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避坑!这份野鸡大学黑名单快收好

puppy

一想到要出国留学,选校是不是让你头都大了?最怕的还不是没offer,而是辛辛苦苦申请,花了几十万,最后才发现去的是个“学历工厂”!别担心,这份热乎乎的野鸡大学黑名单就是你的避坑神器。我们不仅列出了那些臭名昭著的学校,更会手把手教你几招“火眼金睛”,从查官网域名到看教育部认证,让你一眼识破各种陷阱。这关系到你的前途和爸妈的血汗钱,赶紧点进来存好,申请学校前一定要对照着看一遍!

留学申请,擦亮眼!三步鉴别法
第一步:查“白名单”。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jsj.moe.gov.cn),上面没有的学校,直接PASS!
第二步:看“身份证”。美国正规大学官网基本是.edu结尾,英国是.ac.uk,澳大利亚是.edu.au。那些.com或.org结尾的“大学”,多半有猫腻。
第三步:搜“黑历史”。把学校名字加上“scam”(骗局)、“diploma mill”(文凭工厂)等关键词扔进谷歌,看看有没有国外网友的吐槽或媒体曝光。

留学避坑!这份野鸡大学黑名单快收好

嘿,LXS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留学八卦和干货一百年的小编!

前阵子,我后台收到一个学弟的私信,看得我真是又心疼又生气。这学弟叫小林,家里条件一般,爸妈省吃俭用凑了四十多万送他去美国“镀金”。中介给他推荐了一所叫“美国加州工商大学”的学校,说录取门槛低,一年就能拿硕士,回国认证还没问题。小林一家当时高兴坏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二话不说就交了钱。

结果呢?小林飞到美国,发现所谓的“大学”就在一个破旧的办公楼里,只有几间教室。老师稀稀拉拉,上课就是念PPT。更让他崩溃的是,当他想在咱们教育部的留学生服务中心官网上查这所学校时,根本找不到!这意味着,他花光了父母的积蓄,换来的一张纸,在国内可能连张废纸都不如。那一刻,他感觉天都塌了。

小林的故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家庭,因为信息不对称,掉进“野鸡大学”的深坑。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被偷走的宝贵时间和被碾碎的梦想。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不想跟你聊什么高深的选校策略,就想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讲讲怎么识别那些专坑中国留学生的“学历工厂”,保护好你自己的前途和爸妈的血汗钱。

什么是“野鸡大学”?它们到底有多野?

“野鸡大学”,英文叫“Diploma Mill”或“Degree Mill”,直译过来就是“文凭/学位工厂”。这个名字简直太形象了!它们不像正规大学那样搞教育,而是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文凭。你给钱,它给纸,一场交易而已。

这些学校的“野”法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

1. 校名碰瓷,听着一个比一个“高大上”
野鸡大学最擅长的伎俩就是起一个和名校高度相似的名字。比如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火了,它就敢叫“哈佛学院”(Harford Colleg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有名,它就叫“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Berkeley)。一字之差,谬以千里。201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曾起诉一家名为“Stratford Career Institute”的机构,它通过暗示自己与正规教育机构有关联,骗取了数百万美元的学费。

2. 招生“零门槛”,就差追着你发offer了
你还在为托福刷不到100分头秃吗?还在为GPA差0.1而焦虑吗?野鸡大学会告诉你:“亲,这些都不是问题!”它们通常不要求语言成绩,不看GPA,甚至不需要推荐信。你只要提交申请,交了钱,offer马上就到。听起来很诱人?你想想,一个连学生质量都不在乎的“学校”,能教给你什么呢?

3. 上课像“度假”,毕业比坐火箭还快
正规大学的课程都是“宽进严出”或“严进严出”,想毕业得掉层皮。而野鸡大学呢?课程极水,作业随便抄抄就能过,考试开卷,甚至可以“用钱买学分”。一年制的硕士、半年拿文凭……它们精准地抓住了部分学生想走捷捷、图省事的心理。根据美国大学注册和招生官员协会的数据,超过30%的招聘经理表示,他们曾收到过来自虚假大学的简历。

前方高能!这些“黑名单”上的学校请绕行

声明一下,野鸡大学数量庞大,狡兔三窟,很难有一个完全的官方“黑名单”。但是,根据咱们中国教育部、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以及各大媒体曝光过的信息,我可以给你列举一些臭名昭著、已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典型代表”。申请时看到类似名字,你可得拉响警报了!

