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核心要点速览 |
|---|
|
1. 陪读政策收紧:从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及大部分本科课程,学生签证持有人不能再为家属(配偶、子女)申请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博士及其他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s)不受影响。 2. 境内转工签限制:学生在课程正式结束前,不能在英国境内直接从学生签证转换为工作类签证(如Skilled Worker Visa)。必须等待学业完成后才能提交申请。 3. PSW签证(毕业生签证)保留:经过审查,英国内政部确认将保留现行的毕业生签证政策,即大部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可获得2年工作签证,博士毕业生3年。暂时安全! 4. 存款证明要求:核心要求未变。伦敦地区每月£1,334,非伦敦地区每月£1,023,需存够9个月的生活费,加上未交的学费。资金必须在递交签证申请前连续存满28天。 |
留英党速看!英国学生签证政策有重大变化
上个月,我的朋友小A给我打电话,声音听起来特别丧。她和她男朋友异地恋三年,原本的计划是今年秋天小A去伦敦读市场营销硕士,男朋友拿陪读签一起过去,结束这漫长的远距离恋爱。俩人连伦敦哪个区的房子性价比高都研究透了,甚至把未来两年在英国的生活都规划得明明白白:小A上课,男朋友找份兼职,周末一起逛博物馆、去周边小镇旅行……
然而,一纸新政,像一盆冷水,把他们所有的美好幻想浇了个透心凉。英国政府宣布,从2024年开始,大部分授课型硕士不能再带家属陪读了。小A在电话那头快哭了:“我们为这个计划准备了快一年,他工作都准备辞了,现在怎么办?感觉天都塌了。”
小A的故事,不是个例。最近英国学生签证政策的这一系列“大动作”,真的打乱了无数准留学生的计划。这已经不是“会不会影响我”的问题了,而是“会怎样影响我”以及“我该如何应对”的现实问题。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些变化一条条掰开揉碎了,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我们又该怎么见招拆招。
最重磅炸弹:授课型硕士,家属陪读凉了!
先说最让大家emo的这一条。没错,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如果你读的是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比如我们常申请的MA、MSc、MFin这类为期一年的课程,那么你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无法再申请家属签证(Dependant Visa)来英国陪你了。
这政策有多狠?我们来看一组官方数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在公布政策时提到,在截至2023年9月的一年里,英国签发了将近15.3万个学生家属签证,这个数字比2019年暴涨了9倍多!政府认为这是导致净移民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刀阔斧地砍向了这里。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学姐Sarah去年去UCL读教育学硕士,她老公就跟着过去了。她老公英语不错,很快在当地一家咖啡馆找到了全职工作,俩人靠着他的工资和Sarah的奖学金,在伦敦过得相当滋润。但按照新规,今年入学的同专业学弟学妹们,就再也无法复制Sarah的经历了。对于那些已经结婚、或者有稳定伴侣,希望能在异国他乡相互扶持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当然,政策也不是一刀切,还是留了几个“豁免窗口”的:
1. 博士生(PhD): 如果你是来读博士的,别担心,你的家人依然可以申请陪读。
2. 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s): 如果你的课程是研究型的(比如MRes,或者课程长度超过2年的研究项目),通常也被允许带家属。
怎么判断自己的课程算不算“研究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上对课程的描述。如果不确定,一定要和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发邮件确认清楚。
应对策略:
对于像小A这样的情侣,现在只能重新规划了。要么男朋友也申请一个英国的学校,一起读书;要么男朋友尝试自己申请工作签证,但这难度就大太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重回异地恋。这个变化,真的需要大家好好评估一下自己和伴侣的未来规划,别等临近申请才发现问题。
想“无缝衔接”找工作?这条路被堵死了
以前,很多留学生都会采取一种“骚操作”:在毕业论文还没写完、课程还没正式结束的最后一个学期,疯狂投简历找工作。一旦拿到Offer,就可以立马在英国境内申请从学生签证(Student Visa)转换成技术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实现毕业和工作的“无缝衔接”。这不仅省去了回国办签证的麻烦,也避免了身份空窗期。
现在,这条捷径也被堵上了。新规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在“课程完成(course completion)”之后,才能在英国境内提交转换工作签证的申请。这个“课程完成”日期,不是指你毕业典礼的日期,也不是你拿到毕业证的日期,而是你CAS上标明的课程结束日期(course end date)。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
假设你的课程结束日期是9月30日。在新政下,你最早也得等到10月1日才能提交工签申请。而工签的审理周期,标准服务通常是8周左右。在这期间,你的学生签证可能还在有效期,但你已经不能合法工作了(学生签每周20小时的工作限制在课程结束后也可能失效)。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等待期”。
