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留学避坑指南:学生党必看!

puppy

嘿,RMIT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刚来墨尔本有点懵圈,或者正准备开启留学生活,心里打鼓怕踩坑?别担心!作为你们的“过来人”老铁,我们深知学生党的苦与乐,特地为你准备了这份超实用的RMIT避坑指南!这里不光有帮你选课不迷茫、轻松搞定Assignment的小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开租房、兼职的各种大坑,怎么吃喝玩乐还能省钱,甚至连快速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独家秘诀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每一条都是干货满满的血泪教训和经验总结,保证让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享受留学生活、提升自我上。快点进来看看吧,帮你提前打好预防针,让你的RMIT之旅无忧又精彩!

RMIT留学避坑指南:学生党必看!

还记得我刚踏上墨尔本这片土地的时候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拖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手机信号时有时无。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从机场去市区的SkyBus站,结果发现车票比我想象中贵了一截。更尴尬的是,到了CBD之后,因为对Myki卡和电车规则一窍不通,稀里糊涂地就坐错了几站,又在火车站旁边的便利店里,用着蹩脚的英语,硬生生地多花了几刀才搞明白一张Myki卡怎么用。那天晚上,我在临时住的青旅里,看着窗外墨尔本的万家灯火,心里说不清是兴奋还是迷茫。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小事,可当时对于一个初来乍到、充满期待又有点忐忑的留学生来说,每一步都像是闯关。这些小小的“坑”,虽然无伤大雅,却实实在在地消耗着我的精力和信心。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都掏出来,让你在RMIT的留学生活能顺畅又精彩。

说到RMIT的学习,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不就是上课、写作业嘛。但实际操作起来,选课这一步就能让不少人头大。我有一个朋友,大一的时候,因为没仔细看课程要求,一口气选了三门期末都有大论文的课,结果到了学期末直接崩溃。R事实上,RMIT的课程体系非常灵活,同时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规划能力。据RMIT官网介绍,许多学士学位课程都设有详细的“Program Guide”,里面不仅列出了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列表,还会给出建议的学习顺序。如果能提前研究这些,你就能避免把高难度课程都堆积在一个学期,给自己留出适应和消化的空间。

选课时的另一个“隐形坑”是忽略课程描述和评估方式。有些同学只看课程名称觉得酷炫就选了,结果发现内容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或者评估方式(比如小组项目、演讲)完全不是自己的强项。我当时选了一门“数字营销”的选修课,以为会学很多实操工具,结果发现期末是一个小组合作,需要做一个完整的营销方案并在全班面前展示。幸好我平时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不然估计得全程硬着头皮上。据RMIT学习支持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对课程评估方式准备不足,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学会阅读“Course Guide”中关于Learning Outcomes和Assessment Tasks的部分,能帮你更理性地做出选择,确保你选的课既符合兴趣又能发挥优势。

谈到作业,尤其是Assignment,那更是让无数RMITer掉过头发的地方。学术诚信是澳洲大学的生命线,任何形式的抄袭都会受到严厉惩罚。我曾亲眼看到一个同学,因为在小组作业里引用了一段网络上的内容,没有正确标注来源,结果被RMIT的学术诚信委员会约谈,最后那门课直接判了不及格。RMIT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是出了名的。据RMIT官方的学术诚信政策指出,轻则扣分重则停学甚至开除。所以,每次写作业,哪怕只是引用一句别人的话,都务必用RMIT推荐的 referencing 格式(比如Harvard或APA)准确标注来源。学会使用Turnitin等查重工具自查,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一步。

许多留学生常常低估了RMIT学术资源的丰富性,白白错失了提升成绩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写一篇商科报告,涉及到数据分析,自己捣鼓了半天都没弄明白SPSS软件。后来听学姐说,RMIT的图书馆不仅提供海量学术期刊和电子书资源,还有专门的“Study Support”服务,会定期举办各种免费的工作坊,涵盖学术写作、数据分析、演讲技巧等等。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了一个SPSS的基础培训,没想到老师讲得非常细致,还有助教现场答疑。据RMIT图书馆网站介绍,他们提供的线上数据库数量超过300个,同时每周举办的各类学术技能提升讲座平均达10场以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让你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作业时更加游刃有余。

离开了校园,生活中的“坑”往往更大,尤其是租房。墨尔本的租房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RMIT附近,很多学生党都想住得离学校近。我有个学妹,刚来的时候为了图便宜,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一个“二房东”,没签正规合同就交了押金和几个月的房租。结果住了没多久,房东就找各种理由让她搬走,押金也一分钱都没退回来,学妹气得没办法。这样的例子在留学生圈子里并不少见。据维多利亚州消费者事务局(Consumer Affairs Victoria)提醒,租房必须签订合法的书面租赁协议(Tenancy Agreement),押金(Bond)也必须上交给政府的住宅租赁押金管理局(RTBA)保管。如果房东拒绝通过RTBA管理押金,那十有八九有问题。

在墨尔本租房,地理位置和价格的权衡也是一门学问。RMIT主校区位于墨尔本市中心,附近房租普遍较高。一个朋友为了每天能步行上学,咬牙在CBD租了一间一居室,每周租金高达500多澳元,占据了他大部分生活费。然而,如果选择稍微远一点的区域,比如Carlton、Brunswick或者North Melbourne,交通便利的话,房租会明显亲民许多。根据realestate.com.au在2023年底的数据显示,墨尔本CBD一居室公寓的周租金中位数普遍在480-550澳元之间,而在距离RMIT两三站电车距离的区域,同样的一居室或两居室分租的房间,周租金则可能降至250-350澳元。通勤时间稍微长一点点,但能省下大笔钱,对于学生党来说,这绝对是值得考虑的选项。

