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读签证申请核心要点速览 |
|---|
申请资格自查:只有攻读博士等研究型硕士(如 MPhil, PhD)或政府资助超过6个月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为家人申请陪读。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新生基本不再具备此资格。 |
资金证明是关键:除了你自己的生活费,还需要为每位家属准备额外的存款证明。伦敦内每月£845,伦敦外每月£680,最多存9个月的量。这笔钱必须在申请前连续存满28天。 |
关系证明要“硬核”:结婚证是王道。如果是未婚伴侣,则需要提供至少两年的共同生活证明,比如联名租房合同、联名银行账单、水电费账单等,而且时间线要连贯。 |
费用预算要充足:申请费每人£490(境外申请),加上每年£1,035的移民健康附加费(IHS),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定要提前算清楚。 |
让爱不再有时差,英国陪读签证超详攻略
深夜十二点,你刚结束一场和小组的激烈讨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小的宿舍。窗外是陌生的城市夜景,房间里安静得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你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头像,屏幕那头是国内的清晨,TA睡眼惺忪地问你:“今天怎么样?累不累?”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孤独仿佛都有了出口,但隔着屏幕的关心,终究少了一份真实的温度。你多想伸手就能摸到TA的脸,而不是冰冷的手机屏幕;多想在遇到困难时,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而不是一句“加油”。
嘿,正在英国奋斗的你,是不是也常常经历这样的瞬间?一个人扛下了学业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却把最柔软的思念留给了大洋彼岸。别再只靠着微弱的信号和延迟的视频续命了!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怎么把这份思念变成触手可及的陪伴——搞定英国的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让你心爱的人跨越山海,来到你身边。
这篇攻略会像你的贴心学姐一样,把所有官方的、晦涩的条条框框,都变成你能听懂的大白话。从申请资格到资金证明,再到材料清单和避坑指南,我们一步步来,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操作!
谁能申请?我的TA符合条件吗?
在激动地准备打包行李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谁能来?谁又能带人来?英国移民局对这件事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尤其是在2024年政策收紧之后,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了。
首先,我们说的“陪读家属”(Dependant),通常指的是这两种人:
- 你的配偶(丈夫或妻子)或民事伴侣(Civil Partner)。
- 你的未婚伴侣(Unmarried Partner)。
对于未婚伴侣,移民局的要求非常具体:你们必须能证明在申请时,已经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了至少两年以上。这不是口头说说就行,而是需要大量“硬核”证据来支撑的,我们后面会详细讲。
搞清楚了谁能来,接着就要看你——作为主申请人(也就是留学生本人),是否具备“带人”的资格。这才是新政策变化最大的地方。
根据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规:
你可以带家属的情况:
- 你正在攻读的是博士学位(PhD)或其他研究型研究生课程(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比如哲学硕士(MPhil)。
- 你获得了政府资助的奖学金(比如CSC公派),并且课程时间超过6个月。
你不能带家属的情况:
- 你正在攻读的是授课型硕士课程(Taught Master's),比如MSc, MA, MBA等。这是本次新政影响最大的群体。如果你是2024年1月1日之后入学的授课型硕士,很遗憾,你的家人将无法申请陪读签证。
- 你正在攻读的是本科、大学预科或其他低于学位水平的课程。
真实案例分享:我的朋友Leo,23年9月入学的授课型硕士,他在政策改变前,赶在23年底成功为他女朋友申请了陪读签证。而他同专业24年1月入学的小伙伴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说,政策的时间节点非常关键。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课程是否符合资格,最权威的方式是查看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上关于课程类型的描述,或者直接咨询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
简单来说,现在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英国欢迎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携家带口,但对于为期一年的授课型硕士,则收紧了陪读政策。所以,申请前,请务必对照自己的情况,确认好资格,别白忙活一场。
钱包准备好了吗?算算这笔“爱的账单”
确认了资格,接下来就是最现实的问题——钱。把一个人接到英国生活,可不是一张机票那么简单。你需要向移民局证明,你们有足够的资金,不会给英国的公共福利系统带来负担。这笔“爱的账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签证申请费、移民健康附加费(IHS)和生活费存款证明。
1. 签证申请费 (Visa Application Fee)
这是交给移民局的“门票钱”。目前,从英国境外申请陪读签证的费用是每人£490。这个价格会不定期调整,所以在申请前最好去GOV.UK官网核对一下最新数据。如果你们是夫妻俩带一个孩子,那就是£490 x 3的费用。
2. 移民健康附加费 (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 IHS)
这是让无数留学生肉疼的一笔大开销。交了这笔钱,你的家属就可以像你一样,享受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大部分免费医疗服务。从2024年2月6日起,IHS费用大幅上涨,成年人的费用是每年£1,035。
这个费用需要一次性缴清。比如,你的课程还有两年结束,那么你的家属就需要支付 £1,035 x 2 = £2,070。申请系统会自动根据你签证的长度计算出总额,你只需要准备好银行卡付款就行。
真实案例分享:学姐Sarah在给老公办陪读签时,就差点被这个IHS费用搞懵。她以为是按年来分期付,结果在网申最后一步看到一个超过2000镑的账单时,当场傻眼了。幸好她提前准备了额度足够的信用卡,才没耽误事。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把这笔预算留出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3. 生活费存款证明 (Maintenance Funds)
这是整个申请中最容易出错,也最让移民官关注的部分。你需要证明你们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家属在英国的生活开销。
需要存多少钱?
