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深扒留学生新加坡求职现状

puppy

最近是不是总刷到“毕业即失业”的帖子,心里慌慌的?新加坡求职市场确实卷,EP政策收紧、COMPASS打分越来越细,感觉前路漫漫。但这真的意味着我们留学生没机会了吗?别急着焦虑!这篇文章就带你深扒一下现状:现在到底哪些行业在悄悄招人?科技、金融还是新兴的绿色产业?你的简历怎样才能精准戳中HR的心?还有,最头疼的COMPASS分数,我们帮你拆解了几个提分关键点。咱们不贩卖焦虑,只聊干货和策略,希望能让你对在新加坡找工作这件事,多一份清醒的认知和实在的底气。

求职心态自查清单
心态:是沉浸在“毕业即失业”的焦虑里疯狂刷帖,还是已经开始冷静分析、寻找策略?
信息:是只知道EP政策收紧了,还是已经动手深扒COMPASS打分细则和行业风向了?
技能:简历上写的还是“熟练使用Office”,还是已经根据目标公司的JD(职位描述)做了精准优化?
人脉:还在佛系海投等HR捞你,还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LinkedIn和校友资源去Networking了?

上周和刚从NUS毕业的学弟Alex吃饭,两个小时的饭局,他叹了至少十次气。手握计算机硕士学位,成绩单闪闪发光,实习经历也不赖,但投出去的五十多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一面之后就“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姐,我是不是毕业就要卷铺盖回国了?”他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某个论坛的帖子——《EP新政下,留学生新加坡求生无门》。看着他满脸的焦虑,我仿佛看到了半年前的自己。

“毕业即失业”这五个字,像个幽灵,盘旋在每一个新加坡留学生的头顶。特别是从2023年9月EP申请启用COMPASS互补专才评估框架,以及2025年起EP申请薪资门槛又要上涨之后,这种焦虑被放大了无数倍。感觉就像在一场难打的游戏里,系统突然给你加了几个超高难度的Boss。

但是,我们真的就没机会了吗?当然不是。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把现状扒开了、揉碎了,看清楚里面的门道,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通关秘籍。今天,咱们不贩卖焦虑,就来聊点实在的,深扒一下现在新加坡的求职市场到底是什么样,以及我们留学生到底该怎么玩转这场“权力的游戏”。

政策收紧不是“一刀切”,是“精准筛选”

我们先来聊聊最让人头大的EP和COMPASS。很多人一听到政策收紧就觉得天要塌了,其实静下心来分析,你会发现MOM(新加坡人力部)的目的不是要把所有外国人都赶走,而是要更“精准”地筛选出新加坡真正需要的人才。

简单来说,COMPASS就是一套打分系统,总共40分及格。它从两个维度评估你:个人层面和公司层面。

个人层面(C1-C4):

  • C1 薪资:你的薪水和你所在行业的同龄人比,是高是低。
  • C2 学历:你的毕业院校是否是“顶级学府”。
  • C3 员工多元化:你所在的公司里,你的同国籍员工占比高不高。
  • C4 对本地人就业的支持:你所在的公司,本地人(公民和PR)的比例高不高。

公司层面(C5-C6):

  • C5 公司对本地人招聘的承诺:公司是否积极参与政府的劳动力发展计划。
  • C6 公司对本地人培训的投入:公司是否在本地劳动力的技能提升上投入资源。

这么一看是不是清晰多了?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C5和C6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更可能在这两项上得分高的公司,比如大型跨国公司(MNCs)和政府关联企业(GLCs)。

真正的发力点,在个人层面的前三项,尤其是额外的加分项。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朋友Sarah,去年从南洋理工大学(NTU)的金融工程硕士毕业,拿到了一家本地银行的Offer。她的薪水(C1)在应届生里算中上水平,拿了10分。NTU属于顶级学府(C2),稳拿20分。这两项加起来就已经30分了。她入职的部门里,中国人不多(C3),又拿了10分。这就已经40分,顺利通关。

但另一个朋友小李就没那么幸运。他去了一家刚起步的中资科技公司,薪水给得不高,勉强过线(C1得0分),虽然也是名校毕业(C2得20分),但公司里几乎全是同胞(C3得0分),公司雇佣的本地人也少(C4得0分)。这样一来,他的基础分只有20分,离40分差得很远,EP申请自然就被拒了。

