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专业前,请拷问自己灵魂三连 |
|---|
| 1. 这个专业好找工作吗? 别光看排名和兴趣,打开Seek NZ或者Trade Me Jobs搜搜看,毕业后有多少岗位在招人?薪水范围怎么样?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
| 2. 这个专业在移民清单上吗? 如果你有留下来发展的打算,务必去新西兰移民局官网查查最新的“绿名单”(Green List)。名单上的专业意味着更清晰、更快捷的移民路径。 |
| 3. 我真的能读下来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也要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工程、IT需要强大的逻辑和数学能力,别因为看着热门就硬着头皮上,那会非常痛苦。 |
新西兰留学专业怎么选?学长帮你划重点!
嘿,我是你们的学长。还记得我刚到奥克兰那会儿,跟一个好哥们儿Leo一起租房。我俩都是揣着梦想来的,不同的是,我选了IT,他选了自己超爱的古典文学。那时候,我们经常在阳台上喝着啤酒,畅想未来。Leo总说:“我以后要当个作家,在新西兰这片净土上写出传世之作!” 而我呢,就比较俗,想着毕业能找个好工作,把学费挣回来,然后最好能留下来。
几年过去,现实给我们俩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我毕业后,磕磕绊绊面了三四家公司,最后进了一家本地的软件公司,起薪不算高,但足够我生活,还能攒点钱。现在,我已经跳槽到一家更大的公司,收入也翻了一番,去年底顺利拿到了PR。而Leo呢?他的文学梦在现实面前摔得粉碎。毕业后他发现,新西兰根本没有他想象中的“作家”岗位,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为了维持生计,他去餐厅刷过盘子,去仓库搬过货。去年,他的签证到期,最终还是无奈地回国了。临走前,他跟我喝了顿大酒,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真羡慕你,当初选对了路。”
我讲这个故事,不是说追求梦想有错,更不是劝大家都去学IT。我只是想用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留学选专业,真的不只是“我喜欢什么”那么简单。它是一场信息战,一场规划战,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路怎么走。今天,学长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咱们就来点实打实的干货,聊聊在新西兰,到底该怎么选专业。
就业风口上的“王者”专业
想在新西兰立足,第一步就是找到工作。所以,选专业必须紧跟当地的就业市场。有些专业,就是那种你还没毕业,猎头就开始给你发邮件的“香饽饽”。
IT & 计算机科学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mputer Science)
这绝对是王者中的王者。新西兰的科技产业正在爆炸式增长,但本地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从奥克兰到惠灵顿再到基督城,遍地都是嗷嗷待哺的科技公司。软件开发、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云计算……这些岗位常年挂在招聘网站的首页。
数据说话:根据新西兰官方的Careers NZ网站数据,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起薪通常在6万到8万纽币,有几年经验后,轻松达到12万纽币以上。我司一个高级工程师,年薪已经超过16万纽币了。这在新西兰绝对是妥妥的高收入群体。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学妹,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读的Master of Software Development。她特别拼,在读期间就积极参与各种项目,还去本地一家初创公司实习。结果,毕业论文还没交,实习的公司就直接给了她全职offer。现在她已经在新西兰数字名片Xero工作,工作环境超棒,天天跟一群技术大牛打交道。她的路子很简单:学校学的理论+自己做的项目+一份本地实习=毕业即就业。
院校推荐:奥克兰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都是王牌。
工程 (Engineering)
新西兰是个基建“狂魔”,一直在修路、盖房、升级电网。所以,工程类的人才缺口巨大,尤其是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结构工程。工程师在新西兰的社会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收入也非常可观。
数据说话:根据行业报告,未来十年新西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将超过千亿纽币。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大约在6.5万纽币左右,考取工程师执照(CPEng)后,薪水能迅速飙升到10万纽币以上。项目经理级别的,年薪15万+都是常态。
真实案例:我之前合租的一个室友,坎特伯雷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毕业。他毕业后直接进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参与奥克兰的City Rail Link(城市铁路)项目。虽然刚开始经常要跑工地,比较辛苦,但他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他说,每天看着自己参与设计的图纸变成现实,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而且,因为是长期紧缺职业,他的PR申请之路也异常顺利。
院校推荐:奥克兰大学和坎特伯雷大学的工程学院是新西兰的“清华北大”,名声响当当。
健康科学 & 护理 (Health Sciences & Nursing)
新西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上本地医护人员流失,导致整个医疗系统都处于“饥渴”状态。护士、物理治疗师、医学检验员、药剂师等岗位,那真是“一人难求”。
数据说话:新西兰护士组织(NZNO)的数据显示,全国护士岗位缺口高达数千人。一名注册护士的起薪就有6万多纽币,而且每年稳定增长,资深护士长的年薪可达10万纽币。最关键的是,这个职业非常稳定,基本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真实案例:有个朋友的妻子,在国内是护士,后来选择来新西兰读了一个护理的fast-track课程。因为有国内的经验,加上语言过关,她毕业前就被一家公立医院预定了。工作签证、后续的移民,医院的人力资源部全程帮她搞定。她说,虽然工作强度不低,但新西兰的医患关系、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比国内好太多了。
院校推荐:奥克兰大学、奥塔哥大学的健康科学专业非常强,而像梅西大学、AUT的护理专业,实践性很强,毕业生很受欢迎。
移民局的“亲儿子”——绿名单专业
如果你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移民,那选专业时就必须把移民局的“绿名单”(Green List)当成圣经来读。这份名单上的职业,意味着政府官方认证的“我们急需你这样的人才”,并为此开辟了快速移民通道。
绿名单分为两档(Tier 1 和 Tier 2)。Tier 1的职业可以直接申请居留权,Tier 2的职业则需要在新西兰工作两年后申请居留权。上面提到的IT、工程、医疗大部分都在名单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宝藏值得关注。
建筑 & 工料测量 (Construction & Quantity Surveying)
盖房子离不开工程师,也离不开算钱和管项目的人。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就是那个“管钱的”,负责整个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岗位。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则负责统筹全局。
数据说话:随着建筑成本的不断上涨,一个优秀的工料测量师能为公司省下大笔资金,因此身价倍增。毕业生起薪约为6-7万纽币,有三到五年经验后,年薪能达到10-14万纽币。这个职业在绿名单的Tier 1里,意味着满足条件可以直接申请PR!