美国区(重灾区)

美国是私立大学的天堂,也是野鸡大学的重灾区。以下这些都是有过“黑历史”的,或者名字极具迷惑性:

  • 狄克森州立大学(Dickinson State University)的“文凭门”事件: 这虽然是一所受认证的公立大学,但它在2012年被曝出大规模给数百名未完成课程的国际学生(多数为中国学生)发放文凭的丑闻。虽然学校本身不是纯粹的“野鸡”,但这个事件暴露了某些学校为了钱而放松学术标准的严重问题。
  • 加州美国大学(California American University): 这名字听着是不是很“正”?又是加州又是美国。但它曾被多次点名,教学质量和认证资质都存在严重问题。
  • 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 这是一家已经被强制关闭的著名文凭工厂,曾向全球数千人出售学位,其中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 阿姆斯壮大学(Armstrong University): 注意,不是那个同样在加州且受认证的阿姆斯特朗大学(Armstrong State University,现已并入佐治亚南方大学)。这个阿姆斯壮就是一个典型的碰瓷案例,早已被加州监管机构取缔。

其他地区

野鸡大学并非美国特产,其他国家也有。比如英国曾被曝光过“英国公开催眠治疗学院”(UK College of Hypnotherapy and Counselling),听起来专业,实则花钱就能买证。爱尔兰也曾出现过“爱尔兰国际大学”(Irish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后被证实其学位毫无价值。

记住,列举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骗子的花样总在翻新,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名单。最重要的,是学会下面这几招“火眼金睛”的鉴别方法。

手把手教你“排雷”,三招识破学历工厂

与其拿着一份随时可能过时的“黑名单”按图索骥,不如自己掌握一套鉴别方法论。这几招操作简单,但效果拔群,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第一招:请出“照妖镜”——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

这是咱们中国留学生的终极护身符,也是最权威、最简单的一招!所有国外正规院校,想要被我们国家承认,都必须在这个网站上备案。

操作步骤:

  1. 在浏览器里输入官网地址:jsj.moe.gov.cn(记住这个网址,比记你男/女朋友生日还重要!)。

  2. 在网站首页找到“国外院校”栏目,点击进入。

  3. 选择你心仪学校所在的国家,比如“美国”。

  4. 网站会列出所有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该国院校名单。你可以用“Ctrl+F”快捷键,输入学校的英文名或中文名进行搜索。

一句话总结:名单上有的,可以放心进入下一轮考察;名单上没有的,不管中介吹得天花乱坠,一律拉黑!就这么简单粗暴。

去年就有一个案例,一个学生申请了某个中介力推的“瑞士XX酒店管理学院”,中介说业内排名多高多高。结果他多了个心眼,上这个网站一查,瑞士受认证的学校名单里根本没有它!果断拒绝后,才避免了几十万打水漂。

第二招:深扒学校官网,细节里藏着魔鬼

如果一所学校通过了教育部的认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学校的官方网站就是它的“脸面”,是真是假,蛛丝马迹全在上面。

  • 看域名: 这是最直观的线索。美国的正规大学,官网域名几乎清一色以“.edu”结尾。这是美国政府专门给教育机构的顶级域名,申请审核非常严格。如果你看到的学校官网是“.com”, “.org”, 或者“.edu.xx”这种奇怪的组合,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同理,英国的正规大学是“.ac.uk”,澳大利亚是“.edu.au”。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是mit.edu,牛津大学是ox.ac.uk。

  • 看内容: 浏览网站内容,感觉一下它的“质感”。野鸡大学的网站往往很粗糙,像是用模板套出来的。语法错误百出,图片模糊不清,甚至用的是网上的素材图。你可以在“About Us”(关于我们)或“Faculty”(教职员工)页面看看,有没有详细的学校历史、校园地址(是不是只是一个邮箱地址?)、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一个连教授团队都藏着掖着的学校,你敢去读吗?

  • 看联系方式: 正规大学都有详细的物理地址、各个部门的联系电话和邮箱。而野鸡大学通常只有一个P.O. Box(邮政信箱)地址,或者一个通用的邮箱。你可以试试把它的校园地址复制到谷歌地图里搜一下,看看街景是不是真的一栋教学楼,而不是某个犄角旮旯的共享办公室。

第三招:查询海外“官方认证”,给它来个背景调查

除了中国教育部的认证,我们还要看这所学校是否获得了所在国的“官方盖章”。这个“章”,就是“Accreditation”(认证)。

每个国家都有权威的认证机构,它们会对大学的师资、设施、学术水平等进行全方位评估。没有被这些机构认证的大学,在本国都寸步难行,更别说国际认可了。

  • 美国: 最权威的查询渠道有两个。一个是美国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官方数据库,另一个是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HEA)的网站。在美国,区域性认证(Regional Accreditation)的含金量最高,比如MSCHE(中部州高等教育委员会)、NECHE(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等。如果一所大学宣称自己被认证,一定要去这两个网站上核实认证机构的真伪。

  • 英国: 英国的高等教育有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查询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报告,以及查看学校是否在学生办公室(OfS)的注册名单上。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都必须经过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的注册和认证。

这些信息稍微花点时间就能查到。动动手指,就能让你未来的路平坦好几倍,这笔时间投资,绝对值!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知道申请季的你可能已经焦头烂额,看到这些信息更觉得心累。但请你一定记住,选校这件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它不像买件衣服,不合适可以退。这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的青春,关系到你爸妈半辈子的辛苦积蓄,更关系到你未来人生的起点。多花一天时间做背景调查,可能就避免了未来四年的悔恨。

别轻信那些“保录取”“快速毕业”的甜蜜承诺,真正的成长和收获,从来没有捷径可走。留学路上,坑很多,但只要你擦亮眼睛,多问、多查、多思考,就一定能避开它们。

你的未来,必须由一所值得信赖的、能真正教会你知识和能力的大学来开启。加油,准留学生们!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别在一开始就翻了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4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