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前必读:打包药箱的黄金法则 |
|---|
| 1. 别带“禁药”: 出国前务必查清楚目标国家的海关规定,含麻黄碱、士的宁、吗啡等成分的药品(如新康泰克、复方甘草片)是很多国家的禁药,千万别带!后果很严重。 |
| 2. 处方药要有“身份证”: 如果你需要带个人长期服用的处方药,一定要带上医生开具的处方和病历,最好有英文翻译件,并且药品保留原包装,剂量不要超过个人使用的合理范围(通常是3个月的量)。 |
| 3. 保留药品说明书: 中文说明书别扔,万一需要向医生解释你吃了什么,这就是最好的依据。 |
| 4. 液体膏体要当心: 如果带了眼药水、药膏等,记得遵守航空公司的液体携带规定,放入透明袋中,以免在安检时被丢弃。 |
哈喽,各位即将在异国他乡开启新生活的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学长Leo。还记得我刚到英国的第一个冬天,那是一个周二的凌晨三点,我被一阵剧烈的头痛惊醒,一摸额头,滚烫。体温计显示39.2度。窗外是陌生的街道和呼啸的寒风,我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公寓里,那种无助和恐慌,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我挣扎着上网搜索怎么看病,发现预约社区医生(GP)最快也要等到下周。去急诊(A&E)?朋友说除非是危及生命的情况,否则可能要等上四五个小时。那一刻,我无比想念国内楼下24小时营业的药店和随时能挂上的号。幸运的是,同住的学姐给我送来了一盒布洛芬和几包感冒冲剂,才让我熬过了最难受的那个晚上。从那以后,我就成了“留学生药箱”最忠实的拥护者。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在国外,医疗体系和我们习惯的完全不同。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最新数据,超过一半的患者需要等待超过两周才能见到GP。在美国,如果没有保险,一次简单的急诊室就诊,账单可能会轻松超过1000美元。所以,一个准备齐全的“保命药箱”,真的能让你在关键时刻,少一些慌乱,多一份从容。今天,学长就把压箱底的清单掏出来,大家照着准备,绝对心里有底!
第一梯队:感冒发烧,留学生的“家常便饭”
刚到国外,水土不服、气候变化、学业压力,都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发烧简直是每个留学生的“必修课”。面对突如其来的头痛、喉咙痛、流鼻涕,手边有药真的能救命。
我的朋友小K,在加拿大第一个学期期末周,就华丽丽地感冒了。发着烧还得赶论文,去校医院预约,护士只是让他多喝水、多休息。最后还是靠着自己带的药扛了过去。他说:“那几片药,简直是我通往A+的续命丹。”
退烧止痛类:这是药箱里的绝对主力!头痛、牙痛、姨妈痛、发烧都能用。
布洛芬 Ibuprofen (商品名:Advil, Motrin, Nurofen)
学长学姐说:这是消炎止痛药,对于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喉咙痛、肌肉酸痛效果特别好。国内的“芬必得”就是它。记得饭后吃,不然有点伤胃。对乙酰氨基酚 Acetaminophen / Paracetamol (商品名:Tylenol, Panadol)
学长学姐说:这个主要就是退烧和止痛,没有消炎作用,优点是对肠胃刺激小。国内的“泰诺林”、“百服宁”就是它。注意,千万不能过量服用,对肝脏有损伤,也绝对不能和含有此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一起吃!
缓解感冒症状类:
复方感冒药 Multi-symptom Cold & Flu Relief
学长学姐说:可以带一些国内的感冒药,比如“999感冒灵”、“维C银翘片”等。但要注意成分,避免含有违禁成分(比如麻黄碱)。这些中成药对付感冒初期的打喷嚏、流鼻涕很有效,还能带来一点家乡的心理安慰。喉糖 Lozenges
学长学姐说:喉咙痛的时候含一颗,能舒服很多。国外的Strepsils、Ricola都很好用,也可以从国内带一些念慈菴枇杷糖。
第二梯队:肠胃不适,留学“食”验田的后遗症
留学生活,除了学习,就是探索各种美食了。但“中国胃”突然切换到汉堡、薯条、沙拉模式,很容易闹脾气。腹泻、消化不良、胃痛都是常见问题。
一项针对国际学生的研究发现,超过30%的学生在抵达新国家后的前几个月内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肠胃问题。有时候可能只是吃了一顿不习惯的晚餐,就可能让你在卫生间里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止泻类:
蒙脱石散 Montmorillonite Powder (国内商品名:思密达 Smecta)
学长学姐说:这个药非常温和,物理止泻,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高,对付普通的水土不服或者吃坏肚子引起的腹泻效果很好。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学长学姐说:对付细菌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有奇效,可以说是“中国神药”了。吃完嘴巴会很苦,但良药苦口嘛!
