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斯代尔天主教高中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还在纠结要不要来美国读高中,心里有点小紧张?那兰斯代尔天主教高中(LC)可能会给你一个惊喜哦!这里不像电影里那么抓马,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们真的会记住你的名字,超有耐心地帮你攻克难关,学习氛围很棒但又不会压力山大。而且,你完全不用担心“天主教”这几个字,学校的核心是包容和关爱。从学术社团到体育校队,课后生活也超精彩,交朋友很容易!想知道更多关于选课、寄宿家庭和融入当地圈子的真实故事吗?快来文章里看看学长学姐怎么说吧!

来 LC 之前,你可能以为…来了 LC 之后,你会发现…
美国高中都像《Mean Girls》里一样,小团体林立,天天上演抓马剧情。这里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老师真的会为你操心。
“天主教高中”听起来很严肃,是不是必须信教,每天都要祷告?完全不是!学校的核心是爱与包容,欢迎所有信仰的同学,宗教课更像是文化历史课。
老师面对几百个学生,我一个国际生肯定会被忽略。14:1 的师生比,老师不仅能叫出你的名字,还会主动关心你的学习和生活。
想进好大学,必须拼命刷分,参加各种竞赛,压力山大。学习氛围很棒,但更注重帮你找到“最适合”的大学,鼓励你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看排名。

嘿,各位准留学生们!

还记得你第一次在脑海里勾勒美国高中生活的样子吗?我猜,画面里大概少不了《歌舞青春》里的热闹走廊,或者是《Mean Girls》里界限分明的小团体午餐桌。我认识的一个学弟 Leo,当初就是揣着这样的“剧本”降落在费城国际机场的。他告诉我,他甚至为自己的第一天准备好了“作战计划”:如何不动声色地观察,如何找到看起来最友善的团体,以及如何避免成为被恶作剧的对象。

结果呢?他走进兰斯代尔天主教高中(Lansdale Catholic High School,我们都叫它 LC)的第一天,计划就全被打乱了。迎接他的不是审视的目光,而是教导主任 KCK 先生(Mr. Kicinski)一个超热情的“Hey, Leo! Welcome!”。他惊呆了,一个管着几百号学生的 Dean,竟然能准确地叫出他这个刚报到几小时的国际生的名字。午餐时,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一个人默默啃三明治,旁边篮球队的一个高个子男生就笑着拍拍他旁边的空位说:“Dude, sit here!”

Leo 的故事,几乎是每一个来 LC 的国际生的缩影。我们来之前,心里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好莱坞电影式的想象。但踏入这所位于宾州郊区、看起来安安静静的学校后,才发现这里最大的“剧情”,是温暖和惊喜。所以,如果你也在纠结要不要来美国读高中,心里七上八下,那今天这篇“内部体验报告”,希望能给你一颗定心丸。

“天主教”这三个字,其实是“安全感”的代名词

我知道,很多同学和家长一看到“天主教高中”这几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是不是要强制信教?是不是每天都要祈祷念经?会不会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而被区别对待?

说实话,这些担心太正常了。但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在 LC,“天主教”更多地代表了一种价值观:社区(Community)、服务(Service)和尊重(Respect)。它不是一堵墙,把不同信仰的人隔开,反而更像一个拥抱,欢迎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学校里确实有神父和修女,他们都超级和蔼可亲。你会在走廊上看到 Father Chambers 跟同学们击掌问好,或者 Sister annette 在食堂跟你聊聊今天的午餐怎么样。他们更像是学校里的大家长,关心你的生活远胜于你的信仰。根据学校官方的说法,他们欢迎来自任何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学生,学校目前就有来自中国、韩国、越南、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国际生。

当然,学校有必修的“神学课”(Theology)。别被这个名字吓到!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宗教背景的国际生来说,这门课更像是一堂“西方文化与哲学入门课”。你会学到《圣经》里的故事,但老师的重点是让你了解这些故事如何影响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价值观。你还会探讨很多有趣的伦理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等等。我有个朋友就说,神学课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它让他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他后来写大学申请文书帮助巨大。

