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家庭圆梦加拿大,保姆级省钱攻略

puppy

嘿,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家里不是矿,揣着梦想来加拿大,心里总会为钱的事儿捏把汗。别担心!这篇攻略就是写给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孩子的。这里没有空话大话,全是实打实的干货:从怎么薅“欢迎折扣”租到心仪的公寓,到哪个超市买菜最划算,怎么选到$30刀以下的手机套餐,甚至连二手教材和免费娱乐的秘籍都给你扒出来了!这不只是省钱,更是教你如何在有限的预算里,把加拿大的留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快来看看,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省钱核心思路,开篇速览
住:别扎堆市中心,多看新建公寓的“入住优惠”,能省下第一个月房租!
吃:忘掉Loblaws,拥抱No Frills和华超。下载Flipp看传单,每周能省下一顿大餐钱。
行:办学生月票!在多伦多,一张月票顶50次单程,怎么算都划算。
通讯:别碰三大运营商(Rogers, Bell, Telus)的合约机!用他们的子品牌,比如Public Mobile,30多刀的套餐流量管够。
学习:教科书去Facebook群组里收二手的,一本书能省100多刀。
娱乐: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日、城市公园的免费烧烤炉,都是咱们的宝藏。

嘿,我是 www.lxs.net 的小编,一个和你一样,兜里揣着父母辛苦攒下的学费,一头扎进加拿大的普通留学生。

还记得我刚到多伦多的第一个周末吗?我妈非要我视频给她看我吃了啥。我走进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西人超市,想买点牛奶、鸡蛋、鸡胸肉,再来盒草莓犒劳自己。结账的时候,看着收银机上跳出来的“$78.50”,我当时就懵了。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的不是“汇率是多少”,而是“我妈在国内买这些,一百块人民币都用不了吧?”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爸妈嘴里的“在那边要省着点花”到底是什么分量。我们不是来体验纸醉金迷的,我们是背着整个家庭的期望来求学的。每一分钱,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所以,怎么花钱,怎么省钱,就成了我们在学业之外,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这篇攻略,就是我交的“作业”。没有虚头巴脑的理论,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写给所有和我一样的工薪家庭小伙伴,希望我们都能在加拿大,用最少的钱,过最“地道”的生活。

住:租房不只是找个窝,更是省钱第一战场

学费是大头,房租就是二当家。尤其在多伦多、温哥华这种地方,房租能占掉你生活费的一半。想省钱,就得从这个大头开始动刀。

很多同学一来就想住市中心的公寓(Condo),觉得方便又安全。没错,但价格也“漂亮”。比如在多伦多市中心,一个一居室的Condo月租轻松冲上$2,500加币,温哥华更是直逼$2,800。这对我们来说,压力太大了。

薅开发商羊毛:盯紧“入住优惠”

你知道吗?很多新建成或者正在招租的大型公寓楼,为了吸引租客,会推出“入住优惠”(Move-in Bonus 或 Welcome Offer)。这可是咱们的省钱法宝!

这些优惠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首月免租”(First Month Free)。你想想,一个月$2,000的房租,直接省下,这笔钱够你买好几个月的菜了。还有的会送$500到$1000的礼品卡(Visa Gift Card或Amazon Gift Card),或者承诺一年内租金不变,甚至帮你支付搬家费。

我的朋友Leo去年在多伦多北约克租房,就找到了一个新楼盘,开发商给的优惠是“免一个月房租,外加$300的宜家礼品卡”。他用那$300礼品卡,把新家的锅碗瓢盆、台灯书架全配齐了,一分钱没多花。这种信息在哪找?很简单,用谷歌地图搜索你学校周边的“Apartments for Rent”,然后专门点那些看起来很新的楼,去他们的官网上看,通常“Promotions”或“Offers”专区就有惊喜。

跳出思维定式:合租与地下室

除了公寓,合租独立屋(House)或者选择地下室(Basement)也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一个House通常有4-5个房间,大家分摊水电网,每个月的固定开销会低很多。在多伦多大学圣乔治校区附近,一个Condo单间可能要$1500,但在附近的House里合租一个房间,可能$900-$1100就能搞定。

地下室听起来有点惨,但加拿大的Basement和国内的地下室完全是两个概念。很多都是新装修的,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窗户虽然高一些,但采光通风都做得不错。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一个带全套家具的地下室单间,可能比地上房间便宜$200-$300。我一个学姐在温哥华UBC附近,租了一个Basement里的一间,一个月才$850,而她楼上的室友要付$1100。

