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钱黄金法则 |
|---|
| 住:租房永远货比三家,能合租不单住,稍微离市中心远一点,交通方便就行。 |
| 吃:忘了Waitrose,拥抱Lidl和Aldi。自己做饭是王道,饭点前刷刷Too Good To Go有惊喜。 |
| 行:落地就办16-25 Railcard,火车票能省1/3。非高峰出行,公交和腿是最好的朋友。 |
| 用:UNiDAYS和Student Beans两个App下好,付款前先问有没有学生折扣,养成习惯。 |
| 学:别买新书!学校图书馆和二手书网站是你的宝库,省下的钱够你玩转欧洲。 |
刚来英国的第一个月,我过得那叫一个“潇洒”。每天一杯星巴克提神醒脑,中午图省事就去Tesco整个Meal Deal,周末和朋友下馆子,月底一看银行账单,脸瞬间就绿了。那一长串的数字,每一笔都像在嘲笑我的天真。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妈在视频里问我钱够不够花,我硬着头皮说“够了够了,这边物价还行”,挂了电话就默默地把购物车里的那件新卫衣删了。那一刻我才明白,留学生活的第一课,不是学术写作,不是小组讨论,而是怎么捂住钱包,聪明地花钱。
最近英国这“涨”声一片,房租、能源、超市小票上的数字都在悄悄往上爬。我知道你可能有点慌,别怕,这篇指南就是我当年交了无数“学费”后总结出来的血泪经验。咱们不谈那些虚的,只讲干的,从住、吃、行、用四个方面,把省钱这件事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让咱们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省下的每一镑,都变成探索世界的新经费!
住房篇:省下最大头的开销
房租绝对是留学生活开销的“大魔王”,能占到你总花费的40%甚至更高。搞定住房,你的省钱大业就成功了一半。
刚来英国,大部分人会纠结于住学校宿舍(Student Halls)还是自己在校外租房(Private Renting)。学校宿舍的优点是省心,水电网全包,离学校近,还能快速认识新朋友。但缺点也明显:贵!而且房间通常比较小,厨房共享,规矩也多。
校外租房呢,自由度高,空间大,价格也更灵活。你可以选择和三五好友一起租个House,有自己的客厅和花园,那感觉可比宿舍爽多了。当然,你得自己处理合同、账单这些麻烦事。
咱们用数据说话。根据Save the Student在2024年发布的学生住宿调查,英国学生的平均周租金已经达到了£166。但在伦敦,这个数字轻松飙到£200以上,我有个在UCL的朋友,住学校宿舍一个ensuite(带独立卫浴的单间),一周要£280!而在曼彻斯特或者利物浦,你花£130-£150一周,就能在校外找到相当不错的合租房了。一个月下来,差价就是好几百镑,一年就是几千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的建议是:
第一年人生地不熟,可以考虑住半年学校宿舍作为过渡。等熟悉了环境,认识了靠谱的朋友,第二年就可以果断搬出来合租。我就是这么干的,第二年和两个同学在离学校20分钟公交车程的地方合租了一个三居室的房子,人均房租加Bill(水电网费)比住宿舍便宜了将近£300一个月。省下来的钱,让我复活节假期去了一趟西班牙,这笔买卖,值!
那么,校外租房怎么找神仙房源呢?
别只盯着学校周围那一亩三分地,那里的房子又贵又抢手。可以把搜索范围扩大到公交或地铁20-30分钟可达的区域,价格会友好很多。常用的找房网站有Rightmove和Zoopla,它们是英国最大的房地产门户,房源多,但主要是通过中介。如果你想找室友或者直接从房东手里租,SpareRoom是最好的选择。
看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检查暖气、热水、窗户是否漏风,问清楚押金是多少,是否会存放在政府认可的押金保护计划(Deposit Protection Scheme)里,这是法律规定,能有效保护你的权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全日制学生,你是可以免交市政税(Council Tax)的!这笔钱一年下来也有一两千镑。你需要去学校开具一张在读证明,然后去当地政府网站申请豁免。很多中介或房东不会主动提醒你,这可是咱们学生党的专属福利,千万别忘了!
