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英语是必需品还是加分项?

puppy

好多小伙伴都在纠结,去韩国留学,英语到底重不重要?心里特没底。其实这事儿真得分情况看!如果你想冲刺SKY名校,或者申请GSIS这种英文授课项目,那英语就是硬核的“敲门砖”,没它不行。但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韩语够好是基础,英语则更像一个超级“加分项”,它决定了你在学术和未来求职路上能走多远,是你的“神助攻”。想知道你的专业和目标院校到底需不需要英语?英语和韩语成绩应该怎么平衡准备?这篇文章就来帮你把不同情况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让你不再迷茫,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小编悄悄话: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干货满满!
这篇文章会帮你搞清楚去韩国留学,英语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咱们不谈虚的,直接上案例、摆数据,把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英语的要求给你扒个底朝天。无论你是学霸还是小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和准备方向。耐心看完,保证你心里那块关于英语的石头能稳稳落地!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在留学路上排雷扫坑的小编。

前两天,我在后台看到一个学妹的留言,简直说出了太多人的心声。她叫小敏,TOPIK 5级,绩点也挺漂亮,一心想申高丽大学的传媒专业。材料准备得七七八八,就差最后一步了。这时候,中介老师突然问她:“你有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吗?没有的话,竞争力会差一大截哦。”

小敏当时就懵了。她一直以为,去韩国,韩语好不就完事儿了吗?怎么突然杀出个英语?她跑来问我:“小编小编,去韩国留学,英语到底是必需品还是加分项啊?我现在临时去考,还来得及吗?会不会因为没英语,我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看着她那串焦急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好几年前的自己。这个关于“英语”的迷思,就像悬在每个赴韩留学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让你心头一紧。所以,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把这事儿彻底给你掰扯清楚!

英语是“必需品”?看看这些“硬核”场景

咱们先说结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英语真的不是“加分项”,而是“必需品”,是那块没有就进不了门的“敲门砖”。如果你瞄准的是下面这几种情况,那别犹豫,现在就赶紧把英语学习提上日程!

场景一:冲刺“SKY”,英语是你的入场券

“SKY”——首尔大学(S)、高丽大学(K)、延世大学(Y),这三所学校是韩国大学金字塔的顶端,也是无数留学生梦寐以求的殿堂。你想想,每年全球有多少优秀的学生挤破了头想进去?在大家的韩语成绩和GPA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学校怎么筛选?

没错,就是看你的“附加值”,而一份亮眼的英语成绩,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那个附加值。

虽然这三所大学的大部分韩语授课项目,在招生简章(모집요강)里并没有强制要求提交英语成绩,但这已经成了一个“潜规则”。尤其是商科、经济、国际关系、传媒这类需要大量阅读海外文献、与国际接轨的专业。

真实案例时间:

我的一个学弟小宇,TOPIK 6级满分,本科211,GPA 3.8/4.0,硬件条件非常能打。他一心想进首尔大学的经营学(商科)研究生。第一次申请时,他觉得自己的韩语和专业背景足够了,就没提交英语成绩。结果,简历关都没过。

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教授打听到,同批次录取的学生,几乎人手一份托福100+或者雅思7.0+的成绩。教授们默认,顶尖商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无障碍阅读英文学术论文和商业报告的能力。第二次申请,小宇花了半年时间死磕托福,考到了102分,再递交申请,很顺利地就收到了面试通知,并最终被录取。

数据支撑:

虽然学校官网不明说,但从各个院系的内网和课程设置就能看出端倪。以延世大学的商学院为例,他们超过40%的研究生课程是纯英文授课或使用英文教材。首尔大学更是鼓励教授开设英语课程,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排名。根据韩国大学信息公开网站(대학알리미)的数据,2023年首尔大学本科阶段的英文授课课程比例达到了15%左右,在研究生阶段,这个比例更高。没有好的英语底子,你就算进去了,上课也会像听天书一样痛苦。

所以,如果你把目标定在SKY,请记住:TOPIK 6级只是让你获得了入场资格,而雅思7.0或托福100分,才是能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VIP通行证。

场景二:申请英文项目,不会英语等于“零基础”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韩国很多顶尖大学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生,开设了纯英文授课的本科和研究生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GSIS(国际学研究生院)和UIC(延世大学安德伍德国际学院)。

