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注意点 |
|---|
| 1. 本文数据基于作者个人经验和2023-2024学年(部分参考2024-2025学年预估)信息,具体金额会因学校、城市、汇率及个人消费习惯而异。 |
| 2. 汇率波动影响巨大,请务必关注实时汇率,并提前做好预算规划。 |
| 3. “一年制”硕士通常指学制12个月,但实际签证和部分开销可能覆盖16个月左右。 |
| 4. 文中所有英镑(£)金额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最新数据为准。 |
英国传媒硕士:一年学费,我掏了多少?
还记得吗,我收到英国大学传媒硕士offer的那一刻,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那是凌晨三点,手机屏幕上亮着“Congratulations”的字样,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为我闪耀。但那股兴奋劲儿还没持续多久,我就看到了邮件里附带的学费清单。那一串数字,在黑夜里简直像幽灵一样,瞬间把我拉回了现实。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梦想很丰满,但钱包真的很骨感。
是不是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你也在憧憬着英国的硕士生活,伦敦的雾,爱丁堡的城堡,或者某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小镇?可一想到那动辄几十万的学费,心是不是就开始“咚咚”打鼓?尤其是一年制的硕士项目,听起来是省时间,快节奏,但掏钱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手软啊!我懂你的焦虑,毕竟这笔投入,真不是个小数目。今天,我就来跟你掏心窝子,实打实地算一算,我为了那个英国传媒硕士学位,到底给学校、给英国贡献了多少“银子”。别光看官网上的数字,那只是冰山一角!从英镑汇率波动到各种杂费,甚至是你平时可能忽略的小开销,我都会跟你掰扯清楚。想知道我最终刷卡时肉痛了多少?以及这钱花得值不值?快来跟我一起揭秘吧,保证让你对英国留学费用有个最真实的心理预期!
学费:那张让心抽痛的账单
首先,也是最大头的一笔开销,当然是学费了。我当时申请的学校在英国中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传媒专业非常知名的城市,不是伦敦,所以相对来说,学费会比伦敦的顶尖学府稍低一些。我读的是一个国际传播硕士(M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项目,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的学费是£27,000。没错,就是这个数字,当它赤裸裸地摆在我面前时,我感觉我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这£27,000可不是一次性交清的。通常,学校会要求你先交一笔定金(Deposit)来确认你的offer,这个金额从£1,000到£5,000不等。我当时交了£2,000的定金,这笔钱会直接从总学费里扣除。剩下的大头,一般会分成两到三期支付。比如,我就是入学前付一部分,然后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再分别付两部分。听起来很人性化对不对?但别忘了,每次支付都意味着要经历一次汇率的考验。
说到汇率,这真的是一个大坑!我记得我申请的时候,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大概还在8.8左右徘徊。那时候觉得,嗯,27000镑,乘以8.8,差不多23.7万人民币,虽然贵,但还能接受。结果等我真正开始交学费的时候,汇率一路上涨,一度冲到了9.2、9.3,甚至更高。想想看,如果我大部分学费都是在9.3的汇率下支付的,那27000镑就要变成27000 * 9.3 = 251,100人民币了!这一下子就多了1.4万人民币!这些钱,都能买多少包薯片和多少杯奶茶了!所以,我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密切关注汇率,选一个相对划算的时期换汇,或者分批换汇,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刻。
除了学费本身,还有一些银行转账的手续费。虽然每次不多,几十块钱,但积少成多。有时候为了避免汇率波动,我还会选择一些跨境支付平台,虽然汇率可能没那么透明,但胜在便捷。总之,光是学费这一项,我实际掏出去的人民币,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数字£27,000,更是背后那些汇率波动和手续费堆起来的血汗钱。
安身立命之本:住宿费