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被“传教”。LC 的核心精神是“关爱”,无论你来自哪里,信仰什么,在这里你都会被平等、友好地对待。这种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上的社区感,恰恰是很多留学生最需要的安全感来源。

这里的老师,真的能叫出你的名字

hp>

在国内,一个班五六十人是常态,老师能记住学霸和调皮蛋就不错了。但在 LC,你会体验到一种“被看见”的感觉。学校的总人数大概在 600 人左右,常年保持着 14:1 的黄金师生比。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的任课老师不仅认识你,甚至可能知道你喜欢哪个乐队,或者你最近在为什么事情烦恼。

这种小班制的优势在学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刚来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历史课。大段大段的英文文献,看得我头都大了,小测验也考得一塌糊涂。我的历史老师 Mr. Dominick 注意到了我的窘迫,他没有在课上点我名让我难堪,而是在下课后悄悄把我叫到一边,问我:“Hey, I noticed you might be struggling with the reading. How about we spend 20 minutes after school going over the key points together?”

那二十分钟,他帮我圈出了每一章的重点,教我如何快速提炼段落大意,还给我推荐了几个带翻译的历史学习网站。就是这样一次小小的帮助,让我对历史课的畏惧感彻底消失了。这种个性化的关注,在大规模的公立学校里是很难想象的。

LC 的学术支持系统也非常完善。学校提供课后辅导,如果你在哪一科跟不上了,随时可以找老师或者“国家荣誉协会”(National Honor Society)的学霸学长学姐帮忙。这种“传帮带”的氛围特别好,帮你补课的学姐可能就是戏剧社里跟你一起排练的朋友,大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就把问题解决了。

我们不“卷”,但我们真的很棒

聊到学术,就不得不提“压力”这个词。很多留学生来美国,就是想逃离国内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内卷环境。但同时又担心,学校太“快乐教育”,会不会影响升学?

LC 在这一点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这里的学习氛围是积极向上的,但绝不是令人窒息的。学校提供了 18 门 AP(大学预修)课程,涵盖了从 AP 微积分、AP 化学到 AP 计算机科学、AP 艺术史等各个领域,足够满足学霸们挑战自我的需求。根据 Niche 网站的数据,LC 的学术评级是 A,SAT 平均分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LC 的老师和升学顾问(Guidance Counselor)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是“Fit”——找到最适合你的大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排名。升学顾问会从你十年级开始就和你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你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然后帮你量身定制选课方案和大学申请列表。

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原本的计划是冲刺藤校,选了满满的 AP 课。但在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俱乐部后,她发现自己对工程和动手实践有着极大的热情。她的升学顾问 Mrs. 朱迪在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将重心更多地放在机器人竞赛和相关的科研项目上,并帮她申请了几所工程专业顶尖的大学,比如普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最终,她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录取,并且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她说:“在 LC,我明白了成功不是只有一条路。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比一个虚高的排名重要得多。”

看看 LC 毕业生的去向,你就能明白这种教育理念的成功。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进入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德雷塞尔大学(Drexel)、天普大学(Temple)这些宾州本地的优质名校。同时,也不乏进入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理海大学(Lehigh)甚至更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学生。大家都能去到自己心仪且适合的学校,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你的另一半高中生活,在球场、舞台和俱乐部里

如果说课堂定义了你一半的高中生活,那另一半绝对是在课后。LC 的课外活动,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如果你是运动健将,那 LC 绝对是你的天堂。作为费城天主教联盟(PCL)的成员,LC 的体育氛围超级浓厚。PCL 是全美最富盛名、竞争最激烈的高中体育联盟之一。想象一下,在秋天的周五晚上,整个小镇的人都涌向体育场,为你所在的橄榄球队加油呐喊,灯光、欢呼声、乐队的演奏……那种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真的会让你热血沸腾!除了传统的橄榄球、篮球、足球,还有长曲棍球、高尔夫、游泳等二十多支校队,总有一个适合你。

