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新规来袭,留学生上岸机会大增?

puppy

喂喂喂,各位还在为抽H1B发愁、感觉自己年年陪跑的小伙伴,听说了吗?天大的好消息来了!移民局终于出手整治“一人多抽”的骚操作了!从今年开始,H1B抽签正式进入“一人一抽”时代。也就是说,不管那些“抽签大户”帮你递交多少份申请,系统里只认你这一个人,大大提高了抽签的公平性。对于我们这些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的同学来说,中签概率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提升啊!那么,这个新规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我们的申请策略要做哪些调整?这波红利到底有多大?别急,快点开文章,我们已经帮你把所有重点都划好,带你分析清楚,让你今年上岸更有底气!

H1B新规核心要点速览
核心变化:从“按注册抽签”变为“按人抽签”(Beneficiary-Centric)。
对你意味着:无论有多少个雇主为你提交注册,你在抽签池里只占一个名额。
最大好处:极大削弱了“抽签大户”利用多个空壳offer堆高中签率的灰色操作,对只有一份真实工作的留学生是重大利好。
中签之后:如果你有多个雇主为你注册且中签,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来提交H1B申请。选择权回到了你手上!
注意事项:移民局会严查雇主间的“共谋”行为。确保为你注册的公司之间没有关联,并且每个offer都是真实的(bona fide job offer)。

H1B新规来袭,留学生上岸机会大增?

还记得去年三月,我朋友圈里那个叫Leo的学弟吗?CS专业毕业,手握一个湾区中厂的SDE offer,薪资不错,项目也喜欢,简直是人生赢家剧本。可一到H1B抽签季,他就笑不出来了。每天在留学群里刷消息,看到的都是“xx同学找了5家ICC抽签”、“听说有人递了10份”,而他自己,只有公司给递交的这宝贵的一份。

开奖那天,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等那个决定命运的邮件。结果,他毫无悬念地“谢谢参与”。反倒是群里一个简历普通、面试能力一般,但找了好几家外包公司(俗称ICC)帮忙抽签的同学,高调宣布自己中签了。Leo当时给我发了条微信,就一句话:“感觉努力错了方向,这里不看你多优秀,只看你有多少份‘注册’。”

这句话,估计戳中了无数留学生的心窝子。多年来,H1B抽签的“潜规则”让这场本应是技术和机遇的筛选,变成了一场资源的堆砌和运气的豪赌。我们辛辛苦苦刷题、实习、面试,拿到一份梦寐以求的offer,却要在抽签时,和那些手握七八份“纸上offer”的人站在同一个不公平的起跑线上。这种无力感,真的太磨人了。

但是朋友们,从今年开始,这个局面可能要彻底改变了!

移民局的“王炸”:一人一抽时代正式来临

就在大家以为又要重复一年“陪跑”剧本的时候,美国移民局(USCIS)扔出了一记“王炸”:从2025财年(也就是2024年3月)的H1B抽签开始,正式实施“以受益人为中心”(Beneficiary-Centric)的新规则。说白了,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一人一抽”。

这是什么概念?

以前的规则是“按注册抽签”(Registration-Centric)。假如A同学只有一份工作,那他在抽签池里就是一个号码球。B同学找了10家公司帮他注册,那B同学在池子里就有10个号码球。B同学的中签概率天然就是A同学的10倍。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现在,新规下,系统只认“人”。不管A同学还是B同学,只要你的护照号是同一个,系统就会把你名下所有的注册申请打包,然后给你分配一个抽签号码。A同学有一个号码球,B同学哪怕有100家公司帮他注册,他也只有一个号码球。大家终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数据告诉你,旧规则下的“水分”有多大

你可能会问,这个“一人多抽”真的有那么夸张吗?我们来看一组移民局官方公布的惊人数据。

在去年的2024财年H1B抽签中,移民局收到了创纪录的780,884份有效注册。然而,经过筛选发现,这78万多份注册,仅仅对应了约47万名唯一的受益人(unique beneficiaries)。这意味着什么?平均下来,每个人提交了大约1.66份申请。更可怕的是,其中有超过96,000人,每人至少有5份注册申请!

