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ANG 签证申请 · 懒人包核心提示 |
|---|
| 毕业后6个月内申请!这是黄金窗口期,不需要找到工作就能申请,错过就得多一道坎。 |
| 毕业证明不等同于毕业证!学校开的“Testimonia”(成绩单或毕业证明信)完全够用,别傻等那本几个月后才到手的毕业证书。 |
| 全程网申,拥抱电子签证!现在已经是“e-Visa”时代,从申请到拿签都可以网上搞定,再也不用跑去湾仔入境处排大队了。 |
| 检查好文件格式和大小!线上提交最怕的就是这个。照片、PDF,所有文件严格按照官网要求来,不然系统分分钟让你重新来过。 |
上周五晚,兰桂坊的音乐震耳欲聋,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小A和朋友们举着酒杯,庆祝学生时代的终结。香槟的气泡在灯光下闪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留港!搞钱!”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酒醒后的周一早上,当小A打开电脑,看到香港入境处官网那个严肃的蓝色页面和密密麻麻的“申请须知”时,昨晚的豪情壮志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ID990A表格是什么?Testimonia又是啥?我学生签证下个月就到期了,来得及吗?”一连串的问题让她头皮发麻。
嘿,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和小A一样,刚刚脱下毕业袍,下一秒就被IANG签证这个“大魔王”搞得焦虑不安?别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IANG签证,全称“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听起来官方又复杂,但它其实就是香港送给咱们这些毕业生的一份大礼包,一张能让你在这里合法“打怪升级”的入场券。今天,这篇攻略不想跟你讲官话,只想当一个靠谱的学长/学姐,像朋友一样,把这条路上的每一步、每一个坑都给你掰扯清楚。从你是不是“天选之人”到如何准备“装备”,再到怎么“走流程”,保证你看完这篇,心里就有底,能笑着跟签证焦虑说拜拜!
我是不是那个“天选之人”?——IANG申请资格自查
在冲向战场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手里的“角色卡”对不对。IANG签证主要面向两类玩家,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第一类:应届非本地毕业生(Recent Graduates)
这是绝大多数同学的赛道,也是最简单直接的。你需要满足的条件非常纯粹:
1. 你得是在香港修读了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课程,并且获得了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简单说,就是你在港大、中大、科大这些正经大学念完了本科、硕士或者博士。
2. “应届”的定义非常关键!你必须在“毕业日期起计的六个月内”递交申请。这个“毕业日期”不是你毕业典礼那天,而是你毕业证书上或学校通知你完成所有课程的那个日期。比如,你的毕业证书显示毕业日期是6月15日,那你最晚就要在12月14日之前提交申请。
最爽的一点是,走这个通道,你申请的时候“无需已获聘任”。也就是说,你可以先拿着这张为期24个月的签证,再慢慢找工作,给自己一个超长的缓冲期。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数据,每年有超过一万名非本地毕业生通过这个安排留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走的“应届”通道,成功率极高。
真实案例:学姐Sarah,去年7月从港城大硕士毕业。她一考完final,立马就去学校的Academic Regulations and Records Office申请了毕业证明信(Testimonia)。7月底递交了IANG网申,8月中就收到了电子签证。整个过程她都还没开始找工作,先安心回内地玩了一个月,9月份才回港正式开启求职路。这就是“应届”身份的最大优势!
