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 |
|---|
| 嘿,未来的IT大神!在看正文前,先深呼吸。我知道“就活”(求职)两个字听起来就压力山大,但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增加焦虑的,而是来给你递“***”的。忘掉那些“日本求职难于上青天”的陈词滥调,今天我们只聊一个事实:在日本搞IT,你,就是被争抢的“宝藏”! |
还记得上个月我跟前辈小林一起在居酒屋喝酒吗?小林是早稻田大学计算机科学的硕士,一个妥妥的学霸。可那天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满脸愁容。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就活太卷了!感觉周围全是大佬,面试官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我感觉自己快要‘玉碎’在沙滩上了。”
我当时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看了一个数据。他看完眼睛都亮了,酒都醒了一半。今天,我就把这个“内部消息”也分享给你们——所有正在为前途迷茫的留学生朋友们。
你以为你在“求”职?不,是工作在“求”你!
先别急着反驳,觉得我是在灌鸡汤。我们直接上数据,让事实说话。
日本经济产业省几年前就发布过一个预测报告,当时说的是到2030年,日本的IT人才缺口将达到惊人的79万!你没看错,是79万!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整个鸟取县的人口都去做程序员了还不够。
你可能会说,“2030年还远着呢”。那我们看看近的。根据日本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发布的《IT人才白皮书2023》,已经有超过50%的日本企业明确表示,他们正面临着IT人才“严重不足”或“稍有不足”的困境。注意,这还是平均数。在一些尖端领域,比如AI、大数据、网络安全,感觉人才不足的企业比例甚至飙升到了70%以上。
我有个在大型咨询公司做HR的朋友,她去年年底跟我吐槽:“我们现在招IT岗,简直像在‘相亲’。不是我们挑候选人,是候选人同时拿着五六个offer,在挑我们。我们还得想方设法展现诚意,比如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更高的薪水、甚至帮他们解决家属的签证问题。”
所以你看,你根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巨大的、嗷嗷待哺的市场。你不是在茫茫人海中找一根救命稻草,你本身就是那艘能载着企业驶向数字化未来的豪华邮轮!
不止是IT大厂,连“卖酱油的”都在抢程序员!
一提到IT工作,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乐天、软银、Mercari这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没错,它们确实是招聘大户,但现在日本的IT招聘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IT”的时代。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神仙公司”加入了这场抢人大战:
第一梯队:制造业巨头们的“华丽转身”
你以为丰田、索尼、松下这些公司还在埋头造汽车、造相机吗?那你可就out了!它们现在一个个都在疯狂推进“DX”(数字化转型)。
案例: 丰田汽车。他们已经不把自己定义为汽车制造商了,而是“移动出行公司”(Mobility Company)。从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平台,到智能工厂的物联网系统,背后都需要海量的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云架构师。我认识一个学长,之前觉得去丰田就是进工厂,结果人家现在在Woven by Toyota(丰田的软件子公司)做自动驾驶算法,年薪千万日元,团队里一半都是外国人,天天用英语开会,酷得不行。
第二梯队:金融“老古董”们的“FinTech革命”
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这些百年银行,曾经以稳定、保守著称。但现在,他们比谁都急。为什么?因为新兴的线上支付和网络银行正在抢他们的饭碗。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拥抱金融科技(FinTech)。
案例: 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 Group)。他们前几年推出了一个叫“J-Coin Pay”的移动支付服务,还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创新部门。他们现在大量招聘能开发手机App、懂得区块链技术、能做数据分析的IT人才。我有个朋友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但自学了Python和数据分析,最后竟然拿到了瑞穗银行的offer,负责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他说,银行给的待遇相当不错,而且非常看重他作为外国人的不同视角。
第三梯队:游戏、动漫界的“IP宇宙”扩张
任天堂、万代南梦宫、Cygames……这些名字是不是听着就热血沸腾?日本的游戏和动漫产业是全球顶尖的,而现在,他们需要IT人才来构建更宏大的“IP宇宙”。
案例: 任天堂。Switch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软件生态系统。从游戏引擎的优化、网络联机服务的稳定性,到Nintendo Switch Online会员服务的后台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是IT技术的体现。他们不仅需要图形工程师、游戏程序员,还需要大量的网络工程师和后端开发人员来支撑全球数千万玩家同时在线。能参与到《塞尔达传说》或者《马力欧》系列的相关项目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吧!
