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硕VS英硕,谁才是你的最优选?

puppy

还在为去英国读研还是去香港读研而纠结吗?感觉两边都好香,手心手背都是肉!同样是一年制硕士,性价比到底谁更高?英国申请的“先到先得”和香港的“神仙打架”,哪种录取模式更适合你?毕业后想留下工作,英国的毕业生签证和香港的IANG签证,哪个前景更好?别再自己瞎琢磨啦!这篇文章会从学费生活费、申请难度、就业前景和生活体验四个方面,帮你把两边的优劣势扒得明明白白,让你一眼看清哪个才是你的“梦中情硕”,快来看看吧!

小编温馨提示
哈喽各位准留学生!这篇文章里的所有学费、生活费数据和签证政策,都是小编吐血整理的最新信息(截至2024年初)。但是政策和汇率天天在变,大家在做最终决定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和移民局官网再三确认哦!祝大家申请顺利,都能拿到梦校的offer!

港硕VS英硕,谁才是你的最优选?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了学妹小雅的“夺命连环问”。

“学姐救命!我手上一个UCL的教育学offer,一个港大的教育学offer,我快纠结死了!UCL是我的梦中情校啊,光是想象在伦敦喂鸽子的场景就觉得好浪漫。但港大离家近,感觉回来发展也方便,而且学费生活费好像能省一大笔……我到底该怎么选啊?”

看着聊天框里小雅发来的一连串抓狂的表情包,我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港硕和英硕,这两个同样以“一年制、高含金量”著称的选项,就像是摆在你面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选哪个都觉得会错过另一个的美好。

英国的G5名校光环,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又是求职路上的硬通货。申请模式一个“先到先得”,一个“神仙打架”;毕业后一个有毕业生(Graduate Route)签证,一个有IANG签证。到底怎么比?怎么选?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把这两位“选手”从头到脚扒个遍。咱们不搞虚的,直接上数据、讲案例,从四个大家最关心的方面——花销、申请、就业、生活——给你来一场全方位的深度PK。看完这篇,保证你心里那杆秤,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该偏向哪一边!

钱包大作战:英硕 VS 港硕,谁更“烧钱”?

聊留学,钱是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这直接关系到爸妈的钱包厚度和我们未来一年的生活质量。同样是一年,在英国和在中国香港,花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们来算一笔账。总花费 = 学费 + 生活费。

先看大头——学费。这几年全球通胀,学费也是蹭蹭往上涨。总的来说,英国的学费比香港要贵上一截,尤其是名校的热门专业。

我们拿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商科来举个例子。2024年入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MSc Finance专业,学费是惊人的£42,336,约合人民币38.5万元。而香港大学(HKU)的Master of Finance,学费是HK$468,000,约合人民币43.3万元。咦?这么看好像港大还贵一些?

别急,这只是个例。我们再看看别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MSc Computing学费是£39,400(约人民币35.8万),而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MSc in Big Data Technology学费是HK$321,000(约人民币29.7万)。这么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通常来说,英国大部分授课型硕士的学费在£22,000到£35,000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20万到32万。而香港的硕士学费,大部分在HK$180,000到HK$300,000之间,也就是人民币16万到28万。商科、金融这类“王牌专业”两地都会更贵一些,但总体上英国还是要高出一个档次。

再聊聊生活费,这个更是天差地别。最大的变量,就是你选择的城市。

如果你在英国,伦敦和非伦敦地区完全是两个世界。我一个在伦敦读UCL的朋友,住在二区的学生公寓,一个很小的单人间,一个月租金就要£1000(约人民币9100元)。而另一个在曼彻斯特大学的朋友,合租的公寓单间一个月才£500左右,生活幸福感直接翻倍。根据英国政府的官方建议,在伦敦地区生活,建议准备每月£1,334,非伦敦地区则是£1,023。

咱们来算个总账(按10个月计算):
在伦敦:£1,334 x 10 = £13,340,约人民币12万元。
在非伦敦地区(如曼城、爱丁堡):£1,023 x 10 = £10,230,约人民币9.3万元。

而香港呢?香港的“寸土寸金”是出了名的。想住得舒服点,挑战非常大。我一个在港中文(CUHK)读书的学妹,和同学在学校附近合租,一个“鸽子笼”大小的房间,月租也要HK$6,000-8,000。吃饭、交通方面,香港的物价和国内一线城市比如深圳、上海差不多,甚至更高。一顿普通的茶餐厅快餐,也要HK$50-70。香港入境处给出的生活费参考是每年HK$100,000到HK$150,000,也就是人民币9万到13.8万。

综合算下来:
- 英国硕士总花费:(非伦敦地区)20万学费 + 9.3万生活费 ≈ 30万人民币起步
- 英国硕士总花费:(伦敦地区)32万学费 + 12万生活费 ≈ 44万人民币起步
- 香港硕士总花费:16万学费 + 9万生活费 ≈ 25万人民币起步

一句话总结:追求性价比,想离家近一点,香港无疑是更经济的选择。如果预算充足,向往体验纯正的欧洲文化,那英国也绝对值回票价。这第一关,就看你的钱包怎么投票啦!

