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puppy

还在为去哪儿读博而头秃吗?快来瞅瞅澳门这个宝藏选项!在这里读博,真不是开玩笑,体验感直接拉满。想象一下:学校不仅提供丰厚的奖学金,让你能安心搞学术,而且整体氛围也没那么“卷”,导师nice,你有更多空间去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更棒的是,这里的生活简直太惬意了!在图书馆啃完论文,出门就能吃到正宗的葡挞和猪扒包;周末还能在充满异国风情的老街上漫步,随时切换到度假模式。这篇文章会用大白话跟你聊聊,在澳门读博的真实日常、学术环境以及那些只有过来人才知道的实用tips,帮你看看这个“神仙”选项到底适不适合你!

澳门读博速览亮点解析
丰厚奖学金主流院校提供全额奖学金,每月津贴高达20,000澳门币(MOP),学费全免,生活无忧。
学术环境国际化师资,英文授课,研究设施先进。整体氛围相对轻松,没那么“卷”。
生活体验中西文化交融,美食遍地,城市安全便捷。学术与度假模式一秒切换。
申请难度相对欧美港新,申请流程更友好,部分专业无需GRE,更看重研究潜力和匹配度。

“小A,你那PhD申请得怎么样了?定下来去哪儿了吗?”

凌晨一点,我刚改完第N版的研究计划,就收到了朋友发来的微信。手机屏幕的光照在脸上,映出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我叹了口气,敲下一行字:“还在挣扎。英国G5的申请费交到手软,香港那边卷得像麻花,美国的GRE还没刷到满意分数……感觉自己快秃了。”

朋友回得很快:“那你有没有看过澳门?”

澳门?我脑海里第一反应是金碧辉煌的酒店、大三巴牌坊和香喷喷的葡挞。去那里旅游还行,读博士?靠谱吗?

就是这个当初让我满腹狐疑的提议,最后成了我柳暗花明的转机。几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博士生涯的大半,坐在澳门大学图书馆窗明几净的落地窗前,喝着咖啡码着字。回想当初那个为申请焦虑到失眠的自己,我只想说:嘿,哥们儿,还在为去哪儿读博而头秃吗?快来瞅瞅澳门这个宝藏选项!

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用大白话跟你好好聊聊,在澳门读博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壕”无人性:当奖学金多到可以存钱

咱们读博,说白了都是奔着学术理想去的,但现实问题也得考虑。没钱,啥理想都得饿肚子。这也是澳门给我的第一个巨大惊喜——奖学金真的太给力了!

来,先上点干货。以澳门大学(UM)为例,他们为最优秀的博士申请者提供一个叫“澳大博士奖学金”(UMacau PhD Scholarship)的东西。这个奖学金有多香呢?每月津贴20,000澳门币(MOP),四年总计96万!而且,学费全免!每年还有10,000澳门币的会议或研究活动差旅津贴。这意味着你不仅不用花家里一分钱,还能扎扎实实地存下一笔钱。

我身边拿这个奖学金的同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同学小林,来自内地一个普通家庭,他说当初选择澳门,就是看中了这份奖学金。现在他每个月除了覆盖所有生活开销,还能给家里寄点钱,偶尔还能飞去东南亚度个小假,回来继续搞科研,心态好得不得了。

你可能会问,20,000澳门币在澳门够花吗?我给你算笔账。在澳门,学生宿舍的费用大概在每月1,500-2,500 MOP。如果选择在外面租房,比如在氹仔市区或者临近澳大的珠海横琴,一个单间的月租大约是4,000-6,000 MOP。吃饭方面,学校食堂一餐大概30-50 MOP,自己做饭或者在外面吃平价茶餐厅,一个月伙食费控制在3,000-4,000 MOP绰绰有余。再加上交通、通讯和一些杂项开支,一个月总花费大概在8,000-10,000 MOP。也就是说,每个月你至少还能剩下一万块!

除了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MUST)、澳门城市大学等也提供各类奖学金,虽然金额可能略有不同,但大多能覆盖学费和基本生活费。这种经济上毫无压力的状态,对博士生来说有多重要,你懂的。它意味着你可以百分之百地投入研究,不用为了生计去打工分心,也不用为了一点经费跟导师“斗智斗勇”。这种“被包养”搞学术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学术圈的一股清流:这里没那么“卷”

聊完钱,我们再来聊聊学术。很多人对澳门的学术水平有疑虑,觉得它比不上香港或者新加坡。这种想法真的有点过时了。

近年来,澳门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是肉眼可见的。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已经冲到了全球第254位,这个名次超过了国内很多顶尖的985高校。澳门科技大学也位列505位。这背后是实打实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就拿我所在的澳门大学来说,整个校园建在珠海横琴岛上,通过一条海底隧道和澳门相连,面积比澳门老校区大了20倍。这里的科研设施堪称世界一流,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无论你是搞芯片、搞AI还是搞生物医药,这里都有顶尖的平台让你施展拳脚。

但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术氛围。一个字:松弛。

这里的“松弛”不是指懒散,而是一种更健康、更人性化的科研环境。相比于很多地方那种“非升即走”、导师和学生关系紧张的“高压锅”模式,澳门的学术圈更像一个紧密协作的社区。这里的导师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观念非常国际化,他们更倾向于把学生看作是合作者,而不是廉价劳动力。