我认识的一个学长Leo,他去年就是靠着老政策的红利上的岸。他6月份就拿到了伦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Offer,7月份交了签证转换申请,9月份课程一结束,新签证就下来了,直接入职。他说:“我现在想想都后怕,要是晚一年毕业,我可能就得先回国等签证,公司还会不会等我都不好说。”
这个变化对我们应届毕业生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 求职时间线更紧张: 你必须在毕业后的学生签证有效期内,找到工作并完成签证转换,否则就得离境。时间压力陡增。
• 对雇主吸引力下降: 雇主可能不太愿意为一个需要等待数月才能入职的候选人保留职位,尤其是对于那些急需用人的岗位。
应对策略:
唯一的办法就是“早”。提前规划你的求职,最好在毕业前就拿到Offer。然后和雇主坦诚沟通你的签证情况,说明你需要等到课程结束后才能申请签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等待。同时,充分利用好毕业后的PSW签证,它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去找工作,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讲。
钱包请注意:存款证明,还是那个熟悉的“老大难”
聊完了两个“坏消息”,我们来说说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存款证明。好消息是,关于钱的核心要求,这次新政里没有大动干戈。坏消息是,它依然是签证申请中最容易“踩雷”的环节,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个知识点:
• 金额要求: 你需要证明你有足够的钱支付第一年的学费(如果没交齐的话)和9个月的生活费。
• 生活费标准: 伦敦地区是每月1,334英镑,9个月就是12,006英镑。非伦敦地区是每月1,023英镑,9个月就是9,207英镑。
• 核心规则: 这笔钱必须在递交签证申请的当天,已经在你的银行账户里连续存满了至少28天!一天都不能少!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学费是25,000英镑,已经交了5,000英镑押金,学校在伦敦。那么你需要准备的存款就是:(25,000 - 5,000) + 12,006 = 32,006英镑。这笔钱,比如你计划8月1日递签,那最晚在7月4日,就必须存入你的账户,并且直到8月1日,账户余额都不能低于这个数。
去年我一个学妹就差点栽在这上面。她爸妈提前把钱转给了她,但她中间手痒,用这个账户的钱买了个大件,过了两天又把钱补上了。就因为这一下,连续存满28天的记录断了。幸好她发现得早,赶紧重新存,把递签时间推迟了两周,才算有惊无险。这种错误,每年都有无数同学犯,签证官可不会听你解释。
应对策略:
就一句话:专款专用,雷打不动。专门开一个银行账户用来做签证存款,把钱放进去后就当它不存在,千万不要有任何转入转出的操作。并且,一定要把时间算得宽裕一些,别卡着28天整,最好存个35天以上再递签,以防万一。
PSW还好吗?移民局的“期中考试”结果出炉!
聊了这么多,终于来到大家最关心的PSW签证(现在官方名叫Graduate Route,毕业生签证)了。前段时间,英国留学圈可以说是风声鹤唳,到处都在传“PSW要被取消了”、“两年要缩短成六个月了”,搞得人心惶惶。
毕竟,这个允许毕业生在英国无条件留下来工作两(博士三年)的签证,是吸引无数人来英国留学的最大“诱饵”。如果它没了,那英国留学的性价比真的要大打折扣。
那么,PSW到底怎么样了?
结论是:虚惊一场,它还在!
今年5月,受英国内政部委托,独立的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发布了一份长达几十页的调查报告,对毕业生签证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的结论非常积极,直接给PSW“正名”了。MAC指出:
• 没有发现毕业生签证被大规模滥用的证据。
• 该签证帮助大学吸引了更多优秀国际学生,维持了学校的财政健康,尤其是在一些非热门专业上。
• 大部分拿到PSW的毕业生都在积极找工作或已经就业,为英国经济做出了贡献。
基于这些发现,MAC向政府的建议是:“保留”毕业生签证,维持现有政策不变。随后,英国政府也表态,接受了MAC的建议。这下,大家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这个消息有多重要?这意味着,即使你在学生签证有效期内没能找到愿意为你办工签的工作,你依然有整整两年的时间,可以留在英国,合法地工作、实习、积累经验。这两年,是你从学生到职场人过渡的黄金时期,也是你真正体验英国社会、赚回学费的绝佳机会。
那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政策一直在变,我们的留学规划也不能一成不变。面对这些变化,焦虑是正常的,但光焦虑没用,关键是行动起来。
永远给自己留个Plan B。 特别是对于想和伴侣一起去英国的朋友,现在必须认真考虑备选方案了。是两个人一起申请留学,还是一个人先去,另一个人在国内寻找外派或远程工作的机会?把所有可能性都摆在桌面上,选择最适合你们的那条路。
信息就是力量,只信官方渠道。 别再被各种留学中介的“内部消息”或者论坛上的小道传闻搞得一惊一乍了。所有关于签证的权威信息,唯一来源就是英国政府官网(GOV.UK)。养成定期上去看一眼的习惯,比你问一百个人都靠谱。
把时间线往前拨,越早越好。 无论是准备存款,还是规划求职,新政策都意味着你需要更早地开始。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开始投简历,不要等到要递签了才发现钱没存够28天。把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都用笔列出来,然后乘以1.5,这才是你比较稳妥的时间表。
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像打怪升级,总会有新的关卡和挑战出现。签证政策的变化,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个大Boss。但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正是留学教给我们的第一课吗?——学会适应变化,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咱们中国留学生,啥时候怕过挑战?稳住心态,做好准备,属于你的英伦篇章,依然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