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研花多少?我的真实账单!

puppy

准备来香港读研的姐妹们,是不是也在纠结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毕业?别担心,我就是那个过来人,刚在香港读完研,我的钱包是真真切切地淌过血啊!但这些“血泪史”绝对能帮你们少走弯路。我在这里把我的真实账单全盘托出,从学费、住宿(不管是贵到离谱的校外房还是僧多粥少的宿舍)、到每天的吃饭交通,甚至是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隐形开销,统统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到底一年要准备多少银子才够?是20万?30万?还是更多?我的文章里有超详细的预算分析,还有我怎么在香港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既保证了生活质量,又没有把家里榨干的省钱小妙招。看完这篇,你就能心里有数,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留学预算,不再盲目。赶紧来看看我的“真实账单”吧,绝对让你省下不少钱,轻松在香港安家!

还记得我刚拿到香港大学offer的时候,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一个大大的问号就立刻蹦了出来:去香港读研,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毕业啊?!我当时抓着手机,各种论坛、小红书翻了个底朝天,看见有人说20万够,也有人吓唬我说30万都不止,把我整得是彻夜难眠。那种对未知开销的焦虑,简直比写毕业论文还让人头大!生怕自己准备不足,到了香港钱不够用,给家里添负担不说,自己也过得捉襟见肘。我就是那个过来人,刚在香港读完研,我的钱包是真真切切地淌过血啊!但这些“血泪史”绝对能帮你们少走弯路。我在这里把我的真实账单全盘托出,从学费、住宿(不管是贵到离谱的校外房还是僧多粥少的宿舍)、到每天的吃饭交通,甚至是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隐形开销,统统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到底一年要准备多少银子才够?是20万?30万?还是更多?我的文章里有超详细的预算分析,还有我怎么在香港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既保证了生活质量,又没有把家里榨干的省钱小妙招。看完这篇,你就能心里有数,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留学预算,不再盲目。赶紧来看看我的“真实账单”吧,绝对让你省下不少钱,轻松在香港安家!

学费:这笔大头躲不掉!

说到香港读研的开销,学费绝对是第一大头,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你心口。我读的是一年制授课型硕士,据我所知,香港的大部分授课型硕士项目,学费都挺贵的,尤其是商科或者一些热门专业。以香港大学为例,我当时的MSc in Finance课程,学费就高达30万港币左右,我好几个同学读的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位。据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数据,他们的MSc in Finance项目2024/25学年的总学费也需要38万港币,价格真是节节攀升。

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学费通常会亲民一些,但每年也都在涨。比如我有个朋友在香港城市大学读MSc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据她分享,2023/24学年她的总学费大概是17万港币。而我在香港理工大学读MA in English Studies的同学,他们项目总学费大约在14万港币左右,这些都算是相对划算的选择了。所以姐妹们在申请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查清楚自己心仪专业的最新学费,别听信什么“香港学费都便宜”的传言,不然真的会预算超支。学费这笔钱,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分两期支付,入学前交一笔,第二学期开始前交第二笔,这样能稍微缓解一下一次性掏空钱包的压力。

虽然授课型硕士奖学金的机会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我有个学霸朋友,GPA特别高,入学后拿到了一笔学院发的奖学金,大概是2万港币,虽然不多,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据说有些研究型硕士(MPhil/PhD)会有比较丰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甚至能覆盖学费和生活费,但那申请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所以对于我们授课型硕士的同学来说,学费这笔钱,基本就得靠家里支持或者自己积蓄了。

住宿费:寸土寸金的真实体验

香港的住宿,那真是把“寸土寸金”这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我刚来香港的时候,想申请学校宿舍,结果发现那简直比中彩票还难。据香港大学研究生院的数据,2023/24学年只有不到15%的研究生能成功申请到校内宿舍,而且主要面向国际学生。校内宿舍一个月的租金大概在3000-5000港币不等,比如港大的研究生宿舍,根据房型不同,每月费用约为3500-6000港币,带独立卫浴的会更贵,但能申请到的都是幸运儿。

大多数留学生都得在校外租房,这笔开销就占据了生活费的大头。我一开始在旺角和同学合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劏房”,面积大概30平米,一人一间房,我的房间小到只能放一张床和一个书桌,每月房租是6000港币,加上水电煤气网络费,平均下来一个人每个月要7000港币左右。据香港地产中介网站数据,像旺角、油麻地这种交通便利的区域,一个单人间在合租房里,月租普遍在5500-8000港币。如果你想住得离学校近一点,比如港大附近的西营盘、坚尼地城,或者中大附近的沙田,同样的房型,月租可能还会再高出1000-2000港币。

