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州大学读护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puppy

还在好奇来日本顶尖的九州大学读护理是种什么感觉吗?告诉你,这绝对不只是埋头啃书本那么简单!我们既要在课堂上吸收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又要亲身在九大病院里把学到的东西用出来,那种成就感真的超棒。作为留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担心语言和文化差异,但老师和前辈们都特别友善,会给你很多支持。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有挑战,但也让你飞速成长,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角理解“关怀”的意义。想知道具体的课程设置、实习细节和真实的校园生活吗?快来看看我的分享吧,希望能给你一些实用的参考!

来九大读护理,先看看这几点!
语言能力是硬门槛:日常交流和上课需要N2水平,但想在医院实习时跟病人、医生无障碍沟通,最好冲刺N1。很多医学术语和方言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学习压力巨大:别以为护理就是打针发药,这里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超乎你想象。从解剖生理到病理药理,再到最新的护理研究,每周都有看不完的书和写不完的报告。
强大的心理素质:医院实习会让你直面生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你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专业和同理心,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做好融入的准备:日本的团队合作文化非常重。在小组学习和医院实习中,你需要主动沟通,学会读懂“空气”,和日本同学、护士老师们打成一片。

还记得我第一次进病房实习,跟着带教老师给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测血压。我的日语磕磕巴巴,手里的血压计也因为紧张抖个不停,缠了好几次袖带才弄好。奶奶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我,等我手忙脚乱地测完,她用带着博多口音的日语轻轻说了句:“小姑娘,别紧张,你做得很好呀。”那一瞬间,我鼻子一酸,突然觉得之前熬夜背的那些生硬的医学名词、练习过无数遍的操作流程,都有了最真实的温度。那一刻我才明白,来日本、来九州大学读护理,最终要学的,就是如何与“人”打交道。

这篇文章就是想跟你聊聊,在九州大学这个顶尖学府里读护理,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希望我踩过的坑、流过的泪和收获的喜悦,能给你一点点方向。

为什么是九州大学?名气之外的吸引力

大家一提到九州大学(简称“九大”),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旧帝国大学之一”,在日本排名前十的顶尖国立大学。没错,这块金字招牌确实很亮。根据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九大排在全球第164位,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更是实力强劲。但老实说,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学校,看的绝不只是排名。

九大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太好了。它的医学部保健学科护理学专攻,背后靠着的是整个九州大学病院这个强大的资源库。这个医院可不是一般的小诊所,它拥有超过1400张病床,是整个九州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医疗中心之一。这意味着,我们在这里实习,能接触到的病例种类和前沿医疗技术,是其他很多学校没法比的。从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到罕见的遗传病,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到老年人临终关怀,这里就像一个现实版的“白色巨塔”,让你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个个放到真实的生命面前去检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冈这个城市。东京和大阪虽然繁华,但生活成本和压力也大。福冈被很多杂志评为“亚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这里的生活节奏刚刚好。城市干净漂亮,交通方便,好吃的拉面、牛杂锅遍地都是,而且物价相对亲民。从学校骑车十几分钟就能到海边,周末可以和朋友们去天神逛街,或者去大濠公园散散步。这种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又能享受到舒适生活的环境,对于留学生来说真的太宝贵了。

课程有多硬核?挑战与成长并存

千万别以为护理就是“熟能生巧”的体力活。在九大,你会经历一场知识的“魔鬼训练”。整个课程体系设计得非常科学,层层递进,想偷懒是不可能的。

大一的时候,主要是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你会和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一起在伊都校区上课,学习生物、化学、物理这些基础科学,还有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社科课程。这个阶段是让你打好基础,建立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我记得当时上的“生命伦理学”课,教授会组织我们讨论安乐死、基因编辑这些敏感话题,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会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那种思想碰撞非常有意思。

从大二开始,我们就搬到马出校区,这里和九大病院连在一起,学习氛围一下子就“专业”起来了。专业课正式拉开帷幕,比如《基础看护学》、《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课程的难度直线上升,特别是解剖生理,光是人体那200多块骨头、600多块肌肉的日语名字,就够背一阵子的了。当时我们小组几个同学,天天泡在图书馆,互相抽查提问,把人体模型图画了一遍又一遍,才勉强跟上进度。

到了大三,课程会更加细分,进入各个专门领域的学习,比如《成人看护学》、《老年看护学》、《小儿看护学》、《精神看护学》、《在宅看护论》等等。每一门课都由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臨地実習)两部分组成。老师们不只是照本宣科,他们很多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或者某个领域的研究专家。比如教我们老年护理的教授,她自己就在老年病房工作了二十多年,她讲的不是冷冰冰的理论,而是如何跟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沟通,如何为临终病人提供尊严护理的真实案例,听得我们特别动容。

最“折磨”人也最锻炼人的,就是伴随每门课程的实习报告和护理计划(看護計画)。你需要根据一个虚拟或真实的病例,运用学过的NANDA护理诊断、戈登的11项功能性健康形态等理论工具,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写下来,十几页是家常便饭,需要查阅大量文献,逻辑还要非常严谨。虽然过程痛苦,但每次完成一份,都感觉自己对“护理”这个专业的理解又深刻了一层。

