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来岭南读创意媒体?先看这几条! |
|---|
| - 实战派天堂:课程设计超实用,从第一天起就让你动手。学校的专业影棚、录音室、VR/AR实验室随便用,把你的想法变成作品是这里的唯一KPI。 |
| - 大神级导师:教你的老师很多都是行业里有名有姓的人物,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最前沿的行业洞察和人脉资源。 |
| - 神仙同学圈:你的同学可能上一秒还在跟你讨论分镜,下一秒就拿出了一个国际大奖的获奖作品。这里是创意灵魂碰撞的最佳场所。 |
| - 大湾区核心跳板:背靠香港,面向整个大湾区的创意产业。无论是去深圳的科技公司实习,还是参与香港国际电影节,机会多到你选择困难。 |
| - 博雅教育氛围:作为亚洲顶尖的博雅大学,岭南不只教你技术,更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让你的创意有深度,更有温度。 |
在岭南读创意媒体,是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澈。
还记得大一那会儿,我有个朋友小A,在国内一所不错的大学读数字媒体。她满怀热情,以为大学生活就是天天泡在工作室里,跟各种酷炫的设备打交道,拍片子、做动画,把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个个实现。结果呢?现实给了她一记重拳。第一学期的课程表下来,她傻眼了:《媒体概论》、《传播学原理》、《艺术史》……满满当当的理论课,一周只有可怜的几个小时能摸到相机和电脑,还得排队。
她跟我吐槽说:“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创意媒体’,而是在学‘媒体考古学’。每天都在背理论、写论文,我的创作欲都快被磨没了。”
小A的困境,是不是也戳中了正在选校的你?想学一门能动手的专业,却害怕陷入理论的汪洋大海;渴望接触真实的行业,却发现学校和业界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烦恼,那今天阿澈要跟你聊的这个地方,你一定要仔细听听——香港岭南大学,一个能让你把创意玩出花儿来的神奇地方。
告别纸上谈兵,这里的设备比你的想法还野
在岭南,我们信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创意的唯一标准。说再多理论,不如亲手拍一个镜头、剪一个片段来得实在。
所以,学校给我们的“玩具”是真的多,而且是专业级别的。当你走进岭南的“艺术与创意中心”(The Sisyphus Center for Arts and Creativity),感觉就像进了一个装备精良的创意工厂。这里有专业的电影拍摄棚,从轨道、摇臂、灯光到Blackmagic家的4K摄影机,一应俱全。我有个学长,他们小组的期末作业是拍一个科幻短片,直接就在棚里搭了个绿幕,后期特效做出来,效果直逼网剧水平。老师不仅不限制你的想象力,还会鼓励你:“设备就在这,大胆去用,拍砸了也是经验。”
除了影棚,剪辑室、录音棚、动画工作室也都是对学生7x24小时开放(只要你预约!)。电脑里预装了全套Adobe Creative Cloud和Final Cut Pro,你不用再为软件和电脑配置发愁。更有意思的是,学校还紧跟潮流,建了专门的VR/AR实验室。你可以用最新的头显设备和开发工具,去探索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之前就有一个跨学科小组,结合了视觉艺术和计算机科学,做了一个关于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VR互动体验项目,在学校的年度作品展上惊艳了所有人。
这种“资源过剩”的感觉,真的会极大地激发你的创作欲。你不会因为设备限制而放弃一个好点子,反而会因为拥有这么多可能性,而去思考如何把创意玩得更大、更前沿。根据学校的数据,创意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人均使用专业设备和实验室的时间每周超过15个小时。这15个小时,可不是上课,而是纯粹属于你自己的创作时间。这才是学创意媒体该有的样子嘛!