看明白了吗?COMPASS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墙,而是一张地图,它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什么样的“玩家”是受欢迎的。你的学历、你的薪资预期、你选择的公司类型,都直接决定了你的分数。

风口在哪?别只盯着“大厂”裁员

聊完政策,我们再来看看市场。很多人刷到新闻,看到Shopee、Lazada、Grab这些互联网大厂在裁员,就觉得科技行业不行了。这其实是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大厂裁员,往往是为了收缩非核心业务,集中火力在更赚钱、更有前景的领域。而这些领域,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1. 科技业:从“野蛮生长”到“精准进化”

新加坡的科技行业没有凉,只是变得更“挑剔”了。以前可能招个初级程序员写写前端页面就行,现在HR更想看到你在特定领域的深度技能。

机会点在哪里?

  •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L):新加坡立志成为全球AI中心,政府和企业都在疯狂砸钱。根据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的数据,到2030年,新加坡的AI经济预计将贡献超过150亿美元的价值。从金融风控到智能医疗,从电商推荐算法到物流路径优化,都需要大量的AI人才。如果你是学相关专业的,或者自己做过AI项目,你的简历会非常亮眼。
  • 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作为一个全球金融和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是新加坡的生命线。从2022年起,新加坡网络安全局(CSA)就启动了多项人才培养计划。最近几年,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企业对网络安全专家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一个刚毕业的网络安全分析师,起薪就能轻松达到5500新币以上。
  • 金融科技(FinTech):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金融科技中心,拥有超过1400家金融科技公司。从数字支付(PayNow背后就是FinTech)到智能投顾,再到区块链应用,这里有大量的岗位需求。根据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的报告,超过60%的金融科技公司表示,招聘合适的人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Jessica,本来是学统计的,但她在硕士期间选修了所有和机器学习相关的课程,还参加了Kaggle数据科学竞赛并拿到了不错的名次。毕业时,她没有去投那些传统的商业分析岗位,而是精准定位AI领域,最后拿到了一个电商巨头AI Lab的算法工程师Offer,起薪远超同届毕业生。

2. 金融业:永不褪色的“金饭碗”

金融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不管经济周期如何变化,这里的机会总是源源不断。但传统的交易员、柜员岗位正在减少,新兴的、复合型的金融岗位正在崛起。

机会点在哪里?

  • 可持续金融与ESG:这是当下最火的概念。新加坡政府发布了《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目标是成为亚洲的绿色金融中心。什么是ESG?就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现在,所有的大型投资机构、银行、咨询公司都在设立ESG部门,需要大量懂得分析企业环保数据、社会责任报告的专业人才。如果你是学金融、会计或环境科学的,这是一个绝佳的交叉领域。
  • 财富管理: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随着全球高净值人群持续涌入,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对客户经理、投资顾问的需求非常旺盛。虽然这个行业对应届生门槛较高,但可以从助理岗位做起,前景无限。
  • 合规与风险控制(Compliance & Risk):金融监管越来越严,银行、证券公司需要大量的合规专家来确保业务符合反洗钱(AML)、了解你的客户(KYC)等法规要求。这个岗位虽然听起来没有投行那么光鲜,但极其稳定,而且越老越吃香。

3. 绿色经济:未来的“新蓝海”

如果你觉得科技和金融太卷,不妨看看这个正在悄悄崛起的领域——绿色经济。在新加坡的“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下,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

机会点在哪里?

  • 碳交易与碳管理:新加坡计划成为亚洲的碳服务和交易中心。2023年,新加坡的碳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已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碳分析师、碳审计师、碳交易员。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对留学生非常友好。
  • 可再生能源: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但正在大力投资太阳能、氢能等领域。像Sembcorp、SP Group这些能源巨头,都在招聘新能源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
  • 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如何变废为宝是新加坡的重要课题。从食品科技(用科技手段减少食物浪费)到新材料研发(比如用回收塑料制造新产品),这里面也隐藏着很多初创公司和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就业市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变得更“结构化”了。它不再是普降甘霖,而是精准滴灌。你需要做的,是找到那片需要你的“土壤”。

求职策略升级:如何拿到COMPASS高分通关卡?

知道了机会在哪里,接下来就是怎么去拿到的问题。针对COMPASS框架,我们的每一步求职动作都可以进行“积分优化”。

第一招:读懂“加分项”,弯道超车

COMPASS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能让你瞬间逆袭:

  1. 技能加分(Shortage Occupation List - SOL):+20分!

