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 申请,这些关键点先记下! |
|---|
| - 截止日期要盯紧:牛津、剑桥以及大部分医学、牙医、兽医专业的UCAS申请截止日期是每年的10月15日,比其他大学早得多,千万别错过! |
| - PS是重中之重:G5尤其看重学术潜力,个人陈述(PS)必须围绕你申请的专业展开,展示你深刻的理解和热情,别写成个人成长流水账。 |
| - 入学考试是门槛:牛剑和G5部分热门专业(如医学、法律、数学、工程等)都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如BMAT, LNAT, MAT, STEP),需要提前准备,刷题是必须的。 |
| - A-Level选课很关键:G5对A-Level科目组合有偏好,尤其偏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这类“硬核”科目。申请前一定要去官网确认专业的必修/推荐科目。 |
| - 竞赛和超学科活动加分:参加国际奥赛、做科研项目、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期刊……这些能证明你学术热情的“超学科活动”(Super-curriculars)远比弹钢琴、做志愿者更受G5青ossians。 |
“同学,帮我看看,我申剑桥的经济,A-Level预估A*A*A,雅思8分,有希望吗?”
“LSE的PPE是不是卡A-Level的list?我选的心理学算不算他们喜欢的科目?”
“学长,听说帝国理工的面试很难,是不是真的会问我从没见过的物理题啊?”
每年申请季,我们网站的后台都会被类似这样的问题淹没。我仿佛能看到屏幕那头,一张张年轻又焦虑的脸,浏览器里开着十几个标签页:UCAS官网、剑桥学院介绍、LSE专业要求、牛津面试经验帖……信息碎片化,要求五花八门,越看越迷茫,越查越心慌。G5,这五个闪闪发光的名字——牛津、剑桥、帝国理工、LSE、UCL,是无数留学生的终极梦想,但通往梦校的路,似乎从第一步“搞懂申请要求”就开始变得异常艰难。
别怕,学弟学妹们!今天,小编就变身你的贴身申请顾问,把G5五所大学的本科申请要求给你扒个底朝天,从硬邦邦的成绩标准,到软性的文书偏好,再到牛剑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笔试面试,咱们一篇搞定。与其大海捞针,不如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让你的G5申请之路,瞬间清晰!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学术圣殿,天才的游乐场
提到剑桥,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康河的柔波、古老的学院和一个个改变世界的名字。这里不招“好学生”,只招对知识有近乎偏执热爱的“准学者”。
硬核成绩要求:
剑桥的门槛是G5里最高的之一,而且他们更看重你最终的实考成绩,预估分只是敲门砖。
- A-Level: 一般要求是 A*AA 到 A*A*A。像经济、工程、自然科学这类热门专业,通常会要求 A*A*A,并且会对特定科目有A*的要求。比如,申请经济学,数学A*是雷打不动的条件。去年我们有个学弟,手握4个A*的预估分申请三一学院的数学系,PS和推荐信都非常亮眼,但因为STEP(数学入学考试)成绩没达到学院的要求,最后还是遗憾被拒。这说明,剑桥不仅看你的A-Level,更看重它专门的“加试”成绩。
- IB: 通常要求总分40-42分,其中三门Higher Level (HL) 课程要求拿到7, 7, 6。同样,特定科目有硬性要求,比如申请工程,HL物理和数学都是必须的,且基本都要7分。
- AP: 剑桥要求很高,通常需要5门AP考试成绩达到满分5分,并且科目要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
语言要求:
雅思总分不低于7.5,且单项不低于7.0。这个标准是G5里最严苛的,没有之一。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PS个人陈述:学术!学术!还是学术!
剑桥的PS只有一个核心:证明你对所选专业爱得深沉。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你超越课堂的学习。你读了哪些相关领域的专著?你对某个理论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你是否尝试过做一些小型的研究项目?
