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国硕士申请-毕业时间线!

puppy

从选学校、准备材料、递交申请,到盼offer、办签证、飞去英国,再到一年的学习生活,最后毕业,每一步都像在打怪升级!别慌,我懂那种既兴奋又有点抓狂的心情。这篇文章就是我的“血泪史”——一份超详细、超实用的英国硕士申请到毕业全程时间线!我会手把手告诉你每一步大概应该什么时候做,需要准备些啥,有哪些坑要避开。跟着我的时间线走,你就能对整个流程胸有成竹,少走弯路,提前规划好你的留学之路。不再是迷茫的小白,而是自信满满地迈向你的梦想学府!快来康康我这份独家攻略,让你少点焦虑,多点踏实,顺利开启你的英国硕士之旅吧!

申请英国硕士,这些“隐形坑”你得知道!
坑1: 雅思迟迟不达标。 很多同学觉得雅思随时能考,结果拖到申请季才发现时间不够。早点考,给自己留足刷分空间,雅思要求大多在总分6.5-7.0,小分不低于6.0,名校或热门专业可能更高。
坑2: 文书“模板化”。 PS和CV是展示你独特性的地方,用模板容易千篇一律。要结合自身经历,有逻辑地突出你和申请专业的契合度,学校更看重你的真实动机和潜力。
坑3: 申请截止日期误解。 英国硕士申请大多是“Rolling Basis”(滚动录取),没有统一的截止日期,位置招满即止。热门专业,特别是G5院校,可能在开放申请后2-3个月内就招满了,所以越早申请越好。
坑4: 忽略推荐信重要性。 一封有分量、内容具体的推荐信能大大加分。提前与推荐人沟通好,提供你的背景资料,确保推荐信能真实反映你的学术能力和潜力。
坑5: 资金证明准备不充分。 签证所需资金证明要求存满28天,且资金不能低于学费和9个月生活费的总和。根据英国政府最新数据,伦敦地区每月生活费估算在£1334左右,伦敦以外在£1023左右,务必提前规划好,避免最后一刻手忙脚乱。
坑6: 过于依赖中介。 中介能提供很多便利,但最终的申请是关于你自己的。要积极参与每个环节,了解申请进度,核对材料,因为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也是最终为申请结果负责的人。
坑7: 对英国生活适应不足。 别只顾着学习,多了解英国的文化、生活习惯、交通、医疗体系(NHS)。到了英国后,积极参加学校的迎新活动,尽快融入新环境,这对你的留学体验至关重要。

“叮——”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划破了凌晨两点的宁静。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心跳瞬间加速到一百八。是Offer吗?是拒信吗?手抖着解锁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邮件提醒!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之前几个月没日没夜刷雅思、改PS、等得心力交瘁的日子,瞬间值了!那种既兴奋又有点想哭的心情,相信很多准备留学的你也能懂。

Hey,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www.lxs.net的小编小A。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的英国硕士申请“血泪史”——一份超详细、超实用的申请到毕业全程时间线!从选学校、准备材料、递交申请,到盼offer、办签证、飞去英国,再到一年的学习生活,最后毕业,每一步都像在打怪升级!别慌,我懂那种既兴奋又有点抓狂的心情。这篇文章就是我的“血泪史”——一份超详细、超实用的英国硕士申请到毕业全程时间线!我会手把手告诉你每一步大概应该什么时候做,需要准备些啥,有哪些坑要避开。跟着我的时间线走,你就能对整个流程胸有成竹,少走弯路,提前规划好你的留学之路。不再是迷茫的小白,而是自信满满地迈向你的梦想学府!快来康康我这份独家攻略,让你少点焦虑,多点踏实,顺利开启你的英国硕士之旅吧!

Part 1: 蓄力期!申请前12-18个月,打好地基是关键

还记得大三下学期,当周围同学都在忙着实习、找工作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冲刺英国硕士!我知道这决定意味着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都要像个“苦行僧”一样,为这个目标奋斗。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需要你提前很久就开始规划和准备。

1.1 明确目标,选定方向 (申请前18个月)

这时候,你还在读大三。我建议你多问问自己:我想学什么?毕业后想做什么?英国有哪些大学在这个领域比较强?别小看这一步,它决定了你未来一年的奋斗方向。

我的经验: 我当时是学传媒的,想着去英国提升一下实践能力。于是我就开始上网搜罗,比如“英国传媒硕士排名”、“哪些大学传媒专业有实习机会”等等。当时发现像LSE、KCL、华威、谢菲尔德大学的传媒专业都挺有名的。我还特别留意了课程设置,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模块,比如数字媒体、公共关系这种。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多去学校官网逛逛,看课程大纲、入学要求,甚至去YouTube上看看学长学姐的分享,了解得越详细,目标就越清晰。