你看,从造车、理财到玩游戏,各行各业都在向IT人才张开怀抱。你的选择范围,远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得多。
留学生专属“福利包”:这些优势你必须知道!
面对这么大的机会,我们留学生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当然有!而且这些优势是日本本土学生很难比拟的。
1. 语言优势 = “降维打击”
很多同学可能会担心自己日语不够好。但在IT行业,尤其是那些积极全球化的企业,英语能力正在变得和日语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数据: 以乐天(Rakuten)为例,他们早在2012年就推行了“社内英语公用语化”。这意味着公司内部的会议、邮件、文件全部使用英语。像Mercari、LINE Yahoo等公司,内部也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英语是日常工作语言。在这种环境下,你的多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就从一个“减分项”(因为日语可能不够地道)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加分项”。你可以无障碍地阅读最新的英文技术文档,和全球的开发社区交流,这是很多日本工程师不具备的能力。
2. 签证优势 = “绿色通道”
日本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专门设立了“高度专门职”签证。这个签证有什么好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你更快地拿到永久居留权(永住)。普通的工作签证可能需要连续在日本居住10年才能申请永住,而高度人才签证最快1年就可以!
而IT行业,简直就是为了这个签证量身定做的。高度人才的评分标准里,学历、工作年限、年收入、日语能力都是加分项。IT行业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生,如果拿到一个年薪500万日元以上的IT offer,再加上学历和年龄的分数,就很容易达到高度人才的标准。这等于给你开了一个移民日本的“绿色通道”。
3. 文化视角 = “创新催化剂”
日本企业现在最怕的是什么?是“加拉帕戈斯化”(ガラパゴス化),也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自己玩,最后跟不上世界的潮流。而你们,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就是打破这种僵局的最佳人选。
案例: 我认识一个在资生堂做电商系统开发的中国女生。她入职后发现,公司的购物网站设计完全是按照日本人的使用习惯来的,很多地方对于中国用户来说非常不方便。她结合自己在中国使用淘宝、京东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最后被团队采纳,网站的中国区销售额提升了近20%。她因此获得了当年的社长奖。你的国际化视野,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点亮这几颗“技能树”,轻松上岸不是梦
说了这么多,机会虽好,也得有实力去把握。那么,现在日本企业最看重IT人才的哪些技能呢?
硬技能:技术栈要跟上潮流
云服务是基础: 无论是AWS、Azure还是GCP,至少要熟练掌握其中一种。现在90%以上的日本企业都在向云端迁移,不会云技术,就像十年前不会用Office一样。
AI和数据科学是王牌: Python是必备语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知识能让你身价倍增。哪怕只是做一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也能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前端后端不能偏废: 对于Web开发岗位,JavaScript/TypeScript以及React/Vue等现代前端框架是必须的。后端方面,Java和Spring框架依然是大型企业的首选,而Go和Python在创业公司中越来越受欢迎。
网络安全是蓝海: 随着数字化深入,网络攻击也越来越多,安全工程师的需求量正在爆炸式增长,而且薪资极高。
软技能:比写代码更重要的事
沟通能力,特别是“翻译”能力: 这里说的“翻译”不是指语言翻译,而是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给非技术人员(比如产品经理、市场部同事)听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日本企业中尤其受到重视。
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企业招你来不是让你当一个“码农”,而是要你来解决问题的。面试时,面试官更关心你遇到一个难题时的思考过程,而不是你是否能立刻给出标准答案。
团队合作与日本特色“报联相”: 即使是在外资氛围浓厚的公司,日本职场基本的“报告、联络、相谈”文化还是需要了解和尊重的。这代表了一种负责任和专业的态度。
好了,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学长小林吗?
那天晚上,他听完我的分析,回去之后立刻调整了求职策略。他不再只盯着那几家互联网大厂,而是开始关注那些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传统行业巨头,比如金融和制造业。他把自己的简历重点放在了之前做过的一个关于金融数据分析的小项目上。
两周后,他给我发信息,说他拿到了野村证券系统部门的offer,起薪比他预想的还要高出100万日元。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充满了兴奋和不敢相信。
所以,各位同学,别再自己吓自己了。日本的IT行业不是一片红海,而是一片广阔的、充满了机遇的蓝海。你所要做的,就是看清方向,然后勇敢地扬帆起航。
忘掉“我只是个普通留学生”的想法吧。从今天起,请记住你的新身份:日本未来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
现在,打开你的求职网站,开始投简历吧!这次,不是你求着他们给你机会,而是他们排着队,等着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