我有个朋友,他甚至靠学生折扣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比原价省了近200英镑。
**二手市场是宝藏:** 英国的二手文化非常盛行。从教材、家具、电器到衣服,你几乎什么都能在二手市场找到。Facebook Marketplace、Gumtree、eBay是线上淘货的好地方,线下的慈善商店(Charity Shops)也经常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宝贝。我刚到英国时,床单被套、小电器甚至一些简单的家具,都是从二手市场买的,省了一大笔置办费。我的一张办公椅就是从Facebook Marketplace上花了15英镑买的,用了一年多依然很好。等你学业结束,也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再卖出去,回笼一些资金。
**兼职打工:** 许多留学生会选择兼职打工来补贴生活费。作为国际学生,你的签证通常允许你每周工作20小时(学期期间),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常见的工作类型包括餐厅服务员、咖啡店店员、超市收银员、图书馆助理、家教等等。英国的最低工资每年都在上涨,根据英国政府2024年4月起实施的最新规定,21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全国最低生活工资为每小时11.44英镑。如果你每周工作20小时,一个月下来就能额外增加约900英镑的收入,这能大大缓解你的经济压力。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咖啡店做兼职,除了每小时12英镑的工资,还有小费,一个月下来收入相当可观,基本能覆盖他大半个月的生活费。当然,你需要平衡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千万不能为了打工而耽误了学业。
**旅行省钱小技巧:** 如果你喜欢旅行,提前规划和预订是王道。火车票提前购买通常会有“Advance”票,比当天买便宜很多。廉价航空的机票也要提前关注,通常在几个月前预订能买到非常划算的价格。住宿可以选择青旅,或者和朋友合住Airbnb,这样能分摊费用。我每次出行前,都会花时间比价各种交通和住宿方案,货比三家不吃亏。例如,我上次去伦敦,提前一个月在National Express网站预订了往返大巴票,只花了20英镑,而如果当天买火车票,可能要50英镑以上。
**预算管理工具:** 我以前花钱是稀里糊涂,后来朋友推荐我使用一些记账App,比如Monzo、Revolut这些银行都有内置的预算功能,或者专门的个人理财App。我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花销,并且设置好每个类别的预算上限。每当快要超出预算时,App就会提醒我,这让我对自己的钱花在哪里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帮助我培养了更好的消费习惯。通过记账,我发现自己很多不必要的开销,比如每天一杯咖啡,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现在我会尽量自己冲咖啡带去学校,既健康又省钱。
**多利用学校资源:** 你的学校其实藏着很多免费或低成本的资源。学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借阅图书资料,很多图书馆还提供免费的电脑和打印配额。学校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通常比外面的健身房便宜,而且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学生会也会定期组织各种免费或低价的活动,比如电影之夜、文化体验日、远足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既能丰富你的留学生活,又能节省不少开销。
所以,算下来,如果你像我一样,能把学费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比如2万英镑左右),住宿选择校外合租(每月500英镑含账单),吃饭以自炊为主(每月200英镑),交通主要靠走和偶尔的公交(每月50英镑),社交娱乐有所控制(每月80英镑),再加上一些不可避免的隐形开销和偶尔的旅行,一年下来总花费大概会在2.5万到3万英镑之间,折合人民币大概22万到27万。这个数字,肯定不是所有人的标准答案,它会因为你的学校、专业、城市、生活习惯以及消费理念而有巨大的浮动。如果你在伦敦,学费更贵,生活开销更高,那么一年准备3.5万到4万英镑甚至更多,也是非常正常的。
讲了这么多我的真实经验,你现在是不是对英国留学一年的费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呢?别再盯着网上那些千篇一律的数字发愁了,是时候动起手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列一张专属的预算清单了。记住,留学生活不只是学习,更是一场关于独立、成长和学会理财的旅程。大胆地去规划,勇敢地去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