搞定了学费,接下来就是我在英国的“家”了。住宿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型,价格差异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当时考虑过伦敦的传媒项目,但一看伦敦那边的住宿费,立刻就打消了念头。我在的那个城市,住宿费相对亲民一些,但同样不便宜。
我当时选择了学校合作的学生公寓,一个带独立卫浴的单人间(en-suite),厨房是和5个室友共享的。这样的配置,既保证了隐私,又能体验到集体生活。这间房的租金是每周£165。一年按52周算的话,住宿费就是165 * 52 = £8,580。这笔钱,通常也是需要分期支付的,大部分学校公寓会让你按学期或按季度支付。
公寓租金一般都包含水电煤气和网络,这一点非常省心,不需要额外操心这些杂费。不过,入住前通常需要交一笔押金(Deposit),我当时交了£250,这笔钱在退房时,只要房间设施没有损坏,大部分都会退还。但也有一些同学遇到过押金被扣的情况,所以入住和退房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房间状况,拍照留证。
当然,如果你想省钱,也可以选择更便宜的住宿方式。比如,和朋友合租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房子,自己找中介租房。我有些朋友就是这样,他们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每人每月大概只需£450-£550左右,这样一年下来也能省下不少。但是,自己租房就需要额外考虑水电气网的账单,而且可能需要支付中介费,办理一系列入住手续,会比较麻烦。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住学生公寓还是省心很多。
如果我住在伦敦,那这个数字可能就要翻倍了。伦敦市中心的en-suite学生公寓,每周£250-£350都是常态,甚至更高。所以,光住宿这一块,你选择的城市和房型,能直接决定你几万甚至十几万人民币的开销。我的£8,580英镑,乘以当时我平均的汇率9.0,就是77,220人民币。这还没算押金和入住前添置床品、厨具等小物件的钱。
柴米油盐:生活费
搞定了住,接下来就是吃了。在英国留学,你既可以过得很“精致”,每天下馆子、吃外卖;也可以过得很“朴素”,自己买菜做饭。我属于后者,毕竟我来英国不是为了吃遍英国餐馆,而是为了学习。而且,自己做饭真的能省下不少钱,还能锻炼厨艺!
我算是个勤俭持家型选手。每周我会去超市采购一次,像Tesco、Sainsbury's、Lidl、Aldi都是常去的超市。Lidl和Aldi的物价相对便宜,是留学生省钱的好去处。我每周的食材预算大概是£35-£40,也就是一个月£140-£160。偶尔会奢侈一下,买点牛排或者海鲜。总的来说,我一个月在吃方面的开销大概是£180-£200。
除了吃,还有交通费。我的大学离市中心不远,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靠走路。偶尔去远一点的地方或者下雨天,我会坐公交车。我们城市有学生巴士卡,买月票会划算很多,大概£40一个月。如果没有月票,每次坐车£2-£3,坐几次就心疼了。我还经常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省钱。如果你在伦敦,交通费会是更大的开销,一张月度地铁票(Oyster Card)可能要花£150-£200。
社交娱乐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偶尔和朋友出去吃个饭,喝杯咖啡,看场电影,或者去周边的小镇玩玩。这部分开销我给自己定的预算大概是£100-£150一个月。英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多是免费的,这是我最大的娱乐福利。学生证在很多地方都能打折,比如电影院、服装店、餐厅,这也能省下不少钱。我还办了NUS(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卡,打折力度更大。
最后是电话卡和日用品。电话卡我用的是Giffgaff,每个月大概£10就能搞定。洗漱用品、洗衣液、牙膏这些,一个月大概£20-£30。有时候还会买一些文具,或者添置一些小东西。
综合下来,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
- 食物:£180
- 交通:£40
- 社交娱乐:£120
- 电话卡及日用品:£30
总计每月£370。一年12个月就是370 * 12 = £4,440。这笔钱,按照9.0的汇率,折合人民币39,960元。这还是在比较节俭的前提下。如果你喜欢下馆子、买买买,那这个数字肯定要翻好几倍了。
远渡重洋的凭证:签证与IHS
留学英国,没有签证那是寸步难行。而申请英国学生签证,除了签证费,还有一个让所有留学生都“肉痛”的费用,就是医疗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简称IHS)。这笔费用是强制性的,每个申请英国长期签证的人都必须支付,用来享受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NHS)。
我当时申请学生签证(Student Visa)的费用是£490。这笔钱是递交申请时就需要支付的,不可退还。而IHS的费用,在2023年的时候是每年£624。但是,英国政府在2024年1月上调了IHS费用,现在是每年£776。所以,如果你是现在或未来申请,会比我当时多出一截。