吃饭篇:从“吃土”到“美食家”
解决了住,下一个大头就是“吃”。英国的外食成本很高,随便一份Fish and Chips就要£10+,中餐馆点两个菜就得£30起步。天天在外面吃,你的钱包会以光速瘪下去。所以,学会自己做饭,是留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想要做饭省钱,就得先搞懂英国的超市鄙视链。从高端到平价,大概是这个顺序:
第一梯队(贵妇/土豪专场):Waitrose, M&S (Marks & Spencer)。东西品质确实好,但价格也美丽。除非你对某样特定商品有执念,否则日常采购不推荐。
第二梯队(中产/大众之选):Sainsbury's, Tesco, Morrisons, Asda。这几家是英国最常见的超市,价格适中,商品种类齐全,经常有各种促销活动。Tesco和Sainsbury's有自己的会员价(Clubcard Price/Nectar Price),办个会员卡能省不少。
第三梯队(省钱王者):Lidl, Aldi。这两家来自德国的廉价超市,是留学生的“再生父母”!别看它们装修简单,商品包装朴素,但价格真的能把前面几家按在地上摩擦。根据英国消费者组织Which?的持续追踪,Lidl和Aldi常年霸占“最便宜超市”的榜首。2024年4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一篮子同样的商品,在Lidl买比在Waitrose买能便宜将近30%。
Lidl和Aldi的骨折价购物清单,请直接抄作业:
烘焙区:现烤的牛角包、甜甜圈,£0.5一个,比外面咖啡店便宜一半还多。
蔬菜水果:品质新鲜,价格低廉。尤其是每周特价的“Super 6”,六种蔬果只要几十便士。
肉类和海鲜:鸡胸肉、三文鱼、大虾,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奶制品和零食:各种酸奶、芝士、巧克力、薯片,很多都是大牌的“平替”,味道差不多,价格少一半。
我的日常采购策略是:每周去一次Lidl或Aldi,把基础食材、零食饮料囤好。然后下载Tesco或Sainsbury's的App,看看它们的会员专享价有什么特别想买的,偶尔去补个货。这样一个月下来,伙食费能轻松控制在£150-£200之间,而且吃得相当丰盛。
再分享几个骨灰级省钱秘笈:
1. 拥抱黄昏的“Yellow Sticker”:英国超市在临近关门时,会给快到保质期的生鲜食品贴上黄色的打折标签,折扣力度从30%到75%不等。晚上7点以后去超市的“Reduced”货架逛一圈,你可能会用£1买到原价£4的烤鸡,用50p买到一大盒寿司。这感觉,跟寻宝一样刺激!
2. 下载Too Good To Go:这个App简直是神仙。它联合了周边的餐厅、咖啡店、超市,把当天没卖完的食物打包成“Magic Bag”(惊喜盲袋),以原价三分之一左右的价格出售。花£3-£4,你可能拿到一整袋面包糕点,或者几大盒寿司,够吃两三天。既省了钱,又减少了食物浪费,一举两得。
出行篇:走遍英国,不花冤枉钱
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但票价也不便宜,尤其是火车。如果你想在留学期间逛遍大英,甚至畅游欧洲,交通费的规划至关重要。
神器一:16-25 Railcard
这是每个25岁以下(或者25岁以上全日制学生)都必须拥有的神器!年费£30,但可以让你在购买火车票时享受1/3的折扣。听起来不多?举个例子:从伦敦到爱丁堡,一张标准单程票可能要£80,用Railcard后就变成了£53左右,一趟长途旅行就把年费赚回来了。你可以办实体卡,也可以直接下载Railcard App,非常方便。记住,落地第一件事,除了办电话卡,就是办这个卡!
