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 |
|---|
| Hey,亲爱的UQers!这篇攻略里的地点开放时间可能会随着学期和假期变化,建议大家出发前最好还是用UQ Maps或者学校官网再确认一下哦。本文纯属学长学姐的血泪经验分享,希望能帮你找到心仪的学习角落,告别抢座焦虑!祝大家学习愉快,paper全A,final不挂科! |
UQ私藏学习圣地,别只知道泡图书馆!
“同学,不好意思,这个位置有人了。”
Week 12的周二下午,我抱着厚厚的课本和我的MacBook,在SSAH图书馆(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三楼转了整整十五分钟。每一个看起来空着的座位上,都精准地放着一个水壶、一个笔记本,或是一包纸巾。它们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领地主权”。那种感觉,真的比连着看三小时的Lecture录播还让人绝望。
我看着窗边那个被誉为“全UQ最美风景”的座位,一个背影看起来就“卷”劲十足的同学正在奋笔疾书,我默默地叹了口气,转身走向了人声鼎沸的二楼。那一刻,我真的emo了。难道在UQ,想要安安静静地学习,就只能靠早上七点起床冲去图书馆抢座吗?
相信我,这个场景,你一定也经历过。每到due季和final季,UQ的几大图书馆,尤其是SSAH和Duhig Tower,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找座位的焦虑,比写不出论文的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实,咱们美丽的St Lucia校区,藏着超多不为人知的宝藏学习角落。它们有的风景绝美,有的咖啡飘香,有的安静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今天,我就把这些压箱底的私藏圣地挖出来分享给你,保证让你从此告别抢座烦恼,找到属于你的学习桃花源!
第一站:湖景控必去——生态友好型学霸空间
如果你是一个对学习环境有极高要求,需要阳光、美景和安静三件套才能进入状态的同学,那请你立刻、马上,把导航目的地设为 Global Change Institute (GCI),也就是传说中的20号楼。
第一次走进GCI,我完全被震撼了。这栋楼也太不像教学楼了吧!它更像一个坐落在森林里的艺术馆。整栋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质结构和玻璃幕墙,阳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洒进来。最绝的是,它有一个巨大的中庭,种满了绿植,抬头就能看到天空。在这里学习,感觉自己连呼吸都变得清新了。
为什么这里是神级学习地?
1. 绝美的湖景和环境:GCI紧邻UQ Lakes,很多座位都正对着湖景。想象一下,你抬头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悠闲游过的鸭子,写论文的烦躁瞬间就能被治愈一半。根据GCI官网介绍,这栋楼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认证的建筑,实现了能源和水的自给自足。在这里学习,不仅心情舒畅,还感觉自己为环保做了贡献呢!
2. 安静,绝对的安静:和图书馆里时不时传来的键盘敲击声、咳嗽声不同,GCI有一种天然的静谧感。这里没有指定的“Silent Zone”,但大家都会默契地保持安静。中庭的空气循环系统取代了传统空调的轰鸣,你听到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鸟鸣。非常适合需要深度思考和沉浸式写作的同学。
3. 座位多样,插座管够:GCI从一楼到四楼,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空间。有适合单人“自闭”的小角落,也有适合小组讨论的圆桌。我个人最爱的是三楼靠窗的几个单人沙发位,舒服到不想走。而且,这里的座位旁边基本都配备了电源插座,完全不用担心电脑半路没电的惨剧发生。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Linda,一个传媒专业的学姐,她的毕业论文就是泡在GCI写完的。她说:“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每天去图书馆都觉得更压抑。后来发现了GCI,每天下午找个靠窗的位置,边看湖景边码字,感觉思路都清晰了很多。累了就在楼里走走,看看那些绿植,感觉像在做学习Spa。”
实用小贴士:GCI的开放时间通常是工作日的早上8点到下午6点,周末不开门哦。这里没有咖啡馆,所以记得自己带好水和咖啡。因为环境太舒服,有时候会有点催眠,意志不坚定的同学慎入(笑)。
第二站:咖啡因战士的续命天堂——学院专属Lounge
如果你是那种“一杯咖啡下肚,灵感文思泉涌”的选手,学习离不开咖啡因,那么各大教学楼和学院的Lounge就是你的天堂。这些地方通常都自带咖啡馆,或者离咖啡馆只有几十米的距离,让你随时可以“满血复活”。
首推的就是商学院(BEL Faculty)的大本营——Colin Clark Building (39号楼)。
这里的一楼和二楼有大片的开放式学习区,沙发、高脚凳、讨论桌应有尽有。气氛相对轻松,非常适合和同学一起刷Past Paper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最重要的是,楼下就是UQ超火的咖啡馆之一Merlo Coffee!写不下去的时候,下楼买一杯Flat White,闻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感觉又能再战五百回合。
为什么推荐这里?
