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澳洲校园:留学生活原来可以这样!

puppy

刚到澳洲,是不是觉得留学生活就是赶due、泡图书馆,偶尔还有点孤单?别急,这篇攻略就是来“救”你的!咱们不聊大道理,就说说怎么轻松融入local圈子,去哪儿找好吃又便宜的学生餐,还有那些藏在校园角落里的宝藏社团和免费福利怎么玩转。从选课技巧到周末出游,这篇文章会带你解锁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澳洲校园,让你发现原来留学生活除了学习,还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省心!快来看看,别让你的澳洲时光只剩下三点一线啦!

小编悄悄话:澳洲留学新手必看
心态第一位:别怕!刚来时的孤独和不适应都是暂时的,主动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大胆开口说:你的英语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糟,local们其实超友善,不怕你说错,就怕你不说。
信息就是钱:多逛逛学校官网和学生论坛,那些免费福利和省钱妙招,不知道就亏大了!
安全最重要:玩得再嗨,也要注意安全。晚上尽量结伴出行,记下校园安保和紧急求助电话。

还记得我刚到悉尼的第一个月吗?那感觉,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澳囧”。

我住在一个离学校半小时车程的小单间里,每天的生活被精准地切割成三段:上课、去图书馆、回家下面条。我手机里唯一的聊天记录,就是和国内爸妈报平安,以及和小组同学讨论due ailion。有一次周末,我鼓起勇气想去City逛逛,结果在Central车站看着密密麻麻的线路图,瞬间迷失,最后灰溜溜地坐车回了家。那天晚上,我一边吃着加了根火腿肠就算“改善生活”的泡面,一边刷着朋友圈里朋友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心里那股酸涩和孤单,差点让我当场订了回国的机票。

我当时觉得,留学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吧,苦涩、枯燥,熬过去就好了。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同系的local同学拉去参加了一个叫“Pizza and Games Night”的社团活动。就在那个晚上,我认识了十几个新朋友,玩着蹩脚的桌游,用着磕磕巴巴的英语聊着天,吃着免费的披萨……我才猛然发现,原来我一直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而门外,是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充满阳光和欢笑的澳洲校园。

这篇攻略,就是写给曾经那个和我一样,觉得留学生活只有三点一线的你。别急,咱们不聊什么人生大道理,就聊点最实在的,怎么花最少的钱,交最多的朋友,玩转澳洲校园里那些藏起来的宝藏!

破冰第一步:告别“哑巴英语”,轻松融入Local圈

我知道,对很多同学来说,最大的坎儿就是“社交”。总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怕说错被笑话,或者根本不知道聊什么。其实你想多了!Local们真没那么在意你的语法,他们更看重你的态度。想融入,就得主动出击,而校园,就是你最好的训练场。

去社团里“玩”出个朋友圈

这是最最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澳洲大学的社团文化简直是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开不了的。拿悉尼大学(USYD)来说,光是在册的学生社团和协会就有超过250个。从哈利波特社(是的,他们真的会穿着学院袍讨论魔药学)、巧克力品鉴社,到正经的辩论社、编程社,再到各种户外运动社团,总有一个能戳中你的兴趣点。

别害羞,O-Week(迎新周)的时候,各个社团都会摆摊招新,这就是你最好的机会。就算错过了O-Week也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在学校的学生会网站(通常叫USU、UMSU、UQU等)上找到社团列表和联系方式。参加社团活动的好处是,大家有共同话题,完全不用担心尬聊。比如你加入了徒步社,那周末大家一起去蓝山走一趟,聊聊风景,说说装备,友谊不就自然而然建立起来了吗?而且大部分社团的会费都超级便宜,一年可能就5到10澳币,就能享受一整年的活动和免费Pizza!我认识的一个学姐,就是通过参加“Board Games Society”,认识了她现在的澳洲男友。

做个志愿者,顺便把英语练了

想不想在简历上添上闪亮的一笔,同时还能深入了解澳洲社会?去做志愿者吧!这可比单纯上语言班效果好多了。你可以通过Seek Volunteer这样的网站,或者学校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找到各种志愿者机会。比如去动物收容所照顾小动物、在社区活动中帮忙、或者为慈善机构做筹款。

我的同学Lily,就在学期中每周花半天时间去当地的乐卓博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野生动物保护区做志愿者。她说,不仅能近距离接触考拉和袋鼠,还得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和游客交流,口语和听力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她在后来申请实习时,给面试官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这不仅是奉献,更是一种投资。

找个语伴,1V1“实战演练”

如果觉得大型社交场合还是有点怵,那可以试试语言交换(Language Exchange)。很多大学都有官方的语伴项目,比如墨尔本大学的“MULE”项目,会帮你匹配一个想学中文的local学生,你们可以每周约个时间,一半时间说中文,一半时间说英文。这完全是免费的“私教”啊!