在九大病院实习:从菜鸟到准护士的蜕变

如果说课堂学习是“纸上谈兵”,那在九大病院的实习就是“真枪实弹”地上战场。从大三开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医院里度过,穿着实习服,在不同科室间轮转。

实习的每一天都像打仗一样。早上7点半就要到科室,换好衣服,参加晨会(申し送り),听当班护士交接病人的情况。然后一整天就跟着自己的带教老师(指導者さん),给病人做生命体征测量、环境整备、协助进食和排泄、进行健康教育等等。一开始,连跟病人打招呼都紧张得不行,生怕自己日语说错了,或者哪个操作不规范。日本的护士对细节的要求极高,比如更换床单时,床单的中线必须和床的中线对齐,枕头开口的方向要避开门口,这些在国内可能不太注意的地方,在这里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语言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大坎。课本上的标准日语和病人说的方言完全是两码事。有一次我负责一位来自鹿儿岛的老爷爷,他的方言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只能一边猜一边用肢体语言比划,急得满头大汗。后来带教老师教我一个方法,就是随身带个小本子,遇到听不懂的就请对方写下来,或者画图,慢慢地竟然也能沟通了。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沟通的核心是“想要理解对方”的心情,而不仅仅是语言本身。

最难忘的是在儿科病房的实习。我照顾一个因为哮喘反复住院的5岁小男孩。他很怕打针,每次治疗都哭得撕心裂肺。我花了很多时间陪他玩游戏、给他讲故事,慢慢取得了他的信任。有一次,在他做雾化治疗前,我画了一个小超人,告诉他这个“能量面罩”能让他变强壮。他竟然真的没有哭闹,乖乖地配合了治疗。他妈妈后来红着眼睛对我说谢谢,那一刻的成就感,比任何考试得了满分都强烈。你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是能帮助到别人的。

实习期间,每周都要交好几份护理记录和学习报告。带教老师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帮你修改,指出你的问题。虽然经常被批评,但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进步。你会从只会观察表面现象,到慢慢学会分析病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真正开始用“整体观”去看待一个“人”,而不只是一个“病例”。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成为一名专业护士最关键的一步。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的要求,九大护理毕业生的日本护士国家资格考试(看護師国家試験)通过率才能常年保持在接近100%的水平,2023年更是达到了100%(新卒数据),这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最好证明。

作为留学生,在这里你会得到怎样的支持?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求学,最怕的就是孤立无援。九大在对留学生的支持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学校有国际学生中心,会提供各种关于签证、奖学金、住宿的帮助。刚入学时,还会有“Tutor”制度,一个日本学生前辈会作为你的伙伴,带你熟悉校园,帮你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小问题。

在护理专业内部,老师们对留学生都特别关照。他们知道我们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会更有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我的指导教授(类似于国内的导师)就经常找我谈心,问我学习上有没有困难,生活上习不习惯。当我因为实习压力大而情绪低落时,她会安慰我,分享她自己当新护士时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不要怕”。

同学和前辈(せんぱい)们的帮助也非常重要。日本的“前辈后辈”文化很浓厚,前辈们会把他们用过的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实习心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后辈。我刚开始写护理计划时,完全摸不着头脑,是一位高我一届的中国学姐,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把她的笔记借给我,一步步教我怎么构思、怎么查文献。我们还组建了留学生学习小组,大家一起复习,互相模拟操作练习,分享实习中遇到的趣事和烦恼。有了这群小伙伴,再难的路也感觉不那么孤单了。

当然,挑战还是有的。你需要非常主动地去融入。比如,日本同学讨论问题时可能会比较含蓄,你需要仔细听,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实习中,要积极地向带教老师请教,主动找事情做,而不是等别人来安排。这个过程也是在锻炼你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在这里,你不仅学到了护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在九大读护理的这几年,辛苦是真的,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给了我一张漂亮的文凭和一张护士执照,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我。我学会了严谨的思维,也懂得了关怀的温度;我提升了语言能力,也拓宽了国际视野。我开始从一个更宏大的角度去思考健康、生命和文化的意义。

如果你真的热爱护理这个专业,并且有勇气接受挑战,那么别犹豫。

来之前,日语一定要往死里学,N1只是起点,能流利地和人聊天、吵架才是目标。不然实习的时候,你真的会体会到什么叫“百口莫辩”。

到了这里,脸皮一定要厚。不懂就问,别怕丢人。不管是问老师、问前辈还是问日本同学,他们都很乐意帮忙的。你自己憋着,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找个能一起奋斗的伙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备考的深夜,实习被骂哭的晚上,有个人能聊聊天,互相打打气,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别忘了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当你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病房里那位对你微笑的奶奶,那个因为你的鼓励而勇敢接受治疗的小朋友。所有的辛苦,都会在那一刻变得值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5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