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公主成我校友!悉尼大学校园偶遇预警

puppy

悉尼大学的小伙伴们,这可是个大新闻!挪威的英格丽·亚莉珊德拉公主,现在正式成了咱们的校友!没错,就是那个未来的女王,现在可能就在Law Building和你擦肩而过,或者在Fisher图书馆里跟你一起赶due。是不是瞬间觉得校园生活都变得魔幻了?她到底在哪个学院?平时会去哪里?我们帮你整理了一份超全的校园“偶遇”指南,快来看看吧,说不定下一个和公主当同学、分享课堂笔记的就是你!

挪威公主英格丽·亚莉珊德拉 USYD 速览档案
姓名: 英格丽·亚莉珊德拉 (Ingrid Alexandra)
头衔: 挪威公主,未来女王(王位第二继承人)
年龄: 20岁 (2004年生,标准的00后!)
就读状态: 悉尼大学交换生 (2024年秋季学期)
可能出没学院: 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法学院等
兴趣爱好: 滑雪、冲浪、泰拳、环保事业
偶遇关键词: Fisher图书馆、Law Building草坪、冲浪板、环保社团

挪威公主成我校友!悉尼大学校园偶遇预警

上周二,我跟往常一样,睡眼惺忪地冲进Camperdown校区,手里攥着一杯快凉掉的Flat White,脑子里全是下午要交的Essay。穿过Quadrangle那片标志性的哥特式建筑群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学期的due怎么这么多!悉尼的阳光很好,Jacaranda(蓝花楹)也快开了,但我完全没心情欣赏,只想赶紧冲进Fisher图书馆找个空位,开始新一轮的爆肝。

就在我刷开图书馆门禁的那一刻,手机震了一下,是朋友发来的一条新闻链接,标题简单粗暴:《挪威未来女王,英格丽·亚莉珊德拉公主,正在悉尼大学就读!》。

我当时就愣在了原地,手里的咖啡都差点洒了。什么?公主?我们学校?那个滑雪冲浪样样行,还在军队里跳过伞的硬核公主,现在是我的校友了?那个挪威未来的女王,现在可能就在Fisher九层楼的某个角落,跟我用着同一个Wi-Fi,为了同一个科目的Final而头秃?

一瞬间,我觉得手里的due都变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整个悉尼大学,从维多利亚公园的草坪到Redfern的火车站,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童话滤镜。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名人校友”了,这是活生生的、未来的国家元首啊!这对于我们这些远渡重洋、每天在学术和生活压力中挣扎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给平淡日子里注入了一剂超强兴奋剂。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南半球的顶尖学府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样的惊喜。

这位“00后”未来女王,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我们开始“按图索骥”之前,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我们的新校友。英格丽·亚莉珊德拉公主(Princess Ingrid Alexandra),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穿着蓬蓬裙、只会挥手微笑的传统公主。她出生于2004年,是挪威王储哈康和王储妃梅特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挪威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这意味着,在未来,她将成为挪威近600年来第一位女性君主。这个title是不是听起来就超级酷?

她的成长经历,简直就是一部“现代公主养成记”。她上的不是贵族学校,而是普通的公立学校,挪威王室希望她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她的爱好也相当“野”。作为滑雪大国挪威的公主,她5岁就拿下了全国滑雪比赛的冠军。她还超爱冲浪,2020年就在挪威全国冲浪锦标赛上夺冠。想象一下,一个公主抱着冲浪板在海里乘风破浪的画面,是不是很飒?

更硬核的是,她去年高中毕业后,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在挪威皇家工兵营里,她学习了基础的战斗技能、野外生存,甚至还完成了伞兵训练。网上流传着她穿着迷彩服、满脸泥土地在泥地里匍匐前进的照片,眼神坚毅,完全没有一点娇气。这可比我们在USYD赶due累瘫在草坪上的样子酷多了。

这样一个独立、勇敢、又接地气的未来女王,选择来悉尼大学当一名普通的交换生,真的让人对她充满好奇。她不是来镀金的,而是真正来体验生活的。这让我们这些普通学生,感觉和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她也需要找教室,也需要排队买咖啡,也可能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到一丝孤独。她就是我们身边一个特别的同学而已。