具体数据: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2022/23学年的数据,中国内地留学生在英国硕士阶段主要集中在商业与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工程与技术(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等领域。所以,如果你选的是这些热门专业,竞争会比较激烈,更要提前规划。

1.2 提升学术背景,保持好GPA (申请前18个月-申请前6个月)

GPA绝对是申请英国硕士的“敲门砖”!英国大学对本科成绩看得非常重,尤其是你大三下和大四上的成绩。

我的经验: 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成绩中等偏上,但知道要出国后,大三就开始拼命刷分了。每天图书馆、自习室两点一线,期末复习周更是直接住在图书馆。我还特意选修了几门和传媒相关的课程,希望能给我的专业背景加分。最终把GPA从3.3提升到了3.6(满分4.0),感觉底气足了不少。如果你觉得GPA已经定型,那么可以考虑参加一些相关的实习、项目或志愿活动来弥补。

具体数据: 英国Top 30的大学,通常要求申请人的本科GPA在80-85分(百分制)以上,也就是2:1学位(Upper Second-class Honours)。G5院校(牛津、剑桥、LSE、IC、UCL)则可能要求更高,比如85-90分以上,甚至需要985/211背景。如果你是双非院校背景,可能需要更高的分数或更强的背景才能弥补。

1.3 攻克语言大关:雅思/PTE (申请前12-15个月)

雅思简直是我的“心头大患”!很多人觉得雅思可以随时考,结果拖到申请季才发现时间不够,或者考了好几次都达不到要求,非常耽误申请进度。

我的经验: 我大三暑假就开始准备雅思了。报了个班,每天背单词、刷真题。第一次考,总分差0.5,小分也有一项没达标。当时特别沮丧,感觉自己就是个“语言废物”。但我没放弃,吸取教训,第二次调整了策略,把重心放在了弱项上,结果总算考到了7分,小分都达标了!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简直想原地转圈庆祝!我的建议是,越早开始准备越好,给自己留出至少2-3次考试机会。别等到其他材料都准备好了,雅思还卡着。

具体数据: 英国硕士项目普遍要求雅思总分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一些热门专业或顶级院校可能要求总分7.0分,甚至7.5分,且小分不低于6.5或7.0分。例如,我申请的曼大传媒,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如果你想申请LSE的特定专业,可能要求总分7.0,写作7.0。PTE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英国大学都接受,而且出分快。

Part 2: 冲刺期!申请前6-12个月,把所有材料准备就绪

当你大四开学,或者暑假的时候,就正式进入申请季了。这时候,你的目标学校、专业基本确定,雅思成绩最好也已到手。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材料准备环节。

2.1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PS) 的打磨 (申请前8-10个月)

PS是申请材料的“灵魂”!它不是你的简历,而是你讲故事的地方。你要通过它,告诉招生官你是谁、为什么想读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你有什么潜质。

我的经验: 我的PS大概改了不下十遍!刚开始写的时候,完全没头绪,只是把简历上的内容罗列了一遍。后来找了学长学姐、留学顾问帮忙看,才慢慢抓住要点。我把我的传媒实习经历、社团活动、专业课项目都写了进去,并巧妙地和曼大传媒的课程设置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对特定模块的强烈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每次修改,我都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表达,直到感觉它真正“活”了起来。记住,用真诚的语言表达你的热情和独特思考,比堆砌华丽辞藻更有力量。

具体数据: 大部分英国大学要求PS长度在500-800字之间,具体要求请参照学校官网。根据UCL的招生指南,一份优秀的PS应该包含:为什么选择该专业、与专业相关的学习或工作经验、你的职业目标以及为什么选择UCL。不要抄袭!英国大学对抄袭的容忍度为零,一旦发现,直接拒掉。

2.2 简历 (CV) 的精简与优化 (申请前8-10个月)

简历就是你的“门面”,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英国大学的招生官每天要看无数份简历,所以你的简历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他们的眼球。

我的经验: 我的CV就一页,清晰地分成了教育背景、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获奖情况、技能和兴趣爱好几大块。我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描述我的实习和项目,比如我在某次新媒体运营实习中,负责了公众号推文的撰写和发布,通过优化标题和内容,使文章阅读量平均提升了20%。数据化、结果导向的描述会更有说服力。

