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学霸!墨大科学节等你来燥!

puppy

是不是感觉每天除了赶due就是泡图书馆,快要忘了玩是什么感觉了?快别只当个埋头苦读的学霸啦!墨尔本大学一年一度的科学节,就是为你准备的解压大礼包!这里没有枯燥的公式和讲座,只有酷炫的黑科技、脑洞大开的互动实验,还有各种让你“哇”出声的新奇玩意儿。这绝对是你走出教室,放松大脑,还能顺便认识一帮有趣新朋友的最好机会。想知道有哪些必打卡的宝藏活动,怎么给自己的留学生活加点不一样的料吗?快来一起看看,保证让你对墨大和科学都刮目相看,燥起来!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你留学生活里的“宝藏充电攻略”!别急着划走,先泡杯咖啡,花十分钟读完。我敢保证,它会让你对“学习”和“玩”有全新的看法。读完你会发现,原来在墨大,最酷的不是GPA,而是拥有一个会玩又有趣的大脑!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夜晚。

凌晨一点的Baillieu图书馆,窗外是墨尔本静谧的夜,窗内却是键盘敲击声和咖啡因混合的焦虑味道。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屏幕上的文献密密麻麻,像一群跳着嘲讽舞蹈的蚂蚁。手机屏幕亮起,是朋友发来的蹦迪视频,电音和闪烁的灯光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你叹了口气,默默把手机调成静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篇due,今晚必须肝完。

来墨尔本之前,我们都幻想过留学生活是多么精彩纷呈:周末去维妈市场逛吃,假期去大洋路自驾,在亚拉河畔和朋友野餐……可现实却是,我们的生活被简化成了一条三点一线:家、教室、图书馆。我们成了别人口中的“学霸”,却快忘了放声大笑是什么感觉,忘了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曾是多么滚烫。

如果你觉得我戳中了你的心事,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解药。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在墨尔本大学,有一种活动,它能让你在知识的海洋里“冲浪”而不是“溺水”,能让你的大脑重新充满电,还能让你认识一堆比Google还有趣的真人。这就是一年一度的——墨尔本大学科学节(Science Festival)!

颠覆你想象的“科学派对”

一提到“科学”,你脑子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白大褂、烧杯、还有让人头秃的复杂公式?打住!墨大的科学节,早就把这些刻板印象扔进了垃圾桶。它更像一个开在校园里的巨型嘉年华,一个融合了艺术、科技和奇思妙想的游乐场。

这里的“讲座”,可能是一位世界顶尖的神经科学家,用讲脱口秀的方式,告诉你为什么你总在deadline前一天效率最高。这里的“展览”,可能是让你戴上VR眼镜,亲身走进一个细胞内部,看一场DNA的华丽舞蹈。这里没有考试,没有评分,只有纯粹的好奇心和“哇哦”的惊叹声。

就拿坐落在Grattan Street上的科学馆(Science Gallery Melbourne)来说,它本身就是科学节的核心阵地之一。这里常年举办各种脑洞大开的展览。比如前几年的现象级展览“MENTAL: Head Inside”,它不是枯燥地讲解心理学,而是通过2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和研究者的互动作品,让你亲身体验和探讨心理健康的复杂世界。这个展览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吸引了超过10万名参观者,很多人走出展馆时都说,第一次感觉科学离自己的内心这么近。还有一个叫“SWARM”的展览,探讨的是集体行为,从蜂群到人类社会,艺术家们用装置和影像,把这个抽象的社会学和生物学概念,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可以让你成为“蜂群”的一部分参与其中。这哪里是上课?这分明是大型沉浸式剧本杀!

亲手“触摸”未来,是什么感觉?

我们每天都在谈论AI、元宇宙、基因编辑,这些词听起来离我们很远,像是新闻里的标题。但在墨大科学节,这些“未来”就在你的指尖。

你将有机会走进那些平时门禁森严的实验室。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会搬出他们最新的机器人,有的会泡咖啡,有的会画画,你甚至可以和它们来一场石头剪刀布的对决。我记得有一年,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就办了一个“AI伦理”的互动工作坊。参与者被分成小组,模拟一个AI决策委员会,去决定一个虚拟城市里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情况下应该“撞向谁”。现场讨论的激烈程度,堪比一场奇葩说总决赛。这个活动结束后,每个人对AI的理解,都远远超出了“一个很聪明的程序”这种简单的认知。