    这是MOM官方盖章的“紧缺职业清单”。只要你的职位在这份清单上,直接给你20分的巨额加分!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薪水、公司多元化不占优势,也能轻松及格。这份清单在2024年3月更新过,包括人工智能科学家、网络安全专家、碳交易员、海事金融专家等等。所以,在投简历之前,先去MOM官网下载最新的SOL清单,看看你的专业和技能能不能往这些职位上靠。比如,你是学机械工程的,可以多关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能源方向的“绿色建筑专员”职位,它就在清单上。

  2. 战略经济优先奖励(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 Bonus):+10分!

    这个加分是给公司的。如果公司参与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或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G)支持的优先项目,并且招聘你来支持这个项目,你就能获得10分。我们怎么知道哪些公司有这个资格?多关注那些宣布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的跨国公司,或者被政府大力扶持的本地“独角兽”企业。这些信息通常会在EDB的官网或新闻稿中披露。

第二招:简历“翻译”,让ATS和HR秒懂你

很多留学生的简历还停留在“学生思维”,罗列课程、社团活动,写得像一份个人成长报告。但在求职市场,你的简历只有一个目的:证明你能解决公司的问题。你需要把你的经历“翻译”成HR能听懂的“商业语言”。

  • 对标JD,嵌入关键词:现在大部分公司都用ATS(申请人追踪系统)来筛选简历。这个系统就是通过关键词来匹配的。你要做的,就是把职位描述(JD)里的关键词,比如“Data Visualizatio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SQL”,原封不动地、自然地嵌入到你的简历里。
  • 量化一切成果:别再说“我参与了一个项目”,要说“我参与了一个5人团队的项目,通过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将报告生成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1小时,效率提升了75%”。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 使用STAR法则:描述你的实习或项目经历时,用STAR法则(Situation情境, Task任务, Action行动, Result结果)来组织语言。这能让你的描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简历修改前后对比:

修改前:- Responsible for market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修改后:- Conducted market research on 5 key competitor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e-commerce market, analyzing over 10,000 user reviews to identify 3 major product gaps. Utilized Python and Tableau to create a data-driven report, which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Q3 marketing strategy.

哪个更让HR心动?答案不言而喻。

第三招:Networking不是“求人”,是“建立连接”

在新加坡,超过一半的好工作是通过内推(referral)找到的。海投简历就像在大海捞针,而Networking就是帮你直接找到那个拿着针的人。

  • 激活你的校友网络:LinkedIn是你最强大的武器。搜索你的学校,找到在你的目标公司、目标职位的校友。发一个真诚的连接请求,附上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比如:“学长/学姐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即将毕业。我看到您在XX公司担任XX职位,对这个领域非常向往。不知道是否方便占用您15分钟,向您请教一些关于行业发展和求职准备的建议?非常感谢!”
  • 进行信息访谈(Informational Interview):连接上之后,不要一上来就问“有没有工作机会?”。你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建立关系。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比如“您觉得在这个岗位上,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公司最近在关注哪些新的技术或趋势?”。一场高质量的信息访谈,不仅能让你获得宝贵的一手信息,还能让对方对你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将来有职位空缺,你很可能就是他第一个想到的人。
  • 参加线上线下活动:多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Eventbrite、Meetup等平台上的行业分享会、招聘会。在这些活动上,你可以直接和公司的HR、业务负责人交流,这比你投100份简历都管用。

找工作这场仗,从来都不好打,尤其是在异国他乡。EP和COMPASS就像是系统给留学生玩家设置的“困难模式”,它确实提高了门槛,淘汰了一批准备不足的玩家。

但这不代表游戏就结束了。恰恰相反,它逼着我们去思考:我的价值是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该如何升级我的装备(技能)、规划我的路线(职业方向)?

别再让“毕业即失业”的帖子消耗你的能量了。关掉那些贩卖焦虑的窗口,打开MOM的官网,去看看SOL清单上有没有你的机会;打开LinkedIn,去连接一位你敬佩的校友;打开你的简历,去把那句模糊的描述改成一个闪闪发光的成果。

在新加坡的求职之路,或许崎岖,但绝非绝境。每一点信息的搜集,每一次简历的修改,每一次鼓起勇气的交流,都是在为你铺就通往心仪Offer的道路。你的未来,不在别人的唱衰里,而在你自己每一次具体的行动中。

加油,LXS的小伙伴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6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