在哪找这些房源?Facebook Marketplace和Kijiji是加拿大本地人最常用的平台,信息更新快,很多都是房东直租,可以省下中介费。还有各个大学的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论坛或微信群,里面都是学长学姐发布的转租信息,知根知底,更靠谱。

吃:告别“月光”,从逛对超市开始

“民以食为天”,但在加拿大,“食”真的很贵。如果你顿顿外卖,或者天天去Loblaws、Sobeys这种“贵妇超市”,那你的钱包离阵亡也就不远了。

认识超市的“三六九等”

加拿大的超市等级分明,逛对了,一个月轻松省下几百刀。

第一梯队(平价战斗机):No Frills, Food Basics, FreshCo。记住这三家!它们是廉价超市的代表。店里装修简单,甚至需要你花5毛钱租个购物车(用完归还就退钱),塑料袋也要自己买。但价格是实实在在的便宜。比如,一打12个的鸡蛋,在Loblaws可能卖$4.5,在No Frills可能只要$3.29。一块500克的鸡胸肉,差价可能就有2-3刀。日积月累,不是个小数目。

第二梯队(中产生活家):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Walmart Supercentre。这两家是综合性大卖场,有点像国内的家乐福。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有。价格比第一梯队稍贵,但胜在品类齐全,而且经常有打折促销。特别是Superstore,它是Loblaws旗下的平价品牌,你可以用PC Optimum卡在这里攒积分,积分可以直接当钱花。

第三梯队(偶尔改善生活):Loblaws, Sobeys, Metro。这些超市环境好,服务周到,商品摆放精致,但价格也最高。适合在你偶尔想买点高品质牛排、进口奶酪或者有机蔬菜的时候去逛逛。

第四梯队(华人胃的归宿):大统华(T&T Supermarket)以及各种本地的华人、韩国、印度超市。想吃火锅底料、螺蛳粉、老干妈、新鲜的空心菜和白萝卜?来这里就对了。很多亚洲蔬菜和调味品,在这里买比在西人超市便宜得多。

省钱App,你的随身军师

当一个“省钱大师”,光知道去哪买还不够,还得会用工具。

Flipp:这是我的神级App,没有之一。它集合了加拿大所有超市、商店的每周电子传单(Flyer)。你可以在上面直接搜索“牛奶”或者“牛肉”,它会告诉你这周哪家店的牛奶、牛肉最便宜。很多超市还有“Price Match”(价格匹配)政策,比如No Frills和Superstore,你拿着Flipp上别家超市的低价广告,他们会以同样的价格卖给你。我曾经拿着Food Basics的传单,在No Frills匹配了$1.99一盒的草莓,省下的钱够我多买一袋面包。

Too Good To Go:这个App简直是“剩菜盲盒”,环保又省钱。每天晚上,很多面包店、餐厅、咖啡馆会把当天没卖完的食物打包成“惊喜包”(Surprise Bag),以原价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在App上出售。我花$7.99买过一个面包店的盲盒,里面有两条法棍、三个牛角包、两个丹麦酥,够我吃一个星期的早餐!

通讯:每月$30的手机套餐,你值得拥有

刚来加拿大的同学,很容易被机场或者商场里Rogers, Bell, Telus这三大运营商的柜台忽悠,签下一个每月动辄八九十刀,还捆绑两年的手机合约。千万别!

认识运营商的“大小王”

加拿大的电信市场,就是这三大巨头和他们的一堆“马甲”在玩。他们自己是主品牌,价格最贵,服务最好。然后他们各自推出了一些子品牌(Flanker Brands),用着和主品牌一样的网络,但价格便宜一大截。

主品牌:Rogers, Bell, Telus (价格贵,适合追求极致网络和服务的商务人士)

子品牌(第二梯队):Fido (Rogers旗下), Virgin Plus (Bell旗下), Koodo (Telus旗下) (价格适中,经常有促销,适合大多数人)

廉价子品牌(第三梯队):Chatr (Rogers旗下), Lucky Mobile (Bell旗下), Public Mobile (Telus旗下) (价格最便宜,主打预付费(Pre-paid),没有合约,是我们留学生的首选!)