除了学校的项目,像Tandem、HelloTalk这类App也非常好用。你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找到聊得来的语伴。别把这当成是任务,就当成是交朋友。今天聊聊澳洲的footy(澳式足球),明天教他几句中文网络流行语,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你的“澳式英语”绝对会越来越地道。

找份兼职,赚零花钱也赚经验

如果你的学生签证允许(通常是每两周不超过48小时),找一份兼职也是融入local环境的绝佳方式。别只盯着中餐馆后厨刷盘子,那对你的英语提升基本为零。可以试试去local的咖啡馆、服装店、或者超市打工。

在这些地方工作,你每天都需要和顾客打交道,“Can I help you?” “How’s your day going?” 这些最生活化的口语会成为你的肌肉记忆。而且,澳洲的薪资水平相当可观,目前的法定最低时薪是23.23澳币(2023年7月1日起),周末和节假日还有加成。我之前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店做过barista,不仅学会了做各种咖啡,还和常来的教授、同学都混了个脸熟,期末复习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不少“小道消息”呢!

吃货生存法则:告别泡面,解锁校园“隐藏菜单”

说到留学,除了due,最大的痛点可能就是“吃”了。天天下馆子钱包受不了,天天吃泡面胃受不了。其实,只要你够会“钻营”,在澳洲校园里做个幸福的吃货,一点都不难!

校园食堂和学生特价才是YYDS

先收起你对“食堂”的刻板印象,澳洲大学的food court可不是只有“黑暗料理”。从汉堡、沙拉、寿司到越南粉、马来西亚Laksa,选择非常多。关键是,价格比校外便宜不少。很多商家都会推出10-15澳币的“Student Special Lunch”。比如昆士兰大学(UQ)的Main Refectory,或者RMIT在City校区的各种小吃店,中午花十几刀就能吃得非常丰盛。

多留意学生会(Student Union)的产业,比如USYD的Manning Bar和Courtyard Restaurant & Bar,他们经常会有会员特价。办一张学生会会员卡(通常也就几刀),吃饭、喝咖啡、买文具都能打折,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

跟着“香味”走,寻找免费午餐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免费的午餐!这绝对是澳洲校园里公开的秘密。很多学生社团和组织为了吸引人气,都会定期举办免费的BBQ或者Morning Tea。只要你关注了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或者经常看校园里的海报,就不会错过。

还有一个“神级”存在,就是很多大学里都有的Hare Krishna(克利须那)社团,他们本着分享的理念,经常会在校园里提供免费或者价格极低(比如5刀一大盘)的素食午餐,味道还相当不错!另外,不少大学的学生会设有“Food Hub”或“Food Pantry”,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比如悉尼大学的USU Foodhub,学生每周都可以去领取面包、意面、罐头等食物。这不仅是省钱,更是一种温暖的关怀。

手机里必备的省钱App

在澳洲生活,手机里没几个省钱App怎么行?

UNiDAYSStudent Edge:这两个是学生折扣界的“双雄”,注册需要你的学生邮箱验证。从吃饭、买衣服、买电子产品到看电影,都能找到折扣码,动不动就是8折、9折,绝对是省钱利器。

EatClubTheFork:想下馆子又怕贵?用这两个App。它们和很多餐厅合作,在非高峰时段提供折扣,有时候能拿到高达5折的优惠!出门前刷一下,说不定你心仪的餐厅正在打折呢。

超市会员卡:Coles的Flybuys和Woolworths的Everyday Rewards一定要办!每次购物都能积分,积分可以抵现金。而且他们App里经常有专属的折扣和“Booster offer”(积分加速),精打细算下来,每次购物都能省个几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当然,最省钱的方式还是自己做饭。别觉得麻烦,这可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技能。采购的话,Aldi是公认的最便宜的超市,同类商品可能比Coles和Woolies便宜20%-30%。想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水果,就去周末的农贸市场,比如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或者悉尼的Paddy's Market,快收摊的时候去,经常能碰到“一盒2刀”的清仓价。

自己做饭,一顿饭的成本可以控制在5-8澳币,而且健康又合胃口。约上三五好友,来个火锅趴或者饺子局,那份快乐和温馨,是任何餐厅都给不了的。

学习也要“抄近道”:那些你不知道的校园宝藏资源

留学当然是为了学习,但“会学”比“死学”重要得多。你的大学学费那么贵,可不只是为了听几堂课,那些附加的免费资源,不用起来简直亏了一个亿!

