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藏大学“滑铁卢大学”速览 | |
|---|---|
| 项目 | 亮点速递 |
| 核心王牌 | 全球规模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带薪实习(Co-op)项目 |
| 就业实力 | 毕业生就业率加拿大第1,被誉为“加拿大MIT”,硅谷招聘官的“团宠” |
| 王牌专业 |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学、精算、量子计算 |
| 申请特色 | 极度看重AIF(个人信息表),不完全是“分控” |
| 地理位置 | 安大略省滑铁卢市,加拿大“硅谷”核心,生活成本远低于多伦多/温哥华 |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最近和一位学妹聊天,她叫Cathy,目标是加拿大的计算机科学(CS)专业。她最近的状态,怎么说呢,就是“卷不动了,但又不敢停”。
Cathy的成绩单非常漂亮,GPA 95+,各种竞赛奖项拿到手软。她的梦校清单上,多伦多大学、UBC赫然在列。但每天刷着论坛,看着各种“神仙打架”的录取案例,她越来越焦虑。“小编,你说我是不是没希望了?感觉身边的人不是有国际大奖,就是有顶尖科研。我这点背景,投进去就是当炮灰的。” 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听起来疲惫又无助。
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在留学申请这场信息战里,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眼里只有那几所排名最高、名气最响的“大众情人校”。仿佛没能拿到它们的offer,留学之路就是失败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给Cathy讲了另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叫Leo的学长。Leo当年的成绩和背景跟Cathy差不多,但他没有一头扎进多大和UBC的申请人海里。他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有点“偏僻”的路,去了一所名字听起来甚至有点“土”的大学。四年后,当很多人还在为一份大厂的面试机会挤破头时,Leo已经手握Google的全职offer,起薪甚至超过了许多常春藤的毕业生。
他的秘密武器,就是他选择的那所大学——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
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一下这所正在悄悄逆袭的宝藏大学。它可能没有多大、UBC那样家喻户晓的名气,但在特定领域的硬核实力,绝对能让你惊掉下巴。
它最牛的不是排名,而是“事业编外挂”——Co-op项目
聊滑铁卢,就不能不聊它的Co-op,全称“Co-operative Education”,也就是带薪实习项目。你可能觉得,不就是实习吗?很多学校都有啊。不,滑铁卢的Co-op,和你想象中的实习完全是两个物种。
别的学校的实习,可能是让你在暑假找个地方盖盖章,体验一下职场。而滑铁卢的Co-op,是直接写进你DNA里的学习模式。它的学制通常是“学习-工作-学习-工作”交替进行。整个大学五年,你可能有长达24个月的时间,是在全球各大公司里真刀真枪地工作。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毕业时,已经拥有了2年实打实的工作经验和一份长到惊人的履历。你的同学还在学习怎么写简历,你已经在思考下一份工作是去苹果还是去特斯拉了。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根据滑铁卢大学官方发布的2022-2023年度报告,他们拥有北美最大的Co-op项目。超过7,500家雇主通过学校的招聘系统“WaterlooWorks”发布职位,其中不乏Google, Meta, Amazon, Microsoft, Apple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每年,学生们通过Co-op项目能赚取超过7.5亿加元的总收入。很多学生靠着实习工资,就能覆盖掉大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真正实现了“经济半独立”。
我认识一个在滑铁卢读软件工程的朋友,叫Alex。他的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部“打工皇帝”的奋斗史。大一的第一个实习期,他去了一家本地的初创公司;大二去了Shopify;大三进了Amazon在多伦多的办公室;大四更是直接飞到加州,在Meta总部实习了8个月。毕业前,他已经收到了三家硅谷顶级公司的全职offer。他开玩笑说:“我感觉我大学上了个‘班’,顺便读了个学位。”
这就是滑铁卢Co-op的威力。它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项目,而是一个深度嵌入学术体系的职业“加速器”。它让你提前了解行业,建立人脉,试错,并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别看综合排名,看看科技巨头的招聘清单
很多同学和家长选校时,特别迷信QS、THE这些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在这些榜单上,滑铁卢大学通常排在全球150名左右,在加拿大也排不进前三。于是,很多人就草率地给它贴上了“非顶尖”的标签。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北美,尤其是科技圈,滑铁卢的声誉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加拿大MIT”。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毕业生太能打了。硅谷的HR圈里流传着一句话:“招工程师,去斯坦福、MIT和滑铁卢就对了。” 你没看错,滑铁卢大学是唯一一所能和美国顶级理工名校并列的加拿大大学。
根据PitchBook 2023年的大学排名,在培养最多创业创始人的本科院校中,滑铁卢大学位列全球第15位,加拿大第1。WhatsApp的联合创始人之一Jan Koum(虽然他后来辍学了),还有黑莓手机的创始人Mike Lazaridis,都是这里的校友。这种创业基因深深地刻在了学校的文化里。
更直观的数据来自雇主。在QS 2024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滑铁卢大学高居加拿大第2,全球第24位,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很多综合排名比它高得多的学校。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雇主眼里,滑铁卢大学的毕业生就是“好用”、“能干”、“来了就能创造价值”的代名词。
一个在Google工作的招聘经理曾经私下分享过,他们每年都会专门派团队飞到滑铁卢市进行校园招聘,而且给滑铁卢学生的面试名额和资源倾斜,是其他加拿大大学无法比拟的。“这里的学生,技术基础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强,而且因为有Co-op经验,上手特别快,几乎不需要培训期。”