真实案例:一个通过中介认识的朋友,在梅西大学读的工料测量本科。这个专业实践性极强,学校会安排很多实习机会。他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大型建筑咨询公司。他说,这份工作虽然要跟各种数据和合同打交道,有点繁琐,但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而且因为是紧缺职业,完全不用担心失业问题。
教育 (Education)
特别是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和中学教师(Secondary School Teacher,特定科目如科学、数学、技术)。新西兰的熊孩子需要老师,尤其是愿意在非奥克兰地区工作的老师。
数据说话: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未来几年幼儿教师的缺口将持续存在。注册幼儿教师的起薪在5.5万纽币以上,并且有明确的薪资上涨阶梯。中学老师的薪资更高。这个职业的社会认可度高,假期也多,非常适合喜欢孩子、追求稳定生活的人。
真实案例:一位学姐,本来在国内是英语专业的,来了新西兰后读了一个教育学的GD课程(Graduate Diploma),这是一条非常适合转专业的路径。毕业后她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在北岸一家幼儿园找到了工作。她说,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虽然吵闹,但内心很充实。去年,她和她先生一起在奥克兰买了房,生活非常安稳。
宝藏挖掘机!看似冷门,实则“钱”景光明的专业
除了上面这些“显学”,新西兰还有一些专业,可能在国内听起来比较小众,但在这里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前景。
创意科技 (Creative Technologies)
别一听“创意”就以为是画画的。我说的创意科技,指的是游戏开发、动画设计、视觉特效(VFX)、数字媒体设计等。惠灵顿被誉为“惠莱坞”,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就坐落于此,制作了《指环王》、《阿凡达》等大片的特效。
数据说话:新西兰的游戏产业产值在过去几年翻了一番,达到数亿纽币,但极度缺乏专业的开发和设计人才。一个游戏开发者的起薪可能不如纯软件开发,但有经验的资深设计师或技术美术,年薪也能达到10万纽币以上。关键是,这是一个能把兴趣和工作完美结合的领域。
院校推荐:奥克兰理工大学(AUT)和梅西大学的创意科技、设计学院都非常有名,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前沿。
葡萄酒酿造 (Viticulture and Oenology)
新西兰的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和黑皮诺(Pinot Noir)葡萄酒享誉全球。这个国家有着世界顶级的葡萄酒产区,比如马尔堡和中奥塔哥。这背后,自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种植葡萄和酿造美酒。
数据说话:这是一个高技术、高回报的行业。一名助理酿酒师的年薪大约在6-8万纽币,而首席酿酒师的年薪则可以达到15万纽币甚至更高,还可能有酒庄分红。虽然市场不大,但圈子小,专业人才非常抢手。
院校推荐:林肯大学是南半球该领域的绝对权威,其葡萄酒酿造和葡萄栽培专业是业内的金字招牌。东部理工学院(EIT)也提供非常实用的课程。
避坑指南!听起来高大上,毕业就尴尬的专业
聊了这么多好的,也得给你排排雷。有些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或者在国内是热门,但在新西兰,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个“坑”。
纯理论、人文社科
比如历史、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很有深度,能提升个人修养。但问题是,它们的职业导向性太弱了。毕业后,你能做什么?在新西兰,这类岗位非常少,而且基本都被本地人占据。一个公司很难有理由去担保一个外国人来做研究员或者政策分析师,除非你读到博士,并且在学术界有一定成就。
泛商科(General Business)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泛商科”,而不是会计、金融这种专业性强的商科。很多同学会选择读一个宽泛的“工商管理”或者“国际贸易”,觉得什么都能干。但现实是,什么都能干,也可能意味着什么都干不好。你的技能不够专精,跟本地毕业生比,你没有任何优势,人家语言、人脉、文化背景都比你强。除非你家里有矿,毕业就要回国继承家业,否则请谨慎选择。
法律 (Law)
在新西兰当律师,听起来非常有前途。但对留学生来说,这条路难于上青天。首先,法律体系完全不同,你需要从头学起。其次,对语言的要求是母语级别,你得能跟本地人辩论,看懂晦涩的法律条文。最后,也是最难的,你需要完成职业资格认证,进入本地的律师事务所实习,这个过程对人脉和背景要求极高,国际学生很难挤进去。
好了,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听进去多少。其实,选专业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学长最后想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别把眼睛只盯在奥克兰,有时候,惠灵顿、基督城甚至但尼丁的机会更多,生活成本也更低。选专业前,多去LinkedIn上找找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学长学姐,发个消息,客气地问问他们的真实体验,大部分人都愿意分享的。
记住,你来新西兰,不是只为了拿一张纸。你是在规划你未来三到五年的生活,甚至更长远的人生。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把功课做足一点,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稳稳地接住它。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