1. 咖啡续命超方便:除了楼下的Merlo,旁边不远就是Wordies Cafe,选择非常多。根据UQ Retail的数据,Merlo每天能卖出超过500杯咖啡,是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咖啡馆之一,品质绝对有保证。
2. 学习氛围浓厚:虽然不如图书馆安静,但周围都是和你一样在为DDL奋斗的商科小伙伴。看到大家都在努力,你也不好意思摸鱼了。这种“同辈压力”有时候反而能激发出惊人的学习效率。
3. 设施现代化:作为商学院的主楼,这里的设施非常新。随处可见的充电桩、可以连接电脑的大屏幕,都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商科的tutorial也在这栋楼里,下课后可以直接找个地方坐下,马上开始复习,无缝衔接。
另一个宝藏地是法学院所在的Forgan Smith Building (1号楼)。这栋楼是UQ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有着浓浓的英伦学院风。虽然Walter Harrison Law Library(法律图书馆)以其极度的安静和严肃氛围闻名,但楼里其他公共区域却别有洞天。
你可以找一个靠着古老窗户的长椅坐下,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在书本上,氛围感直接拉满。楼里的Darwin's cafe也是一个绝佳的休息和简餐地点。在这里学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霍格沃茨,连看判例法都变得有趣了起来。
真实案例:学金融的Mark告诉我,他几乎所有的group meeting都在Colin Clark一楼的圆桌区进行。“那里空间够大,有白板可以写写画画,讨论效率特别高。而且累了可以直接去买吃的喝的,不用走很远。我们组上学期一个拿了7分的Project,有好几个关键的idea都是在那里喝着咖啡头脑风暴出来的。”
第三站:插座爱好者的福音——被忽略的教学楼
对于我们这些电子设备不离身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时最大的安全感,莫过于满格的电量。没有什么比电脑电量飘红,却找不到一个空闲插座更让人崩溃的了。如果你也是“电量焦虑症”患者,那么请把目光投向那些大型的、现代化的教学楼。
我的首选,必须是Advanced Engineering Building (AEB, 49号楼)。
AEB简直就是为现代学生量身打造的!这栋楼在2014年投入使用,耗资1.35亿澳元,内部设计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从一楼到五楼,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被设计成了可以学习的地方。长长的走廊边上设置了一排排的座位,每个座位下面都配备了至少两个电源插口和USB充电口!你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充电宝,也不用为抢插座而和别人“眉来眼去”了。
AEB的无敌优势:
1. 插座数量多到离谱:毫不夸张地说,在AEB,座位比人多,插座比座位多。无论你选择哪个位置,几乎都能在方圆一米内找到电源。这对于需要同时使用电脑、iPad、手机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堂。
2. 空间选择极其丰富:喜欢热闹的,可以待在一楼大厅,感受人来人往的活力;喜欢安静的,可以去三楼、四楼的走廊深处,那里有很多隐藏的单人座位。还有一些半封闭的“学习舱”(study pods),提供了很好的私密性。
3. 开放时间长:作为主要教学楼之一,AEB的开放时间通常很长,即使在晚上和周末,底层的很多区域也是可以进入的(具体时间建议查看UQ官网)。很多工科学生在这里通宵赶due是家常便饭。
除了AEB,物理系的Parnell Building (7号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栋楼经过翻新后,增加了很多现代化的学习空间。尤其是它一楼的Physics Museum旁边,有一片非常开阔明亮的区域,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桌椅,平时人不多,而且同样配备了大量的充电口。
实用小贴士:像AEB这样的大楼,楼层越高通常人越少、越安静。如果你需要绝对的专注,不妨多走几步,去顶楼看看,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教学楼的空调通常开得比较猛,记得带一件外套,防止被冻感冒。
第四站:不走寻常路——那些小而美的专业图书馆
我们都知道SSAH和Duhig Tower是综合性图书馆,人流量巨大。但其实UQ还有好几个小而美的专业图书馆,它们就像是隐藏菜单,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
强烈推荐Dorothy Hil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Library (DHESL, 50号楼)。它就坐落在AEB的旁边。这个图书馆的特点就是:极其安静!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严肃,几乎所有人都在埋头苦读,是名副其实的“Silent Study”殿堂。如果你自制力比较差,需要一个强大的气场来约束自己,那这里绝对是你的最佳选择。
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是Biological Sciences Library (94号楼)。这个图书馆规模不大,但环境非常温馨舒适。因为它远离教学区中心,所以人流量相对较少,即使在final期间,也比主图更容易找到位置。馆内的采光很好,窗外就是一片绿意盎然,给人一种宁静而治愈的感觉。
选择这些专业图书馆的好处是,你能避开大部分“凑热闹”的人流,找到一个真正能让你沉下心来的环境。而且,这些图书馆的馆藏都非常有特色,如果你正好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这里查找资料也会更加方便。
好了,今天的UQ学习圣地探秘就到这里啦。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告诉你哪个地方是最好的。因为学习这件事,终究是非常个人化的。有的人喜欢在热闹中寻找专注,有的人则需要绝对的安静。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节奏和空间,远比盲目地跟着“卷王”们去图书馆打卡重要得多。
别再为找不到座位而焦虑了。UQ这么大,风景这么美,总有一个角落是为你准备的。下次感到迷茫或者烦躁的时候,不妨换个地方,也许换个环境,就能换来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心情。
希望这篇攻略能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祝你在UQ的每一天,都能学得开心,玩得也开心!Final加油,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