如何选到$30以下的套餐?

就看第三梯队!比如Public Mobile,它家经常有非常给力的预付费计划。我刚查了一下,现在他们有一个$34加币的套餐,包含50GB的5G网络流量!虽然是90天一付,但算下来每个月也就是三十多块。对我们来说,50GB的流量,只要不是天天看高清视频,绰绰有余了。

Lucky Mobile和Chatr也有类似的套餐,通常是$25左右,给你几个G的高速流量,用完之后会降速到“龟速”,但微信聊天、查个地图还是没问题的。这种套餐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没有合同,这个月觉得不好,下个月随时可以换。你可以在网上订购SIM卡寄到家里,自己在家就能激活,全程不需要和销售斗智斗勇。

还有一个选择是Freedom Mobile,它在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等大城市有自己的网络,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但缺点是,一旦你离开这些主要城市去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信号可能会变差或者直接没有。如果你是常年宅在城市的“都市丽人”,那Freedom值得考虑。

我的建议是:从国内带一个全网通的手机过来,或者在本地买一个二手的iPhone,然后在网上申请一张Public Mobile或Lucky Mobile的SIM卡,选择一个$30左右的预付费套餐。这样一年下来,光话费就能比签合约的同学省下至少$500-$600。

学习与娱乐:精神食粮也要精打细算

留学不只是省吃俭用,精神世界的富足同样重要。好消息是,在加拿大,丰富你的大脑和生活,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钱。

教科书:别当“冤大头”

开学第一周,千万别冲进学校书店,对着书单上的新书一通狂买。加拿大大学的教科书,一本动辄一两百刀,一学期下来,光买书就能花掉上千刀。

省钱秘籍在这里:

1. Facebook群组大法: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Textbook Exchange”或者“Used Books”小组。在Facebook里搜一下你的大学名字+textbook,就能找到。开学前,里面全是学长学姐在卖二手书,价格通常是新书的一半甚至更低。期末你用完了,还能再卖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一来一回,可能就花了几十块钱。

2. 图書館是宝藏:学校图书馆通常会把教授指定的教科书作为“Course Reserve”(课程保留书籍),你可以在图书馆内免费阅读,虽然不能带走,但对于一些只需要查阅部分章节的课程来说,足够了。

3. 拥抱电子版:很多教科书都有电子版(E-book),价格比实体书便宜不少。而且,还有一些“你懂的”网站,比如Library Genesis (Libgen),很多英文原版教材都能在上面找到免费的PDF版本。虽然我们提倡支持正版,但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应急的选择。

免费的娱乐活动,一样精彩

谁说在加拿大玩很贵?那是你没找对地方。

博物馆和美术馆:很多大型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免费开放日或者时段。比如,多伦多的安大略美术馆(AGO)每周三晚上6点到9点免费入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每周二对学生免费。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每周二晚上是“凭捐赠入场”(Pay by Donation)。提前查好时间,就能免费接受艺术的熏陶。

拥抱大自然:加拿大最不缺的就是公园、湖泊和登山步道。夏天约上三五好友,去公园的免费烧烤炉(BBQ Pit)来一顿烧烤;秋天去附近的Trail徒步,看漫山遍野的枫叶;冬天找个小山坡滑雪橇。这些活动几乎零成本,却能让你真正体验到加拿大的美。

校园活动:别忘了,你交的学费里包含了各种学生活动费。学校的社团每周都会有各种免费或收费极低的活动,从电影之夜(还提供免费爆米花)到各种节日派对,这是你结交朋友、练习口语、融入校园文化的最好机会。

留学这条路,对我们工薪家庭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我们肩上扛着责任,眼里望着未来。省钱,不是为了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恰恰相反,是为了把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省下来的房租,可以让你在期末之后,去班夫看一次落基山脉的壮丽雪山;省下来的菜钱,可以让你在生日的时候,去一家心仪已久的餐厅,点一份不需要看价格的牛排;省下来的话费,可以攒起来,在假期给爸妈买一张回国的机票。

我们算计着每一笔开销,不是因为我们吝啬,而是因为我们懂得每一分钱背后的汗水和期望。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所以,别怕麻烦,别觉得不好意思,大胆地去用优惠券,去货比三家,去寻找每一个能省钱的角落。我们虽然不是富二代,但我们有头脑,有办法,同样能把留学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加油,小伙伴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