除了租房,不少留学生都会选择兼职来贴补生活费。但是,在澳洲打工也得擦亮眼睛,别踩到“黑工”的坑。我认识一个同学,因为语言不太好,又急着找工作,就在华人餐馆做服务员,时薪只有15澳元,远低于法定最低工资,而且老板还扣押了他的护照和签证信息。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根据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Ombudsman)的规定,截至2023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23.23澳元。作为国际学生,你也有权享受这个最低工资保障,并且雇主不能扣押你的任何个人证件。任何低于这个标准的薪资,甚至是没有提供养老金(Superannuation)的工作,都可能是剥削。

留学生兼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那就是签证规定的工作时长。澳大利亚学生签证(Subclass 500 Visa)明确规定,在课程期间,每两周的工作时长不能超过48小时,假期则没有限制。我有一个学长,为了多赚钱,偷偷打了更多的工,结果被移民局查到,签证直接被取消,学业也中断了。这代价实在太大了。据澳大利亚内政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官网明确指出,违反工作时长规定是导致学生签证被取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找工作时,务必告知雇主你的签证类型和工作时长限制,确保他们能理解并遵守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生活在墨尔本,吃喝玩乐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做到既享受生活又能省钱,这就需要一些智慧了。我刚来的时候,特别喜欢下馆子,觉得什么都新鲜,尤其是在CBD那些网红餐厅。结果没几个月,生活费就捉襟见肘了。后来在学姐的指点下,我才发现自己做饭才是王道。墨尔本有许多亚洲超市,像Box Hill、Glen Waverley这些华人区,食材选择多价格也更实惠。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每天都在外面吃饭,一顿午餐大概就要15-25澳元,晚餐甚至更高,每周算下来至少要花200-300澳元。而自己买菜做饭,每周的食材费用控制在80-120澳元是完全可行的,直接省下了一大笔钱。

在省钱这件事上,学生折扣也是你的“隐形福利”。很多同学可能觉得麻烦,或者根本不知道。其实,很多商家都提供学生优惠。我有个朋友就是个“折扣达人”,每次购物或者去电影院,都会主动询问有没有学生折扣。像UNiDAYS和Student Edge这样的平台,整合了大量的学生优惠信息,从服装、电子产品到餐饮娱乐,应有尽有。据UNiDAYS官网显示,它在全球合作的品牌超过800个,涵盖了几乎所有生活消费领域。注册一个账号,在购物时出示学生ID或者优惠码,就能为你省下不少钱。这笔钱积少成多,能让你在学期末给自己买点奖励,或者应对突发情况。

墨尔本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Myki卡是你的出行必备。但是,国际学生在公共交通方面有个“坑”需要特别注意:大部分国际学生是不能享受本地学生优惠票价的。我有个朋友刚来的时候,看到别人刷卡便宜,自己也去办了张学生Myki卡,结果被查票员发现不是本地居民,直接被罚了款。这教训非常深刻。据维多利亚公共交通(PTV)官网明确说明,国际学生除非是特定奖学金项目或者满足某些例外条件,否则都只能购买成人Myki卡,享受全价票。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使用优惠票,否则一张罚单就能让你肉疼好久。买一张二手自行车,或者利用学校提供的免费穿梭巴士,也是不错的省钱方式。

留学生活除了学习和打工,更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留学生来到澳洲,习惯了只和华人圈子交流,结果毕业了才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没太大进步,对当地文化也知之甚少。RMIT有非常多活跃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从学术兴趣类到体育运动类,再到各种文化交流团体,应有尽有。我当时就加入了RMIT的一个摄影俱乐部,每周都有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出去采风、分享作品。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英语,也让我结识了一群热爱生活的朋友。据RMIT学生会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注册的社团和俱乐部超过150个,每年举办的各类学生活动多达数百场。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是打开你社交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RMIT还会定期举办各种迎新活动、文化节和职业发展讲座。这些都是你了解学校、结识新朋友、获取有用信息的好机会。我记得RMIT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型的“Orientation Week”,期间会有各种摊位介绍学校服务和学生社团,还会有免费的午餐和表演。如果你只是躲在宿舍里打游戏,或者只和固定的几个朋友来往,那你的留学体验会少了很多色彩。据RMIT学生参与度报告显示,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其学习满意度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普遍高于不参与的学生。所以,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全新的自己。

最后,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留学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压力,无论是学业上的、生活上的还是人际关系上的。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孤独、迷茫,甚至有点抑郁。我身边就有同学因为学业压力太大,又不好意思向家人朋友倾诉,一个人默默承受,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RMIT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内部设有专业的咨询服务。据RMIT健康与咨询服务中心介绍,所有在校学生都可以享受免费且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你处理情绪问题、应对压力。记住,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爱自己的体现。当你感到不适时,及时向学校或信任的朋友寻求支持,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RMIT的留学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和精彩。现在,你已经听了我这么多碎碎念,知道了那么多“避坑”的干货,接下来就别光顾着收藏了。赶紧打开你的RMIT学生邮箱,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活动通知;或者找找RMIT的学生社团列表,挑一个你感兴趣的去加入;甚至就从今天开始,试着自己下厨做一顿饭。把这些建议变成你实际的行动,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墨尔本的脉搏,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RMIT故事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