对于这些项目来说,你的韩语水平是“零”都没关系,但你的英语水平必须是“母语级别”。因为从申请材料、面试,到入学后的所有课程、论文、答辩,全部都是用英语进行的。

GSIS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这是韩国最顶尖的英文授课项目集群,像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都设有GSIS。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国际合作、地区研究等。

这里的申请,英语成绩是硬性规定,没得商量。我们来看看几所顶尖GSIS的最低语言要求(以2024年秋季入学为例):

  • 延世大学GSIS:要求提交两年内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官方虽未划定最低分数线,但根据历年录取数据,托福没上95,雅思没到7.0,基本就是陪跑。
  • 首尔大学GSIS:明确要求TEPS 327分以上(相当于托福88分左右),或者托福88分以上,或者雅思6.5以上。这只是“最低门槛”,实际录取者的平均分远高于此。
  • 高丽大学GSIS:要求托福iBT 80分或雅思6.5或TEPS 551分以上。同样,想在竞争中胜出,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

申请这些项目,你的竞争对手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学生。你的英语不仅要能考试,更要能流利地在课堂上和教授、同学进行辩论,能写出几万字的英文论文。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GSIS,那英语就是你的“专业课”,重要性甚至超过其他一切。

UIC (Underwood International College)

这是延世大学开设的亚洲最顶尖的博雅教育学院之一,提供纯英文的本科教育。对于想去韩国读本科,但韩语零基础的学霸来说,这里是绝佳选择。当然,门槛也极高。UIC的招生简章明确规定,申请者必须提交英语能力证明,官方推荐的托福分数是100分以上,雅思是7.0以上。能被录取的,基本都是海外国际学校背景或者在国内顶尖高中里英语能力超群的学生。

英语是“加分项”?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好了,说完了“硬核”的必需场景,咱们再来聊聊对更广大的留学生群体来说,英语扮演的角色——一个超级“加分项”,一个能决定你留学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上限的“神助攻”。

对于申请非SKY院校、非商科/国际研究类专业、非英文授课项目的大部分同学来说,韩语绝对是压倒一切的根本。你的TOPIK等级,才是学校最先看重的语言指标。

基础:韩语才是王道

比如你想申请弘益大学的设计专业,或者中央大学的戏剧影视专业,再或者汉阳大学的工科专业。这些学校的这些专业,都是韩语授课。教授首先关心的是你能不能听懂课,能不能用韩语完成作业和发表。所以,一个TOPIK 5级证书,远比一个雅思6.0的成绩单来得更有说服力。

在这种情况下,韩语是“1”,英语和其他的实习、获奖经历都是跟在后面的“0”。没有前面那个“1”,后面再多“0”都没有意义。所以,如果你的韩语还没过关,请务必、一定、要把所有精力都先放在韩语学习上!

但是,当你的韩语水平达到了学校的基本要求(通常是TOPIK 4级或5级)之后,英语这个“加分项”的魔力就开始显现了。

加分点一:学术研究的“神助攻”

你以为到了韩国,就能彻底告别英语了吗?太天真了!现代学术研究是一个全球化的体系,最前沿的理论、最核心的期刊、最大牛的文献,绝大多数都是用英语写成的。

真实案例时间:

学姐小Z,在成均馆大学读新闻放送专业(研究生)。她入学前以为这纯属人文学科,跟英语八竿子打不着。结果第一学期,教授就甩来一个包含50多篇英文文献的必读列表,期末论文要求至少引用10篇以上的英文期刊。小Z当时就傻眼了,她英语底子薄,看一篇论文要抱着翻译软件抠好几天,苦不堪言。而她同组的一个同学,因为本科是英语专业的,阅读这些文献毫无压力,总能快速抓到核心观点,在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中大放异彩,深得教授赏识。

这种情况在理工科专业更是家常便饭。你的韩国教授,很可能就是留学美国、英国回来的,他们自己看的都是最新的英文论文,给你推荐的参考书也大概率是英文原版。你英语好,就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触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你英语不好,就只能等别人嚼烂了翻译过来的二手、三手信息,学术视野和深度自然就差了一大截。

加分点二:求职就业的“加速器”