校园偶遇指南1.0:学术区的“皇家足迹”

好了,背景知识普及完毕,现在进入正题:我们到底要去哪里才能增加“偶遇”的几率?根据挪威王室的官方消息和一些媒体报道,公主此次交换学习的领域可能集中在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个信息,就是我们寻找足迹的第一条线索。

第一站: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 (Schoo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这个学院坐落在Merewether Building里,靠近City Road。如果公主真的在修读相关课程,那这里就是她上Lecture和Tutorial的大本营。你可以留意一下这栋楼附近的课程表,看看哪些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是交换生常选的。比如“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或者“Australian Politics”这类课程。当然,我们不是鼓励大家去蹲点或者打扰别人上课,但如果你恰好也选了这些课,那恭喜你,你可能一不小心就和未来女王成了同学!想象一下,在Tutorial小组讨论里,公主和你分享她对北欧社会模型的看法,这经历够你吹一辈子了!

第二站:Fisher图书馆——没有一个USYD学生能逃离的地方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Fisher Library都是你的第二个家。这座拥有超过50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是全校学生的“奋战圣地”。公主作为一名学生,也绝对离不开这里。但Fisher这么大,从地下一层到九层,该怎么找?

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侧写。像公主这样需要一些隐私,但又想体验学生生活的人,大概率不会选择一楼人来人往的开放区域。她可能会选择楼上更安静的楼层,比如五楼以上的个人座位区。这些区域视野好,环境安静,非常适合专注学习。根据悉尼大学图书馆的数据,每年有超过200万次的学生访问记录,Fisher是校园里人流量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所以,即便是在这里,遇到她也需要一点点运气。

一个小的tips:注意观察那些看起来不像是在刷手机、而是真的在认真看书或用电脑码字的人。说不定那个戴着耳机、全神贯注的金发女生,就是你想找的人哦。

第三站:法学院 (Law School) 及周边

虽然公主不一定是法学生,但Law Building和它门前的大草坪,绝对是USYD的颜值担当和社交中心。这里的New Law Building设计现代,里面的图书馆也非常受欢迎,很多非法学生也喜欢来这里自习,因为环境真的很好。天气好的时候,Law Lawns上总是坐满了学生,大家在这里吃午餐、聊天、晒太阳。这是一个非常放松和惬意的环境,很适合公主来感受校园氛围。根据USYD的数据,超过30%的学生表示,校园的自然环境是他们选择这所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Law Lawns就是这种环境的最佳体现。

在这里偶遇的场景可能是:你正啃着三明治,抱怨着论文没思路,一抬头,发现公主和她的朋友们就坐在不远处的草坪上,同样在享受悉尼的阳光。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奇妙?

校园偶遇指南2.0:生活区的“烟火气息”

学术区之外,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更能暴露她的日常轨迹。对于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校园生活绝不只有学习。

咖啡因补给站:校园里的热门咖啡馆

在澳洲,不喝咖啡怎么活?悉尼大学的咖啡文化非常浓厚,校园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公主也需要咖啡因来开启一天的学习。那她会去哪里呢?

  • Ralph's Cafe: 位于Wentworth Building旁边,是校园里最火的咖啡馆之一。这里的咖啡品质很高,食物也很棒。缺点是人超级多,经常需要排长队。公主如果想体验最地道的学生生活,可能会来这里。
  • Courtyard Restaurant & Bar: 坐落在Holme Building,环境更优雅一些,有点像小餐吧。除了咖啡,还提供正餐和酒水。如果公主想找个地方和朋友坐下来好好聊聊天,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 Laneway Cafe: 藏在Wentworth Building后面的小巷子里,位置比较隐蔽,是很多“老油条”才知道的宝藏咖啡馆。如果公主想避开人群,享受片刻的宁静,她可能会选择这里。

根据一项非官方的学生调查,一个USYD学生平均每周要喝掉5-7杯咖啡。在这些咖啡馆里,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未来的行业精英,或者,未来的女王。

