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变动核心 | 具体内容 | 主要影响人群 |
|---|---|---|
| 毕业后工签 (PSW) | 取消Level 4-7非学士学位课程的毕业后工签资格。只有本科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才有资格申请。 | 正在就读或计划申请证书(Certificate)、文凭(Diploma)课程的同学。 |
| 生活费证明 | 每年所需的生活费证明标准从15,000纽币提高到20,000纽币。 | 所有申请学生签证的同学。 |
| 英语语言要求 | 部分课程的最低英语语言要求被明确设定,如Level 4-6课程需达到雅思5.5或同等水平。 | 计划申请部分职业教育课程且语言成绩偏弱的同学。 |
哈喽,lxs.net的宝子们,你们的小编我又上线啦!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有点严肃但又超级重要的话题。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吧。我的一个学妹,叫Miya,去年兴高采烈地申请了新西兰一个Level 6的西厨大专课程。她的规划特别清晰:读两年,毕业拿一个三年的开放工签,在奥克兰找家不错的餐厅积累经验,顺利的话就申请技术移民留下来。学费不菲,家里也是凑了很久,觉得这条路稳。她人还在国内等着开学,打包行李,畅想着未来,结果就在今年4月,一觉醒来,天变了。新西兰移民局一纸新规,像Miya这样的非学士学位课程,毕业后工签直接被取消了。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抖,说感觉自己的人生规划被人一剪刀剪断了。
Miya的故事不是个例。这次新西兰的留学政策调整,可以说是“精准打击”,影响范围超广,尤其是对那些希望通过留学实现工作和移民梦想的同学。如果你正在新西兰,或者正把新西兰作为你的留学目的地,那这篇文章你真的要逐字逐句看下去。别让辛辛苦苦的准备,因为一点信息差,就打了水漂。
晴天霹雳!毕业后工签(PSW)政策大地震
咱们先来说说这次变化里最重磅、最核心的一项——毕业后工签(Post-Study Work Visa,简称PSW)。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新西兰找工作的“通行证”,也是无数人留学规划的基石。
以前的政策是怎样的呢?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基本上,只要你完成Level 4及以上的课程,并且学习时长达标,毕业后都能申请到1到3年的开放工签。这就给了大家充足的时间去体验职场、积累经验,甚至找到一份可以担保你移民的工作。
但是,从2024年4月7日开始,这一切都变了。新西兰移民局直接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大部分非学士学位课程的工签资格。简单粗暴地讲:
只有完成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 Level 7)、学士后文凭(Graduate Diploma, Level 7)、研究生文凭(Postgraduate Diploma, Level 8)、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 Level 9)或博士学位(Doctoral Degree, Level 10)的同学,才有资格申请毕业后工签。
工签的长度也跟你学习的课程直接挂钩,基本上就是你读多久,给你多久的工签,最长不超过3年。
那么,谁被“牺牲”了呢?就是那些正在读或者计划读Level 4, 5, 6,以及部分Level 7课程(比如非学士后文凭的普通Diploma)的同学。这些课程,比如我们常说的西厨、酒店管理、IT、商科大专文凭等等,毕业后将不再有资格申请开放工签。这意味着,你课程一结束,学生签证到期,就得卷铺盖走人,除非你能立刻找到一个愿意并且有资质担保你申请“受雇主认证工签”(AEWV)的公司。这个难度有多大,相信了解的同学都懂,对于一个刚毕业毫无本地工作经验的“小白”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次改革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新西兰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说得很直白,他们希望吸引的是“高技能”人才,来填补新西兰真正的技能短缺,而不是让留学成为低技能工作的跳板,从而减少对移民系统的滥用和对留学生的剥削。根据新西兰教育部门的数据,在2023年,有超过15,000名国际学生注册了这类非学士学位的课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以想象,这一政策对这上万名学生的未来规划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男生小张,在奥克兰读一个两年的Level 6商科文凭,今年年底毕业。按照老政策,他本可以获得3年的工签。他一边读书一边在一家小公司做兼职,老板也挺喜欢他,本来说好毕业后让他全职留下,然后用工签期间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担保他。现在新政一出,他毕业就没有工签了,老板虽然想留他,但要立马为他申请AEWV,手续繁琐,要求也高,公司根本没这个资质和精力。小张现在整个人都懵了,两年的时间和金钱投入,最终可能换来一张毕业证和一张回程机票。
钱包预警!你的生活费证明还够吗?
