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愁爬藤!IB学霸教你弯道超车

puppy

还在为“爬藤”这事儿焦虑,感觉自己都快卷不动了?别慌!这篇文章里的IB学霸不教你硬拼,而是带你“弯道超车”。想知道怎么把让人头秃的EE、CAS变成申请文书里的高光时刻吗?想知道如何不靠堆砌活动,而是讲好一个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故事吗?这里全是过来人的真心干货,教你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赛道,在申请大军中漂亮地脱颖而出。快来看看,保证你豁然开朗!

IB申请“弯道超车”避坑指南
别光顾着刷分:44分被拒,42分被录的案例每年都有。招生官想看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串数字。
EE/CAS不是负担,是金矿:把它们从“必做任务”变成你个人故事的“核心素材”,深度和独特性就出来了。
讲故事 > 列清单:十个零散的活动,不如一个有深度、有连续性的故事。找到你的主线,让所有经历都为它服务。
真诚是必杀技:别编造“高大上”的经历。从自己真实的兴趣和困惑出发,你的文书才会动人。

嘿,各位在lxs.net奋斗的兄弟姐妹们!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想聊个掏心窝子的话题。上个月,我跟一个刚经历完申请季的学妹Emma吃饭,小姑娘IB预估44,模联主席,钢琴十级,履历金光闪闪。结果呢?ED的藤校给了她一封拒信,RD也是一堆waitlist。她端着杯咖啡,满眼血丝地问我:“我到底哪里不够‘卷’?”

看着她那张写满疲惫和困惑的脸,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正在“爬藤”路上焦虑的你我。我们拼命刷分,疯狂堆活动,把日程表填得密不透风,生怕自己比别人少做了哪怕一件事。但我们好像都忘了问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做的这一切,真的能让招生官记住我们吗?

今天这篇文章,不想再给大家打鸡血,教你怎么“卷”得更猛。我想跟你聊聊,如何利用IB这个神奇的课程体系,帮你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实现漂亮的“弯道超车”。

你的EE和CAS,不是作业,是申请文书的“预告片”

咱们先来聊聊IBer最头秃的两件事:EE(拓展论文)和CAS(创意、活动、服务)。很多人把它们当成毕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写完、做完,就赶紧扔到一边。天啊,这简直是把一座金矿当成了废石场!

你想想,招生官每天要看成百上千份申请。大部分人的履历看起来都差不多:学校社团、社区志愿者、乐器考级……这时候,一份闪着光的EE研究和一个有血有肉的CAS故事,就是你跳出人堆的“钩子”。

怎么做?别把它们当任务,把它们当成你“个人品牌”的第一个项目。

先说EE。大多数人选EE题目的逻辑是:“哪个好拿分?”或者“我的老师最擅长哪个?”。但“弯道超车”的思路是:“哪个题目最能代表‘我’?”

我认识一个学长Leo,他对经济学和游戏都极度痴迷。他没有选一个“安全”的宏观经济题目,比如“论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他的EE题目是:《“稀缺性”的经济学模型如何影响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的虚拟道具定价?》。

这个题目一出来,一个鲜活的形象就立住了:一个爱钻研、能把学术理论和个人兴趣巧妙结合的年轻人。他不仅查阅了大量经济学文献,还真的去游戏论坛里发问卷,收集了几千份数据,用统计软件跑了模型。这篇EE让他拿了A,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申请文书里,他把这段研究经历写成了一个关于“探索”的故事:从一个游戏里的现象,到对现实世界经济学原理的深刻理解。这比干巴巴地说“我热爱经济学”要生动一万倍。

根据IBO官方2023年发布的数据,全球IBDP学生的平均分为30.24分。能拿到40分以上的学生,已经属于全球前10%的佼佼者。但问题是,当大家都手握高分时,分数就贬值了。这时候,一份能体现你学术热情和研究潜力的EE,价值就远超那1-2分的差距。

再说CAS。求你了,别再把它做成“打卡清单”了!“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参加学校的篮球赛”……这些活动没有错,但它们太普通了,无法让你脱颖而出。

CAS的精髓在于创造一个属于你的“项目”,并且在这个项目里展现你的成长弧光。记住三个关键词:深度、连续性、影响力。

我听过一个超酷的案例。一个叫Sara的女孩,她住在海边,很关心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她的CAS是这么做的:

  • Activity(活动):她没有止步于参加海滩清洁活动。她学习了如何进行水质取样和微塑料分析,每周固定去家附近的海滩和河流入海口取样,坚持了一年,记录数据。

  • Creativity(创意):她把收集到的五颜六色的塑料碎片,像马赛克一样,拼成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艺术画。她还用Vlog记录了自己整个项目的过程,剪成了一个5分钟的纪录片,发布在YouTube上。

