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大学CS,带你弯道超车进大厂

puppy

还在为CS选校头疼?感觉申不上滑铁卢、多大就等于告别大厂了?先别灰心!今天带你认识一下女王大学CS这个“宝藏专业”,它可是很多学长学姐口中的“弯道超车”神器。这里不仅课程设置硬核实用,Co-op项目对国际生也超友好,竞争压力相对小,让你有更多机会拿到心仪的实习。更重要的是,那种紧密又互相帮助的社区氛围,能让你在不那么“卷”的环境里安心成长,专心搞项目、刷题。想知道女王大学的学生具体是怎么规划学习、利用校内资源,最终悄悄上岸大厂的吗?这篇文章给你把路都探好了,快来看看吧!

女王大学CS:为什么是你的“大厂直通车”?
课程硬核实用:课程设计紧贴业界需求,项目(Project)多到飞起,让你在实际操作中把理论知识锤炼成傍身技能,面试时有话可聊,有项目可秀。
QUIP实习超长待机:独有的12-16个月QUIP(Queen's Undergraduate Internship Program)项目,时间够长,让你能深入参与公司核心项目,不像4个月短实习那样走马观花。这段“准员工”经历是简历上最亮的星。
校内竞争压力小:相比滑铁卢、多大那种“神仙打架”的Co-op竞争环境,女王大学的氛围要友好得多。这意味着你有更高的几率在校内招聘中脱颖而出,拿到心仪的实习offer。
社区氛围一级棒:女王大学以其紧密的社区感和互助精神闻名。在这里,同学不是“卷”王,而是战友。大家一起刷题、一起做项目、一起分享面经,学习体验感直接拉满。
地理位置闹中取静:坐落在金斯顿(Kingston),一座宁静的大学城,让你能静心学习。同时,它离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三大城市都不远,开车两三个小时就能到,方便参加招聘会、面试和未来的实习。

女王大学CS,带你弯道超车进大厂

去年四月,我收到了一个学弟Leo的微信消息,语气里满是沮丧。他发来一张截图,是滑铁卢大学CS的拒信,后面跟着一句:“姐,我是不是废了?多大也拒了,感觉我的大厂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我能想象到屏幕那头他的失落。在咱们留学生圈里,滑铁卢和多大的CS专业几乎被神化了,仿佛只有拿到这两张门票,才算拿到了通往谷歌、亚马逊的入场券。我问他:“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offer收到了吗?”

他回了个“嗯”,又补了一句:“但那不是我的第一选择啊,感觉有点不甘心。”

我笑了,给他回了一段语音:“傻孩子,你手里的这张‘备胎’offer,可能才是帮你实现弯道超车的秘密武器。先别灰心,听我跟你聊聊女王大学CS到底有多香。”

今天,我也想把这段话分享给所有和Leo一样,正为选校而焦虑,或者觉得自己“非顶尖名校不去”的同学们。通往大厂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而女王大学这条路,走起来可能比你想象中更稳,也更舒服。

“卷不动”的CS?女王大学是清流

我们先来聊聊“卷”这个话题。加拿大的CS教育质量全球顶尖,但竞争也确实激烈。滑铁卢大学的CS专业,录取平均分常年维持在95%以上,外加各种竞赛大奖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录取率低至5%左右,简直是“地狱模式”。多伦多大学主校区(UTSG)的CS同样是一位难求,进去了还要经过“POST”筛选,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为成绩不达标而被刷掉。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习成了一场零和博弈。我听过太多关于“大神太多,感觉自己是菜鸡”、“课程太难,天天都在图书馆熬夜”、“Co-op找工作像打仗,几千人抢几个岗位”的故事。

女王大学的CS,就像是这股浪潮中的一股清流。

当然,女王大学的CS录取门槛也不低,平均分基本要求在90%以上,但它没有滑铁卢那种变态的AIF(附加信息表)和视频面试。更重要的是,入学后的氛围完全不同。在Reddit的r/queensuniversity板块,你搜索“CS”或“Computing”,会发现学生们讨论最多的是“哪个教授的课更有趣”、“这个项目该怎么组队”、“求一份XX课程的复习资料”。大家普遍的感受是“collaborative”(合作)而非“competitive”(竞争)。

一个真实的例子:女王大学有一个非常活跃的计算机学生协会COMPSA(Computing Students' Association)。他们每年都会组织大大小小的活动,从新老生交流会、技术讲座,到著名的黑客马拉松QHacks。在这些活动里,高年级学长学姐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实习心得,甚至帮你改简历。大家的目标不是“我得比你强”,而是“我们这届同学要一起找到好工作”。这种抱团取暖、互相支持的氛围,对于刚来到陌生环境的留学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课程设置:不玩虚的,直接上干货

氛围好是一方面,能不能进大厂,最终还是要看你的硬实力。女王大学的CS课程设置非常扎实,而且紧贴业界需求。它不搞太多花里胡哨的理论,而是强调通过大量的项目来锻炼你的实践能力。

女王大学的计算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专业方向(Specialization),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比如: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数据分析(Data Analytics)
  • 游戏开发(Game Development)
  • 生物医学计算(Biomedical Computation)
  •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这种灵活性让你能从大二开始就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得更深、更专。我们来看看几门被学长学姐们封为“神课”的核心课程:

CISC 220 - System-Level Programming:这门课会带你深入了解C/C++和Unix系统,让你明白计算机底层是如何运作的。虽然过程可能有点痛苦,但学完之后,你对内存管理、指针、进程等概念的理解会提升一个档次,这对面试系统设计类问题非常有帮助。