神器二:Coach大巴
如果时间充裕,不追求速度,那么长途大巴(Coach)是比火车便宜得多的选择。英国主要有两家公司:National Express和Megabus。尤其是Megabus,以其惊人的低价闻名,如果你提前一两个月预订,经常能刷到£5甚至£1的“神仙票价”。我曾经花£10坐Megabus从伦敦晃到了格拉斯哥,虽然坐了8个多小时,但省下的钱够我在当地吃一顿大餐了。
市内交通怎么省?
在伦敦,必须办一张Oyster Card(牡蛎卡),然后关联你的16-25 Railcard,这样在非高峰时段坐地铁也能享受1/3的折扣。在其他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伯明翰,通常都有自己的交通卡或者App。研究一下购买周票(Weekly Pass)或月票(Monthly Pass),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坐车,这会比你单次买票划算得多。当然,如果距离不远,步行或骑行是最好的选择,既省钱又锻炼身体,还能更好地探索你所在的城市。
订票小技巧:
无论是火车还是大巴,一定要“Advance”,也就是提前预订!提前预订的票价和临近出发时买的票价,可能相差十倍。多使用Trainline这样的比价App,它可以帮你找到最便宜的路线和时间。通常周二、周三的票价会比周末便宜,避开早晚高峰(Peak time)也能省下一大笔钱。
购物 & 通讯篇:薅遍全英的羊毛
除了吃住行,日常的购物、娱乐和通讯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作为学生,我们有一个最强的武器——学生折扣!
学生折扣App:UNiDAYS & Student Beans
这两个App是你在英国的省钱左膀右臂。下载后用你的学校邮箱验证学生身份,就能解锁成百上千个品牌的独家折扣。从时尚服饰(ASOS, Nike),到电子产品(Apple, HP),再到餐饮外卖(PizzaExpress, Uber Eats),应有尽有。养成一个习惯:在任何地方消费前,都先打开这两个App搜一下。比如Apple每年都有教育优惠,买Mac或iPad会送耳机或礼品卡,能省下一两千人民币。
别害羞,亮出你的学生卡!
除了App上的线上折扣,很多实体店也提供学生优惠,但他们不一定会贴出来。所以,无论是在买衣服、看电影、剪头发,甚至是在一些小咖啡馆,都微笑着问一句:“Excuse me, do you offer a student discount?”。大部分时候,你都会得到一个惊喜的“Yes”。英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大部分国立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但一些特展或者地方性博物馆,用学生卡买票也能便宜好几镑。
电话卡:告别昂贵合约
千万别一落地就在机场办那种游客卡,也别轻易签大运营商(如EE, O2)的两年合约机。对于留学生来说,最灵活、最划算的是SIM-only的月度套餐。我强烈推荐Giffgaff,它被誉为“留学生神卡”,使用O2的网络,信号稳定。它的套餐叫“goodybag”,每月£10就能买到20GB的流量,用不完还能下月累积一点,而且没有合同,随时可以更改或取消。VOXI是Vodafone旗下的年轻品牌,它的特色是社交媒体(如Instagram, TikTok, WhatsApp)和视频App(YouTube, Netflix)流量无限,对重度手机用户非常友好。
银行卡:选对账户很重要
英国主流银行如Lloyds, Barclays, HSBC都有专门的学生账户。它们最大的福利通常是提供一个额度可观的免息透支(Interest-free Overdraft),比如£1500。这相当于一个无息的备用金,在你手头紧的时候可以应急,只要毕业前还上就行。此外,Monzo和Starling这样的数字银行也非常好用,它们的App界面友好,能帮你清晰地追踪每一笔消费,设置储蓄罐(Saving Pots),对于培养理财习惯非常有帮助。而且它们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刷卡都没有手续费,是假期出游的神器。
说了这么多,其实省钱的精髓并不在于让你节衣缩食,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恰恰相反,它是为了让你把有限的预算,更聪明地分配到能提升你留学体验的地方。省下一顿不必要的外卖,可能就多了一张去博物馆看展的门票;少买一件快时尚的衣服,可能就凑够了去苏格兰高地看风景的火车票。这才是留学的意义,不是吗?你的英国故事,正等着你用智慧和勇气去书写,而聪明的理财,就是让你写得更精彩的那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