具体数据: 英国硕士申请的CV通常建议控制在一页A4纸以内(对于应届生或工作经验少于5年的人)。根据曼彻斯特大学Career Service的建议,CV应注重清晰度、相关性和简洁性,使用积极动词,并量化成就。

2.3 推荐信 (Reference Letter) 的筹备 (申请前8-10个月)

推荐信是第三方对你能力的客观评价,非常重要!好的推荐信能让你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我的经验: 我找了两位专业课老师给我写推荐信。我提前一个多月就跟老师说明了我的留学计划,并提供了我的简历、PS草稿、申请的专业和学校列表。这样老师就能更了解我的情况,写出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信。我还记得其中一位老师在信里提到了我课堂表现积极,在小组项目中展现了领导力,这些细节都让我的推荐信更具真实性。一定要确保推荐人对你足够了解,并且愿意为你写一封积极的推荐信。

具体数据: 大多数英国大学要求两封推荐信,通常是学术推荐信(来自大学老师)或实习推荐信(来自实习单位主管)。部分学校和专业可能只接受学术推荐信。务必通过学校提供的在线系统提交或由推荐人直接发送到指定邮箱,确保推荐信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2.4 成绩单、在读证明等辅助材料 (申请前6-8个月)

这些材料听起来简单,但也要提前准备。尤其是成绩单,可能需要去教务处排队办理,还需要中英文翻译和盖章。

我的经验: 我是在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赶紧去学校教务处办理了中英文成绩单和在读证明。当时人有点多,排队等了好一会儿。办完之后,我立刻扫描成PDF,确保图片清晰、文件大小合适。有些学校还要求提交学位证和毕业证(如果你已经毕业),或者实习证明等。早点弄好,免得临时抱佛脚。

具体数据: 申请时一般需要提供本科所有学期的中英文成绩单(加盖学校公章)和中英文在读证明(或毕业证、学位证)。确保所有文件的命名规范,方便上传。

2.5 递交申请!撒网式投递 (申请前6-8个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递交申请了。英国大学通常从每年的9月或10月开放下一学年的申请。

我的经验: 我一共申请了6所大学,包括曼大、华威、利兹、谢菲尔德、纽卡斯尔和东英吉利。我是十月中旬开始陆续递交的。当时感觉自己像个“渔夫”一样,撒网捕鱼。递交申请前,我都会仔细核对所有信息和上传的材料,确认无误才提交。因为有些学校一旦提交,就不能修改了。递交之后,我每天都会登录申请系统,看看有没有更新,邮件箱也设置了特殊提醒。等待的过程真的很煎熬,但也是最充满希望的。

具体数据: 英国硕士申请通常是“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即学校收到申请后就开始审核,位置招满即止。热门院校和专业通常在开放申请后2-3个月内就可能招满。例如,2024年秋季入学申请通常在2023年9月-10月开放,如果想申请G5院校或热门专业,最好在圣诞节前递交。每年,中国内地有超过10万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早递交、材料齐全优质,能大大增加录取几率。

Part 3: 煎熬期!申请后3-6个月,盼Offer和确认

递交申请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期了。这个阶段可能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考验心态的,也是最让人兴奋或失落的。

3.1 焦急等待Offer (申请后1-3个月)

你会每天查邮箱,刷新申请系统,甚至做梦都会梦到Offer!

我的经验: 我在递交申请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就收到了利兹大学的Offer,接着是纽卡斯尔。当时别提多开心了,感觉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最心仪的曼大和华威却迟迟没消息。等待期间,我也会在一些留学论坛上看看大家的进度,发现有些同学很快就收到Offer,有些等了几个月。这种不确定性真的让人抓狂。我还收到过一次拒信,是LSE的,当时挺难过的,但很快就调整过来,毕竟它本来就是冲刺学校。

具体数据: 大部分英国大学会在递交申请后的4-8周内给出结果,但热门院校或特定专业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长达12-16周。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还没消息,可以礼貌地发邮件催问一下学校,但不要频繁骚扰。

3.2 接受Offer,选择你的归属 (申请后3-5个月)

当你收到多个Offer时,恭喜你,甜蜜的烦恼来了!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先级,做出选择。

我的经验: 最终我收到了3个Offer,分别是曼大、利兹和纽卡斯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比较了课程设置、学校声誉、地理位置和就业前景,我毅然决然选择了曼大。它的传媒专业在英国一直名列前茅,课程实践性强,而且曼城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接受Offer后,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押金(Deposit)来锁定位置。我记得当时曼大的押金是£1500。这笔钱通常会抵扣学费。

