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一年,我的真实花销清单

puppy

准备来香港读书的你,是不是也对“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心里没底?别慌,我刚结束一年的硕士生活,特地把学费、租房这两项花销大头(是的,就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租个单间的真实价格!),到一日三餐、交通通讯,再到偶尔的购物和周末小酌,都给你明明白白算了一笔账。这份清单不玩虚的,全是干货。里面不仅有超详细的数字,还有我亲身踩过的坑和一些超实用的省钱小技巧。好奇一年下来总共是笔什么数吗?快来看看我的真实“账本”吧!

写在前面:我的“算账”初心
哈喽,各位准学弟学妹们!这份清单是我作为一个刚刚结束授课型硕士生涯的“过来人”,基于 2023-2024 年度的亲身经历整理的。里面的每一笔钱,都曾经是我银行卡里真实跳动的数字。香港的物价每年都在变,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也天差地别,所以这更像是一个“参考坐标”而不是“绝对标准”。希望我的碎碎念,能帮你把对未来的迷茫,变成一份清晰的预算表,让你能更安心地奔赴这场奇妙的旅程!

还记得收到香港大学 Offer 的那个晚上吗?我正窝在沙发里刷着剧,手机“叮”地一声,一封标题带着“Congratulations”的邮件跳了出来。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心跳快得像打鼓。我冲进房间,对着爸妈大喊:“我被录取了!”

全家的喜悦大概持续了十分钟。冷静下来后,我妈问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那……一年得花多少钱啊?”

空气瞬间安静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前光顾着兴奋,根本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支支吾吾地说:“嗯……学费大概十几万,生活费……应该也还好?”

“应该?”我爸推了推眼镜,“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得算清楚。香港那地方,寸土寸金的。”

那一晚,兴奋感被一种叫做“预算焦虑”的情绪迅速取代。我在网上疯狂搜索,看到的数字五花八门,有的说25万人民币搞定,有的说没40万下不来。越看心越慌,感觉自己还没出发,就已经被钱的问题绊住了脚。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顺利毕业,也终于有底气坐下来,把我这一年的每一笔花销,明明白白地摊开给你看。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回答那个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的问题。希望它能帮你拨开迷雾,让你对未来的财务状况,心里有个谱。

花销巨头一:学费(Tuition Fee)

这绝对是总开销里最重的一块,也是最没有“弹性”的一块。不像生活费可以省,学费是学校规定多少,你就得交多少。香港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费差距非常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商科、金融、计算机这类热门专业,通常是学费的“天花板”。比如我身边读港大(HKU)金融硕士的朋友,学费高达40多万港币。港科大(HKUST)的商业分析硕士,学费也要37万港币左右。这些项目因为课程设置和未来的职业前景,定价普遍偏高。

相比之下,人文社科、教育、理工科(非计算机大热方向)的学费就亲民多了。像我读的社会科学类专业,一年的学费是16万港币出头。我隔壁寝室读港中文(CUHK)教育学硕士的同学,学费差不多是14万港币。这个价格在香港的硕士项目里,算是比较普遍的水平。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特地去查了几个2024年入学的项目作为参考(具体请以官网为准):

  • 香港大学(HKU)-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约 HKD 168,000
  • 香港中文大学(CUHK)-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iterary Studies:约 HKD 135,000
  • 香港科技大学(HKUST)- MSc in Big Data Technology:约 HKD 247,000
  • 香港城市大学(CityU)- MSc in Marketing:约 HKD 237,000

所以,在申请阶段,除了考虑专业兴趣,真的也要看看学费。这笔钱通常是分两期支付,开学前交第一期,第二学期开始时交第二期。记得提前换好港币,或者办一张能处理大额跨境汇款的银行卡。我当时就是拖到 deadline 前几天才去弄,银行的流程比想象中复杂,差点误了事,现在想起来还一身冷汗。

我的学费开销:HKD 162,000(约合人民币 150,000 元)

花销巨头二:租房(Accommodation)

如果说学费是固定靶,那租房就是移动靶,上下浮动空间巨大,也是最能体现香港“寸土寸金”四个字的地方。

首先,别对研究生宿舍抱太大希望。香港的大学宿舍资源极其紧张,基本都优先提供给本科生。授课型硕士(Taught Postgraduate)能申请到宿舍的概率,堪比中彩票。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得走上“港漂租房”这条路。