这个金额取决于你所在的城市:
- 在伦敦:每位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845。
- 在伦敦以外地区:每位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680。
“伦敦”的定义是指“London boroughs”,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学校算不算伦敦,可以去GOV.UK官网查看完整的邮编列表。
需要存多久的钱?
你需要为家属存最多9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说:
- 在伦敦:£845/月 x 9个月 = £7,605 (每位家属)
- 伦敦以外:£680/月 x 9个月 = £6,120 (每位家属)
这笔钱是额外的,是在你为自己准备的生活费存款之外的。比如你在伦敦外读博,你需要为自己准备£9,207 (£1,023 x 9)的生活费,如果再带一个配偶,那你们总共需要证明的存款就是 £9,207 + £6,120 = £15,327。
最重要的规则:这笔钱必须在你们的银行账户里连续存满至少28天!并且,在递交签证申请时,这笔钱仍然在账上。银行账单的最后一天(账单日)不能早于你网上支付签证费用的31天。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大家存够30天以上再提交申请。
钱可以存在谁的名下?
可以存在你的名下,也可以存在你家属(申请人)的名下,或者你们的联名账户。如果存在父母名下,手续会相对复杂,需要提供出生证明、父母签名的资助信等,不推荐这样做。
材料清单大作战,一张都不能少!
万事俱备,只欠材料。准备签证材料就像玩一场闯关游戏,每一个文件都是通关的关键道具。这里我给大家列一个清晰的清单,照着准备,准没错!所有非英文的官方文件,都需要提供有资质的翻译机构出具的翻译件哦。
第一部分:陪读申请人(你的家属)需要准备的
- 有效护照:确保护照至少有一页空白页用于贴签证,并且在你的整个学习期间都有效。
- 肺结核检测证明 (TB Test Certificate):如果你的家属在中国居住,并且计划在英国停留超过6个月,就必须在国内指定的检测中心进行肺结核检测。这个证明有效期是6个月,一定要在有效期内提交申请。
- 关系证明文件(重中之重!):
- 已婚或民事伴侣:提供结婚证或民事伴侣关系证明。这是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
- 未婚伴侣:这是准备材料的难点。你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你们已经以类似婚姻的关系共同生活了至少两年。可以准备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 联名文件:联名银行账户对账单、联名租房合同、联名市政税(Council Tax)账单、联名水电网费账单等。联名文件的说服力最强。
- 地址相同的文件:如果你们没有联名文件,可以提供各自名下但地址相同的官方信件,比如来自不同银行、政府部门、GP(家庭医生)的信件。时间跨度需要覆盖两年,并且每个时间段都要有证据。比如,每隔3-4个月就提供几份信件,证明你们一直住在一起。
- 辅助证据:共同旅行的机票、酒店订单,生活照片,亲友的支持信等。这些是辅助材料,不能作为主要证据,但可以锦上添花。
闺蜜C的踩坑经历:她和男朋友在一起五年了,但一直没有太多联名的东西。申请时只提供了几张照片和朋友的证明信,结果就被签证官要求补料,质疑他们关系的真实性。后来他们紧急联系国内的房东,补开了带两人名字的租房证明,又翻箱倒柜找出了过去两年地址相同的快递单和银行账单,才惊险过关。所以,未婚伴侣的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留这些生活痕迹!