具体数据: 接受Offer后,通常需要在指定日期前支付押金。押金金额从£500到£2000不等。一旦接受Offer并支付押金,学校就会开始为你准备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信。CAS是办理英国学生签证最重要的文件,上面有你的个人信息、课程信息、学费、开学日期等。一定要仔细核对CAS上的所有信息,一旦有误,会影响签证申请。

3.3 准备资金证明 (申请后4-6个月)

这是办理签证的重中之重!资金证明需要满足存期要求,而且金额必须足够覆盖你的学费和9个月的生活费。

我的经验: 我提前半年就开始规划资金证明了。我把学费和生活费(根据英国政府官网的估算,伦敦地区每月生活费估算在£1334左右,伦敦以外在£1023左右)加起来,又多存了一些钱,确保金额足够。然后,我把这笔钱存入了一个定期账户,并且存满了28天以上。等到可以开具银行存款证明的时候,我去了银行打印了存款证明,并确保银行章清晰可见。我妈还给我开了资金来源证明,以防万一。

具体数据: 英国签证及移民局(UKVI)规定,资金证明需要证明你至少拥有学费和9个月生活费的总和。这笔资金必须在你的银行账户中存满至少28天,且存款证明的开具日期不能早于签证申请日期31天。例如,如果你的学费是£20,000,学校在伦敦以外,9个月生活费约为£9,207 (£1023 x 9),那么你账户里至少需要有£29,207。一定要注意汇率波动,宁可多存不可少存。

Part 4: 临行期!出发前1-3个月,签证和行李冲刺

当你拿到CAS,资金证明也准备好,就离英国越来越近了!这时候,主要任务就是办理签证和准备行前的一切。

4.1 办理英国学生签证 (Student Visa) (出发前2-3个月)

签证是你能顺利踏上英国土地的“通行证”,一步都不能错!

我的经验: 拿到CAS后,我第一时间就去英国政府官网填写了签证申请表。我把所有材料都整理好,包括护照、CAS、存款证明、肺结核检查报告、雅思成绩单等等,每一份都拍照扫描留底。在线支付了签证费和IHS(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移民医疗附加费)。IHS是国际学生在英国享受NHS(国家医疗服务)的费用,每年都在上涨,我当时支付的是£470/年。预约了签证中心提交材料和录指纹。整个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只要按照官网要求一步步来,就不会出错。

具体数据: 英国学生签证(Tier 4/Student Visa)的在线申请费用约为£490。IHS费用目前为每年£776。签证审理时间通常为15个工作日,加急服务(需额外付费,约£500-£800)可以在5个工作日甚至24小时内出结果。由于申请人数众多,建议在开学前2-3个月提交签证申请,给自己留足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4.2 预订机票和住宿 (出发前1-2个月)

签证下来后,就可以大胆地预订机票和安排住宿了!

我的经验: 我是在签证下来后,立马预订了直飞曼彻斯特的机票。我比较了不同航空公司的价格,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住宿方面,我申请了曼大的学生宿舍,因为感觉住在学校里会比较方便,也更容易认识新朋友。学校宿舍竞争挺激烈的,所以越早申请越好。如果你选择校外租房,也要提前在靠谱的租房网站(比如Rightmove, Zoopla, Uniplaces)上找好,避免到了英国手忙脚乱。

具体数据: 国际航班机票价格波动较大,通常提前2-3个月预订会有更优惠的价格。英国大学宿舍申请通常在4-6月开放,热门宿舍可能很快被抢完。英国各地租房费用差异大,例如伦敦市中心单间月租可能超过£1000,而曼城、伯明翰等城市可能在£500-£800。务必了解清楚租金是否包含水电煤网费。

4.3 行前准备,行李打包 (出发前1个月)

该买的买,该带的带,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整理好。

我的经验: 我列了一个超详细的清单:文件类(护照、Offer、CAS、机票、证件照复印件等)、生活用品(转换插头、常用药、少量换洗衣物)、学习用品(电子词典、笔记本电脑)。英国的电器电压是230V,插头是三方孔,所以转换插头是必备。我还带了一些家乡的小零食,以慰思乡之情。衣服不用带太多,英国四季温差不大,可以到了再买,毕竟那边的折扣也很多。

具体数据: 大多数航空公司对国际航班免费托运行李的限额是2件,每件不超过23公斤。手提行李一件,不超过7公斤。超重行李费用较高,因此要合理规划。建议随身携带少量英镑现金,以备刚到英国时使用。

Part 5: 闯关期!在英国的学习生活 (到校后12个月)

终于,你踏上了英国的土地,留学生活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年,你将经历挑战、成长、欢笑和泪水。

5.1 适应与安顿 (抵达英国前2周-1个月)