留学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张文凭,更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在韩国找工作,或者回国进韩企,英语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韩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三星、现代、LG、SK这些国民级的大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它们在招聘时,除了看你的专业能力和韩语水平,对英语能力也越来越看重。在韩国,大学生毕业求职的“三大件”通常指:学历、学分和英语成绩(主要是托业TOEIC)。

数据支撑:

根据韩国最大的招聘门户之一“Saramin”在202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针对500家韩国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68%的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会要求或参考其英语成绩。其中,对于海外市场、营销、贸易等岗位,流利的商务英语更是硬性要求。

我的朋友大宇,从汉阳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毕业。当时和他一起找工作的同学里,好几个专业成绩比他好,韩语也比他溜。但大宇的优势是英语口语特别好,托业考了950分(满分990)。最后,他成功拿到了现代汽车海外事业部的Offer,薪资和发展前景都远超那些进入本土部门的同学。面试官后来告诉他,就是看中了他能无障碍地和海外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加分点三:拓宽社交圈的“万能钥匙”

留学生活不只有学习。韩国大学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美国、法国、德国、哈萨克斯坦……和他们交流,最通用的语言是什么?当然是英语!

如果你只会韩语,你的社交圈可能就局限于韩国人和中国留学生。但如果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你就能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可以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聊天,参加国际学生社团,真正体验多元文化的碰撞。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经历,对个人眼界的开阔和思维方式的塑造,是闷头读书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准备?韩语和英语的“平衡术”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问题来了,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韩语和英语,我到底该怎么分配?这就要用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法了。

第一类:目标明确,主攻SKY/GSIS/商科的“学霸型”选手

对你来说,韩语和英语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建议你的学习路径是:

第一步:集中火力,先拿下韩语。最起码要考到TOPIK 4级,这是申请的最低门槛。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看懂学校的招生简章,应付可能的韩语面试环节。

第二步:韩语达到4级后,立刻、马上开始准备托福或雅思。不要拖!把考英语当成和考韩语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对待。目标分数:托福100+,雅思7.0+。这个阶段,你可以稍微放缓韩语的学习,维持语感即可,主攻英语。

第三步:在申请季开始前,拿到理想的英语成绩和更高的韩语等级(TOPIK 5级或6级)。双语成绩都漂亮,你就是招生官眼中最靓的仔。

第二类:目标普通院校/人文艺术/理工科的“稳健型”选手

对你来说,韩语是根本,英语是锦上添花。你的策略应该是“韩语优先,兼顾英语”。

第一步:全力以赴,把韩语冲到你能达到的最高水平。TOPIK 5级是基础,6级是目标。一个高级的韩语证书,是你能被录取的最强保障。

第二步:在备考韩语的间隙,可以“佛系”地接触英语。比如,用背单词的APP每天记20个单词,上下学路上听英文播客,晚上睡前看一集不带字幕的美剧。保持对英语的熟悉感,不要完全丢掉。

第三步:在拿到理想的韩语成绩后,如果还有余力,可以考虑考一个英语成绩。不一定非要死磕托福雅思,现在很多韩国大学也认可多邻国(Duolingo)的成绩,或者国内的大学英语四六级(CET)证书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提交。虽然含金量不如托福雅思,但“有”绝对比“没有”好,它能向教授证明你的学习态度和潜在能力。

第三类:韩语零基础,准备先读语学院的“小白型”选手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答应我,暂时把英语忘掉好吗?

你当前唯一、且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好韩语!在语学院的一到两年时间里,请把100%的精力都投入到韩语的听说读写中。因为这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顺利升入本科或研究生,决定了你上课能不能听懂。在韩语还没到TOPIK 4级之前,分心去搞英语,只会让你两头都学不好,得不偿失。

等你顺利进入专业课学习,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韩语授课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决定要不要把英语捡起来。到那时,你会更有方向,也更有动力。

聊到最后,我想说,别把英语看成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或者一个压在你身上的任务。把它当成一个能让你在韩国留学期间,看得更远、飞得更高的翅膀吧。

这个翅膀,可以是冲进顶尖名校的强劲引擎,也可以是帮你阅读前沿文献的轻便滑翔翼,又或是在国际交流派对上让你闪闪发光的美丽羽毛。

它的形态和大小,取决于你的目标和梦想。但无论如何,拥有它,总比没有要好,对吧?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对“翅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