所以,别再只盯着那些虚无的综合排名了。问问自己,你读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拥有一份前景光明的职业,那么雇主的口碑,远比排名机构的数字来得重要。
三大王牌,个个都是“业界封神”的存在
滑铁卢的强大,不是虚有其表,而是建立在几个“硬到发指”的王牌学院和专业之上。
1.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滑铁卢的CS,在北美绝对是T0级别的存在。它的全称是“David R. Cherito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以Google早期投资人、亿万富翁教授David Cheriton的名字命名。这所学院的录取难度,堪比藤校,每年的录取率低到令人发指,据说只有4%-5%左右。能进去的,都是学神中的学神。
这里的CS教育,极其注重实践和数学基础。课程强度大,淘汰率高,但只要你能顺利毕业,几乎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世界顶级科技公司的大门。每年一度的“Hack the North”是全加拿大最大的黑客马拉松比赛,吸引着全球的编程天才来到滑铁卢,校园里的技术氛围浓厚得化不开。
2. 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
如果说CS是滑铁卢的利剑,那工程学院就是它坚不可摧的盾牌。尤其是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机电一体化工程(Mechatronics Engineering)和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都是王牌中的王牌。软件工程专业更是和CS学院联合开设,结合了两者的精华。
滑铁卢的工程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开始动手做项目。校园里有北美最大的学生设计中心——Sedra Student Design Centre,里面停满了学生们自己造的方程式赛车、无人机、太阳能车。这种“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prototype”的文化,培养出的工程师,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远超同龄人。
3. 数学学院(Faculty of Mathematics)
你可能想不到,滑铁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数学”命名的独立学院。这个学院的规模和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数一数二。它旗下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精算、统计、应用数学等多个科系。
这里的精算科学(Actuarial Science)专业,常年稳居北美前三,是想成为精算师的学生的“麦加圣地”。而滑铁卢独创的商业管理和数学/计算机双学位项目(与邻居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合作),更是“文理双修”的天花板。毕业生既懂技术又懂商业,是投行、咨询公司和科技巨头最爱争抢的人才。
可以说,如果你对以上任何一个领域抱有热情,那么滑铁卢绝对是你需要认真考虑的顶级选项。
生活很“村”,但成本友好,氛围满分
聊了这么多硬核的学术和就业,我们再来看看生活。滑铁卢市,坦白说,和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比起来,确实有点“村”。这里没有繁华的夜生活,没有逛不完的奢侈品店,更像是一个围绕大学建立起来的安静小镇。
但“村”有“村”的好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省钱!
我们来算一笔账。根据租房网站Rentals.ca在2024年初的数据,多伦多一居室公寓的平均租金已经飙升到2800加元以上,温哥华更是高达3000加元。而在滑铁卢,同样是一居室,你可能只需要1800-2000加元就能搞定。光是房租,一年就能省下近万加元,这笔钱拿来做点什么不好呢?
而且,滑铁卢虽然小,但五脏俱全。它是加拿大的“科技三角洲”核心,周边遍布着Google、Shopify、SAP等科技公司的办公室,创新氛围浓厚。学生们的生活也并非只有学习和代码。学校有超过200个学生社团,体育活动丰富。因为城市小,通勤时间短,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中去。
这里的学习氛围,也和那些大城市的学校不太一样。少了一丝浮躁,多了一份沉静。走在校园里,你看到的大多是背着双肩包、讨论着代码或数学模型的学生。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在这里学到真本事,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纯粹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氛围,对于真正想做学问、搞技术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堂。
申请不只看分数,你的“故事”同样重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么好的学校,申请起来肯定难于上青天吧?”
没错,滑铁卢的王牌专业,竞争确实异常激烈。但它的录取逻辑,和很多“分控”学校又不太一样。除了你的高中成绩,滑铁卢极其看重一份叫做AIF(Admission Information Form)的文书材料。
AIF是你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它会问你关于课外活动、竞赛奖项、义工经历、工作经验以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问题。招生官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一个对所申请领域有真正热情、有动手能力、有独特想法的活生生的人。
这意味着,即便你的分数比别人低了一两分,但如果你有一个非常亮眼的项目经历(比如自己写了一个App),或者在某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你完全有可能实现“逆袭”。
对于想申请CS或工程的同学,在AIF里详细描述你做过的编程项目、参加过的机器人比赛,远比空谈你对科技的热爱要有效得多。滑铁卢欣赏的是doer(行动者),而不是talker(空谈者)。
所以,别再只盯着你的成绩单焦虑了。现在就开始,去动手做一些能体现你热情和能力的事情吧。参加一个线上编程训练营,和朋友组队做一个小游戏,或者去研究一下开源社区的项目。这些经历,将成为你申请AIF时最有力的武器。
选择一所大学,就像选择人生的一个重要合伙人。名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气质、它的资源、它的价值观,是否真的与你匹配。
当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追逐聚光灯下的明星时,或许,那个在角落里默默打磨自己、凭实力说话的“潜力股”,才最值得你深入了解。
别再盲目跟风了。去滑铁卢大学的官网上看看吧,去看看那些学生们引以为傲的设计项目,去读一读Co-op学生们分享的真实故事。然后问问自己:这,会不会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