带你飞的导师,可能就是行业里的“扫地僧”
好的设备是硬件,而好的老师,则是那个能帮你打通“任督二脉”的灵魂人物。在岭南,你永远不知道坐在你面前的这位教授,藏着多少“神仙履历”。
他们不是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很多老师本身就是艺术家、导演、策展人或者资深从业者。他们一半时间在学校教书,另一半时间可能就在外面搞项目。比如,教我们电影史的叶曼丰(Man-Fung Yip)教授,他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的电影节策展人,经常受邀去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做评委。上他的课,你听到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更多的是他对一部电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如何解读的亲身经历,或者是某个著名导演不为人知的幕后趣闻。期末的时候,他甚至会邀请一些独立电影人来课堂上和我们直接交流。
还有教动画的教授,可能上一部作品刚入围了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这是动画界的奥斯卡!);教互动媒体的老师,可能正在为香港的某个大型艺术装置展做技术顾问。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教创意产业管理的老师,他直接把我们拉到了一个真实的创业孵化器里上课,让我们小组给一个正在起步的本地设计品牌做营销方案。最后,我们的方案真的被那个品牌采纳了一部分,那种成就感,是写多少篇论文都换不来的。
跟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师学习,你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一种行业思维方式,了解一个项目从创意到落地的完整流程,甚至能通过他们,提前接触到宝贵的行业资源。根据岭南大学的统计,超过70%的文学院教授拥有海外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很多人都有丰富的业界合作经验。他们就像一座座桥梁,连接着你的校园和真实的世界。
和一群宝藏青年,把脑洞烧开
大学四年,除了老师,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可能就是你身边的同学。在岭南这个小而精的博雅大学里,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宝藏青年”。
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一所公立博雅大学,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师生比”这项指标位列香港第一。这意味着小班教学是常态,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连接会非常紧密。一个班可能就十几二十个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我所在的班级,有从小画画、拿过大奖的艺术生,有代码敲得飞起、对技术超级敏感的理科男,还有满脑子商业点子、执行力爆棚的商科背景同学。
这种多元化的构成,让每一次的小组合作都像一次奇妙的化学反应。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城市噪音的互动装置。我们组里,学视觉艺术的同学负责整体的美学设计和影像素材;学动画的同学制作动态视觉效果;而我,则和一位懂点编程的同学一起研究怎么用传感器(Arduino)来捕捉环境声音,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号。我们天天泡在工作室里,从争论到合作,从一个个失败的尝试到最后装置成功亮起的那一刻,那种共同创作的快乐,真的会上瘾。
每年,学校还会举办盛大的年度学生作品展(Annual Exhibition)。这不仅仅是一个交作业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创意派对。你会看到电影专业的同学放映他们精心制作的短片,动画专业的同学展示他们耗时数月完成的作品,还有各种充满巧思的摄影、装置和互动媒体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甚至“勾搭”未来的合作伙伴。很多同学的项目,因为在展览上表现出色,直接被校外的画廊、艺术机构甚至商业公司看中,获得了宝贵的展示和合作机会。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永远不会感到孤单。因为你知道,有一群和你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创作饱含热情的同路人,在陪你一起“发疯”,一起把脑洞变成现实。
你的实践场,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选择一所大学,其实也是在选择一座城市,选择一个区域。岭南大学坐落在香港,而香港,正是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创意引擎之一。
这意味着,你的学习和实践,绝对不会局限在屯门的校园里。整个大湾区,都是你的游乐场和试验田。香港本身就是亚洲的设计、电影和艺术交易中心。你可以很方便地去参加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香港国际电影节,或者去PMQ元创方这样的创意地标,感受最前沿的艺术潮流。学校也和很多本地机构有紧密的合作,比如香港艺术发展局、M+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和志愿者机会。
而当你把目光投向一河之隔的深圳,又是另一片广阔天地。深圳被誉为“设计之都”和“创客之城”,聚集了像腾讯、大疆这样以创意和科技驱动的巨头,还有无数充满活力的设计工作室和动画公司。从岭南大学出发,去深圳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多学长学姐,都会利用假期去深圳的公司实习,提前感受内地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快节奏。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海量的机会。无论是影视制作、数字娱乐、广告设计还是艺术管理,整个区域对创意人才的需求都在井喷。你在岭南学到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扎实的动手能力,将成为你在这个巨大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硬通货”。
可以说,在岭南读创意媒体,你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张香港的大学文凭,更是一张通往整个大湾区创意产业的VIP入场券。
在南方的阳光里,让灵感温柔生长
说了这么多硬核的优势,最后想聊点软性的东西——在岭南的生活体验。
岭南大学的校园不大,但绿树成荫,非常安静,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很适合静下心来搞创作。因为是全香港住宿率最高的大学之一,你和同学们的关系会非常亲密,就像一个大家庭。宿舍楼下就有通宵开放的公共空间,半夜灵感来了,随时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楼下边吃夜宵边头脑风暴。
香港的冬天很短,大部分时间都是温暖的阳光。周末,你可以约上同学去学校附近的大榄郊野公园行山,或者去黄金海岸看海。想感受城市的繁华,搭上地铁,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旺角、中环。这种“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环境,真的非常舒服。
当然,还有美食!从学校食堂到屯门市中心,各种港式茶餐厅、东南亚美食、日料、甜品店应有尽有,绝对能满足你的味蕾。
学习和创作,有时候也需要松弛感。在这样一个温暖、舒适、充满人情味的环境里,你的灵感似乎也更容易被滋养和催生。你可以在海边散步时构思下一个剧本,可以在行山的路上捕捉摄影的灵感,可以在和朋友吃一碗糖水的时候,聊出一个绝妙的创意。
这不仅仅是留学,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在温暖的南方,和一群最有趣的人,一起做着最酷的事情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选择留学目的地而纠结,还在担心创意媒体课程太枯燥,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岭南。
别再犹豫了,你的作品集准备好了吗?与其花时间去背那些可能会忘记的理论,不如现在就开始,把你脑子里那个搁置已久的故事拍出来,把你那个疯狂的设计稿画出来。向招生官展示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好学生”,更应该是一个有想法、有热情、有潜力的“创作者”。
因为在岭南,我们等的,就是你这样的人。那个不甘平庸,渴望亲手创造点什么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