举个真实的例子:一位成功申请到剑桥自然科学系的学姐,她的PS里没怎么提自己参加了多少社团活动,而是详细描述了她如何利用一个假期,阅读了《自私的基因》后,对其中一个观点产生了质疑,并为此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观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种主动探索、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正是剑桥最欣赏的品质。
笔试和面试:终极大Boss
能拿到剑桥面试邀请的,都已经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大部分专业都有面试前的笔试,比如申请工程的ENGAA,申请经济的TMUA,申请医学的BMAT。这些考试难度远超A-Level。
面试通常由学院的两位教授(Fellow)进行,时长20-45分钟不等,更像一场学术研讨会(mini-supervision)。他们会给你一个你从未见过的问题,目的不是考你知不知道答案,而是看你的思维过程。他们会不断追问、挑战你,看你如何在高压下进行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考。所以,别指望背诵标准答案,展示你的思考过程才是王道。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 古典与思辨的交织
牛津和剑桥,像是学术界的绝代双骄,各有风华。如果说剑桥更偏向理科和创新,那牛津则在人文社科领域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尤其以其经典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专业闻名于世。
硬核成绩要求:
牛津的成绩要求与剑桥不相上下,同样是“非顶尖不录”。
- A-Level: 典型要求在 AAA 到 A*A*A 之间。同样,热门专业要求更高。比如计算机科学,要求A*AA,且数学必须是A*。对于PPE这样的王牌专业,虽然没有指定必修科目,但招生官明确表示,他们希望看到申请者至少有一门写作密集型的课程(如历史、英国文学)和一门量化分析型的课程(如数学)。
- IB: 总分通常要求38-40分,HL课程要求6或7分。
- AP: 通常要求3门或以上的AP考试成绩达到5分。
语言要求:
牛津的雅思要求分两档:Standard Level(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和Higher Level(总分7.5,单项不低于7.0)。像法律、历史、英语文学这类对语言要求极高的专业,基本都是Higher Level。
PS个人陈述:展现你的思辨能力
牛津同样极端重视学术,但它更偏爱看到你在PS中展现出的“思辨能力”。你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思想的交锋者。比如,申请历史系的同学,不应只罗列自己读了多少本历史书,而应该挑选一两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观点,进行深入剖析,甚至提出与主流观点不同的看法,并给出自己的论证。
去年一位拿到PPE offer的同学,他的PS就极具牛津特色。他从当时的一个社会热点新闻切入,分别用法理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模型三个角度去分析这个事件,展现了自己跨学科的思考框架和强大的逻辑整合能力。这比单纯说“我爱政治”要有力一万倍。
笔试和面试:逻辑思维的终极拷问
牛津几乎所有本科专业都有入学考试,比如申请数学的MAT,申请物理的PAT,申请PPE和经济管理的TSA(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TSA尤其出名,它不考查任何专业知识,纯粹测试你的逻辑思辨和问题解决能力。
牛津的面试和剑桥类似,也是一场学术对话。面试官可能会给你一首诗、一张图表或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然后让你谈看法。例如,法学面试的经典问题:“‘法律’和‘规则’有什么区别?”他们想看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是你如何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分析这两个概念的。记住,在牛津面试中,“我不知道,但让我想一想”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开头。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伦敦心脏的“理工直男”
坐落在伦敦富人区南肯辛顿,与海德公园为邻,帝国理工(IC)却散发着一股与周边环境截然不同的“硬核”气质。这里是工程师、科学家和未来技术大牛的摇篮,申请材料也突出一个“务实”和“专业”。
硬核成绩要求:
作为G5中的理工科担当,IC对理科成绩的要求是出了名的苛刻。
- A-Level: 要求范围在 A*AA 到 A*A*A。王牌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基本都是A*A*A起步,且数学A*是标配,物理、进阶数学等科目也常常被要求达到A*。
- IB: 总分要求38-42分,HL科目要求6-7分。同样,HL数学和相关科学科目的高分是必须的。比如申请航空工程,HL数学和物理都要求7分。
- AP: 通常需要3-4门AP成绩为5分,包括微积分BC、物理C、化学等硬核科目。
语言要求:
IC的雅思要求也分两档:Standard(总分6.5,单项6.0)和Higher(总分7.0,单项6.5)。大部分工程和自然科学学院都要求Higher Level。
PS个人陈述:用项目和数据说话
IC的招生官是典型的“理工直男”,他们不喜欢华丽的辞藻和空泛的热情。你的PS必须像一份项目报告,清晰、具体、有数据支撑。你对这个领域的热爱,不是靠“我从小就喜欢拆电器”来体现的,而是靠“我用Python写了一个数据可视化程序来分析某某物理现象”来证明的。
一个申请到IC机械工程系的学霸案例:他的PS核心内容是介绍自己参加的一个机器人大赛。他没有泛泛而谈团队合作,而是详细描述了自己负责的机械臂部分,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比如材料强度和电机扭矩的平衡),他查阅了哪些资料,尝试了哪几种解决方案,最终通过什么样的计算和实验确定了最优设计。每一步都有理有据,这才是IC想看到的未来工程师。
笔试和面试:
部分专业有笔试,比如数学系要求MAT或STEP。很多工程院系会进行面试,面试风格非常直接,就是考察你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官可能会直接拿出一道高数题或物理题让你现场做,或者问你关于你PS里提到的项目的技术细节。所以,PS里写的东西,一定要确保自己滚瓜烂熟。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 精英社会的预科班
LSE,这所坐落在伦敦市中心,没有校园围墙的大学,却是全球社科领域的麦加。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国家元首、诺贝尔奖得主和金融巨子。LSE的申请,目的性极强,他们要找的是对自己所选专业有清晰认识和执着追求的“专才”。
硬核成绩要求:
LSE对A-Level科目组合的偏好是出了名的。他们有一份“preferred subjects”列表,非常青睐传统的学术科目。
- A-Level: 常见要求在 AAB 到 A*AA。经济学要求A*AA,且数学必须A*。金融、会计等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极高。LSE明确表示,像商务研究、传媒研究这类A-Level科目,在申请时竞争力会较弱。
- IB: 总分要求37-38分,HL科目组合为6,6,6到7,6,6。经济学等专业要求HL数学拿到高分。
- AP: LSE对AP的审核非常细致,会逐一评估你所学科目与申请专业的匹配度。
语言要求:
非常统一和严格:雅思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
PS个人陈述:80%以上必须是学术!