香港租房,有几个词你必须知道:唐楼、洋楼、单间、厅长。

  • 唐楼:没有电梯、楼龄较老的步梯楼,通常楼道环境一般,但租金相对便宜。
  • 洋楼:有电梯、有物业管理的公寓楼,环境和安全性更好,价格自然也更高。
  • 单间:就是一个带独立卫浴的房间,但没有厨房,或者厨房是公用的。
  • 厅长:香港特色!就是把客厅隔出来当做一个房间出租,私密性差,但最便宜。

我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安全第一,离学校不能太远,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我的学校在九龙塘,所以我把找房范围定在了东铁线沿线,比如大围、沙田、火炭这些地方。

看房的过程简直是一部血泪史。我见过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小桌子,转身都困难的“棺材房”,月租要5000港币;也见过窗户对着别人家厨房油烟机,终年不敢开窗的房间。最后,我在大围一个比较新的洋楼里,租下了一个大约6平米的单间。你没看错,就是6平米,放下一张1.2米的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后,就只剩下走路的过道了。但它胜在有电梯、有24小时保安、离地铁站步行5分钟,而且窗明几净。代价就是,月租7500港币。

这个价格在留学生里属于中等偏上。我身边最省钱的朋友,在深水埗租了一个唐楼的单间,月租4800港币,但每天要爬8层楼梯。最“豪”的朋友,在港岛坚尼地城租了一个海景单间,月租过万。

这里要重点提醒几个“坑”:

  1. 中介费:香港租房基本都要通过中介,中介费通常是半个月的租金。
  2. 押二付一:签约时,你需要一次性支付两个月的押金和一个月的租金,这笔启动资金压力不小。我当时一次性就交了 HKD 7500*3 + HKD 3750(中介费)= HKD 26,250。
  3. 水电网煤:这些费用通常不包含在房租里,需要租客自己承担,我们三个人合租,平摊下来每人每月大概300-400港币。

所以,一年的房租总开销就是:7500港币/月 * 12个月 = 90,000港币。这是我最大的一笔生活支出。

我的租房开销:HKD 90,000(约合人民币 83,000 元)

每日必需品:吃吃喝喝(Food & Drinks)

搞定了学费和住宿,接下来就是过日子的烟火气了。香港的“吃”丰俭由人,可以吃得很省,也可以吃得很奢。

最省钱的方式:学校食堂(Canteen)

学校食堂绝对是留学生的“续命天堂”。一份两餸饭(两个菜配米饭),价格在30-45港币之间,有肉有菜,分量给得很足,味道也还不错。早餐一个菠萝油加一杯奶茶,20港币出头就能搞定。如果我一天三顿都在食堂吃,那一天的餐费可以控制在100港币以内。这是最理想的省钱模式。

日常选择:自己做饭 + 外食

但是,人总有想换换口味的时候。而且我的住处离学校有几站地铁,不可能天天跑回学校吃饭。所以,“自己做饭+偶尔外食”成了我的常态。

香港有两大连锁超市:惠康(Wellcome)和百佳(ParknShop)。我通常一周去一次大采购,买些鸡蛋、牛奶、蔬菜、肉类和速冻食品。香港的蔬菜和肉类比内地贵不少,一颗西兰花可能要20港币,一小盒猪肉末也要30-40港币。但超市晚上8点以后,很多生鲜和面包会打折,这是省钱小妙招!我一个月自己做饭的食材开销,大概在2000港币左右。

外食的话,去茶餐厅吃一顿烧味饭或者一个常餐,大概是50-70港币。想吃得好一点,比如日料、西餐,人均基本都在200港币以上。周末和朋友聚餐,这笔开销就免不了。

我还特别喜欢喝奶茶和咖啡。香港遍地都是奶茶店,一杯要30港币左右。为了省钱,我后来都自己买茶叶和牛奶做,成本不到5港币,味道也不差。

综合下来,我把每天的饮食预算控制在150港币左右。一个月就是 150 * 30 = 4500港币。

我的饮食开销:HKD 4,500/月 * 12个月 = HKD 54,000(约合人民币 50,000 元)

城市脉搏:交通与通讯(Transportation & Communication)

交通:八达通是神

在香港,一张八达通(Octopus Card)可以走天下,地铁、巴士、小巴、轮渡,甚至便利店买东西都能刷。作为学生,最幸福的就是可以申请“学生身份”个人八达通,享受港铁半价优惠!

