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速览 |
|---|
| 学院类型:成熟学院(Mature College),只招收21岁及以上的学生。 |
| 学生构成:约900名学生,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硕士和博士是绝对主力,国际生比例超70%。 |
| 学院氛围:平等、友好、Chill (Egalitarian & Relaxed)。 |
| 最大特点:没有高桌文化(No High Table),教授和学生同桌吃饭,关系非常融洽。 |
| 地理位置:坐落在宁静的格兰切斯特草地旁,靠近西校区,是搞学术的理想之地。 |
| 适合人群:追求安静学术环境、喜欢平等交流、希望与“同龄人”(硕士/博士/职场人士)为伴的同学。 |
还记得收到剑桥Offer的那天吗?我猜你跟我一样,先是心脏漏跳一拍,然后反复确认发件人是不是“@cam.ac.uk”,最后在房间里激动地跳了三分钟。但这份喜悦很快就被另一个巨大的问号取代了——“Which college?”
看着那长长的、包含31个学院的名字列表,什么国王学院、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感觉就像哈利波特在选学院,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迷茫。官网上的描述都差不多,什么“历史悠久”“学术卓越”,根本看不出差别。我当时疯狂地在网上扒拉各种信息,想知道的不是哪个学院出了多少个诺奖得主,而是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问题:我,到底会在哪里生活一年、三年,甚至更久?那里的饭好吃吗?宿舍舒服吗?身边会是一群什么样的同学?
就在我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位师兄轻描淡写地回了我一句:“想图个清净,又想跟教授平等聊天,就去沃尔夫森(Wolfson)吧,那里没有High Table。”
“没有High Table?” 这句话像一道光,瞬间击中了我。于是,我抱着这份好奇,把我的学院志愿填上了Wolfson College。今天,作为一个已经在沃尔夫森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的“老人”,我想跟你好好聊聊,在这里读书,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成熟学院”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得说个最基本的概念,沃尔夫森是剑桥的四个“成熟学院”(Mature College)之一。啥叫成熟学院?简单说,就是只招收21岁以上的学生。这意味着,这里几乎没有本科生。
你可能会问,这很重要吗?我的回答是:太重要了!
这意味着你的周围,几乎全都是硕士、博士,或者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几年才回来读个学位的大哥大姐。学院里有将近900名学生,来自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生比例常年维持在70%以上。你随便在公共休息室(Common Room)抓一个人聊天,都可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给你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一次在学院咖啡厅,我旁边坐着一位正在写代码的大叔。闲聊起来才知道,他之前是硅谷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干了十年,觉得人生有点瓶颈,就申请来剑桥读个MPhil,换换脑子。另一天,在学院的花园里,我遇到一位正在给植物浇水的女士,她是一位人类学博士,刚从亚马逊雨林做田野调查回来,皮肤晒得黝黑,眼神里全是故事。
在这里,你不会听到隔壁宿舍半夜两点还在开派对的喧闹,也不会看到刚成年的年轻人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的戏剧性冲突。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交流起来特别轻松、高效、有深度。我们聊学术,也聊职场、家庭、人生规划。这种氛围,对于一个想安安静静做研究,同时又渴望高质量社交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这种“成熟”的氛围,还体现在学院对学生生活的支持上。比如,沃尔夫森是剑桥少数提供大量家庭公寓(family flats)的学院之一。我认识好几位拖家带口来读博的同学,他们的伴侣和孩子就住在学院的公寓里,孩子还能在学院的日托中心得到照顾。这种人性化的安排,让那些需要平衡家庭和学业的“成熟”学生们,感受到了巨大的支持和归属感。
最“接地气”的剑桥学院?聊聊没有高桌的食堂
如果你参观过剑桥其他那些古老的学院,一定对“高桌”(High Table)印象深刻。那是一种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在一个富丽堂皇的食堂里,学院的院士(Fellows)们坐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子上用餐,穿着学术袍,享用着精致的菜肴;而学生们则坐在下面的长条桌上。这无疑是一种对学术权威的致敬,但说实话,也挺有距离感的。
沃尔夫森,彻底颠覆了这个传统。
我们学院的建院理念就是“平等主义”(Egalitarian)。这个理念最直观的体现,就在食堂里。我们的食堂就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没有高低之分,所有桌子都一样。无论是学院的院长、诺奖得主,还是刚入学的新生,大家都在同一个窗口排队打饭,然后随便找个空位坐下。
我永远忘不了我第一次在食堂吃饭的场景。我端着餐盘,有点不知所措地找位置,结果一位和蔼的白发女士向我招手,示意我坐到她旁边。我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从天气聊到我的研究课题。直到吃完饭,旁边的人小声告诉我,刚刚跟我聊天的是学院当时的院长简·克拉克(Jane Clarke)教授。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沃尔夫森的“平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在每一顿饭、每一次交流里的日常。
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伙食。沃尔夫森的食堂(Canteen)在剑桥绝对排得上号。价格非常公道,一顿主菜加热菜大概在5-7英镑左右,比起外面动辄十几镑的餐厅,简直是良心价。每天都有肉、鱼、素食等多种选择,还有一个超大的沙拉台,满足你的健康需求。
当然,剑桥的传统——Formal Hall(正式晚宴),我们也有。每周五晚上,大家会穿上自己的学术袍,参加三道菜的正式晚宴。但即便是Formal Hall,沃尔夫森的氛围也比其他学院轻松得多。与其说是“正式”,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社交聚餐。你可以邀请其他学院的朋友一起来,价格也相当实惠,学生价一般在18英镑左右。这是结交新朋友、和导师同学联络感情的绝佳机会。晚宴后,大家还会移步到公共休息室,享受学院免费提供的波特酒和奶酪(Port and Cheese night),继续天马行空地聊天。