这些多出来的31万份注册,就是赤裸裸的“水分”,是那些利用规则漏洞的“抽签大户”灌进去的。我们这些只有一份真实工作的同学,中签率被这些水分稀释得不成样子。去年的中签率仅有惨淡的14.6%(除去不合格的注册后),如果剔除这些水分,只按受益人来算,中签率本可以达到25%左右!这中间差的10%,就是被不公平规则夺走的希望。

新规的目的,就是要把这31万份“水分”全部挤掉,还抽签一个本来的面目。

新规下,我们的中签率到底能提高多少?

理论说完了,我们来算一笔最实际的账。今年的2025财年H1B抽签是新规实施的第一年,数据最有说服力。

根据USCIS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的注册总数大幅下降到了470,342份,几乎是去年78万份的“腰斩”。而这些注册对应了442,000名独立受益人。看到了吗?“一人多抽”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平均每人只有1.06份注册,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们一样,是拿着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来抽签的。

在总名额不变(85,000个)的情况下,移民局最终选出了120,603份注册(因为会预留一些名额以防有人中签后不提交材料)。那么,今年的中签率是多少呢?大约是25.8%!

25.8%!对比去年的14.6%,这个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对于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来说,你的中签概率几乎翻了一番!这不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朋友小M,去年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公司小,只能帮她抽一次,结果没中。今年她跳槽到了一家大厂,依然是一份offer。按照往年的经验,她已经做好了再当一年“分母”的心理准备。结果三月底查结果,状态稳稳地变成了“Selected”。她自己都说:“感觉像做梦,本来以为新政策只是听着好,没想到红利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新游戏规则,我们的策略要怎么变?

既然规则变了,我们的玩法也要跟着升级。以前那种广撒网,靠数量取胜的策略彻底行不通了。现在,核心思路就一个词:求“精”不求“多”。

1. 找到一份真实、靠谱的工作是王道

以前,有些同学为了增加中签率,可能会饥不择食,随便找个ICC挂靠。现在完全没必要了。因为抽签机会均等,你更应该把精力花在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欢、有发展前景、并且愿意为你办H1B的靠谱工作上。这份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几年在美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别再为了一个抽签机会,委屈自己去一个不想去的公司了。

2. 有多个真实offer?恭喜你,选择权在你手上!

新规并没有禁止一个人有多份工作offer。如果你是能力超强的大神,同时拿到了Google和Meta的offer,两家公司都愿意为你抽签,这完全是允许的。你的名字在抽签池里依然只出现一次,但一旦你中签了,USCIS会同时通知Google和Meta。这个时候,主动权就到了你手里。你可以从容地比较两家公司的包裹、文化、地理位置,然后选择你更心仪的那一家去提交最终的H1B申请材料。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以前是哪个公司的注册被抽中,你就必须通过哪个公司提交申请。

3. 小心!别踩“雇主共谋”的红线

移民局在推行新规的同时,也强调了会严厉打击“雇主共谋”(collusion)的行为。什么是共谋?简单说,就是几家相关联的公司,或者几个老板互相串通,用不同的公司名为同一个人提交申请,以期在“中签后选offer”这一环获得不正当优势。比如,A公司和B公司其实是同一个老板,他们为小王同时提交了注册。这种行为一旦被查实,申请会被拒绝或撤销。所以,大家在接受多个offer时,一定要确认这些公司之间是清白的独立实体,提供的职位也是真实的(bona fide)。

4. 护照信息!护照信息!护照信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新系统是“认人”的,而识别你这个“人”的唯一标识,就是你的护照信息。在提交注册时,千万千万要和你的律师、公司HR反复确认,你的姓名、生日、护照号、护照有效期等信息准确无误。如果因为一个字母或数字的错误,导致系统没能识别出你是同一个人,那可就亏大了。如果有多个公司为你注册,请确保他们使用的都是你同一本有效的护照信息。

今年的H1B,不再是一场纯粹拼运气的玄学游戏了。它更像是一场对你过去几年努力的公正回馈。你找到的那份真心喜欢的工作,你拿到的那个靠谱的offer,现在有了前所未有的、更大的机会,变成你留美路上的那块最坚实的垫脚石。

所以,别再为“陪跑”焦虑了,也别再羡慕那些所谓的“抽签大户”了。一个更公平的时代已经到来。把你的简历再打磨一下,把专业知识再巩固一遍,自信地去面试,去争取那个你值得的职位。属于你的机会,这一次,真的离得更近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5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