我的另一个朋友,为了省钱,选择住得比较远,在沙田和大埔交界的地方租了一个单间,每个月租金是4500港币。虽然租金便宜了不少,但是她每天通勤到港岛的学校,光路上就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公共交通费用也增加了很多。所以租房的时候,不能只看租金,还要把通勤时间和交通费算进去。第一次租房还要交押金,通常是两个月租金,外加半个月或一个月的佣金给中介,这笔一次性支出也要近3个月的房租了,比如我当时就一次性交了1.8万港币的押金和佣金,这笔钱在刚来的时候确实挺有压力的。

水电煤网费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销。我住的房子,电费是按度数算的,香港夏天开空调真是心疼钱包,一个月光电费就能到500-800港币。煤气费用来洗澡做饭,大概每月100-200港币。水费相对便宜,每月几十块钱。网络费一般是大家平摊,每月人均几十块。综合下来,我每个月在水电煤网上的开销大概在800-1200港币。这些零零散散的费用加起来,真的是笔不小的数目。

餐饮费:舌尖上的节俭与放纵

在香港吃东西,选择那叫一个多!从街边小吃、茶餐厅到高档餐厅,应有尽有。但价格嘛,也是丰俭由人。我刚来的时候,特别喜欢去茶餐厅,一碗云吞面或者一份烧腊饭,基本是50-70港币一份。据我当时在学校附近调研,像西营盘的一些茶餐厅,一份午市套餐也得45-60港币。如果每天都这样吃,一个月光吃饭就要2000多港币。

大学食堂是省钱的好去处。据香港大学学生会餐饮部公布的价格,一个套餐,比如一份饭加一个例汤,一般在35-50港币。我几乎每天中午都会在学校食堂解决,这样就能把午餐控制在40港币左右。晚上或者周末,我就会自己买菜做饭。香港的超市物价跟内地一线城市差不多,有些进口商品会更贵。比如一盒鸡蛋大约30港币,一斤猪肉可能要50-60港币。我每个月自己做饭的食材费大概控制在1000-1500港币。如果再偶尔和朋友出去聚餐,那费用就会蹭蹭上涨了。我和朋友们一般会选择去吃日式放题或者火锅,人均大概200-300港币,一个月来一两次,这笔开销就得四五百港币。

我的真实账单里,餐饮费平均每个月大概是2500-3500港币。其中,午餐在学校食堂吃,早餐自己在家简单做或者买面包牛奶,晚餐多数自己做,偶尔外食或者朋友聚餐。如果完全依赖外卖和外食,这个数字轻松就能翻倍。有一次期末周太忙,我连续一周都点外卖,结果一周就花掉了1000多港币,心疼得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敢了!

交通费:城市穿梭的代价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MTR(地铁)、巴士、小巴、电车、渡轮,几乎能带你去任何地方。出门必备就是一张八达通卡,就像我们的公交卡一样,刷卡乘车非常方便。我的学校在港岛,住的地方在九龙,每天都要坐MTR通勤。从旺角到港大站,单程票价大概是14港币左右,我每天来回就是28港币,一个月光通勤地铁费就要600港币左右。

香港地铁的票价是根据里程来计算的,比如从沙田到尖沙咀,单程大概是10多港币。如果你住得远,通勤费自然就会更高。据港铁官网公布的票价表,长距离的线路,比如从屯门到中环,单程票价甚至可以达到30港币以上。除了日常通勤,周末出去玩或者去不同的地方探索,交通费也会累计起来。我刚来的时候喜欢到处打卡,周末经常坐MTR去铜锣湾、尖沙咀、中环,或者坐巴士去西贡、大屿山,这样下来一个月交通费能到800-1000港币。

我在读研期间也尝试过用别的交通方式省钱。比如住得近的同学会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但香港山路多,路况复杂,骑自行车并不太方便。还有电车(叮叮车),价格非常便宜,无论坐多远都是3港币,但只在港岛运行,速度也比较慢。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你不是住在学校附近可以步行到达的区域,MTR依然是最高效的选择,交通费就得好好规划了。我每月平均的交通开销大概在700-900港币。

其他隐形开销:意想不到的小惊喜(或惊吓)

除了学费、住宿、餐饮和交通这四大项,香港留学还有一些你可能没想到的隐形开销,这些小钱加起来,也足以让你的预算吃紧。

签注和保险:必不可少

来香港留学,首先要办理学生签证和入境许可。据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信息,申请学生签证的费用是300港币,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笔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很多学校会要求学生购买特定的医疗保险。我当时购买的是学校推荐的保险计划,一年大概1500-2000港币。这笔钱是硬性支出,不能省,毕竟在异乡生病了,有医疗保障会安心很多。

学习用品:别以为纸笔不花钱

读研不是免费的!虽然很多教材都可以找到电子版或者去图书馆借阅,但有些专业书或者辅导资料,你还是需要购买的。一本原版教材动辄几百港币,如果一个学期有三四门课,光买书可能就要花掉1000-2000港币。打印资料也是一笔开销,虽然学校有打印服务,但费用也不低,我每个学期光是打印报告和论文,也要花掉几百港币。我当时还买了一个平板和配套笔,方便课堂笔记和阅读论文,这笔投入大概是5000港币,虽然是一次性投入,但也是学习所需。