如果你是文艺青年,这里的舞台同样为你敞开。学校每年都会有盛大的秋季戏剧和春季音乐剧。从演员、歌手、舞者,到幕后的灯光、音响、道具,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们主导。就算你像我一样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也可以加入舞台小组(Stage Crew),在幕后结交一群超酷的朋友。那种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几个月,最后在掌声中完美落幕的感觉,是纯粹的快乐。

当然,还有各式各样的俱乐部。学术类的有模拟法庭(Mock Trial)、学术十项全能(Academic Decathlon)、机器人俱乐部;兴趣类的有滑雪和单板滑雪俱乐部、游戏俱乐部、艺术俱乐部;服务类的有社区服务团(CSC),会组织大家去当地的慈善机构做义工。我强烈建议每一个国际生,至少加入一到两个俱乐部。这是打破社交壁垒、结交美国朋友最快、最自然的方式。

我就是在模拟法庭俱乐部里认识了我最好的朋友 Sarah。我们一起为了一个“案件”熬夜查资料,在“法庭”上唇枪舌战,比赛结束后一起去 Wawa(宾州著名的便利店)买冰沙庆祝。这种通过共同奋斗建立起来的友谊,非常牢固。

寄宿家庭,你在美国的“第二个家”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比课程和活动更让人牵挂的,可能就是“家”了。在 LC,大部分国际生都选择住在寄宿家庭(Homestay)。这不仅仅是解决住宿问题,更是一次深度文化体验的绝佳机会。

学校会非常用心地筛选和匹配寄宿家庭,确保他们真心欢迎和关心国际学生。你的“住家爸妈”会带你参加家庭聚会,教你玩他们最喜欢的棋盘游戏,在感恩节的餐桌上为你切下第一片火鸡,在圣诞节的早晨和你一起拆礼物。他们会开车送你去看比赛,在你生病的时候为你煮一碗鸡汤面(虽然味道可能有点奇怪,但心意满分)。

当然,和任何家庭一样,你也需要沟通和磨合。你需要学会遵守家庭的规则,比如门禁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这个过程,恰恰是锻炼你独立和沟通能力的最好机会。我的住家妈妈就教会我如何正确地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这对我后来上大学独立生活帮助巨大。

在寄宿家庭之外,融入当地的圈子也很重要。LC 所在的兰斯代尔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镇,安静、安全、友好。镇上有直达费城市中心的 SEPTA 火车,周末约上朋友去费城看个展览、听场音乐会或者吃顿中餐都非常方便。这种“静可安心学习,动可接触都市”的环境,对高中生来说再理想不过了。

交朋友的秘诀其实很简单:主动和开放。不要总是在中国学生的圈子里说中文。午餐时,勇敢地走向一个坐着美国同学的桌子,问一句“Can I sit here?”;在课堂上,主动找你的邻座讨论问题;在俱乐部活动中,积极参与。你会发现,大部分美国同学都对你来自的文化非常好奇,也很乐意和你交朋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兰斯代尔天主教高中可能不是那种在排行榜上闪闪发光、让人一眼惊艳的学校,但它像一杯温水,润物细无声。它用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帮你平稳地度过从少年到成人的关键时期,让你在获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友谊和像家人一样的温暖联结。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未知的留美生活感到紧张,不妨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和刚认识的朋友们坐在学校的草坪上,讨论着周末是去费城逛街还是去看一场足球赛。那一刻,你可能就会明白,所有出发前的焦虑,都会在这里被治愈。

别害怕,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问问题,去尝试新事物,去主动打个招呼。你的美国高中故事,正等着你来书写。而 LC,或许就是那个最棒的开篇。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