录取玄学:英国“赶早集” VS 香港“神仙打架”

花多少钱是“能不能去”的问题,而申请难度则是“去不去得了”的问题。英国和香港的申请系统和录取偏好,简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先说英国,它的核心玩法是“Rolling Admissio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滚动录取、先到先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学校开放申请通道后,就开始审理材料,录一个少一个位置,录满了就关通道。这就像赶集,去得越早,能买到的“好菜”就越多。

所以申请英硕,一个字:快!尤其是那些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爱丁ा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的商学院,KCL的市场营销等,基本上每年9、10月一开放,12月可能就第一轮截止甚至直接录满了。我有个同学,背景很不错,211大学均分88,因为考雅思耽误了,拖到第二年3月份才递交申请,结果心仪的专业全都关闭了,最后只能去一个保底学校,肠子都悔青了。

英国大学非常看重你的本科院校背景和GP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卡list”。很多学校都有自己内部认可的中国大学名单。如果你的本科院校不在list上,可能你均分再高,文书写得再天花乱坠,系统第一轮就直接给你筛掉了。但好处是,对于实习、科研这些软背景,除了顶级的G5商学院,大部分学校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

英硕申请画像:本科背景好(985/211/双一流或在学校认可名单内),GPA达标,语言成绩不错,最重要的是,手速快,规划早!

再来看看香港,它的申请模式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的精英筛选模式。由于地理位置近、文化差异小、就业前景好,香港成了内地学生“卷”出新高度的战场,申请难度逐年攀升,堪称“神仙打架”。

香港的学校虽然也会分轮次审理,但它更像是一个“比武招亲”的大会。学校会把收到的所有申请放在一起比较,从中挑出最优秀的一批。这就意味着,你不仅要和自己比,还要和成千上万的优秀申请者比。

我身边拿到港三(港大、港科大、港中文)offer的同学,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六边形战士”:985/211本科 + 88以上的GPA + 7.0以上的雅思 + 几段大厂的亮眼实习 + 丰富的科研或比赛经历。商科申请者,手里没个700+的GMAT成绩,都不太好意思点提交。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学弟小李,某211财经院校,均分89,雅思7.5,两段券商实习,一段四大实习,申请港科大的金融数学,依然被放进了waiting list苦等。而另一个同学小张,双非院校但均分高达92,申请英国华威大学的商学院,很快就拿到了offer。

港硕申请画像:硬件软件都无懈可击的“卷王”。不仅本科背景和GPA要顶尖,软实力更是不能有任何短板。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的本科背景和成绩很过硬,但实习科研相对没那么丰富,或者你是个急性子,喜欢早早锁定offer,那英国的“赶早集”模式更适合你。如果你是全方位发展的“学霸”,不畏惧竞争,享受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快感,那香港的“神仙打架”会是你的舞台。

毕业留下来:英国Graduate Route VS 香港IANG,哪个更有“钱”景?

“读研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相信这是很多同学最真实的想法。毕业后能不能留下来,当地的就业环境和签证政策,自然成了我们考量的重中之重。

先看英国。为了吸引人才,英国在2021年恢复了PSW签证,现在叫“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这个签证允许在英国获得学位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无条件留在英国2年找工作。博士毕业生更是可以留3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无条件”这三个字含金量很高,意味着你不需要在毕业前就找到工作,也没有薪资门槛。你可以用这两年时间去实习、去旅游、去尝试不同的工作,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对于想体验海外工作,积累经验的同学来说,这2年时间非常宝贵。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想在英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并不容易。首先是文化和语言的挑战,其次是英国的就业市场对非欧盟人士来说,竞争一直很激烈。很多公司不愿意为新人提供有担保资质(Sponsorship)的工作签证。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2021/22届毕业的国际学生中,毕业15个月后,有大约58%的人在英国工作,这个比例不算低,但挑战依然存在。金融、IT、工程等专业会相对好找一些,文科社科类则难度较大。