第二类:回港非本地毕业生(Returning Non-local Graduates)
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上面说的6个月黄金申请期,比如毕业后先回了内地,一年后才决定回港发展,那就需要走这个通道了。条件稍微多了一点:
1. 学历要求和上面一样,必须是香港本地大学的全日制课程毕业生。
2. 关键区别来了:你递交申请时,必须“已在香港特区获得聘任”。并且,这份工作的要求是“薪酬福利条件须达到市场水平”,而且“该职位是毕业生通常担任的,及与申请人的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你得先在香港找到一份正经工作,公司愿意等你办好签证再入职。入境处会审查你的公司是否靠谱,给你的薪水是不是符合行业标准,以及你的岗位和你的专业背景是否匹配。比如你学金融的,去找一份金融分析师的工作,月薪3万港币,这就很合理。但如果你学的是哲学,去找一份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工作,入境处的主任可能就会打个问号了。
真实案例:学长Leo,三年前在港科大读完本科后回了上海工作。去年,他拿到香港一家Fintech公司的Offer,决定回港。他走的便是“回港毕业生”通道。除了常规材料,他还让公司HR提供了详细的雇佣合约、公司商业登记证、财务状况证明等一系列文件。因为材料准备充分,整个申请过程也只花了三周左右。虽然麻烦一点,但路子是完全通的。
特别提醒:对于读“Top-up degree”(衔接学士学位)的同学,你需要确保你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香港本地完成的全日制课程,才能符合资格。如果有疑问,最好直接发邮件给入境处(enquiry@immd.gov.hk)问清楚,别自己瞎猜。
别带错了“装备”!——最新材料清单大盘点
确定了自己是哪个“角色”,接下来就是准备“打怪装备”了。材料清单一定要严格按照官网来,多一样是累赘,少一样就得补件,耽误时间。我们分门别类,给你列得清清楚楚。
一、通用“神装”(所有人都需要)
1. 已填妥的申请表格(ID990A):可以在入境处官网下载最新的PDF版本。建议直接在电脑上填写再打印出来签名,比手写清晰多了。注意,表格有A、B两部分,如果是应届生自己申请,只需要填A部分。如果是回港毕业生,B部分需要你的雇主填写。
2. 有效的旅行证件复印件:对于内地同学来说,就是你的《往来港澳通行证》。需要复印有你个人资料的那一页、最新发出的学生签注页,以及你最近一次入境香港的盖印页。记得,通行证有效期最好在6个月以上。
3. 香港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纸上。
4. 一张近照:白底彩色证件照,尺寸要求是40mm x 50mm。如果网申,就准备好电子版。这个照片要求很严格,别戴帽子,别化浓妆,背景一定要纯白,不然很容易被系统打回。
二、“应届毕业生”专属道具
这是整个清单里最核心,也最容易让人犯迷糊的部分。你只需要提供一样东西来证明你毕业了:
毕业证明文件:注意,这里有三个选项,提供其中任何一个即可!
- 正式的学业成绩单(Official Transcript):最终的、显示你所有课程成绩和毕业结论的成绩单。
- 毕业证明信(Testimonia):这才是真正的“神器”!在你还没拿到正式毕业证的时候,学校可以开具一封官方信函,证明你已经完成了所有毕业要求,即将被授予学位。这封信通常在你所有成绩都出来后就可以向学校申请,速度很快。
- 毕业证书(Award Certificate):就是那本精美的毕业证。但通常要等好几个月才能拿到,所以不推荐用它来卡时间。
踩坑预警:每年都有同学傻等毕业证,结果错过了6个月的“应届”窗口期,被迫去找工作才能申请。记住,Testimonia的效力等同于毕业证!一考完试,就去学校官网搜“Testimonia application”,或者直接冲去注册处(Registry Office)问,把它搞到手,你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回港毕业生”的额外装备
除了上面的通用神装和毕业证明,你还需要向入境处证明你已经有了一份靠谱的工作。这部分材料需要你和公司HR密切配合。
1. 公司聘用合约或聘书副本:这份文件里要白纸黑字写清楚你的职位、薪酬、福利和雇佣期限等关键信息。
2. 公司商业登记证副本:这是证明公司合法存在的基础文件。
3. 公司财务状况证明文件副本:比如最近的利得税报税表、损益表或财务报告。这是为了证明公司有能力支付你的工资,不是空壳公司。