选课前先“排雷”

选课是门玄学,选得好,轻松拿高分;选不好,天天像在上刑。在选课之前,除了看官方的课程介绍,一定要去学生自发组织的课程评论网站看看。最有名的就是 StudentVIP,上面有往届学生对课程难度、作业量、老师讲课风格的真实评价,甚至还有二手教材和笔记可以买卖。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帮你避开那些传说中的“killer course”(挂科率超高的课),找到传说中的“WAM booster”(可以轻松拉高平均分的课),绝对物超所值。

免费的“学霸私教”,你值得拥有

论文写不出来?报告格式搞不懂?演讲紧张到说不出话?别慌,也别花冤枉钱去找外面的辅导机构。每个大学都有专门的学术支持中心,名字可能叫“Academic Skills Centre”或者“Learning Hub”。

这里的老师会提供免费的、一对一的辅导,帮你理清论文结构、修改语法错误、练习presentation技巧。比如澳洲国立大学(ANU)的“Academic Skills and Learning Centre”,你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这些服务都是包含在你学费里的,质量非常高。外面找个private tutor,一小时至少50澳币起步,而学校的资源完全免费,不用白不用!

图书馆里不只有书,还有“生产力工具”

别以为图书馆就是个借书和自习的地方,它其实是个巨大的宝库。

首先,小组讨论室(group study room)一定要利用起来。这些房间通常配有大屏幕和白板,非常适合做group project。期末季一位难求,记得提前在图书馆网站上预订。

其次,很多大学图书馆的电脑里都预装了各种昂贵的正版软件,比如Adobe全家桶(Photoshop, Premiere Pro)、数据分析软件SPSS、Matlab等。你自己买一年会员要花多少钱?但在学校,免费用!

最后,别忘了图书馆的线上数据库。像JSTOR, Scopus, Web of Science这些顶级的学术资源库,学校都帮你付过费了,写论文找文献,这里面的资源比Google Scholar靠谱一百倍。

你的心理健康,有人在乎

留学生活压力巨大,学业、社交、文化冲击……有时候感到焦虑、抑郁是非常正常的。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澳洲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设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通常叫“Counsel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 (CAPS)”。

这些服务是完全保密的,咨询师都非常专业。通常,每个学生每年可以享受6-10次免费的咨询。如果你觉得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或者只是想找个人聊聊天,都请勇敢地去预约。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拿高分一样重要。

周末不宅家:低成本玩转澳洲

别让你的澳洲记忆只有图书馆和公寓。这里的阳光、沙滩和自然风光,同样是你留学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享受这一切并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钱。

一张公交卡,带你探索城市的另一面

澳洲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实是为你周末出游量身定做的。比如在悉尼,用Opal卡,周日全天所有公共交通(火车、巴士、轮渡、轻轨)的费用上限仅为2.8澳币(儿童和优惠卡为$1.40),简直是“白菜价”!你可以坐火车去蓝山国家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坐轮渡去Manly海滩享受阳光,一整天下来交通费都不到一杯咖啡钱。

在墨尔本,Myki卡也有每日费用上限,在Zone 1+2范围内,工作日是10澳币,周末和公共假日则降至7.2澳币。坐着小火车去彩虹小屋(Brighton Beach)打卡,或者去丹顿农山区(Dandenong Ranges)坐蒸汽小火车,都是非常棒的一日游选择。

学生证是你的省钱“护身符”

在澳洲,你的学生证就是一张万能的折扣卡。去看电影,Event Cinema和Hoyts都有学生票;去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像墨尔本的NGV(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和悉尼的Art Gallery of NSW都是免费入场的;去动物园、水族馆,出示学生证也能便宜不少。养成买票前先问一句“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的习惯,你会发现能省下不少开销。

校园本身就是个“游乐场”

别忘了,最方便、最便宜的娱乐活动,其实就在你的校园里。多关注学生会的活动日历,那里经常有免费的露天电影放映、校园音乐节、二手市场和美食节。O-Week的热闹就不多说了,学期中也常常有各种惊喜。这些活动不仅有趣,也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

留学,绝不仅仅是拿到一张文凭那么简单。它是一段关于成长、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别再把自己困在那个“学习-吃饭-睡觉”的循环里了。

去尝试一下吧,就从明天开始。去学生会网站上随便报名一个你有点好奇的社团活动,或者约上新认识的同学去探索一家App上打折的餐厅,再或者,就只是在阳光好的下午,去图书馆借一本和专业无关的闲书。

你会发现,当你推开那扇门,澳洲校园会用它最热情、最有趣的一面拥抱你。那么,准备好解锁你的专属澳洲留学生活了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