一个在伦敦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招聘的毕业生,大部分还是来自牛剑、LSE、IC这几所顶级名校。伦敦的起薪相对较高,金融城一个分析师的起薪能达到£50,000-£60,000,但其他行业的起薪普遍在£30,000左右。

再来看香港。香港的王牌就是“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IANG签证。这个政策比英国的还要“香”!只要你在香港修读了全日制课程并获得学位,毕业后的12个月内,可以无条件申请留港24个月。这个签证的续签也相对灵活,只要你的工作符合一定的薪资和行业要求,就可以一直续下去,满7年还能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又是连接内地和世界的桥梁,就业机会非常多。金融、会计、法律、IT等都是热门行业。而且香港背靠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很多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看中的正是这里既能接触国际化的平台,又能随时关注内地市场的机会。

语言上,虽然粤语是主流,但普通话和英语在工作场合完全通用,融入起来几乎没有障碍。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数据,港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在HK$20,000到HK$30,000之间,金融等高薪行业会更高。对于很多内地学生来说,在香港工作几年,带着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再回到北上广深,履历会非常有竞争力。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想体验纯粹的西方工作环境,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有绝对自信,不怕挑战,英国的2年毕业生签证是很好的“敲门砖”。如果你更看重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希望有一个离家近、文化相通、同时又能连接内地与国际的平台,香港的IANG签证和其背后的发展机遇,可能是更稳妥、更有“钱”景的选择。

体验感拉满:英伦风情 VS 港式生活

读研的这一年,绝不仅仅是上课和写论文,更是一段宝贵的人生体验。你选择去哪里,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选择英国,你得到的是一整片欧洲大陆。周末花几十镑买张廉价机票,就可以飞到巴黎喂鸽子,去罗马逛斗兽场,在巴塞罗那看高迪的建筑。英国本身,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就足够你探索一年。你可以去大英博物馆看遍世界珍宝,在西区的剧院里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歌剧魅影》,在苏格兰高地感受苍茫与壮阔。

生活节奏上,除了伦敦,英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一种“慢悠悠”的闲适感。下午三四点,街边的咖啡馆和酒吧就坐满了人。人们注重work-life balance,周末就是完完全全的休息时间。当然,你也可能要忍受这里“黑暗料理”和一年300天的雨天。我一个朋友就吐槽,在英国厨艺被逼得突飞猛进,因为外面的东西实在又贵又不好吃。

选择香港,你得到的是一个24小时永不打烊的活力都市。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体。你可以在中环感受世界顶级金融中心的快节奏,也可以在庙街、深水埗体验最地道的市井烟火气。香港的便利程度是世界顶级的,地铁网络四通八达,楼下就是7-11和各种餐厅,半夜想吃一碗云吞面,走几步路就能满足你。

对于“中国胃”来说,香港简直是天堂。从米其林餐厅到街边小吃,粤菜、日料、东南亚菜……美食多到你选择困难。而且,香港虽然小,但自然风光一点也不差。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麦理浩径徒步,去西贡的海边吃海鲜,去离岛享受片刻的宁静,都是绝佳的放松方式。

当然,香港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城市拥挤、节奏飞快,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你可能需要适应狭小的居住空间和无处不在的“卷”的氛围。但好处是,这里离家近,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几乎无缝衔接,想家了买张高铁票或机票就能随时回去。

一句话总结:问问你自己,你更期待哪种画面?是周末在欧洲小镇的阳光下喝咖啡,还是在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中思考人生?是想体验一种全然不同的文化冲击,还是在一个熟悉又充满机遇的环境里快速成长?你的心会告诉你答案。

好了,聊到这里,相信你对港硕和英硕的利弊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其实你看,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最优选”,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

不要只盯着排名和名气,那只是一个标签。问问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你留学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是想开拓眼界,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还是为了一个含金量高的学位,为回国就业铺路?你的家庭预算是怎样的?你的性格是喜欢冒险挑战,还是偏爱稳妥安定?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留学这一年,很短,也很长。它可能会是你人生中看世界、塑造自己的最关键的一年。所以,别让他人的意见左右你,也别被网络上的各种“鄙视链”绑架。遵从你的内心,勇敢地做出那个让你在午夜梦回时,都会因为期待而兴奋不已的选择吧!

无论你最终选择了泰晤士河畔的朦胧,还是维多利亚港的繁星,那都将是你人生中最独一无二的风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