我住大围,上学在九龙塘,每天往返地铁费用是 HKD 3.5 * 2 = HKD 7。周末偶尔会去港岛或者其他地方转转,一个月的交通费基本在400-500港币之间。这个优惠政策真的帮我省了一大笔钱。如果没有学生优惠,同样的路程费用会翻倍。

所以,一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去申请学生八达通,千万别忘了!

通讯:便宜到惊喜

和高昂的房租相比,香港的通讯费简直是“白菜价”。有很多针对学生的月费计划,或者非常方便的储值卡。

我用的是一家叫做“SoSIM”的储值卡,在百佳超市就能买到。33港币就能开卡,包含50GB的4G数据和5000分钟本地通话,有效期30天。用完了直接在App上充值,非常方便。算下来,我每个月的手机费都不到50港币。这和内地动辄上百的套餐比起来,真的太划算了。

也有同学选择和运营商签约,比如中国移动香港(CMHK)或者3HK,月费大概100-200港币,数据流量更多,信号可能更稳定一些。但对我来说,SoSIM完全够用了。

我的交通通讯开销:

  • 交通:HKD 450/月 * 12个月 = HKD 5,400
  • 通讯:HKD 50/月 * 12个月 = HKD 600
  • 合计:HKD 6,000(约合人民币 5,500 元)

生活调味剂:购物与娱乐(Shopping & Entertainment)

留学生活不只有上课和赶due,也需要一些调剂。这部分开销完全看个人,弹性非常大。

日常购物:

主要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洗漱用品、护肤品、纸巾等。香港的屈臣氏(Watsons)、万宁(Mannings)、莎莎(Sasa)遍地都是,经常有折扣活动。我每个月在这上面的花费大概300-500港币。

至于买衣服,香港是购物天堂,但对于学生党来说,优衣库、H&M、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是主要阵地。我不是一个购物欲很强的人,一整年下来,添置衣物的花费大概在3000港币左右。

娱乐休闲:

香港的娱乐活动很丰富。最棒的是,很多美好的体验是免费的。比如去麦理浩径徒步,去南丫岛、长洲岛感受离岛风情,去西贡看海,去维多利亚港吹风看夜景。这些活动除了交通费,几乎没有额外开销,却是我一年中最珍贵的回忆。

当然,也有花钱的娱乐。看一场电影大概100港币,去兰桂坊小酌一杯,人均200-300港币。偶尔也会和朋友去看看展览,听听音乐会。我给自己设定的娱乐预算是每月1000港币,有时候用不完,有时候会超支一点,但总体控制得还行。

这部分我还计入了一些杂项,比如买书、办健身卡(后来发现学校健身房免费,后悔了)、偶尔生病去诊所看病的费用等。

我的购物娱乐及杂项开销:约 HKD 20,000(约合人民币 18,500 元)

年度总账单来了!

好了,现在让我们把所有数字加起来,看看在香港留学一年,我这个“普通消费水平”的学生到底花了多少钱。

  • 学费:HKD 162,000
  • 租房:HKD 90,000
  • 饮食:HKD 54,000
  • 交通通讯:HKD 6,000
  • 购物娱乐杂项:HKD 20,000

年度总计:HKD 332,000

按照当时大约0.92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 305,000 元

这个数字,说实话,比我来之前预想的要高一些。主要是房租,真的太贵了。如果能住得更偏远或者选择合租一个更小的房间,房租能省下2-3万港币。如果在饮食上更节俭,顿顿吃食堂或者自己做饭,也能省下1-2万港币。所以,一个节俭版的年度开销,压到28万人民币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反之,如果你的学费是三四十万的热门商科,租住在港岛,社交活动频繁,那么一年花费超过50万人民币也毫不奇怪。

所以你看,香港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取决于你的专业、你的生活方式,以及你对“生活品质”的定义。

写下这篇长长的流水账,并不是想用数字吓退你。恰恰相反,是想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可以规划的。别让金钱的焦虑,盖过你对未来的期待。

在香港这一年,我学会了如何精打细算地生活,如何在6平米的房间里创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如何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找到免费的快乐。我收获的知识、眼界和那段闪闪发光的经历,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

所以,如果你也收到了那封让你心跳加速的Offer,先别慌着算账。好好地、尽情地开心一整晚。然后,再打开这篇文章,拿着计算器,为自己的梦想,做一份清晰而勇敢的预算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