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霍格沃茨,墨尔本大学生存指南

puppy

恭喜你拿到“南半球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是一边憧憬着古老的钟楼和超棒的图书馆,一边又对陌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点小焦虑?别担心,这篇生存指南就是为你准备的“活点地图”!从手把手教你如何选课、高效刷Wam,到学校周边的宝藏美食和租房避坑攻略,再到如何快速融入社团找到组织,这里全是学长学姐亲身总结的实用干货。我们不聊虚的,只为帮你轻松搞定一切,让你在墨大的新生活不只“生存”,更能闪闪发光!快来看看吧,这绝对是你开启墨村冒险前最需要的锦囊妙计!

墨大生存核心速览学长学姐的“悄悄话”
学术规划WAM是王道!选课前必看Handbook,巧用Breadth科目提升均分。
租房安家千万别在人到之前付全款!优选Carlton、Parkville,学生公寓虽贵但省心。
日常饮食校内Union House解决午饭,校外Lygon街不只有意餐,维妈市场买菜最省钱。
交通出行落地就办Myki卡,市区有免费电车区(Free Tram Zone),但学校不在区内哦!
社交融入O-Week是社团“黄金周”,别害羞,去UMSU网站找到你的同好组织!

还记得我第一天拖着两个28寸大箱子,站在墨大标志性的Old Arts钟楼前,心里的感觉吗?一半是“哇,我真的来到南半球的霍格沃茨了!”,另一半是“完蛋,我连下一顿饭在哪吃都不知道”。手机里躺着录取通知书的邮件,可现实里,选课系统像天书,租房信息看得眼花缭乱,周围全是陌生面孔。那一刻,我无比希望有个人能递给我一张“活点地图”,告诉我所有新生都会踩的坑和必须知道的秘密。

几年过去,我从那个手足无措的新生,变成了可以笑谈当年糗事的老油条。现在,轮到我来为你绘制这张地图了。这篇指南里没有官方的客套话,全是学长学姐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教训换来的干货。从怎么选上那些传说中的“水课”拉高Wam,到如何在Carlton找到一间不坑的公寓,再到怎么加入那些酷到没朋友的社团……我们一步一步来,帮你把对未知的焦虑,变成对冒险的期待。

学术篇:玩转墨大,WAM才是硬道理

咱们先聊最核心的事儿——学习。毕竟,爸妈花了大价钱,可不是让我们来墨尔本研究哪家咖啡豆更好的。在墨大,你的学术命脉被一个叫做WAM(Weighted Average Mark)的东西牢牢掌控着。它不仅决定你能不能顺利毕业,更关系到你未来申研、读博、拿奖学金的一切可能。所以,从选课第一天起,就要把“保卫WAM”刻在心上。

墨大的本科采用的是独特的“墨尔本模式”(Melbourne Model),简单说就是“主修专业 + 广度课程(Breadth)”。主修是你未来吃饭的本事,而广度课程就是你自由发挥、提升WAM的绝佳机会。怎么选?别慌,打开你的“魔法书”——University Handbook。

这个Handbook网站是你的官方唯一指定圣经。每门课的课程代码、内容、考核方式、先修课程要求(prerequisites)都写得一清二楚。举个例子,一门课叫MAST10005 Calculus 1,看到这个,你就知道这是数学与统计学院(MAST)的1年级(10000 level)课程。选课前,一定要仔细核对,确保你满足了所有先修要求,不然系统是不会让你注册的。

对于广度课程,江湖上总流传着各种“Wam Booster”(均分助推器)的传说。比如像《Music and Health》(MUSI20150)或者一些入门级别的语言课,因为考核方式相对友好,或者内容比较有趣,确实能帮助不少同学拿到理想的分数。但选课就像开盲盒,别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砒霜。我有个学商科的朋友,为了刷分选了一门设计入门课,结果每周被各种手工模型折磨到崩溃,分数自然也不好看。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兴趣为主,刷分为辅”。去听听第一节课,看看课程大纲,找自己真正有点感觉的,学起来才不痛苦。

