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党注意!最新政策变动千万别错过

puppy

各位正在英国或准备启程的小伙伴们,最近可得打起精神啦!英国政策又迎来了一波大变动,每条都和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未来规划息息相关。大家最关心的毕业生签证(PSW)未来走向如何?想留英工作,最低工资线直接飙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你准备好了吗?不仅如此,移民医疗附加费(IHS)也悄悄大涨,连授课型硕士带家属的通道也正式关闭了。这些变化背后到底藏着哪些细节?会对我们的签证申请、求职路径和生活成本产生多大影响?赶紧点进来看我们为你整理的最新最全解读,提前做好准备,千万别让信息差耽误了大事!

英国留学政策变动速览
毕业生签证 (PSW): 移民咨询委员会 (MAC) 建议保留,政府已采纳,暂时安全!但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工作签证 (Skilled Worker Visa): 最低年薪门槛从£26,200飙升至£38,700。毕业生作为“新人”申请有优惠,但门槛也提至£30,960。
移民医疗附加费 (IHS): 学生签证申请者每年费用从£470涨至£776;其他签证类型(如工签、PSW)从£624涨至£1,035。
家属陪读签证 (Dependant Visa): 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研究生(如MA, MSc)不能再为家属申请陪读签证。博士和研究型硕士不受影响。

嘿,各位在lxs.net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最近后台私信都快爆了,问的都是关于英国签证政策的事。有个叫Leo的学弟给我留言,说他去年夏天刚从UCL毕业,拿着PSW签证,手里揣着一份市场分析岗的offer,薪水£32,000,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结果公司HR突然告诉他,因为政策变了,这个薪水可能办不了工签了,让他“再等等消息”。

Leo当时就懵了,他说:“小编,我感觉像玩游戏玩到最后一关,结果系统告诉我规则改了,得从头再来。我这一年的努力和规划,难道都要打水漂了吗?”

我特别理解Leo的心情。这种悬在半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感觉,几乎是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的。英国政府最近这一连串的政策“组合拳”,确实打得不少同学措手不及。从工签薪资门槛的暴涨,到PSW签证的“生死未卜”,再到医疗附加费的悄悄加价,每一条都像一块大石头,砸在我们本就不平静的留学生活里。

但是!慌张解决不了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把这些新政一条一条掰开揉碎了看,搞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我们究竟有多大影响,以及最重要的——我们该怎么办。信息差才是最大的敌人,咱们先把信息搞对称了,再谈下一步的规划!

工签门槛暴涨,£38,700的年薪是什么概念?

咱们先来说说最“致命”的这条——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薪资门槛的大幅提升。就在2024年4月4日,这个门槛从之前的£26,200一年,直接跳到了£38,700。对,你没看错,涨了将近50%!

£38,700是什么概念?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2023年英国全职员工的年薪中位数大约是£34,963。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工签门槛,比英国一半以上的全职工作者挣得还要多。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身边有个学金融的朋友,去年在一家中型投行实习,表现特别好,公司口头答应给她转正,当时的薪资标准是£35,000。在旧政策下,这薪水绰绰有余。但新政一出,HR只能遗憾地告诉她,除非公司愿意把她的起薪提到£38,700以上,否则无法为她提供Sponsor。最后,这个机会就这么溜走了。她跟我说,感觉自己不是输给了能力,而是输给了一个数字。

不过,大家也别被这个£38,700吓得直接躺平。政策里其实给咱们毕业生留了一个“后门”,那就是“New Entrant”(新人)优惠。如果你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享受这个优惠:

  • 申请时未满26周岁
  • 正在从毕业生签证(PSW)转为工作签证
  • 你申请的工作是博士后职位

作为“新人”,你的薪资门槛会降低到£30,960,或者是你所在职位“going rate”(行业标准薪资)的70%,哪个高就按哪个算。虽然£30,960也比过去的£26,200高了不少,但至少比£38,700看起来要“友好”得多,让很多毕业生看到了一丝曙光。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申请一个“IT Business Analyst”的职位。根据最新的薪资标准,这个职位的“going rate”是£42,900。那么,即使你符合“New Entrant”的条件,你的薪水也必须达到£30,960和£42,900*70% = £30,030中的较高者,也就是£30,960。但如果你的目标职位是“Graphic Designer”,它的“going rate”是£25,500,那么你的薪水门槛就是£30,960和£25,500*70% = £17,850中的较高者,依然是£30,960。

所以,这个新政策的核心逻辑变了:以前是“达到最低门槛就行”,现在是“不仅要达到新人的最低门槛,还要看行业标准”。它在倒逼我们往薪资水平更高的行业和职位去挤。对于文科、社科或者艺术类的同学来说,挑战会更大一些。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去政府官网查清楚自己目标职位的SOC Code(职业代码)和对应的going rate,做到心中有数。

PSW毕业生签证还好吗?还能“喘口气”吗?