4. 公司业务证明文件:如果公司是新成立的(一年以内),还需要提供详细的业务计划、合同、发票等,证明公司在正常运营。
5. 雇主填写的申请表格B部分(ID990A Part B):这部分需要公司盖章签字。
朋友的经历:小林去年就是走的“回港”通道,他入职的是一家初创公司。HR一开始只给了他一份简单的Offer Letter。他拿着我们的清单,跟HR解释了入境处的要求,HR才配合地准备了正式的雇佣合约、商业登记证和上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他说:“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跟公司要这些文件,这是正规流程。把清单发给HR,他们专业的都懂。”
最后,别忘了申请费,目前是港币230元。网申的话,可以用信用卡在线支付。
不做时间管理大师,但求稳妥!——申请时间线规划
IANG申请就像一场限时任务,节奏很重要。错过了关键节点,简单模式也能变成困难模式。下面这份时间线,照着做,稳稳当当。
第一阶段:毕业前夕(5月-6月)
当你的毕业论文提交,Final也考完了,就可以开始行动了。这时候,你应该:
1. 确认毕业时间:去学校官网查一下Academic Calendar,或者问一下学院小米,搞清楚你的“Official Graduation Date”大概是哪天。这决定了你6个月黄金期的起止点。
2. 关注学校通知:学校通常会发邮件通知你何时可以申请成绩单和Testimonia。把这封邮件标星,设置提醒。
第二阶段:毕业信息确认后(6月-7月,黄金申请期)
当你收到学校邮件,确认你已经fulfill all graduation requirements(满足所有毕业要求)时,请立刻、马上:
1. 申请毕业证明文件:第一时间去学校系统申请Official Transcript或Testimonia。大部分学校处理这个需要3-5个工作日。这是你所有申请材料的“发动机”。
2. 准备其他材料:在等学校文件的同时,去把证件照拍好,通行证、身份证复印好,ID990A表格填好。所有材料扫描成电子版,分门别类存好。
3. 递交申请:所有材料一到手,立刻通过香港政府一站通(GovHK)网站进行网上递交。目前官方公布的承诺处理时间是2-4周。但毕业季是高峰期,越早交越好。建议在学生签证到期前至少一个月提交申请。
真实数据:根据我们网站去年的小范围调查,6月初提交申请的同学,平均等待时间是15个工作日;而拖到7月底才交的,平均等待时间延长到了25个工作日。所以,千万别拖延!
第三阶段:等待与获批(7月-8月)
提交申请后,你会收到一封确认信。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1. 留意邮件和电话:入境处如果对你的材料有疑问,会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你。保持通讯畅通。
2. 收到“缴费通知”:如果申请初步获批,你会收到一封邮件,让你在线支付签证费用。
3. 下载“电子签证”:缴费成功后,你就会收到“领取签证”的通知。现在已经全面实行e-Visa,你只需要登录系统,下载一个PDF文件,那个就是你的“电子签证”!把它打印出来,和你的通行证放在一起就行。
整个流程,从准备到拿到签证,顺利的话一个月就能搞定。记住,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早准备,早安心。
保姆级教程:手把手带你网上申请
现在,让我们进入实战演练环节。网上申请是最高效的方式,跟着下面的步骤走,小白也能轻松操作。
Step 1:找到入口
打开浏览器,搜索“香港政府一站通 GovHK”,进入网站后在搜索框里输入“IANG”或“非本地毕业生”,就能找到“网上申请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入口。或者直接保存这个网址,方便快捷。
Step 2:准备电子文件
这是最容易卡壳的一步。开始填表前,务必把所有文件按要求准备好:
- 照片:JPEG或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5MB,尺寸在1200x1600像素左右,背景必须是纯白色。可以用手机拍,然后用一些证件照App处理一下背景和尺寸。 - 文件(表格、证件、毕业证明等):PDF格式,单个文件大小同样不超过5MB。可以用手机扫描App(比如Scanner Pro)生成高质量的PDF。
朋友的教训:小哲同学当时就是因为照片背景带了一点点阴影,被系统连续拒绝了三次。后来他干脆对着家里的白墙,让室友帮忙拍了一张,用软件把背景调到纯白,才顺利上传。别在这种小细节上浪费时间!