搞定了选课,接下来就是如何高效学习了。墨大的课程通常分为Lecture(大课)和Tutorial(小班辅导课)。Lecture上,教授会讲授核心理论,几百人一起听,你可以当个小透明。但Tutorial,千万别翘!这通常只有20-30人,是算平时分(participation mark)的关键环节。很多课程10%-20%的分数都来自Tute表现。我刚来的时候脸皮薄,不敢发言,结果第一学期一门课的平时分几乎是零。后来我学乖了,每次去Tute前都把要讨论的内容看一遍,逼自己至少提一个问题或回答一个问题。你会发现,老师同学都很友好,而且这对你理解课程内容非常有帮助。

说到考试,墨大图书馆的Past Exam Papers数据库就是你的“有求必应屋”。这里有过去几年的考试真题,是考前复习最宝贵的资料。花一周时间,把过去五年的真题认认真真做一遍,你基本就能摸清教授的出题套路和重点。我学“计量经济学”那门课时,就是靠刷完了所有能找到的往年试卷,才从挂科边缘爬上了H1(First Class Honours,80分以上)。

学校的学术支持系统也别浪费。Academic Skills Unit会提供免费的论文写作、演讲技巧、时间管理等讲座。如果感觉学习吃力,随时可以预约Learning Advisor进行一对一辅导。这些资源都是包含在你高昂的学费里的,不用白不用!

生活篇:搞定吃住行,做最地道的墨村人

学术搞定了,咱们再聊聊怎么在墨尔本这个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的地方活得舒服。头等大事,就是“住”。

对于新生,最省心的选择是学生公寓,比如UniLodge、Scape、Iglu这些。它们通常就在学校旁边或交通便利的地方,设施齐全,安保也好,还能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缺点也显而易见——贵。一个单人Studio的周租金,目前普遍在450-600澳元之间,这个价格在校外都能租个很不错的单间了。但作为初来乍到的过渡,住半年学生公寓熟悉环境,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省钱或者体验更local的生活,可以考虑校外合租(Share House)。主要通过Flatmates.com.au和Realestate.com.au这两个网站找房。学校周边的Carlton、Parkville、North Melbourne、Brunswick都是学生的热门聚居区。一个单间的价格根据地段和房间大小,大约在每周250-400澳元。合租的乐趣在于能遇到各种有趣的室友,但风险也在于此。你可能会遇到半夜开派对的摇滚青年,或者从不洗碗的奇葩。

这里要敲黑板说租房避坑!最重要的一条:任何情况下,没有亲眼看到房子(或者可靠的朋友帮你视频看房)之前,绝对不要支付任何形式的押金!Facebook Marketplace和一些微信群里充斥着骗子,他们用假照片和低廉的价格吸引你,一旦你把钱转过去,他们就人间蒸发。我身边就有同学被骗过几千澳元,欲哭无泪。看房时,要仔细检查水电、网络、设施是否完好。签合同时,务必看清条款,你的押金(Bond)必须是交给州政府设立的RTBA(Residential Tenancies Bond Authority)保管,而不是直接给房东。这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你的权益。

解决了住,就到了“吃”。墨尔本是美食之都,绝对不会亏待你的胃。在校内,Union House的food court是学生们的“大食堂”,有中餐、日料、越南粉,价格在15-20澳元左右,能快速解决一顿午饭。想喝咖啡提神,校园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比如很多人打卡的Standing Room。校外的Lygon Street是著名的意大利风情街,但除了游客爱去的披萨和意面,往深处走走,还有很多受学生欢迎的平价美食。比如Toto's Pizza,号称墨尔本第一家披萨店,便宜又大份。想吃亚洲菜,City里选择就更多了,从麻辣烫到日式拉面,应有尽有。