我的硕士项目学制是1年,但英国政府为了给留学生预留出入境和找工作的时间,通常会多给几个月的签证时长。比如,我拿到的是1年零4个月的签证。所以,IHS的费用是按实际签证时长计算的。我当时虽然是每年£624,但因为签证时长是1年零4个月,所以我的IHS费用是 624 * (1 + 4/12) = 624 * 1.333 = £832。现在按新标准,就会是776 * (1 + 4/12) = 776 * 1.333 = £1,034左右。我这里就按照我实际支付的金额£490(签证费) + £832(IHS)= £1,322来计算。
这笔钱也是硬性开销,没得商量。换算成人民币,£1,322 * 9.0 = 11,898元。在准备签证材料的时候,还需要准备肺结核检测(TB test)的费用,大概是£100-£150左右。以及一些文件翻译、公证的费用,加起来也要几百块人民币。这些都是出发前就得花出去的钱。
来回奔波:国际机票
从中国到英国,这张机票可不便宜。尤其是开学季和毕业季,机票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我当时为了省钱,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关注机票信息,最终买到了相对划算的机票。
我从国内某二线城市出发,到英国的往返机票,中间有一次转机。我选择的是比较经济的航空公司,最终往返机票大概花了£950。如果你选择直飞,或者在旺季出行,这个价格轻松破£1500,甚至更高。有些同学还会为了多带行李,特意购买额外的行李额度,这又是几十到几百镑的开销。我当时为了省钱,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还背了一个超大的背包。
这£950的机票钱,相当于8,550人民币。这还没算从家到机场的交通费,以及到达英国机场后,从机场到学校的交通费。我记得我下飞机后,还需要坐火车转大巴才能到学校,这段路程也花了大概£50左右。所以,机票这个大头,也是需要提前规划,货比三家。
出发前的准备与杂项
除了上面这些大头,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开销,虽然单项看起来不多,但加起来也相当可观,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
语言考试费: 雅思或者PTE考试,为了达到学校的语言要求,大部分同学都需要考。我为了雅思就交了两次考试费,每次£210,加起来就是£420。当然,如果你一次过,就能省下不少。
大学申请费: 虽然大部分英国大学的传媒硕士项目不需要申请费,但有些学校或者其他专业可能会收取。我申请的几所学校都没要申请费,所以我这块是0。
体检费: 前面提到的肺结核检测,在国内指定医院做,费用大概500-800人民币(约£60-£90)。
初始采购费: 刚到英国,学生公寓通常只提供床架和床垫,被子、枕头、床单这些都需要自己买。还有锅碗瓢盆、洗浴用品、转换插头、插线板等等。我在Amazon和当地的Argos、Wilko等店买了这些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刚落地那几天就花了£200-£300。这些钱是为了让你在新家安顿下来,是必须要花的。
课程材料: 虽然大部分教材都可以在图书馆借到电子版,或者在二手市场购买,但有些特定的书籍、资料或者软件订阅,还是需要花钱的。比如,我传媒专业有时候会用到一些特定的剪辑软件或者数据分析工具,需要付费订阅。一年下来,这部分的开销大概在£150-£200左右。
毕业季开销: 别以为拿到学位就完事了!毕业典礼也是要花钱的。租借学士服的费用,毕业照的费用,亲友来英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住宿费用(如果他们来)。我当时租学士服和拍一套简单的毕业照就花了£150。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往往是最后一笔,容易让人忽略。
把这些零碎的加起来:
- 语言考试费:£420
- 体检费:£80
- 初始采购费:£250
- 课程材料:£180
- 毕业季开销:£150
总计:£420 + £80 + £250 + £180 + £150 = £1,080。按9.0汇率,就是9,720人民币。
总账单:我到底掏了多少?
好了,深呼吸!现在我们来算一笔总账。把上面所有的开销加起来,看看我为了这个英国传媒硕士学位,到底贡献了多少银子:
- 学费:£27,000
- 住宿费:£8,580
- 生活费:£4,440
- 签证与IHS:£1,322
- 国际机票:£950
- 杂项(语言考试、体检、初始采购、课程材料、毕业季):£1,080
所有这些加起来,总共是: 27,000 + 8,580 + 4,440 + 1,322 + 950 + 1,080 = £43,372!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四万三千三百七十二英镑!
然后,我们再把它换算成人民币。取我留学期间的平均汇率9.0来算: £43,372 * 9.0 = 390,348元人民币!