运动达人路线:从健身房到冲浪海滩

别忘了,我们的公主可是个运动健将!这一点为我们的“偶遇地图”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悉尼大学体育健身中心 (Sydney Uni Sport & Fitness, SUSF): USYD的健身设施在澳洲大学里是数一数二的。这里有奥运会标准的游泳池、巨大的健身房、攀岩墙、各种球场。一个热爱运动的公主,没有理由不来这里。她可能会在清晨或傍晚,人流相对较少的时候来这里健身或游泳。SUSF每年会举办超过200场体育赛事和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学生参与。如果公主加入了某个体育社团,比如登山社或者泰拳社(她真的练过泰拳!),那你就有大把的机会和她成为队友了。

Manly或Bondi海滩: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公主是全国冲浪冠军,而悉尼是世界闻名的冲浪胜地。她怎么可能错过这里的海浪?虽然Manly和Bondi离主校区有一定距离,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冲浪爱好者来说,这点距离根本不算什么。周末的时候,她很可能会和朋友一起,带着冲浪板去海边。如果你也喜欢冲浪,或者只是喜欢去海边散步,那你的机会就来了。想象一下,在金色的沙滩上,你看到一个身手矫健的女孩驾驭着海浪,那可能就是英格丽·亚莉珊德拉公主。

偶遇之后怎么办?一份“皇家社交礼仪”

假设,最梦幻的场景发生了——你真的遇到了公主。在图书馆,她坐在你对面;在咖啡馆,她排在你后面。这时你该怎么办?冲上去要签名合影吗?

千万别!

记住,她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当一个“普通学生”。她希望体验的是不被打扰的、真实的校园生活。我们作为校友,能给她最好的礼物,就是尊重她的隐私,给她一个正常的空间。

这里有几条发自内心的建议:

  1. 保持冷静,自然一点: 看到她,内心可以尖叫,但表面一定要淡定。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就是最好的打招呼方式。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同学一样。
  2. 不要偷拍: 这是最最最不礼貌的行为。将心比心,没人希望自己的私生活被偷偷记录下来然后发到网上。让她能自在地看书、喝咖啡。
  3. 不要围观和打扰: 如果看到她,不要呼朋引伴地去围观,更不要在她学习或和朋友聊天时上前打扰。
  4. 如果真的有机会交谈: 比如在课堂讨论或者社团活动中,就正常交流。聊课程,聊作业,聊悉尼的天气。不要一上来就问“当公主是什么感觉?”这种问题。把她当成一个叫“英格丽”的、从挪威来的交换生,而不是一个王室符号。

我们展现出的风度,不仅代表了我们自己,也代表了悉尼大学全体学生的素质。让她在悉尼的这段时光,成为一段美好而普通的回忆,这是我们作为校友能做的最酷的事。

为什么是悉尼?童话在这里有迹可循

你可能会好奇,全世界有那么多顶尖名校,为什么英格丽公主会选择悉尼大学?

除了USYD本身强大的学术声誉(常年位居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澳大利亚的独特魅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有阳光、海滩和轻松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在北欧长大的女孩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而且,澳洲与欧洲王室一直有着不解之缘。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丹麦的玛丽王妃(Crown Princess Mary)。她原本只是一个来自塔斯马尼亚的普通澳洲女孩,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在一家酒吧里邂逅了来访的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最终让她成为了丹麦王妃。这个“现代灰姑娘”的故事,让整个澳洲都对王室多了一份亲切感。

英格丽公主选择来澳洲,或许也带着对这种自由、开放文化的向往。在这里,她可以暂时卸下王室的光环,像玛丽王妃遇见王子前那样,做一个探索世界的年轻人。悉尼,这座城市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当你下次在图书馆熬夜,或者在去海滩的公交车上昏昏欲睡时,不妨抬头看看周围。你的校园生活,因为这位特殊校友的到来,已经变得不再普通。这不仅是一个八卦或一个话题,更是一个提醒——我们所在的这个校园,是一个多元、包容且充满惊喜的国际社区。

别再只埋头赶due了,多去校园里走走,多参加一些活动。说不定,下一个在社团活动中认识新朋友、在图书馆里分享学习心得、甚至在海边一起等一道完美海浪的人,就是你和公主呢。

毕竟,谁能想到,自己留学生活里的一个篇章,会和未来的挪威女王共享呢?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值得珍藏一生的酷事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