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MARCH?高中规划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puppy

你也想去日本读MARCH,但感觉有点迷茫?看着身边同学都在刷EJU,是不是有点焦虑?其实呀,光靠临阵磨枪可不够,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咱们在高中这几年的每一步规划。从高一什么时候开始学日语、EJU的科目怎么合理分配时间、到托福要不要提前准备,这些看似小事,却决定了你最后能不能冲刺成功。这篇文章就是你的“避坑指南”,手把手带你拆解高中三年的学习路线图,让你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又高效,不做无用功,稳稳地拿到梦校的offer!

高中规划三大“想当然”误区
误区一:“EJU考前冲刺就行”
现实:EJU考察的是长期知识积累和日语思维,临时抱佛脚,日语作文和综合科目论述题会让你瞬间现出原形。
误区二:“只要EJU分数高,英语无所谓”
现实:MARCH很多热门专业,像青山学院的国际政治经济、立教的异文化交流,都对托福有明确要求。英语成绩是你从众多高分者中脱颖而出的“利器”。
误区三:“高三再考虑具体报哪个学校”
现实:不早点定下目标,你的EJU选科、校内考准备都会像无头苍蝇。提前研究学校,才能让你的每一步努力都踩在点上。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Cici。

上周我收到一封私信,来自一个叫小雅的学妹。她说她高二了,目标是明治大学的商学部,看着身边同学都在疯狂刷EJU的真题,自己日语才刚过N2,心里特别慌,感觉自己怎么也追不上了,每天焦虑到掉头发。

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这种感觉,就像所有人都已经跑出了一百米,你才刚换好跑鞋站上起跑线,那种无力感真的太熟悉了。但我想告诉小雅,也告诉屏幕前所有和她一样迷茫的你:别慌!考学这场马拉松,从来不是看谁最后冲刺得快,而是看谁从一开始就规划好了路线,匀速且高效地前进。

很多人以为,去日本留学,就是高三考个EJU,递个材料,然后就等offer了。大错特错!尤其是想冲刺MARCH(明治、青山学院、立教、中央、法政)这个级别的名校,真正的较量,从你决定要去日本的那一刻,也就是从高一,就已经开始了。今天,我就带你把高中这三年的备考路线图,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让你不再焦虑,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高一:打地基阶段,日语和心态是全部

高一的你,可能对MARCH还没有特别具象的概念,可能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我想去日本读个好大学”。这没关系,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两个:启动日语学习保持校内成绩(GPA)

为什么日语要这么早开始?给你算一笔账。一个零基础的人,学到N1水平,普遍需要900-1200个学时。如果你高三才开始,每天学3个小时,不眠不休也要将近一年,这期间你还要兼顾EJU其他科目和学校课业,可能吗?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你从高一开始,把这1000个小时分摊到两年半里,每周只需要投入8-10个小时,是不是听起来就轻松多了?你可以不紧不慢地打好语法基础,积累词汇,而不是后期囫囵吞枣。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就是高一开始跟着动漫和日剧“磨耳朵”,高二系统学习,高三上学期就轻松拿下了N1,后面就有大把时间专攻EJU的记述题和校内考。

另一个关键点是GPA。千万别觉得“反正要出国,国内学校的成绩无所谓了”。日本的大学在审核材料时,会看你的“调查书”,也就是你的高中成绩单。一个漂亮的GPA,代表了你的学习能力和态度。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近两年的数据,成功被顶尖私立大学录取的学生,高中平均成绩大多在85分(百分制)以上。一个难看的成绩单,可能会让教授在面试前就对你产生“这个学生学习不认真”的负面印象。

所以,高一的你,别想太多,也别急着去报EJU冲刺班。静下心来,把五十音图背熟,把每一个语法点吃透,把学校的每一次期中期末考好。这是在为你未来的留学大厦,打下最坚实的地基。

高二:加速冲刺,EJU和英语两手抓

进入高二,恭喜你,备考正式进入了“主线任务”阶段。这一年,你需要把EJU的各个科目和英语标化考试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们来拆解一下EJU。文科生考日语、文科数学1、文科综合;理科生考日语、理科数学2、理科三选二(物理、化学、生物)。

