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 RIT 前,这些事你得知道 |
|---|
| 气候挑战:罗切斯特的冬天不是开玩笑的。零下20度加大雪是家常便饭,务必备齐顶级保暖装备。别担心,我们有“地下城”系统。 |
| CO-OP 项目:这基本是 RIT 的金字招牌。大部分专业都要求完成带薪实习才能毕业,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你提前规划职业路径。 |
| 独特的校园文化:因为美国国家聋人学院(NTID)就在 RIT,校园里随处可见手语和翻译。这是一个超级包容和多元的环境,试着学几句手语,你会交到很酷的朋友。 |
| 学术风格:RIT 极度强调“动手能力”。课程项目(Project)超多,做好疯狂泡实验室和工作室的准备,理论结合实践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 |
在罗切斯特理工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还记得我刚到罗切斯特的第一个冬天,那是一个一月份的周二早晨。我拉开窗帘,整个人都傻了——外面白茫茫一片,雪下得跟不要钱似的,积雪已经快到我膝盖了。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冷冰冰地显示着:-22°C。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今天这8点的课,是要“壮烈”在路上了。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孩子,这阵仗我真没见过。就在我绝望地裹上所有能穿的衣服,准备冲进“西伯利亚”时,隔壁的学长悠哉地端着咖啡路过,笑着指了指宿舍楼下的一个入口:“Dude, take the tunnels.”
Tunnels?地下通道?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走了进去,瞬间,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温暖的空气,明亮的灯光,墙上贴着各种社团海报,学生们穿着单衣薄衫,抱着电脑和课本,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里穿梭。从宿舍到教学楼,从食堂到图书馆,几乎所有的核心建筑都被这个巨大的地下网络连接起来。那一刻我才明白,在 RIT 读书,你学到的第一课,可能不是编程或设计,而是如何在这个极端的环境里,找到最聪明的生存方式。这,就是 RIT 给我的第一份“见面礼”。
不止是“技术宅”的摇篮,更是创意与科技的熔炉
很多人一听罗切斯特理工(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理工”,觉得这里肯定是nerd和技术宅的天下。哈哈,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RIT 最迷人的地方,恰恰是它那种奇妙的“混搭”气质。
没错,我们的Golisano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和Kate Gleason工程学院确实非常强悍。每年,像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都会来学校的招聘会“抢人”。根据学校2022-2023年的数据,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CO-OP(带薪实习)时薪中位数能达到$28,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这里的课程强度很大,你经常会看到学生在实验室里为了一个项目熬到深夜,讨论代码、搭建模型。这种硬核的学术氛围,让你想不“卷”都难。
但神奇的是,一转身,你又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RIT 的艺术与设计学院(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同样是全美顶尖的存在。根据《U.S. News & World Report》2023年的排名,我们的摄影项目排在全美第3,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也常年位居前10。你会在校园里看到背着巨大画板、拿着相机的艺术生,在某个角落寻找灵感;也会在展览馆里,被他们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所震撼。比如,我有一个学工业设计的朋友,他的期末作业是为残障人士设计一款可以单手操作的厨房用具,从用户研究到3D建模再到原型制作,整个过程堪比一个专业的产品开发流程。
最酷的是,这种“左手技术,右手艺术”的氛围不是割裂的,而是深度融合的。学校有无数跨学科合作的机会。比如,在“Imagine RIT”这个一年一度的创新与创意节上,你会看到计算机系的学生和游戏设计系的学生合作开发出一款全新的VR游戏;工程系的学生和家具设计系的学生一起打造一个智能家居设备。这种跨界碰撞,让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get到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这可比单纯闷头学一个专业要有趣多了。
“毕业即失业”?CO-OP 项目让你赢在起跑线
如果说RIT有什么最值得吹爆的,那必须是我们的带薪实习(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项目。这可不是那种让你去公司端茶倒水、复印文件的暑期实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全职工作体验。
RIT是全美最早、规模最大的CO-OP项目之一。对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来说,完成至少一个学期(通常是多个)的全职带薪实习是毕业的硬性要求。这意味着在你毕业前,你的简历上就已经有了几段闪闪发光的工作经历了。根据学校官方数据,每年有超过4,500名学生在全美乃至全球的3,000多家公司进行CO-OP。2022-2023学年,RIT学生的CO-OP总收入超过了7500万美元!
这个项目是怎么运作的呢?学校有一个超级强大的就业服务中心,他们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成百上千家公司会来学校直接面试。从你入学开始,就有专门的导师指导你如何修改简历、如何准备面试。我身边就有同学通过CO-OP项目,拿到了特斯拉、迪士尼、甚至是NASA的实习offer。比如我的学姐Sarah,她在软件工程专业,大三那年拿到了波士顿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CO-OP。在为期半年的实习里,她作为一个核心团队成员,参与开发了一个新的交易算法。实习结束时,公司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直接给了她毕业后的全职return offer。等我们还在为找工作焦虑时,她已经手握高薪offer,悠哉地规划毕业旅行了。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实习是全职的,通常会打乱你的学习计划,导致毕业时间推迟半年到一年。而且,找实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你需要和全校甚至全国的优秀学生比拼。但相信我,这份付出是绝对值得的。通过CO-OP,你不仅能赚到可观的薪水(时薪从$18到$50+不等,看专业和公司),更重要的是,你能提前了解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建立人脉网络。等你真正毕业找工作时,你已经比同龄人领先了一大步。
在暴雪和手语中,感受独特的校园温度
聊完了硬核的学术和实习,我们再来说说RIT接地气的生活。罗切斯特这座城市,除了是柯达和施乐的故乡,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它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了。这里是全美降雪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年均降雪量能达到2.5米左右。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零下二十度的暴雪天是常态。
正因如此,RIT的地下通道系统(Tunnels)成了我们生活的生命线。这个系统连接了绝大部分学术楼、宿舍和活动中心。冬天,外面是冰天雪地,通道里却温暖如春。你可以在里面闲逛,看社团贴的各种脑洞大开的海报,甚至还能碰到在通道里练习滑板或者玩乐器的同学。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地下的社交空间,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符号。
而RIT的另一种独特文化,则更加温暖人心。校园里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美国国家聋人学院(N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for the Deaf, NTID)。它是RIT的九个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为聋哑及听障学生提供技术教育的学院。目前,RIT校园里有超过1100名聋哑或有听力障碍的学生。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RIT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能看到手语。在上百人的大课里,第一排永远会为听障学生和他们的手语翻译员留出位置;在食堂里,你会看到一群学生用流利的手语边“说”边笑;在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上,舞台旁边一定会有专业的手语翻译。甚至,很多教授和普通学生都会学习一些基础的美国手语(ASL)。
这种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它让你学会尊重差异,学会用更多元的方式去沟通。在这里,“无障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到日常的空气里。我曾经选修过一门ASL入门课,我的老师就是一位听障人士。通过这门课,我不仅学到了一门新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真正地去“倾听”和理解一个与我不同的世界。这种成长,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教给你的。
所以,当你在申请季的众多选项中犹豫不决时,不妨问问自己,你想要的是一段怎样的大学经历。如果你不只是想拿到一张文凭,还想在毕业时,简历上写满大厂经验;如果你不怕挑战,愿意在一个充满创造力和可能性的地方,和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甚至用不同“语言”交流的人一起学习和成长;如果你能接受漫长的冬日,并乐于在地下通道里探索校园的秘密……
那么,也许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RIT。哦对了,来之前记得买一件能抗住零下二十度风雪的羽绒服,这绝对是你能给自己最好的投资。另外,学一句手语的“你好”(Hello),你会发现,在这里,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为你打开一扇温暖的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