CISC 365 - Algorithms I:这门课就是你的“LeetCode官方新手村”。它系统地讲解了各种核心数据结构和算法,比如排序、图论、动态规划等。教授会带着你分析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帮你打下坚实的算法基础。毫不夸张地说,认真上好这门课,你刷题的效率会提高一倍。

CISC 499 - Undergraduate Thesis/Project:这是一个长达一年的毕业设计项目。你可以选择跟一位教授做研究,也可以和几个同学组队开发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这是你将四年所学融会贯通的绝佳机会。一位学长就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医疗影像分析工具,这个项目不仅让他们在全校的创新比赛中获奖,更被他写在了简历最显眼的位置,最终帮他拿到了微软的面试机会。

小班教学也是女王大学的一大优势。除了大一的基础课,很多高年级的专业课都只有几十人。这意味着你有大把的机会和教授互动,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下课后在Office Hour深入探讨,都能得到细致的解答。这种师生关系,在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大课堂里是难以想象的。

QUIP实习项目:16个月的“准员工”体验

如果说扎实的课程是女王大学CS的“内功”,那么QUIP(Queen's Undergraduate Internship Program)实习项目就是它最强力的“外挂”。

滑铁卢的Co-op模式是每4个月学习、4个月实习交替进行。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实习次数多,但缺点也很明显:每4个月就要重新找一次工作,压力巨大;实习时间短,很难深入参与到公司的核心项目中,往往只能做一些边缘性的工作。

QUIP则完全不同。它提供的是一段长达12到16个月的、不间断的带薪实习。你可以在大二或大三结束后申请,去一家公司完完整整地工作一年多,然后再返回学校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

这16个月意味着什么?

1. 深度参与,积累硬核经验。 你不再是一个“实习生”,而更像一个初级全职员工。公司愿意投入资源培养你,让你负责一个完整的项目模块,从设计、开发到测试、上线,全程参与。一位在AMD做QUIP的学姐,她的工作是参与开发下一代显卡的驱动软件。16个月下来,她不仅代码能力突飞猛进,还对整个芯片行业的研发流程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段经历,让她在毕业求职时,轻松秒杀了那些只有几个短期实习经验的竞争者。

2. 竞争压力小,机会更多。 女王大学的QUIP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市场。来这里招聘的公司,比如IBM、AMD、Oracle、Shopify以及加拿大五大行,都非常认可女王大学的学生质量。相比于在公开市场上和来自全加拿大的“卷王”们竞争,通过QUIP拿到面试的机会要大得多。根据学校官方数据,参与QUIP项目的学生成功找到实习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平均年薪能达到55,000加元以上。

3. 高概率获得Return Offer。 因为你和团队磨合了整整一年多,你的能力、性格、工作态度,老板和同事都一清二楚。只要你表现不是太差,公司非常愿意在你毕业后直接发全职的Return Offer,省去了他们重新招聘和培训的成本。LinkedIn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大量女王大学CS的毕业生,他们的第一份全职工作,就是自己QUIP时所在的公司。

对于我们国际生来说,QUIP还有一个隐藏福利:长达16个月的工作经验,对于未来申请加拿大永久居民(PR)时的“加拿大工作经验”加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说,一个QUIP项目,直接帮你把学业、工作和移民规划都串联起来了。

一个女王大学CS学生的“上岸”路径图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描绘一个典型的女王大学CS学生,是如何一步步规划,最终实现“弯道超车”的。

大一:打基础,广撒网
这一年,你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并把CISC 121(编程入门)和CISC 124(数据结构入门)这两门基础课学扎实。同时,一定要去参加COMPSA的迎新活动,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加入一两个兴趣社团。可以尝试去参加QHacks,即使你什么都不会,去感受一下气氛,看看大神们是怎么在48小时内从零到一做出一个产品的,这会极大地激发你的热情。

大二:练内功,磨技能
这是最关键的一年。你将接触到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核心课程。从这年开始,你要有意识地刷LeetCode,每周保持一定的题量。同时,利用课程项目或者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做一两个能拿得出手的个人项目(Personal Project)。比如,可以做一个课程表App,或者一个简单的游戏。学校的Career Services会提供免费的简历修改和模拟面试服务,一定要去!把你的简历打磨好,为明年的QUIP申请做准备。

大三 & QUIP年:实战演练,全力冲刺
大三上学期,QUIP的招聘季就开始了。你需要密集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把你大二准备的算法知识和项目经验全部展示出来。一旦拿到offer,恭喜你,你的职业生涯已经开启了加速模式。在长达12-16个月的实习中,主动沟通,积极学习,多向身边的资深工程师请教。不仅要完成分配给你的任务,还要去了解整个团队、整个产品的运作模式。这期间建立的人脉和积累的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大四:从容毕业,手握offer
带着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回到校园,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了。最后一年的课程对你来说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时候,你可能已经手握QUIP公司的Return Offer。如果没有,也别担心。你那份写满了16个月硬核工作经验的简历,足以让你在秋季的校园招聘中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这时候,你的目标就不再是“找一份工作”,而是“在众多offer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你看,这条路是不是清晰又可行?每一步都踩得很实,没有那么多不确定性。

所以,如果你也像当初的Leo一样,因为没能进入那几所“神校”而感到迷茫,不妨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你手中的女王大学offer。

学校的排名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个起点。真正决定你未来高度的,是你如何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别光盯着排名看,多去LinkedIn上搜一搜,看看这个学校的学长学姐们毕业后都去了哪里,那才是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通往大厂的路不止一条,滑铁卢和多大是车流密集的高速公路,开得快,但堵车的风险也高。而女王大学,更像是一条风景优美、路况良好的“国道”,它一样能让你安全、稳当地到达终点。关键是,你得知道如何开好自己的这辆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