如果说工签政策是“当头一棒”,那生活费证明标准的提高,就是实实在在的“雪上加霜”。这个变化影响到每一个人,不管你读的是什么课程。
申请新西兰学生签证,你需要向移民局证明你有足够的钱来支付你的学费和在新西兰的生活开销。以前,移民局要求的生活费标准是每年15,000纽币。
现在,这个数字涨了。移民局要求学生每年需要证明有20,000纽币的生活费。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来读一个三年的本科学位。按照旧标准,你需要准备的生活费证明是 15,000 * 3 = 45,000纽币(约合人民币20万出头)。而现在,你需要准备 20,000 * 3 = 60,000纽币(约合人民币接近27万)。里外里,你的资金证明门槛一下子就高出了15,000纽币,差不多是7万多人民币。对于很多预算卡得比较紧的家庭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什么突然要提高标准?官方的说法是,新西兰近几年的生活成本,特别是房租和食品价格,涨得太厉害了。原来的15,000纽币标准已经跟不上实际开销,很多学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超时打工,甚至从事一些不安全、薪水很低的工作,这不仅影响学业,也容易让他们陷入被剥削的境地。提高标准,是为了确保学生们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为生计发愁。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合理,但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感受就是“压力山大”。有个正在DIY申请的同学在论坛上吐槽,说他父母为了给他凑够原来的保证金,已经把家里的定期存款都取出来了,现在突然告诉他要再加码,他都不敢跟家里开口。整个留学计划的节奏都被打乱了,现在只能考虑推迟入学,或者看看能不能申请到一些奖学金来弥补这个缺口。
所以,各位准备递签或者续签的宝子们,千万要注意这个变化!一定要提前跟家人沟通好,确保你的银行账户里有足够的资金,并且能解释清楚资金来源,不然很可能因为这个问题被拒签,那可就太冤了。
别忽略这个细节:语言要求也在悄悄“内卷”
除了工签和生活费这两大变化,移民局对学生签证的英语语言要求也做了更明确的规定。虽然这个变化不像前两个那么“致命”,但也值得我们关注。
新政规定,对于申请Level 4或Level 5课程的学生,如果课程本身没有设定更高的语言要求,那么学生需要提供等同于雅思(IELTS)总分5.5或单项5.0的英语水平证明。这个要求与目前技术移民类别(SMC)的英语门槛看齐。
这说明什么?说明移民局不希望再看到一些语言能力很差的学生,通过报读一些低级别的课程来到新西兰。以前,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我申请的学校没要求雅思,我就可以不用考了。现在移民局直接从签证审批环节就给你设了一道坎。语言不过关,你连踏入新西兰国门的资格都没有。
这个变化对大部分申请本科和硕士的同学影响不大,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有更高的雅思要求(通常是6.0或6.5分)。但对于那些想先读一个低级别课程作为过渡,或者本身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别想走捷径了,老老实实把英语学好才是王道。语言能力不仅是你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更是你未来能否在新西兰立足的基础。
谁是“重灾区”?你的专业和学历还好吗?
聊了这么多,我们来系统地梳理一下,到底谁在这次政策风暴中受影响最大。
首当其冲的“重灾区”:Level 4-7非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
这部分同学可以说是这次新政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选择的课程,如各种Diploma和Certificate,通常具有学制短、学费相对便宜、入学门槛较低、注重实践技能等特点,曾经是通往新西兰工作和移民的一条高性价比路径。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是奔着毕业后的工签去的。现在工签资格被一刀切地取消,等于直接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对于已经入学的同学,他们面临着毕业即失业、必须回国的窘境;对于还没来的同学,他们需要彻底重新审视自己的留学目的和规划。
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的群体:本科及以上学位的学生。
如果你读的是Bachelor, Master或者PhD,那么恭喜你,你的毕业后工签资格基本没受影响。新西兰政府显然更欢迎你们这些拥有高等学历的毕业生。你们毕业后依然可以获得与学习时长相匹配的工签,去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对你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前面提到的生活费证明标准提高了,需要家里准备更多的资金。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因为所有想留下来的人都挤在了这条赛道上。
需要特别警惕的“夹心层”:打包课程(Pathway)的学生。
很多同学会选择“语言+大专+本科”这样的打包课程。你需要特别留意,如果你的Pathway计划中包含了现在被取消工签资格的课程,那么你的整体规划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你原计划读完大专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升本,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你必须确保你的最终学历是符合工签要求的学士或以上学位,才能实现最初的目标。建议这类同学尽快联系你的学校或中介,重新评估和调整你的学习路径。
路在何方?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我知道,看完这些,很多同学心里可能拔凉拔凉的。花了那么多心血做的规划,可能说变就变。但沮丧和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得往前看,想想怎么应对。
如果你还没来新西兰,正在规划阶段:
第一,请你一定、一定要重新审视你的留学目的。问问自己,你来新西兰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的首要目标就是工作和移民,那么请放弃那些非学士学位的课程吧。直接把目标锁定在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上。如果你的预算或学术背景暂时达不到,那就需要考虑是先读预科,还是换个国家。千万别再抱着“读个大专就能留下”的幻想了。
第二,钱要准备足。生活费证明的标准已经摆在那里了,别卡着线准备资金,最好能多留出一些富余,以防万一。提前半年以上开始准备资金证明,确保来源清晰可查。
第三,英语是硬通货。别想着投机取巧,扎扎实实地学英语、考雅思。一个好的语言成绩,不仅是签证的敲门砖,更是你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根基。
如果你已经在新西兰,并且读的就是受影响的课程:
首先,不要恐慌,先去学校的国际学生支持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Support Office)找老师聊聊。他们最了解政策,也见过各种学生案例,也许能给你一些可行的建议。比如,你现在读的Diploma课程,有没有可能转学分(cross-credit)去升读一个Bachelor学位?这是目前看来最靠谱的“自救”方式。
其次,从现在开始,就要拼命去networking,积累人脉和实习经验。虽然毕业没有开放工签了,但AEWV这条路理论上还存在。如果你能在学习期间通过实习或兼职,让某个雇主看到你的巨大价值,并且他非常需要你,愿意为你“披荆斩棘”去申请AEWV,那也算是一线生机。虽然这条路很难很难,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强。
留学从来都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坦途,政策变化就像路上的风雨和石子,我们无法控制它什么时候出现。我们能做的,是看清前方的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伐,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新西兰的风景依然很美,教育质量也依然在线,但它的大门,正在向着它所认为的“更优秀”的人敞开。
别灰心,宝子们。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和规划未来的机会。你的未来,最终还是握在你自己手里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