助消化/缓解胃部不适类:
健胃消食片/吗丁啉 Domperidone
学长学姐说:吃多了不消化、胃胀气的时候来几片,感觉会好很多。不过吗丁啉在一些国家是处方药,携带前最好查一下规定。益生菌 Probiotics
学长学姐说:这不是急救药,但可以作为日常保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对于刚换环境、肠胃敏感的同学特别友好。可以带一些,或者在国外的超市、药店买,品牌很多。
第三梯队:过敏,不请自来的“甜蜜”烦恼
千万别以为在国内不过敏,出国就万事大吉了!很多同学都是出国后才发现自己对花粉、尘螨或者某种食物过敏。国外的春天鸟语花香,但对花粉过敏的人来说简直是灾难,打喷嚏、流眼泪、皮肤痒,能把人折磨疯。
根据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AAAAI)的数据,季节性过敏(Hay Fever)影响着数千万美国人。很多留学生都是在这场“全民哈啾”的浪潮中,解锁了自己的过敏体质。
抗过敏药:
氯雷他定 Loratadine (商品名:Claritin) / 西替利嗪 Cetirizine (商品名:Zyrtec)
学长学姐说:这两种都是最常见的非处方抗过敏药,优点是不容易引起嗜睡,白天也能放心吃。对于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瘙痒都有效。建议出国前在国内买一盒备着,以防万一。抗过敏眼药水 Antihistamine Eye Drops
学长学姐说:过敏时眼睛又红又痒,滴一下能快速缓解症状。氢化可的松软膏 Hydrocortisone Cream
学长学姐说:用于缓解因过敏、湿疹、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红肿和瘙痒。这是弱效激素药膏,不要长期大面积使用。
第四梯队:跌打损伤,给冒失鬼的温柔守护
留学生嘛,年轻好动,搬个家、健个身、参加个户外活动,难免磕磕碰碰。小伤口如果处理不当,发炎了也很麻烦。
我室友之前在宿舍自己做饭,切菜时不小心划伤了手指,血流不止。幸好我药箱里有全套的“装备”,帮他清洗、消毒、包扎,才没出什么大事。他说,那一刻觉得我的药箱在闪闪发光。
外用消毒:
碘伏/酒精棉片 Iodine/Alcohol Wipes
学长学姐说:独立包装的棉片最方便携带和使用,用于小伤口的清洁消毒,防止感染。创可贴 Band-Aids
学长学姐说: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多备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防水的最好。
处理伤口/缓解疼痛:
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Erythromycin Ointment / Mupirocin (Bactroban)
学长学姐说:前者是抗生素药膏,用于防止伤口细菌感染。后者是“百多邦”,效果更强一些,对付毛囊炎之类的小问题也很好用。云南白药气雾剂 Yunnan Baiyao Aerosol
学长学姐说:运动扭伤、肌肉拉伤的神器!红色瓶子急用,白色瓶子后续保养。不过这个中药成分比较特殊,携带前最好确认下入境规定。扶他林软膏 Voltaren Gel (有效成分:双氯芬酸 Diclofenac)
学长学姐说:这是国外很常见的非处方外用止痛膏,用于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效果很好。如果云南白药不方便带,可以在当地药店买这个。
第五梯队:五官及皮肤,细节决定生活品质
这些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犯起来也相当折磨人,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口腔问题:
口腔溃疡贴/凝胶 Mouth Ulcer Patch/Gel
学长学姐说:熬夜赶due、吃上火了,嘴里长个溃疡,疼得饭都吃不下。这东西一贴,马上形成保护膜,能舒服很多。
眼部问题:
人工泪液/缓解疲劳的眼药水 Artificial Tears/Eye Drops for Tired Eyes
学长学姐说:天天对着电脑屏幕看文献、写论文,眼睛干涩是常态。备一瓶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随时给眼睛“补补水”。
皮肤问题:
清凉油/风油精 Essential Balm
学长学姐说:蚊虫叮咬、提神醒脑,便宜又好用。夏天去草地野餐或者徒步,抹一点在身上还能防蚊虫。烫伤膏 Burn Ointment
学长学姐说:厨房新手很容易被烤箱、热水烫到。备一支小小的烫伤膏,比如京万红,能在第一时间降温止痛,防止起泡。
好了,这份超长清单终于列完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天啊,要带这么多东西吗?其实,这个药箱更像是一份“安心保险”。
它不仅仅是一堆瓶瓶罐罐,更是你在异国他乡,面对身体不适时,第一时间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它能让你在凌晨发烧时,不必在恐慌中等待天明;能让你在意外受伤时,可以从容地处理伤口。它带给你的,是一种“我能照顾好自己”的底气。
这份底气,不仅能让你自己更踏实,也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爸妈少一分担忧。所以,在你的行李箱里,为这个小小的“保命药箱”留个位置吧。它可能不常用,但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你会感谢今天认真准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