社交娱乐:留学生活不能只有学习

留学生活不只有学习,社交和娱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结识新朋友。香港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和朋友们一起去唱K、看电影、逛街、或者去酒吧小酌一杯,这些都会产生费用。香港电影票大概80-120港币一张,唱K一晚人均200-300港币。周末和朋友去爬山、海边BBQ,虽然本身花费不多,但交通和食材费也要几百港币。我每个月在社交娱乐上的开销大概是800-1500港币。如果赶上香港的打折季,忍不住买几件衣服或者化妆品,那这个数字就更不好说了。

旅行:短途探索

香港的地理位置优越,假期去周边国家或地区旅行非常方便。我在圣诞节和暑假期间,都和朋友去了趟澳门和泰国。虽然是短途旅行,但机票、酒店、景点门票和餐饮加起来,每次也要花掉3000-5000港币。这笔开销虽然不是每月固定,但放在一年的预算里,也得准备个1万港币左右。

我的一个朋友更喜欢去日本或者韩国,每次机票加住宿就能轻松过万。所以如果你计划在留学期间探索亚洲,这笔旅行开销也需要提前纳入预算。我当时是把这笔钱单独存起来的,想着既然来了亚洲,不好好利用地理优势出去看看岂不可惜?

我的真实账单总结:一年到底花多少?

我来香港读研的一年,真实开销大概是这样:

项目 月均开销(港币) 一年总计(港币)
学费(一次性大头,分两期) - 300,000 (以MSc Finance为例)
住宿费(含水电煤网) 7,000 84,000
餐饮费 3,000 36,000
交通费 800 9,600
保险费(年付) - 2,000
学习用品(教材、文具、打印) 200 2,400
社交娱乐 1,000 12,000
购物(衣服、日用品等) 500 6,000
旅行(非固定,按一年一次短途估算) - 5,000
其他杂项(偶尔理发、应急等) 300 3,600
总计 约12,800/月 (不含学费) 460,600 (含学费)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真实账单,不代表所有同学,毕竟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和专业学费都不一样。从上面这个表格看,我一年在香港读研的总开销大概是46万港币左右。如果按照当时的汇率1港币≈0.9人民币来算,那就是41万多人民币。这还没算上刚来香港时租房要交的押金和中介费(差不多一次性2万港币),以及添置一些家具日用品的费用。所以,如果你想在香港过上比较舒适,不至于太节省的生活,一年准备45-50万港币是比较稳妥的。

省钱小妙招:我的私藏秘籍

虽然香港物价高,但我还是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省钱小妙招,让我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至于把家底掏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己做饭是王道!我每周都会去附近的街市或者超市采购食材,自己动手做饭比外食便宜太多了。我学会了很多快手菜,比如意面、炒饭、简单的炖菜,这样不仅省钱,还能吃得更健康。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也能省下不少钱。学校的图书馆是免费的,很多专业书籍都能借到,不用花钱买。健身房、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对学生也有优惠甚至免费开放。我当时就经常去学校的健身房锻炼,省下了外面办健身卡的大笔费用。而且学校经常会有各种免费讲座、工作坊,不仅能学到东西,有时候还会提供免费的餐点,简直是“薅羊毛”的好机会。

交通方面,如果你住得离学校不太远,可以尝试多步行。香港很多地方虽然看起来有坡度,但走走也就到了,还能锻炼身体。短途旅行选择搭乘电车或者巴士,比MTR便宜很多。我还办理了学生八达通,部分线路会有学生优惠。如果周末和朋友出游,可以选择一起拼车或者购买一日通票,这样也能省下一些零散的车费。

至于购物,香港是购物天堂,但也要捂紧钱包。我通常会等到大的打折季再去购买衣物和日用品,比如圣诞节、农历新年或者暑假前后的打折力度都很大。而且我经常逛一些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比如Facebook上的香港留学生群组,可以淘到很多便宜又实用的二手家具、电器或者书籍,这样既环保又省钱。平时我也会关注一些超市的打折信息,比如百佳、惠康,他们每周都会有不同的优惠。

最后,我特别想说,在香港读研,除了学费是大头,其他开销真的丰俭由人。你可以过得非常节俭,也可以过得比较滋润,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和规划。只要心里有数,提前做好预算,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去香港读研,不仅仅是拿到一个文凭,更是一次人生经历,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成长,钱当然重要,但也不要让钱成为你体验这座城市的阻碍。

姐妹们,看完我这个“血泪账单”,是不是心里对去香港读研的开销更有底了?别再盲目焦虑啦,赶紧拿出小本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照我的这份真实账单,好好规划一下你们的留学预算吧。记住,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明明白白,才能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既能享受学业的充实,又能体验生活的精彩。祝你们在香港的留学生活,一切顺利,少花冤枉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