LSE是G5里对PS学术性要求最极端的大学。他们的官网招生指南上明确建议,PS内容的80%-90%都应该直接与你申请的学术课程相关。这意味着,你的课外活动、社团经历、志愿者服务,如果不能与你的专业产生强关联,最好提都不要提。
一位申请LSE社会学专业的同学就做得非常到位。她的PS开头直接点明自己对“社会分层”这一议题的兴趣来源,接着分析了自己读过的三本核心社会学著作(如布迪厄的《区分》)中的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简短的论述。整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完全是一篇迷你学术论文的引言。这才是LSE的味道。
笔试和面试:
LSE大部分专业没有面试。但法律专业需要参加LNAT(National Admissions Test for Law)。此外,部分数学相关的专业可能会要求或建议学生参加TMUA考试。所以,LSE的申请,成败几乎完全取决于你的在校成绩、预估分和那封至关重要的PS。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规模宏大的“全能选手”
UCL是G5中的“巨无霸”,专业设置最全,招生规模最大,也因此常被戏称为“G5守门员”。但千万别小看UCL,它的很多专业,比如建筑、教育、医学、法律等,都位居世界前列,申请难度丝毫不亚于其他G5成员。
硬核成绩要求:
UCL的成绩要求跨度很大,反映了其专业的广度。
- A-Level: 从 ABB 到 A*A*A 都有。王牌的巴特莱特建筑学院,要求AAA,但实际录取者的背景往往远超这个标准,作品集是关键。统计、经济与金融(SEF)这类热门专业,要求A*AA,数学A*。
- IB: 总分要求从34分到40分不等,HL科目要求根据专业变化。
- AP: 同样范围很广,具体要求需要查询每个专业的页面。
语言要求:
UCL的雅思要求分三档:Standard(总分6.5,单项6.0),Good(总分7.0,单项6.5),Advanced(总分7.5,单项6.5)。申请前务必确认你的专业属于哪一档。
PS个人陈述:学术为主,适当展现个性
UCL的PS风格介于IC/LSE的纯学术和更综合性的大学之间。学术依然是绝对的核心,但UCL也乐于看到你如何将学术兴趣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展现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比如,申请UCL的心理学专业,你不仅可以谈你读过的佛洛依德和皮亚杰,还可以结合你在辩论队的经历,分析辩论中的说服技巧和认知偏见;或者结合你学一门新乐器的经历,探讨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这种能够连接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是UCL非常欣赏的。
笔试和面试:
和LSE类似,UCL大部分专业没有面试。但法律需要LNAT,医学需要BMAT,美术等专业需要提交作品集并可能参加面试。
好啦,G5的申请要求,咱们算是彻彻底底地过了一遍。
你可能会发现,通往这些顶尖学府的路,每一条都铺满了硬邦邦的A*、7分和满分5分。但千万别只盯着这些数字看,然后把自己吓退。这些数字只是门票,真正让你在成千上万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是你对专业那份独一无二的热爱,以及你为这份热爱付出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与其花时间焦虑自己够不够格,不如现在就去借一本你感兴趣领域的书,开始读;去学一门简单的编程语言,尝试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实现出来;去关注一个社会议题,开始用批判的眼光阅读新闻和评论。
G5要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门门功课都A*的考试机器,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有潜力在未来某个领域闪闪发光的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行动起来吧,你的梦校,其实比你想象的要近。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