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这篇文章有点“反常识” |
|---|
| 这篇文章可能会颠覆你对新加坡“三大”的传统认知。我们不谈虚的,只聊最现实的求职问题。如果你来新加坡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毕业后能昂首挺胸地走进CBD的摩天大楼,那请耐心读完。这里没有官方宣传,只有学长学姐用血泪和offer换来的“内部情报”。准备好了吗?我们发车了! |
想在新加坡进名企?SMU商科才是捷径
去年圣诞节,我和几个朋友在克拉码头小聚。其中一个叫Leo的朋友,刚毕业半年,那天特别兴奋,因为他刚拿到JP Morgan的正式offer,加上之前收到的高盛和BCG的面试邀请,整个人都散发着“人生赢家”的光芒。
席间有人好奇地问:“Leo,你太牛了,肯定是NUS的吧?”
Leo笑着摇摇头,举起酒杯说:“我SMU的。”
空气突然安静了几秒。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在大多数留学生的认知里,新加坡的学术金字塔尖,永远是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和NTU(南洋理工大学)的“二人转”。SMU(新加坡管理大学)虽然也位列“三大”,但名气似乎总要稍逊一筹。一个“非传统名校”的毕业生,怎么能在求职季里“乱杀”,把一众NUS、NTU的学霸甩在身后?
这个问题,其实正是我今天想和你聊的。如果你还在为选校纠结,或者已经身在新加坡,却对未来的求职之路感到迷茫,那么Leo的故事,可能就是帮你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忘掉那些大而全的排名吧,在新加坡的商科求职圈,SMU才是那条通往名企的、被很多人忽略的“捷径”。
不玩虚的:SMU的课堂,就是职场预演
你想象中的大学课堂是什么样的?几百人的大教室,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你在下面奋笔疾书,或者……悄悄打盹?在SMU,这种场景不存在。
SMU从建校之初就全盘引进了美国常春藤盟校的seminar(研讨会)教学模式。这里没有大班课,每个班最多也就40-50人。上课不是老师单向灌输,而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高强度的互动和“交锋”。你的成绩里,有20%-30%甚至更高,来自课堂发言(Class Participation)。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做那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你必须开口,必须思考,必须表达。
我有个读会计的朋友,吐槽说他在SMU的第一个学期,简直是“人间炼狱”。每周都要啃完几十页的case study,然后和小组同学唇枪舌战,最后还要做pre(presentation)。“感觉不是在读书,是在开公司董事会,每周都要向老板汇报工作。”他当时这么说。
但就是这种“炼狱”模式,把你硬生生从一个习惯被动接收知识的学生,锤炼成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准职场人”。咨询公司要的,不就是快速分析案例、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吗?投行面试的superday,不就是高压下的小组讨论和展示吗?SMU的每一堂课,都在为你未来的面试和工作做着最高效的模拟训练。
说个真实案例。SMU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金融学教授,叫Aunन्द T. Ang。他的课是出了名的“魔鬼”,作业量大,要求严苛。但他的学生,几乎是新加坡各大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因为面试官知道,能从他课上活下来的人,专业知识、抗压能力、沟通技巧,都绝对过硬。他们不需要再花时间去考察这些基本素质,因为SMU的教学模式已经帮你做好了最严格的“质检”。
简历加油站:学校逼你找实习,想“白板”都难
对于商科生来说,简历上什么最值钱?实习经历!一段在高盛、摩根士丹利,或者麦肯锡、贝恩的实习,比你GPA 4.0的名头还要响亮。
问题是,好实习哪有那么容易找?当NUS、NTU的同学还在海投简历、苦等面试的时候,SMU的学生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在SMU,实习是硬性规定,是必修课,毕不了业的那种!