我的导师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教授,他从不催我发论文,反而经常提醒我“work-life balance”。我们每周的组会,与其说是汇报工作,不如说是头脑风暴。他会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想法,哪怕是听起来很天马行空,也会鼓励你去尝试。去年,我对一个交叉学科的课题产生了兴趣,但和我本专业方向有点偏离。我忐忑地跟导师提了,没想到他非但没有反对,还主动帮我联系了另一个学院的教授,让我去旁听课程、参与他们的项目。这种被充分尊重和支持的感觉,让做研究变成了一件真正快乐的事。

这里的博士生数量相对较少,师生比很高,这意味着你能获得导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你不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庞大科研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而是一个被精心培养的独立研究者。大家没有那种“你发C刊我发B刊”的恶性竞争,更多的是互相帮助,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资源。这种不那么“卷”的环境,真的能让你静下心来,专注于研究本身,而不是整天陷入无意义的内耗和焦虑中。

左手学术,右手生活:30分钟切换到度假模式

博士生涯,绝不应该只有实验室和图书馆。生活质量,同样重要。而这,恰恰是澳门最“神仙”的地方。

想象一下这样的日常:上午,你在堪比五星级酒店的图书馆里,对着满墙的藏书啃文献、跑数据;中午,去食堂吃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下午,和导师、同学在咖啡厅里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讨论。傍晚时分,你感觉有点累了,决定放松一下。

于是,你走出校门,坐上公交车。十几分钟后,你就置身于氹仔的官也街。空气中弥漫着刚出炉的葡挞和猪扒包的香气。你买上一个大利来记的猪扒包,边走边吃,看着周围充满南欧风情的彩色小房子,听着街头艺人的弹唱,一天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或者,在某个周末,你约上三五好友,去澳门本岛。上午,穿梭在议事亭前地的碎石路上,感受历史的沉淀;中午,在一家葡国餐厅,品尝正宗的非洲鸡和马介休;下午,去大三巴下拍一张游客照,再去恋爱巷里寻找浪漫。如果还不过瘾,可以跳上巴士,直奔南端的路环岛。那里没有赌场的喧嚣,只有安静的渔村、黑沙海滩和安德鲁饼店的总店。坐在海边,吹着海风,吃着最正宗的葡挞,那一刻,你会恍惚自己到底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度假。

这就是澳门的魔力。它很小,小到你可以用一个周末的时间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它又很大,大到可以容纳东西方几百年的文化碰撞。学术和生活在这里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你不需要刻意去规划“放松”,因为放松本身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随时可以从高强度科研模式切换到悠闲度假模式的体验,对于缓解博士期间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更别提这里便利的交通了。澳门紧邻珠海,通过口岸24小时通关,去珠海吃个宵夜、看场电影,比在本市跨区还方便。香港、广州、深圳也都在一两小时生活圈内。一个小长假,你就可以轻松玩转整个大湾区。

过来人的真心话:这些Tips请收好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已经有点心动了,那最后再给你分享一些只有过来人才知道的实用Tips。

关于申请:

澳门高校的博士申请一般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2、3月之间,一定要提前关注官网信息。申请材料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无非是成绩单、语言成绩(雅思或托福)、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和推荐信。其中,研究计划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花心思写好。最关键的一步是“套磁”,也就是提前联系你感兴趣的导师。发邮件时,务必仔细阅读对方的研究方向,在邮件里说明你的研究兴趣如何与他匹配,并附上你的简历和研究计划。一个有诚意的套磁,成功率会大大增加。

关于住宿:

大部分学校会为第一年的博士生提供宿舍,条件不错,价格也便宜,建议第一年先住宿舍,熟悉环境。之后可以选择继续住校,或者和同学一起在外面合租。在澳门本岛或氹仔市区租房生活更便利,但价格稍高。如果你的学校在横琴(比如澳大),住在珠海横琴口岸附近也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房租便宜一半,生活配套也更成熟。

关于语言:

博士课程基本都是全英文授课,所以你的英语能力必须过关。但在日常生活中,广东话和普通话是主流。会说普通话基本可以无障碍沟通,如果能学几句简单的广东话,比如“唔该”(谢谢/麻烦了)、“几多钱啊”(多少钱),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店家老板可能还会多送你一根葱哦。

关于社交:

澳门的学术圈子不大,人际关系相对紧密。一定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研讨会和学术活动。这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好机会,更是结识不同领域大牛和志同道合朋友的绝佳平台。不要把自己闷在实验室里,主动走出去,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写在最后,选择一个地方读博,其实是在选择一种未来三到五年的生活方式。它不应该只是一份冷冰冰的排名,一串关于影响因子的数字。它更应该是一个能让你安心、能让你成长、能让你在探索未知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美好的地方。

澳门或许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最顶尖、最耀眼的选择。但它用丰厚的奖学金、人性化的学术环境和独一无二的生活魅力,为我们这些在学术道路上苦苦求索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充满善意和温度的“避风港”。

所以,如果你也厌倦了无休止的“内卷”,渴望在学术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不妨把目光投向这个南海之滨的小城。也许,属于你的那份“神仙体验”,就在这里等着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