聊完了让人头大的工签,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的心头肉——毕业生签证(PSW)。这个允许我们在毕业后无条件留英工作两年的签证,简直是留学生的“救命稻草”,是大家从校园过渡到职场的黄金缓冲期。

然而,今年年初,英国内政部突然宣布要对PSW签证进行审查,还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移民咨询委员会(MAC)。消息一出,所有留学生群里都炸了锅。大家都在担心,这根“救命稻草”是不是要被抽走了?如果PSW取消,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毕业前就找到一份愿意Sponsor且满足高薪门槛的工作,难度直接从“困难模式”跳到了“地狱模式”。

那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个学妹,正在写毕业论文,同时海投简历。她说她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新闻,看看PSW有没有新消息,晚上做梦都是签证被取消了,自己打包行李回国的场景,压力大到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审查,MAC在5月14日发布了报告,给出的结论是:建议“维持现状”!报告指出,没有证据表明PSW签证被大规模滥用,它成功地帮助英国吸引了国际人才,对英国的经济和软实力都有好处。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英国政府随后也表态,接受了MAC的建议,决定保留毕业生签证。听到这个消息,学妹激动地在朋友圈发了三个“太好了”,说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写论文了。

但是,我们能就此高枕无忧了吗?恐怕还不能。虽然PSW暂时保住了,但政府也明确表示要打击所谓的“流氓中介”(unscrupulous agents),并提高了对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语言要求等规定。这背后传递的信号是,英国政府收紧移民的大方向没有变。PSW这次能“幸免于难”,不代表它永远安全。未来几年,它依然可能会成为政策调整的目标。

所以,拥有PSW的两年时间,我们更要好好利用。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假期”,而是要看作一个“战略机遇期”。抓紧时间找实习、积累经验、拓展人脉,尽快达到申请工签的标准。千万别像有些同学那样,晃晃悠悠过了一年半,才发现工作没着落,身份快到期,那就真的被动了。

IHS医疗附加费大涨,钱包又“被掏空”

如果说工签和PSW的变动是关乎“未来”,那移民医疗附加费(IHS)的上涨,就是实实在在关乎“现在”的钱包了。从2024年2月6日开始,IHS费用迎来了一次猛涨。

具体涨了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笔账:

  • 对于学生签证和YMS(青年流动计划)签证申请人,每年费用从£470涨到了£776,涨幅高达65%。
  • 对于其他大部分签证类型,包括我们关心的PSW和工签,每年费用从£624涨到了£1,035,涨幅约66%。

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没那么直观,我们把它放到具体的申请场景里。假设你来英国读一个为期一年的硕士课程,通常学校会给你申请一个16个月的签证。按照旧标准,你需要支付的IHS是 £470 * 1.5 = £705。而现在,你需要支付 £776 * 1.5 = £1164。凭空多出了£459,差不多是4000多人民币。

这还只是一年的硕士。如果你毕业后顺利申请了两年PSW,那么光是PSW的IHS费用,按新标准就是 £1,035 * 2 = £2,070。而在过去,这笔费用是 £624 * 2 = £1,248。差价£822,又是7000多人民币!

我有个朋友是去年底递交的签证,赶在了涨价前,他当时还开玩笑说自己“省出了一张回国机票”。而另一位今年初才递签的同学,看到账单的时候,直呼“肉疼”。这笔钱是递交签证时必须一次性付清的,对于还没开始赚钱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个政策的变动,提醒所有准备来英国和准备续签的小伙伴,一定要把这部分增长的成本提前规划进你的留学预算里。省钱是省不下来的,只能咱们自己提前准备好,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影响签证申请的进程。

授课型硕士“拖家带口”成历史

最后这条政策,对一部分有家庭的同学影响非常大。从2024年1月1日起,除了攻读博士(PhD)或研究型硕士(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s)的学生外,其他所有授课型硕士课程(taught master's, 如MA, MSc, MBA等)的国际学生,都不能再为他们的家属(配偶和子女)申请陪读签证了。

在过去,很多已经成家或者有伴侣的同学,会选择一个人来读硕士,另一半持陪读签证过来。陪读签证持有者可以在英国合法工作,不受限制,这不仅能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也能在经济上分担不小的压力。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妻子来伦敦读传媒硕士,丈夫拿陪读签过来找一份IT工作。他们连伦敦的房子都看好了,就等妻子拿到offer办签证。结果新政一出,整个计划被全盘打乱。丈夫无法再以家属身份过来,如果想来英国,就必须自己找到一份能提供工签的工作,这在人不在英国的情况下,难度可想而知。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妻子也选择了去另一个国家留学。

这个政策的变化,让英国留学对于那些有家庭牵绊的申请人来说,门槛变得非常高。它几乎把“夫妻搭配,留学工作两不误”的这条路给堵死了。如果你正好是这种情况,那么现在就需要重新审视你的留学规划了。是选择独自前来,忍受一两年的异地生活?还是考虑让你的伴侣尝试独立申请其他类型的签证?或者,干脆将留学的目的地转向政策更友好的国家?这是一个需要家庭共同做出的艰难决定。

别慌,路在脚下

看到这里,大家的心情可能有点沉重。感觉留英的路,似乎一夜之间变窄了,布满了荆棘。涨薪的压力、身份的不确定性、经济负担的加重,每一项都像座大山。

但我想说,朋友们,别慌。政策一直在变,从取消PSW到恢复PSW,再到如今的全面收紧,在英国的每一代留学生,都面临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挑战。我们能做的,不是抱怨规则的改变,而是调整自己的玩法。

政策的收紧,其实是在进行一种“筛选”。它希望留下来的,是那些专业技能更强、更符合英国市场需求的人才。所以,与其焦虑,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成为“被需要”的那个人上。

如果你还没来英国,选专业的时候,除了兴趣,多看一眼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那些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起薪普遍更高,拿到工签的机会自然也更大。

如果你已经在读,那就从现在开始,把找工作当成一门必修课来上。学校的Career Service是宝藏,多去咨询,让他们帮你改CV、模拟面试。LinkedIn上的校友网络用起来,主动去联系那些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取取经。多参加招聘会,哪怕只是去跟HR聊聊天,混个脸熟,也能帮你了解行业动态。

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留下来”这一条路上。留学的真正意义,是开拓眼界,是学习知识,是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段经历本身,就是你最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无论你未来在哪里,都会让你闪闪发光。

路是人走出来的。政策是冰冷的,但我们的头脑和双手是温暖的。提前规划,努力提升自己,灵活调整策略,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加油,留英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