学校设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部门——Dato' Kho Hui Meng Career Centre (DKHMCC),翻译过来就是“拿督许辉明职业发展中心”。这个中心只有一个目标:把你“包装”好,然后“卖”个好价钱。他们提供的服务堪称“保姆级”:
简历修改:有专业的career coach一对一帮你改简历,从用词到排版,抠到每一个细节,确保你的简历能在一堆申请中脱颖而出。
模拟面试:无论是技术面、行为面还是case interview,都有专门的老师甚至外聘的行业大佬来给你做模拟,让你在见到真正的面试官之前,已经身经百战。
专属招聘平台:SMU有一个内部的求职平台叫OnTRAC II,上面有大量只对SMU学生开放的实习和全职岗位。很多大公司因为认可SMU的生源质量,会选择直接来这里“定向捞人”。
强制实习+给力助攻,结果是什么?根据SMU公布的《2022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GES 2022),SMU商学院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达到了惊人的5839新币,中位数薪资为4896新币,甚至略高于NUS商学院的4874新币。在就业率方面,96.1%的SMU毕业生在完成期末考试后的六个月内成功就业。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每一份被精心打磨的简历和每一次被充分准备的面试。
一位在新加坡某家欧洲投行做HR的朋友告诉我:“每年校招,我们收到SMU的简历,质量普遍很高。他们的学生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面试时表达清晰,有商业头脑,而且几乎人人都有1-2段不错的实习经历。用起来上手快,基本不用怎么培训。”
这就是SMU的逻辑:我不管你进来时是什么样,但经过我四年的“强制升级”,你出去时必须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CBD是我家:下楼喝杯咖啡,就能邂逅一个MD
你知道地理位置对一个商学院来说有多重要吗?可以说,重要到无法估量。
NUS在肯特岗,NTU在裕廊西,风景优美,岁月静好,但离新加坡的“心脏”——中央商业区(CBD)都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而SMU呢?它的校园就建在市中心的Bras Basah,和CBD无缝衔接。从李光前商学院的大楼走出去,过个马路就是莱佛士城,再走几步就是新加坡的金融街Shenton Way和Raffles Place。
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实习通勤的便利性。当其他学校的同学还在为每天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CBD实习而叫苦不迭时,SMU的学生可以从容地上完早上的课,慢悠悠地走去公司实习,晚上甚至还能赶回学校参加社团活动。这种便利,让你可以在学期中轻松地做一份兼职实习(part-time internship),简历上又能多一笔宝贵的经验。
第二,无与伦比的人脉资源。SMU的学生社团,比如最富盛名的投资与金融俱乐部(SMUFINS),举办行业分享会简直不要太方便。他们可以直接邀请隔壁写字楼里的分析师、交易员甚至合伙人,下班后顺路过来做个分享。你在学校咖啡馆里,旁边坐着的可能就是某家基金的经理。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唾手可得的networking机会,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我认识一个SMU学姐,她的第一份实习,就是在学校附近参加一个行业酒会时,和一位德意志银行的总监聊得投机,当场被“捞”进去的。她说:“在SMU,你最大的优势就是‘近’。你和这个行业的物理距离近了,心理距离自然也就拉近了。”
这种地理优势,就像一个天然的buff,让你时刻沉浸在商业世界的氛围里,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人,都与你的职业目标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你的视野、谈吐和思维方式,都会不自觉地向一个真正的金融或咨询从业者靠拢。
SMU“关系网”:小而精,但真的能拉你一把
有人会说,SMU历史短,校友网络肯定不如NUS和NTU那么庞大。没错,论数量,SMU确实不占优势。但商科求职,校友网络的价值不在于广度,而在于“浓度”和“粘度”。
因为SMU的教学模式是小班化、高度互动的,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大家一起熬夜赶case,一起在课堂上被教授challenge,这种“战友情”远比几百人大课里的“点头之交”要牢固得多。毕业后,这种紧密的联系就转化成了一张强大而高效的关系网。
在新加坡的金融圈,流传着一个说法,叫“SMU Mafia”。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背后反映的是SMU校友在特定行业里极高的凝聚力。一个SMU的毕业生进入一家公司,如果他做得好,就会倾向于推荐自己的学弟学妹。一届传一届,慢慢地就在某些部门或公司里形成了强大的“SMU势力”。
例如,在四大(PwC, Deloitte, EY, KPMG)的审计和咨询部门,以及像DBS、OCBC、UOB这样的本地银行里,SMU的毕业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面试时,你的面试官很可能就是你的直系学长或学姐。在同等条件下,这种“自己人”的亲切感,无疑会为你增加不少印象分。
更重要的是,SMU的校友非常乐于分享。你可以通过LinkedIn轻松地联系到在目标公司工作的校友,向他们请教经验、寻求内推。大多数人都会热情地回复你,因为他们也曾这样被自己的学长学姐帮助过。这种良性循环,让SMU的校友网络虽然年轻,却充满活力和温度。
所以,别再只盯着学校的“年龄”了。一个能在你求职时真正拉你一把的学长,远比一百个你根本不认识的“杰出校友”要有用得多。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神话SMU,也不是说NUS和NTU不好。NUS的学术底蕴,NTU的工科优势,都是SMU无法比拟的。但在“商科求职”这个极其具体和现实的赛道上,SMU确实凭借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地理优势和职业支持,跑出了一条最高效的路径。
那么,最后的问题是,你应该怎么选?
别再傻乎乎地只看QS排名了,那玩意儿对HR来说参考价值有限。问问你自己几个问题:
你害怕在几十人面前公开发言吗?你享受和别人激烈辩论、碰撞思想的过程吗?你是一个目标导向极强,希望大学生活能和未来职业无缝衔接的人吗?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是”,那么别犹豫,SMU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名企预科班”。
如果你的性格更内向,喜欢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地钻研学问,享受纯粹的学术氛围,那么NUS或NTU可能更适合你。
记住,留学选校,就像选一双鞋。最贵的、名气最大的,不一定最合脚。真正重要的是,这双鞋能不能带你跑到你想去的终点。对那些立志要在毕业后杀入新加坡顶尖商界的朋友们来说,SMU这双“跑鞋”,或许就是能让你弯道超车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