将近40万人民币!这还没算上你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情况,比如生病看急诊(NHS虽然免费,但私人诊所和配药可能要钱),或者偶尔旅游,或者买了些奢侈品。如果你是在伦敦读书,或者生活习惯更“挥霍”一些,那这个数字轻松突破45万,甚至50万人民币!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汇率波动吗?如果我所有的钱都是在汇率9.5的时候换的呢? £43,372 * 9.5 = 412,034元人民币! 比9.0的汇率,一下子就多花了2万多人民币!这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所以,当你看到学校官网上的学费数字时,请记住,那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你实际要花的钱,会远超那个数字。这40万人民币,是我在英国一年实打实的花费,每一分钱都有去处,每一笔支付都伴随着心痛和成长。
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算完这笔账,你可能会问,花这么多钱去英国读一年传媒硕士,到底值不值?
对于我来说,答案是:值!
我知道,“值不值”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这笔钱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闪亮的硕士文凭,更是全方位的成长。
学术上的提升: 英国传媒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前沿理论的探讨,以及接触到全球多元的媒体案例,这些都让我在专业上有了质的飞跃。我的导师们,很多都是业界专家,他们的经验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写论文熬夜掉头发是家常便饭,但每当完成一个项目,或者在课堂上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激烈讨论时,那种知识碰撞的火花,让我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个人能力的飞跃: 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生活,意味着你必须学会独立。从办理入学手续、租房、看病,到自己做饭、规划旅行,这些生活琐事都得自己解决。我的时间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以前我是个什么都想依赖父母的小姑娘,现在我已经能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国际视野的拓展: 我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都有。和他们交流,我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种多元文化的浸润,让我学会了包容和理解,也让我对全球媒体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不再是一个只关注国内新闻的“井底之蛙”,我的世界被打开了。
职业发展的新可能: 传媒行业瞬息万变,英国的硕士教育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跳板。虽然一年时间很短,但我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实习和志愿活动,拓宽了人脉,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现在回国后,我发现英国的留学背景,确实让我在求职时更有竞争力。
当然,这40万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这背后是家庭巨大的支持。所以,我也深知这笔钱的来之不易。每一次消费,我都会多想一想,这是否真的值得?这是否能为我的留学生活增添价值?
写在最后:我的贴心建议
啰里啰嗦跟你算了一笔大账,希望没把你吓跑!我的这些亲身经历和数据,就是想给你一个最真实的留学费用参考。所以,如果你也打算来英国读传媒硕士,有几点真心话想跟你说:
第一,早做功课,越早越好。 提前研究学校官网的学费、申请所在城市的租房市场行情、最新的签证政策和IHS费用。把这些大头都摸清楚了,心里才会有底。
第二,汇率这东西,真不能大意。 关注财经新闻,学着看汇率走势图,分批换汇,或者在汇率低点一次性换一部分,真的能省下不少钱。汇率波动就像坐过山车,你得学着抓住机会。
第三,预算规划是王道。 制作一个详细的预算表,把学费、住宿、生活费、签证费等各项开销都列出来。每个月给自己设定一个消费上限,并尽量遵守。可以利用各种记账APP来管理你的开销,让你清楚每一笔钱花到哪里去了。
第四,学会开源节流。 留学生有很多学生折扣可以利用,比如UNiDAYS、Student Beans。超市有会员卡、折扣区。自己做饭比下馆子便宜太多了。课余时间如果政策允许,可以找一份兼职,虽然赚的不多,但能补贴点零花钱,也能体验当地生活。别觉得赚的少,积少成多,而且也是一种锻炼。
第五,心态要放平,别攀比。 留学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难处。看到别人天天出去旅游、买奢侈品,别盲目跟风。记住你来留学的初衷是什么,把重心放在学习和自我提升上。你的每一笔投入,都应该为了更好的自己。
第六,健康最重要。 英国的医疗系统和国内不太一样,小病小痛自己扛着可不行。充分利用IHS的福利,有不舒服及时去看GP(全科医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好身体,再多钱也没用。
留学是一场投资,不仅仅是金钱的投资,更是时间、精力、情感的全方位投入。这笔钱花出去了,但它会以各种形式回报给你,可能是知识,可能是能力,可能是视野,也可能是你未来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所以,别光盯着那些吓人的数字,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祝愿每一个追梦的你,都能在英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如果还有其他关于留学开销的问题,随时留言给我,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