日语科目: 这时候你应该已经有N2左右的水平了。EJU的日语和JLPT不一样,它更侧重学术性。阅读部分会出现很多议论文和说明文,听力部分会模拟大学讲义。最拉分的是400-500字的记述题(小作文),占了50分。这需要你不仅会日语,还要有逻辑、有观点。高二这一年,你要做的就是从“日常会话”模式切换到“学术日语”模式,大量阅读报刊文章,练习用“である体”写小论文。

文科综合/理科: 文综涵盖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知识点又多又杂。理科的难度大概在国内高中和大学入门之间。这些科目,国内高中课程可以覆盖一部分,但知识体系和侧重点完全不同。比如文综里的“现代社会”,很多内容国内教材是没的。建议高二上学期就要开始跟着EJU的教材系统学习了。拿法政大学的经营学部举例,2023年度的合格者EJU平均分在660分左右,这意味着你的日语、数学、文综三科总分要达到这个水平线,单科都不能有明显短板。

英语(托福/托业): 这是最多人踩坑的地方!很多人觉得“我日语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搞英语”。但现实是,MARCH里,特别是青山学院和立教大学,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超乎你想象。青山学院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部,甚至可以只用英语成绩和校内考来录取。一个80分以上的托福成绩,会是你的“王牌”,让你在同分段的竞争者中瞬间胜出。

我的一个朋友小K,当年EJU考了710+的高分,自信满满地报了明治的国际日本学部,结果书类审查(材料审核)就被刷了,原因就是他没提交托福成绩。而另一个EJU只有680分的同学,因为有托福92分的成绩,轻松进了面试。所以,高二绝对是备考托福的黄金时期。利用寒暑假集中突破,争取在高三前拿到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后面你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高三:决战时刻,精准择校与全力冲刺

终于来到高三,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味道。这一年,你的时间要以“天”为单位来计算。核心任务是:刷题、出愿、校内考

刷题: 这里的刷题,不是盲目地做题,而是刷“过去问”(真题)。把最近5-10年的EJU真题仔仔细细地做几遍。第一遍计时模考,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第二遍精做分析,搞懂每一道错题。第三遍总结归纳,找出出题规律。6月和11月两次EJU考试,6月这次至关重要,很多学校的夏季出愿就用这次成绩。所以,上半年必须全力以赴。

出愿(申请学校): 这是一项技术活。每年9月到11月是出愿高峰期。你需要在这个阶段,根据自己的EJU成绩、英语成绩和兴趣,精准地选择5-8所学校和专业。千万不要“海投”。

举个例子,假设你6月EJU考了690分,托福85分。这个分数,你可以把目标锁定在MARCH的中上位专业。比如,你可以选择中央大学的法学部作为冲刺目标(法学是中央的王牌),同时选择法政大学的社会学部作为保底。在写“志望理由书”时,就要针对每个学校的特色去写,不能一篇通用。你要去读中央大学法学部的官网,了解他们的课程设置,找到你感兴趣的教授和研究方向,告诉他们“为什么非你不可”。这种“定制化”的文书,才能打动教授。

校内考和面试: EJU只是敲门砖,很多MARCH的学部都会有第二轮的校内考和面试。校内考形式多样,有小论文、笔试、小组讨论等。面试则是对你个人综合素质和学习热情的直接考察。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学长小林吗?他申请中央法学部时,面试官问他“你对日本最近的消费者保护法修正案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如果不是他提前大量阅读了相关新闻,并且有自己的思考,根本答不上来。他结合自己在中国观察到的电商平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条理清晰。面试官当场就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最终,他的EJU分数虽然不占优,但凭借出色的面试表现,拿到了合格通知书。

所以,高三下半年,除了准备11月的EJU,你还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你申请学校的过去问,模拟面试,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

留学这条路,从来没有什么捷径。那些看起来云淡风轻就拿到梦校offer的人,不过是把别人用来迷茫和焦虑的时间,花在了背单词、刷真题、研究学校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

别再盯着身边的人,跟自己的节奏来。今天就把这篇文章里的路线图保存下来,从高一、高二、高三的任务清单里,选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开始。可以吗?就从今晚多背10个日语单词开始,或者去你想去的大学官网看一看最新的招生要求。

记住,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不是最后那几个月的冲刺,而是贯穿整个高中的每一步坚实的脚印。你的未来,就藏在你现在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里。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