Step 3:在线填写申请
进入系统后,按照指引一步步填写信息。大部分都是你的个人基本信息,照着证件填就行。有几个地方要注意:
- Present Address:填写你现在在香港的住址。
- Permanent Address:填写你内地的家庭住址。
- Proposed date of entry to Hong Kong:如果你人已经在香港,就填一个申请日之后的日期即可。
Step 4:上传文件
系统会有一个清晰的列表,让你把准备好的电子文件一一上传。比如“Travel Document”、“Hong Kong ID Card”、“Academic Proof”等。一项一项对应着上传,传完后检查一遍,确保没有传错。
Step 5:确认信息并签署
上传完毕后,系统会让你预览所有填写的信息和上传的文件。仔仔细细核对一遍,特别是你的名字拼音、证件号码,错一个字母都可能导致申请失败。确认无误后,用鼠标或在触控板上签上你的名字,就当是电子签名了。
Step 6:在线缴费
最后一步就是付钱啦。系统支持Visa、MasterCard、JCB和银联在线支付。准备好你的银行卡,输入信息,支付港币230元。支付成功后,你会看到一个“Acknowledgement of Application”的页面,记得把它保存或截图下来,上面有你的申请档案编号(Application Reference Number),方便日后查询进度。
Step 7:坐等e-Visa
搞定以上所有步骤,你就成功了99%。接下来就是每天刷刷邮箱,等待入境处的消息。收到缴费和领签的邮件通知后,按指引下载你的e-Visa。这个PDF文件非常重要,建议你存到手机、电脑、云盘里,再打印两份出来备用。
恭喜你,到这里,你的IANG签证就正式到手了!
学长学姐踩过的坑,你可别再掉了!
理论知识都学完了,最后我们来点实战经验,看看前人都在哪些地方摔过跤,咱们绕着走。
坑一:对“6个月”的理解偏差
再次强调,“毕业日期起的6个月内”是铁律。有位学妹以为是从毕业典礼那天算,结果典礼在11月,她的毕业日期其实是7月。等她12月慢悠悠准备申请时,才发现黄金期已经过了,最后只能先回内地,找到工作再走“回港”通道,白白折腾了几个月。
坑二:学生签证到期日的恐慌
你的学生签注上会有一个逗留期限(limit of stay),比如到8月31日。很多人以为IANG申请必须在这之前获批,不然就得离港。其实不是!只要你在这个日期之前“递交”了申请,即使你的学生签注过期了,在等待审批期间,你在香港的逗留也是合法的。当然,我们还是建议越早申请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坑三:忽视通行证有效期
IANG签证是贴在(现在是关联)你的港澳通行证上的。如果你的通行证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有效期,建议你先去换一本新的。因为IANG首次给的是24个月,如果你的通行证有效期不够,入境处给你的逗留期限可能会缩短,到时还得办延期,多一道手续。
坑四:回港毕业生对公司材料要求不明确
很多小公司或者外资公司的HR并不熟悉IANG的流程。如果你是回港毕业生,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研究透彻官网的材料清单,然后整理成一个清晰的checklist发给HR,告诉他们你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沟通效率最高,也能展现你的专业性。
拿到IANG只是开始——关于续签的悄悄话
当你成功拿到第一张IANG签证时,恭喜你,你已经开启了在香港的职场生涯。但这只是一个开始。IANG签证的续签模式通常是“2+3+3”,意味着你第一次拿到2年,之后可以续签3年,再续签3年,满7年就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续签的关键是什么?很简单:一份与你学历背景相符的全职工作,以及达到市场水平的薪酬。
在你持有IANG期间,你可以自由转换工作,不需要通知入境处。但在下一次续签前的3-4周,你需要向入境处证明,你不是在香港“躺平”,而是在积极工作。你需要提供在职证明、薪资证明、公司的一些基本文件等。只要你一直在正经工作,续签基本不成问题。
所以,拿到IANG后,别光顾着开心,也要开始为两年后的续签做规划。找到一份自己喜欢且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这才是把这张“入场券”用好的最佳方式。
好了,关于IANG签证的那些事儿,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我知道,面对这些条条框框,你可能会觉得烦,会觉得累。但请你相信,搞定IANG,就像是你在这座城市亲手打下的第一个“存档点”。它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终极目标,而是你脱下学生稚气,真正以一个“港漂”身份,开始书写自己故事的序章。别怕,一步一步来,当你的手机里下载好那张写着你名字的e-Visa时,你会发现,之前所有的焦虑都烟消云散。那张小小的电子标签背后,是你用努力换来的、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