刚到英国,你会面临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英国的火车,第一次去超市买菜,第一次办银行卡……

我的经验: 我刚到曼彻斯特的时候,真的有点懵。还好学校有迎新周,我参加了很多活动,熟悉了校园环境,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我第一时间去警局注册(这个是强制性的),然后去银行办理了当地的银行卡(通常是Lloyds、Barclays、NatWest等),这样方便日常消费和收取奖学金。我还买了当地的电话卡,方便和家人联系。这些事情看起来琐碎,但都是你在英国生活的基础。

具体数据: 根据英国法律,部分国家的公民(包括中国学生)需要在抵达英国7天内到当地警局注册。新生周(Freshers' Week)通常在开学前一周举行,是了解学校、结识新朋友、办理各项手续的最佳时机。办理银行卡通常需要护照、CAS信、地址证明(如学生宿舍合同),可能需要1-2周时间。

5.2 学业挑战,沉浸式学习 (开学后整个学年)

英国硕士学制短,节奏快,你将面临大量的阅读、小组讨论、论文写作和演讲。

我的经验: 英国的教学方式和国内非常不同。教授更鼓励你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而不是死记硬背。刚开始的时候,我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感觉自己要被“淹没”了。小组作业也非常多,需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合作,磨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方式。为了顺利完成论文,我常常泡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我的传媒硕士项目有很多实践课,比如新闻采编、视频制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虽然累,但也非常充实。

具体数据: 英国硕士项目通常为期12个月,分为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主要用于撰写毕业论文。每学期课程通常包含3-4门核心或选修课,每门课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国际学生在英国学习期间,通常被允许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学期内),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这对于补贴生活费和积累工作经验很有帮助。

5.3 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开学后整个学年)

留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的经验: 除了学习,我也努力体验英国的生活。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周末会和朋友一起去周边城市旅行,比如伦敦、爱丁堡、约克。我还去看了英超曼联的比赛,感受到了英国人对足球的狂热。圣诞节和复活节假期,我还去了欧洲其他国家旅行,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然,也少不了自己下厨做饭,和朋友一起探索各种英国美食。这些经历让我的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具体数据: 英国有超过140个大学城,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景点。国际学生通常占到英国大学学生总数的20%以上,多元文化交融。根据英国文化协会的调查,超过80%的国际学生对他们在英国的社交体验感到满意。在英国,你可以轻松乘坐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其他城市和国家,体验欧洲风情。

Part 6: 收尾期!毕业与未来 (毕业季)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当你完成所有课程和毕业论文,就意味着你的英国硕士之旅即将画上句号。

6.1 毕业典礼,荣耀时刻 (学期末)

毕业典礼是每个留学生最期待的时刻,也是为你的努力画上圆满句号的仪式。

我的经验: 我永远忘不了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在曼大维多利亚大厅参加毕业典礼的那一刻。父母特意从国内赶来参加我的典礼,看到他们骄傲的眼神,我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了。和同学们一起拍照、拥抱,分享喜悦,那一刻真的感受到了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一切。虽然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具体数据: 英国大学的毕业典礼通常在夏季(7月)或冬季(12月)举行。许多毕业生会邀请家人朋友参加,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参加毕业典礼通常需要提前注册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租借学士服。

6.2 规划未来:工作、深造或回国 (毕业后)

毕业后,你将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选择路口。

我的经验: 毕业后,我选择了申请PSW签证(Post-study Work Visa),也就是毕业生签证。这个签证允许国际学生在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两年。我在曼城找到了一份实习,积累了一些海外工作经验。身边也有同学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或者直接回国发展,很快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具体数据: 英国PSW签证自2021年恢复以来,为国际毕业生提供了在英国合法工作或寻找工作的机会,硕士毕业生可获得2年的停留时间。根据英国政府数据,自恢复以来,已有超过10万名毕业生获得了PSW签证。如果你选择回国,海归身份在就业市场仍然有一定竞争力,尤其是在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

最后的小Tips,送给正在路上的你: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留学这条路又长又复杂?别怕!其实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提前规划,就能顺利走完。就像我一样,从一个啥都不懂的小白,到现在能在这儿给你们分享经验,中间的每一步都是成长。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留学本就是一个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遇到困难了,多和学长学姐聊聊,或者找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帮忙,他们都很乐意提供帮助。再说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lxs.net的社群里,有那么多和你一样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加油打气,这条路走起来会更有趣!

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英国的文化,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多交朋友,多尝试新事物,因为这些经历,才是你留学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祝你在英国一切顺利,开启属于你的精彩篇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5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