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卷了!高考后直升RMIT有多爽?

puppy

刚考完的你,是不是感觉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了?还在为分数线和“内卷”焦虑吗?快停下!其实有条赛道不用这么挤,你的高考分,可以直接敲开澳洲宝藏大学RMIT的大门!想象一下,告别死记硬背,在墨尔本市中心的超酷校园里,跟着行业大牛做项目,把创意变成现实。下课后不是冲去自习室,而是钻进小巷咖啡馆,看看展、逛逛街,真正开始享受生活。这里的学习氛围超自由,没人催着你,全凭兴趣和热爱驱动。想知道用高考分申请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王牌专业、以及真实的留学生活到底有多爽?这篇文章全都告诉你,快上车,开启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小编温馨提示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建议先马后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逗号,不是句号。你的未来,远比你想象的要宽广。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泡杯茶,慢慢看吧!

别卷了!高考后直升RMIT有多爽?

“喂,查分了吗?”

六月底的燥热空气里,小A的手机震个不停,屏幕上弹出的每一条消息都像在拷问她的灵魂。高考结束后的每一天,她都像活在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压力锅里。同学群里晒出惊人高分的截图,亲戚们“关心”的电话,还有各种志愿填报App上密密麻麻的“冲、稳、保”策略,都在不断提醒她:这场名为“内卷”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她划着手机,看到一个学姐发的朋友圈,定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配图是一杯精致的澳白咖啡,背景是涂鸦满墙的巷道和一座设计感十足的玻璃建筑。“Final结束,阳光正好,在RMIT旁的巷子里续命。” 照片里的学姐笑得轻松又灿烂,那种由内而外的松弛感,是小A从未在身边“985预备役”同学们脸上见过的。

“RMIT?”她好奇地搜了一下,发现这所大学竟然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如果有一条路,不用在千军万马中挤独木桥,不用为了一两分之差与梦想的专业失之交臂,而是能通往一个充满创意、自由和阳光的地方,那为什么不试试呢?

嘿,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像小A一样,正被后高考时代的焦虑包裹着?别急,停下来,深呼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条“隐藏赛道”——用你的高考分,直接敲开澳洲宝藏大学RMIT的大门,看看这到底有多爽!

RMIT到底有多酷?这可不是“一所大学”那么简单

说到留学,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名字响当当的英美名校,或是澳洲的“八大”。但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绝对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它不靠古老的砖墙和象牙塔标榜自己,而是凭着一股酷劲儿和硬核实力,在全球圈粉无数。

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赢麻了。RMIT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校门”和“围墙”,它的主校区就“长”在墨尔本市中心。什么概念?就是你的教学楼旁边可能就是州立图书馆,下课出门右转就是网红Brunch店,穿过一条街就是各种潮牌买手店和美术馆。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23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单,墨尔本高居全球第三。在这里上学,大学生活和城市生活无缝衔接,整个墨尔本都是你的校园。

比如,RMIT最出名的建筑之一——Swanston Academic Building,那张满是彩色几何图形的“鬼脸楼”,本身就是城市地标。你每天上课就像是去一个艺术装置里打卡。还有设计学院所在的Design Hub,外立面是16000多个可自动调节的玻璃圆盘,科技感拉满。在这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更重要的是RMIT的DNA——“实用”和“创新”。它不是让你闷头读死书的地方,而是把你直接扔到行业一线去实战。RMIT的校训是“A glob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sign and enterprise”(一所专注于技术、设计和企业的全球性大学),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他们的课程是出了名的与行业紧密结合。很多教授本身就是行业大牛,他们上一秒还在给宝马、欧莱雅、波音这些巨头做项目,下一秒就站在讲台上给你分析最新的行业案例。根据RMIT官网数据,学校与超过2000个行业伙伴有合作关系,包括Google、Apple、Adidas等。这意味着,你做的课程项目,可能就是解决一个真实商业世界的问题,你的毕业设计,可能直接被行业顶尖公司看中。

高考分,怎么换一张RMIT的入场券?

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听起来这么棒的大学,申请门槛高吗?用我的高考分到底行不行?

答案是:完全可行,而且比你想象的要简单直接!

RMIT对中国高考成绩的认可度非常高,并且制定了清晰的录取分数线。它不像国内填志愿那么玄学,需要猜来猜去,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换算标准。一般来说,RMIT会将中国各省份的高考总分,折算成一个百分比,然后对应不同的本科课程要求。

举个例子,假设某省高考总分是750分。RMIT的某个专业要求是“达到该省高考总分的65%”。那么,你的分数只要达到 750 * 65% = 487.5分,在学术成绩上就达标了。这个分数,在国内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一本的水平,但在这里,却能让你有机会进入世界顶尖的专业。

根据RMIT官网在2024年公布的针对中国高考学生的入学要求,大部分学士学位课程的分数线集中在各省高考总分的60%-75%之间。比如商科、传媒、IT等热门专业,通常要求在65%左右。而像设计、建筑这类王牌专业,因为还需要评估作品集,对高考分数的要求可能会更灵活一些。

当然,除了高考分,语言成绩也是必需的。通常,直接入读本科课程需要雅思(IELTS)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同等水平的托福(TOEFL)、PTE成绩。不过,就算你的语言暂时没达标,也完全不用慌!RMIT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语言直升班(EAP课程),你可以先去读一段时间的语言,无缝衔接主课。这给了大家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缓冲期。