  • Service(服务):她用自己收集的数据和创作的艺术品,在社区里办了一个小型展览。她还联系了本地的几家咖啡馆,说服他们把塑料吸管换成纸吸管或可降解吸管。

看到了吗?这不是三个孤立的活动,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项目。它展示了Sara的科学探究精神(Activity)、艺术表达能力(Creativity)和社会责任感(Service)。整个故事线清晰、有力,充满了个人色彩。当她在文书里讲述这个故事时,招生官看到的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的标签,而是一个有行动力、有创造力、有思考深度的年轻公民。

拒绝“活动清单”,打造你的“主角故事线”

每年申请季,藤校的招生官都会提到一个词:“Spike”,翻译过来就是“长钉”或“亮点”。意思是,他们不想招一个所有方面都是80分的“水桶型”学生,而更偏爱在某个领域达到99分的“长钉型”学生。这个“长钉”,就是你的“主角故事线”。

太多同学的申请策略是“广撒网”。听说辩论对申请好,就去参加;听说编程热门,就去学Python;听说公益背景加分,就去非洲支教两周。最后履历表拉出来,长长一串,看起来很厉害,但招生官看完,脑子里一片模糊,根本记不住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这种“清单式”的履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经行不通了。根据哈佛大学官网公布的2028届新生数据,录取率仅为3.59%。在数万名同样优秀的申请者中,你怎么让招生官为你转身?

答案是:找到你的那根“长钉”,然后把你所有的经历,像串珠子一样,串在这根主线上。

举个例子。假设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你的故事线就可以这样构建:

  • 学术:IB课程选课,选择地理HL、经济HL和环境科学。你的EE题目,可以研究你所在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效率。你的TOK论文,可以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伦理冲突?”

  • 活动:你的CAS项目,可以围绕发起一个社区堆肥计划展开。你还可以参加学校的环保社团,但不是普通成员,而是去推动一个具体的改变,比如减少学校食堂的食物浪费。

  • 课外:暑假,你可以不去那些昂贵的“爬藤背景提升夏令营”,而是去本地的城市规划部门或者一个环保NGO实习。哪怕只是做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工作,你也能获得一手洞察。

  • 阅读:你会主动去读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类经典著作,并在文书或面试中,自然地流露出你对这个领域的思考深度。

当这些经历全部呈现出来时,招生官看到的就不再是一堆零散的活动,而是一个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充满热情、并持续为此付出行动和思考的未来城市规划师或政策制定者。这个形象是立体的、可信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你不再是“又一个”IB高分学生,你成了“那个”对城市规划有独特见解的孩子。

你的“长钉”可以是你热爱的任何东西:可以是天体物理,可以是古典哲学,可以是独立游戏设计,甚至可以是研究昆虫。关键不在于这个领域有多“高大上”,而在于你钻研得有多深,以及你如何将这份热爱转化为独特的行动和见解。

文书,不是你的“说明书”,而是你的“个人电影”

聊了这么多素材的准备,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呈现——也就是文书。

一个最常见的文书误区,就是把它写成了一份“个人简历扩写版”。“我参加了模联,锻炼了我的领导力。我还去敬老院做义工,培养了我的同理心。此外,我……” 停!这种写法,招生官一天要看几百遍,内心毫无波澜。

记住,文书不是说明文,它是一部关于你的微型电影。你要做的不是告诉招生官你有什么品质,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让他自己“看”到你的品质。

这就是“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告知)的黄金法则。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做海洋塑料项目的女孩Sara吗?

“Tell”的写法是:“我的CAS项目让我变得更有责任感和创造力。我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并用艺术的形式呈现,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很无聊,对吧?)

“Show”的写法是:“去年八月的一个午后,暴雨刚过,我戴着手套,在散发着腥味的海滩上,从一堆缠绕的海草里,抠出了一只被蓝色塑料绳紧紧捆住腿的小海鸟。那一刻,我手里攥着的冰冷绳索,不再是联合国报告里的一个抽象数据,而是差点杀死一个生命的凶器。我决定,我不能只是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要让更多人‘看’到它。于是,我的相机、我的显微镜、我的画笔,都成了我的武器……”

哪一个更能打动你?

你的EE研究过程中的一次失败,你的CAS项目中和队友的一次激烈争吵,你为了一个TOK问题跟老师辩论到面红耳赤的瞬间……这些充满细节、冲突和情感的“小事”,才是构成你这部“个人电影”最精彩的镜头。它们展现了你的好奇心、你的坚韧、你的反思、你的成长。而这些,恰恰是顶尖大学最看重的品质。

斯坦福大学前招生官J.P. Morgan曾说过:“我们已经知道你很聪明了,通过你的成绩单就能看出来。现在,请告诉我们,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的文书,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机会。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让你感觉豁然开朗一些?

“爬藤”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笔直的登山道。当那条路上挤满了人的时候,硬拼体力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聪明的人,会懂得利用手头已有的工具——你的IB课程,你的每一次探索和尝试——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景独特的小径。

别再盯着别人的跑道了。你的EE,你的CAS,你熬过的每一个研究TOK的深夜,都不是为了凑数。它们是你故事的碎片。现在,把它们拼起来,讲给世界听。

你的故事,独一无二。这,才是申请路上最硬核的装备。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