第二部分:你(留学生本人)需要提供的
- 你的护照和BRP卡扫描件。
- 你的学生签证页扫描件。
- CAS (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 Letter:虽然家属申请时不需要新的CAS,但提供你当初申请学生签的CAS,可以帮助签证官了解你的课程信息。
- 学校在读证明 (Enrollment Letter):向学校申请一封在读证明,确认你的学生身份和课程信息。
第三部分:你们共同需要准备的
- 资金证明:就是我们上一部分详细讲的,满足28天存款历史的银行账单或存款证明。如果是网上银行的账单,需要每一页都包含银行logo、账户持有人姓名、账号和日期。
把所有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扫描成清晰的PDF文件,并用英文命名(例如:Partner's Passport.pdf, Marriage Certificate.pdf),这样在上传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手把手带你走流程,告别申请小白
材料准备齐全,我们就可以开始网上申请了。别怕,跟着下面的步骤走,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在线填写申请表
打开GOV.UK官网,找到学生签证家属的申请入口(Search for "Apply for a Student visa as a dependant")。然后创建一个账户,开始填写申请表。表格内容很长,但都是基本信息,如实填写即可。可以保存进度,分几次填完。
第二步:支付费用
表格填完后,系统会引导你支付IHS费用和签证申请费。准备一张可以支付英镑的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借记卡。
第三步:预约签证中心
付款成功后,你会被引导到签证申请中心的合作网站(比如VFS Global)。在这里,你需要为你家属预约一个递交生物信息(拍照和按指纹)的时间和地点。国内有很多城市都有签证中心,选择一个最方便的就好。
第四步:上传申请材料
在预约签证中心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在线上传扫描好的材料,或者在签证中心付费让他们帮你扫描上传。强烈建议大家自己提前扫描好上传,既省钱又可以确保材料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第五步:前往签证中心
按预约时间,带上护照原件、预约确认信和材料清单(checklist),准时到达签证中心。工作人员会核对信息,然后引导进行指纹采集和拍照。整个过程很快,大概半小时就能搞定。
第六步:耐心等待结果
材料递交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标准的审理时间通常是3-8周,但高峰期可能会更长。你可以通过签证中心的网站追踪申请进度。这段时间保持手机畅通,偶尔查查邮件,以防签证官需要你补充材料。
第七步:领取签证和BRP卡
申请成功后,你会收到邮件通知。护照会被寄回,上面会贴有一张有效期为90天的临时签证页(Vignette)。你的家属需要在这90天内入境英国。入境后,在10天内去指定的邮局领取正式的BRP(生物信息卡),那才是他们在英国的正式身份证。
常见问题Q&A,专治各种不明白
Q1: 我的伴侣拿到陪读签证后,可以在英国工作吗?
A: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这是陪读签证最大的一个优点。你的家属在英国可以全职工作,几乎没有限制(除了不能担任职业运动员或教练)。这不仅能大大缓解你们的经济压力,也能让TA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Q2: 我们是在我拿到学生签证之后才结的婚,TA还能申请陪读吗?
A: 完全可以。移民局考察的是你们在递交陪读申请时的关系状态,而不是你申请学生签时的状态。只要你们现在是合法夫妻,并且你本人符合带家属的资格,就可以申请。
Q3: 我和伴侣可以同时申请签证吗?
A: 可以的。如果你们都在英国境外,你可以申请学生签证,你的伴侣可以同时申请陪读签证。你们需要分别填写申请表,但在表格中互相填写对方的申请号码(GWF number),将两个申请关联起来。
Q4: 资金证明的钱必须在我名下吗?
A: 不一定。钱可以存在你的个人账户,也可以存在你伴侣(陪读申请人)的个人账户,或者你们的联名账户。这三种情况是最简单、最推荐的。
好啦,关于英国陪读签证的所有干货,基本上都在这里了。我知道,准备这些材料、计算这些费用,过程可能会有点繁琐和焦虑。你可能会为了凑齐两年的同居证明而翻遍所有旧文件,也可能会为了那28天的存款期限而提心吊胆。
但请相信我,当你拖着行李箱,在希思罗机场的到达大厅看到那个你日思夜想的人,穿越人海向你跑来,给你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时,你会觉得之前所有的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从那以后,你们可以一起逛超市,为晚餐吃什么而争论;可以一起在周末探索英国的小镇,留下共同的足迹;也可以在你赶论文的深夜,TA为你递上一杯热茶。爱不再是隔着屏幕的晚安,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
所以,别犹豫了。如果条件允许,就勇敢地为爱行动一次吧。在开始之前,找个安静的下午,把你和TA的材料摊在桌上,逐一核对,确保万无一失。这可能是你们共同完成的第一个“跨国项目”呢!祝你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