宿舍、位置和环境——“村里”的宁静生活
选学院,地理位置和住宿条件是两大硬指标。沃尔夫森在这两方面,可以说是特点鲜明。
先说位置。沃尔夫森不在市中心,它位于剑桥的西南部,紧挨着格兰切斯特草地(Grantchester Meadows)。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偏”,但住进来你才会发现,这简直是神仙位置。
“偏”是相对的。从学院步行到市中心国王大道(King's Parade)大概20-25分钟,骑车只要不到10分钟。这条路风景优美,沿着河边走,穿过一片片草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这里离剑桥大学的两个主要学术区非常近。
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比如计算机、工程、物理,那么恭喜你,你的系馆很可能就在西校区(West Cambridge Site)。从沃尔夫森宿舍楼走到西校区,也就10分钟的事。每天早上可以悠闲地吃完早饭再晃过去,告别匆忙的通勤。如果你是学人文社科的,比如法律、历史、经济,你的系馆大多在西奇威克校区(Sidgwick Site)。从沃尔夫森走过去,同样也是10-15分钟的距离。这个位置,完美地平衡了学术便利和生活宁静。
再说说环境。因为远离了市中心的游客喧嚣,学院周围非常安静。推开窗,就是大片的绿地和缓缓流淌的康河。天气好的时候,你可以随时去河边散步、跑步,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去草地上野餐。这种宁静、贴近自然的环境,对于需要沉下心来做研究的硕博士来说,是无价之宝。
接下来说说住宿。沃尔夫森的住宿条件在剑桥绝对属于中上水平。学院的建筑大多是现代风格,不像老学院那样古老但可能设施陈旧。宿舍楼有好几栋,比如主楼、东苑(East Court)、西苑(West Court)、校长中心(Chancellor's Centre)以及最新的西田(Western Field)等等。
房型选择很多,有带独立卫浴的套间(ensuite),也有共享卫浴的单人间。根据2023-2024学年的价格,一个单人间的周租金大约在180到220英镑之间,包含了水电网等所有费用,在剑桥属于中等价位。每个楼层都有一个设施齐全的厨房(在剑桥叫Gyp room),里面有冰箱、烤箱、微波炉,可以自己做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我很多朋友都是在厨房里一边煮意大利面一边认识的。
我当时住在一个四人共享的flat里,室友分别来自德国、印度和美国。我们经常在厨房里“厨艺交流”,我教他们包饺子,他们教我做咖喱和烤蛋糕。那种不同文化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融合的感觉,是我在沃尔夫森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社交不靠蹦迪,靠“走心”
有人可能会担心:一个都是“大龄青年”的学院,社交生活会不会很无聊?大家是不是都只顾着埋头学习?
恰恰相反。沃尔夫森的社交生活非常丰富,只是形式不太一样。这里的社交,不靠通宵蹦迪,而是靠更“走心”的交流和活动。
学院的学生会(WCSA)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和社团。无论你的兴趣是什么,几乎都能找到组织。比如,沃尔夫森的赛艇队(Boat Club)非常有名,即使你从没摸过桨,也可以从零开始加入,体验这项剑桥的传统运动。还有音乐社,会定期在院长官邸举办“音乐与马德拉酒”(Music & Madeira)演奏会,水平非常高。
如果你喜欢轻松搞笑的,那一定不能错过沃尔夫森的招牌活动——“嚎叫者喜剧之夜”(The Wolfson Howler)。这是剑桥最有名的学生喜剧表演之一,很多专业的喜剧演员都会来这里演出,场场爆满,笑到肚子疼。
除了这些大型活动,更多的是那些融入日常的、小而美的社交瞬间。学院的酒吧(college ba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像外面的酒吧那么嘈杂,更像一个温馨的起居室。学生自己运营,酒水价格超级便宜。每晚都有很多人聚在那里,喝杯啤酒,玩玩桌游,聊聊最近的实验进展或是看的电影。在这里,你能很轻松地和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开启一段对话。
学院还有一个特别棒的传统,就是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4点的咖啡/茶歇时间。在公共休息室,学院会提供免费的咖啡、茶和饼干。很多教授和学生都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大家端着杯子,随意地站着或坐着聊上几句。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比在办公室里预约的“official meeting”更有效,也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沃尔夫森,社交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你不需要刻意去“networking”,因为每一次在食堂的午餐,每一次在花园的偶遇,每一次在酒吧的闲聊,都是一次真诚的连接。
所以,到底该不该选沃尔夫森?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会问,我到底适合沃尔夫森吗?
这真的没有标准答案。选择学院就像找对象,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合适”。
如果你向往的是《故园风雨后》里那种贵族式的、充满古老仪式感的剑桥生活,每天穿着燕尾服在高桌上和院士们共进晚餐,那沃尔夫森可能不是你的菜。
但,如果你已经过了需要用热闹派对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年纪,更渴望找到一个能安安静静搞学术,又能随时和一群有趣、成熟的灵魂深度交流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学术的魅力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开放的碰撞,并认为能和学院院长、世界级学者在食堂里一起排队打饭、聊家常是一件很酷的事;
如果你希望你的学院生活,既有田园诗般的宁静(毕竟格兰切斯特草地就在门口),又有触手可及的学术便利(离各大校区都近);
那么,沃尔夫森学院,真的值得你认真考虑。
这里没有百年古堡的厚重,却有家一般的温暖;这里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却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平等。它可能不是最“网红”的那个,但它绝对是最舒服、最让你能做自己的那个。
希望我的这篇“非官方”体验报告,能帮你拨开一点选择学院的迷雾。无论你最终选择了哪里,都祝你在剑桥拥有一段闪闪发光的日子。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在沃尔夫森的河畔花园里相遇了呢?到时候,我请你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