整个申请流程也超级友好。你不需要像国内一样,在短短几天内做出关乎未来四年的重大决定。你可以在高考后,从容地准备材料,通过官方授权的留学机构或者直接在官网申请。没有复杂的批次和投档线,只要你符合学术和语言要求,就能拿到那封让你心动的Offer。

王牌专业有哪些?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选学校,专业是重中之重。RMIT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有很多专业不是“还不错”,而是“全球顶尖”水平。不管你是文艺青年、技术宅还是未来的商业精英,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

艺术与设计 (Art & Design)

如果说RMIT有什么专业是“封神”级别的,那一定是艺术与设计。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RMIT的艺术与设计专业位列全球第18位,全澳第1!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创意人才一起学习,接受最大胆、最前沿的艺术熏陶。

这里的时尚设计专业,被誉为“设计师的摇篮”,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大奢侈品牌和时尚杂志。真实的案例是,知名华裔设计师Dion Lee就毕业于RMIT。在这里,你不是在教室里画图纸,而是在设备齐全的工作室里,亲手把一块布料变成一件惊艳T台的作品。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毕业时装秀,吸引无数行业Scout前来发掘新人,你的才华有大把机会被看见。

建筑与环境 (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

同样是王牌,RMIT的建筑学在2024年QS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1位,全澳第3。墨尔本这座城市本身就是建筑师的天堂,古典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前卫的现代设计交相辉映,为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RMIT的建筑学教育以其Studio(设计工作室)模式而闻名。每个学期,你都会进入一个由不同导师带领的工作室,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进行设计。导师们可能是墨尔本知名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是真刀真枪的项目经验。从社区改造到城市规划,你的设计将真正关注并试图解决社会问题。

传媒与传播 (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的力量不言而喻。RMIT的传媒专业在QS排名中同样位列全澳顶尖,全球前50。这里的课程设置非常全面且与时俱进,涵盖了从广告、公关、新闻到数字媒体、电影制作等各个领域。你将有机会使用行业标准的设备,比如专业的录音棚、电视演播室和后期制作机房。一个在RMIT读传媒的朋友分享说,他们的一门课作业就是为一个真实的墨尔本本地品牌策划并执行一个完整的社交媒体推广方案,从市场调研、内容创作到数据分析,全程模拟实战,这种经验是在国内课堂上很难获得的。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 (Computer Science & IT)

作为一所理工大学,RMIT的IT实力当然不容小觑。这里的课程紧跟科技潮流,开设了诸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游戏开发等前沿方向。最酷的是RMIT Activator,这是一个校内的创业孵化器,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导师指导和资源对接。已经有超过150个初创公司从这里诞生,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如果你有一个关于科技改变世界的疯狂点子,这里就是你把它变成现实的最佳试验场。

在RMIT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聊完了硬核的学术,我们再来聊聊软性的体验。在RMIT上学,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两个字:“自由”。

这里的学习不再是老师在讲台上一味灌输,学生在下面疯狂记笔记的模式。课堂常常是小组讨论、项目展示(Presentation)的形式。一开始你可能会不适应,觉得当众发言压力山大,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教授鼓励你质疑、挑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言之有理的论证”。

一位建筑系的学长曾分享,他的期末作业不是一场考试,而是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为一个虚拟客户设计一栋房子,最后需要做出实体模型,并像真正的建筑师一样,向由教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方案汇报。整个过程虽然辛苦,但那种将创意付诸实践的成就感,是刷再多试卷也无法比拟的。

课余生活也远比你想象的丰富。RMIT有超过100个学生社团,从舞蹈、音乐、电竞到各种学术和文化交流社团,总能找到你的同类。你可以加入登山社,在周末去探索维多利亚州的壮丽山脉;也可以加入咖啡品鉴社,打卡墨尔本各个角落的精品咖啡馆。学生会(RUSU)也会定期组织各种派对、二手市场和校园活动,让你轻松融入当地生活。

当然,留学生活并非只有光鲜。你也需要学会独立,自己租房、做饭、处理各种账单。墨尔本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根据RMIT官网的估算,一个国际学生每年的生活费(包括住宿、交通、饮食等)大约在25,000至35,000澳元之间。但这同样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你将学会如何理财,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这些“软技能”将让你受益终身。

想象一下这样的日常:早上,在City的公寓里醒来,坐着免费的环城电车去上学。课间,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在草坪上吃着三明治,讨论着小组作业。下午没课,就去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泡着,或者去NGV(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看一场免费的展览。晚上,约上三五好友,去发现一家隐藏在巷子里的意大利餐厅,或者去Queen Victoria Market的夜市感受人间烟火。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生活。

高考的分数,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你的过去,但它绝对无法限制你的未来。当国内的同龄人还在为保研、考公、进大厂而焦虑不已时,你已经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别再盯着那个让你焦虑的分数线了,抬起头看看世界吧。RMIT这条路,或许不是最轻松的,但它一定足够精彩,足够酷,足够让你在未来的某一天,感谢现在这个勇敢做出不同选择的自己。

所以,还等什么?现在就去RMIT的官网上,输入你的高考省份和分数,看看你能申请哪些心动的专业。那封来自南半球的Offer,可能比你想象中离得更近。

记住,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祝你,前程似锦,活得尽兴!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