还有各种各样的动手环节。你可能在一个工作坊里,跟着生物科学的博士生,用最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DNA模型;也可能在另一个角落,学习如何用3D打印机,把自己设计的奇特小玩意儿变成现实。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周(National Science Week)的官方数据,每年全澳有超过1000场活动,吸引超过百万民众参与,而墨大作为澳洲顶尖学府,贡献的活动质量和创意都是顶级的。这些活动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把象牙塔里的知识,变成你能玩、能碰、能带走的酷炫体验。当你亲手操作过、争论过、创造过,那些曾经遥远的概念,才会真正成为你认知世界的一部分。

这不只是“看热闹”,更是社交充电站

留学生活里,最怕的是什么?是孤独。我们每天穿梭在巨大的校园里,身边有成千上万的同学,但真正能说上话的,可能还是那几个同专业的“due友”。圈子小,生活单调,是很多留学生的痛点。

科学节恰好提供了一个打破这种局面的完美契机。它的活动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年级,甚至还有很多墨尔本本地的居民。这里的社交,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非常轻松自然。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关于“宇宙暗物质”的公众讲座上,被讲者的一个笑话逗乐,旁边的陌生人也笑了起来,你们相视一笑,讲座结束后可能就会一起讨论刚才那个有趣的比喻。或者,在一个VR体验区,你和另一个同学因为排队而开始聊天,发现对方竟然是你很想认识的某个专业的学生,你们可以聊聊彼此的课程,吐槽一下共同的烦恼。去年科学节期间,校园里甚至还有科学主题的“Food Truck Park”,大家拿着小吃,坐在草坪上,听着乐队的现场表演,空气中都弥漫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交朋友,远比在课堂上加个微信要来得深刻和有趣。

你在这里遇到的,可能是一个正在研究如何用藻类发电的环保达人,也可能是一个能把天文学讲成单口相声的民间高手。和这些有趣灵魂的碰撞,会极大地拓宽你的视野。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在做着这么酷的事情,而你自己的那点学业压力,好像也没那么天塌下来了。

小白也能玩转!科学节实用打卡Tips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这份“玩转攻略”请收好,保证让你不走弯路,玩得尽兴!

提前看好“节目单”。墨大科学节通常在每年的八月份,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周的一部分。学校官网、学生邮件以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会提前一两个月发布详细的活动日程。花点时间浏览一下,看看哪些主题是你感兴趣的。是人工智能?还是海洋生物?或是心理学?把你心动的活动标记下来。

手快有,手慢无!很多高质量的工作坊、讲座和实验室参观,虽然是免费的,但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book a ticket)。因为名额有限,这些热门活动通常很快就会被抢光。所以,看到喜欢的,别犹豫,立刻下手!设个闹钟提醒自己抢票,绝对是明智之举。

别怕一个人去。虽然和朋友一起玩很棒,但如果你暂时找不到伴,也千万别打退堂鼓。一个人参加活动,反而更自由,也更容易认识新朋友。记住,来这里的每个人都带着一颗开放和好奇的心,大胆地去跟旁边的人搭话,问一个“你觉得这个好玩吗?”就是最好的开场白。

穿双舒服的鞋。科学节的活动地点可能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从老四方院到新修的教学楼,你可能需要来一场“校园马拉松”。所以,放弃你的高跟鞋吧,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才是你的最佳战友。

带上你的好奇心,放下你的“学霸包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来这里,你不是来上课的,不是来拿学分的。你就是来玩的。允许自己对一些“傻问题”感到好奇,允许自己被一些新奇的玩意儿震惊。尽情地去体验,去感受,去享受这个过程。这趟旅程的收获,绝对比你熬夜复习一章书要多得多。

说真的,留学这几年,眨眼就过去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固然重要,但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那些让你心跳加速的瞬间,那些拓展了你认知边界的体验,才是你日后回想起来,会忍不住微笑的宝藏。

所以,下次当你又被due压得喘不过气时,不妨抬头看看窗外。别忘了,在墨尔本大学,学习不只有一种姿势。合上你的电脑,走出图书馆,去科学节燥起来吧!去看看那些最聪明的大脑在玩些什么,去亲手触摸一下未来的轮廓。这不仅是给大脑放个假,更是给你的人生履历,添上最酷、最与众不同的一笔。

毕竟,谁说学霸就不能是全场最会玩的那个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