想要省钱,自己做饭是王道。学校附近的Woolworths、Coles是日常采购的主力军。想买更新鲜便宜的瓜果蔬菜和肉类,一定要去逛逛南半球最大的露天市场——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尤其是周日下午快收摊时,经常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好东西。

最后说“行”。一张Myki卡是你畅游墨尔本的通行证,电车(Tram)、火车(Train)、公交(Bus)都靠它。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学生通常无法享受半价的学生优惠(Concession),需要购买全价票(Full Fare)。墨尔本CBD有一个“免费电车区”(Free Tram Zone),在这个区域内乘坐电车是完全免费的。不过,墨大主校区Parkville并不在免费区内,所以从学校坐车进城,记得一定要刷卡哦!不然被查到罚款可是很肉疼的。其实,从学校走到市中心也就20分钟左右,天气好的时候,散散步也是一种享受。

社交篇:不只做学霸,也要当玩家

留学生活,如果只有图书馆和公寓,那未免也太单调了。墨大的魅力,一半在于它的学术声誉,另一半就在于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而融入这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社团。

每年开学第一周的O-Week(Orientation Week),是社团的“百团大战”。South Lawn上会支起上百个帐篷,从巧克力爱好者协会、动漫社、电竞社,到哈利波特迷专属的魁地奇俱乐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每个社团都会热情地招新,派发各种小礼物。别害羞,大胆地去和你感兴趣的社团聊一聊,这是你结识志同道合朋友的绝佳机会。

UMSU(墨大学生会)是所有学生社团的总管,你可以在他们的官网上找到超过200个注册社团的完整列表。有像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这样能让你找到组织、一解乡愁的文化类社团,也有MCCC(墨尔本大学中华辩论社)这样能锻炼你思辨和口才的学术兴趣类社团。我当年就加入了一个徒步社团,每个月跟着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去探索维州周边的国家公园,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看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风景。

除了参加社团,找一份兼职工作也是融入当地社会、锻炼英语、顺便赚点零花钱的好方法。学校的Careers Online平台、Seek、Indeed等网站上都有大量的兼职信息。餐饮、零售、超市理货是学生最常见的岗位。根据澳洲目前的法规,学生签证持有者在上课期间每两周最多可以工作48小时,假期则没有限制。最新的法定最低时薪已经超过了23澳元,所以只要你勤快点,生活费基本可以自理。这不仅是经济上的独立,更是一种宝贵的社会经验。

很多同学会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不敢去找工作。其实,很多雇主更看重的是你积极的态度和责任心。我的第一份兼职是在一家咖啡馆做服务员,刚开始连顾客点的咖啡名都记不全,紧张到手抖。但老板和同事都非常耐心,一个月后我就能和客人们谈笑风生了。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自信,远比赚到的钱更重要。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华人圈子里。我知道,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和说母语的人在一起会感觉更安全、更舒适。但这也会让你失去很多体验多元文化的机会。试着在Tutorial上主动跟邻座的local同学打个招呼,邀请他们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参加学院组织的迎新活动,或者住在学校的住宿学院(College),这些都是结交不同文化背景朋友的好途径。

墨尔本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当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别忘了走出去。去NGV看看免费的展览,去Fitzroy的街头欣赏涂鸦,或者坐上电车,一路晃到St Kilda海边,看一场日落。你的留学生活,应该由无数个这样鲜活的瞬间组成,而不只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这篇指南写到这里,其实也只是为你掀开了墨大生活的一角。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也同样充满了惊喜和可能。别怕犯错,别怕提问,更别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你即将开始的,是一段注定会让你飞速成长的旅程。

所以,深呼吸,整理好行囊,带上这份地图,去开启你在南半球霍格沃茨的奇幻冒险吧。记住,这里不只有晦涩的理论和赶不完的due,更有草坪上的阳光、图书馆里的书香、和一群会陪你哭陪你笑的朋友。祝你好运,未来的墨大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24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