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想闯荡加拿大传媒圈的你提个醒 |
|---|
| 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很多信心,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新闻行业节奏快、压力大,对语言和文化融入的要求极高。卡尔顿能给你最顶级的装备和最好的地图,但真正的战斗,需要你自己有足够的热情和毅力去打。别光想着光鲜亮丽,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爱这个行业,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 |
卡尔顿新闻系:加拿大传媒圈的入场券
我认识一个学姐,叫Linda。她当年满怀新闻理想来到加拿大,在一个还不错的大学读了传媒研究(Media Studies)。四年下来,理论知识学得头头是道,分析起媒介奇观、后现代主义信手拈 laboratoires。可一到毕业找工作,她就懵了。
她投了无数简历给本地媒体,几乎全部石沉大海。偶尔有一次面试,面试官问她:“你的portfolio里有什么作品?你用过Adobe Premiere剪片子吗?你会怎么去跟进一个社区新闻?” Linda支支吾吾,只能拿出几篇课程论文。结果可想而知。
Linda的困境,可能是很多想在加拿大读传媒、做记者的留学生最大的噩梦:学了一肚子理论,却敲不开行业的大门。我们总感觉,本地的媒体圈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好像专为本地人而设。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焦虑,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因为今天我要给你介绍的,正是破局的关键——卡尔顿大学新闻系(Carle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加拿大新闻界的黄埔军校”,真不是吹的
在加拿大,如果你跟任何一个媒体从业者说你是卡尔顿新闻系毕业的,对方的眼神立马会不一样。这个项目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加拿大传媒圈的黄埔军校”。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它意味着最严格的训练、最精英的校友网络和最高的行业认可度。
咱们来看点实在的。加拿大最重要的国家公共广播公司CBC,可以说是所有新闻人心中的“圣殿”。你去看看CBC那些王牌节目的主持人和首席记者,比如常年坐镇演播室、气场两米八的首席政治记者Rosemary Barton,再比如中东战地报道的传奇人物Nahlah Ayed,她们的简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卡尔顿大学。
根据领英(LinkedIn)上的不完全统计,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工作的员工中,毕业于卡尔顿大学的人数常年排在前三位,远超其他以传媒见长的学校。而在加拿大另一家顶尖媒体《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卡尔顿的校友更是占据了从编辑到记者的各个关键岗位。前总编辑Edward Greenspon就是卡尔顿的毕业生。可以说,你走进任何一家加拿大主流媒体的新闻编辑室,喊一声“有没有卡尔顿的校友?”,回应你的人数可能会让你吓一跳。
这种统治级的校友网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教授可能是《多伦多星报》的前主编,给你讲课的客座讲师可能是CTV的当家主播,你实习时带你的mentor,很可能就是十几年前从同一个教室走出去的学长学姐。这张巨大的人脉网,就是你进入加拿大传媒圈最硬核的“通行证”。
这课表,让你毕业就能直接上手干活
为什么卡尔顿的毕业生这么抢手?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人才。这里的教学理念极其务实,就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能立刻上战场的全能型记者。
如果你读的是四年制的本科新闻学(Bachelor of Journalism),你的大学生活会是这样的:
大一:魔鬼入门训练。 你会学习新闻写作的基础,被教授用“红墨水”批改得体无完肤。从一个新闻稿的导语(lead)怎么写,到采访时如何提问,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反复打磨。同时,你还要上“数字媒体基础”课,学习用手机拍片、剪辑、做简单的图表新闻,让你从一开始就具备多媒体报道的能力。
大二:工作坊实战。 这一年,你会进入各种“工作坊”(Workshops),比如音频报道、视频报道、数据新闻等。你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像一个真正的记者一样,每周都要出去跑新闻、找选题、做采访,然后产出一条音频新闻或一个短视频。作业的deadline就是媒体的截稿日,逼着你在高压下快速成长。
大三、大四:专业方向深耕。 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比如深度调查报道、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你将有机会使用学校堪比专业电视台的演播室,制作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你还会参与到学校运营的真实新闻媒体《Capital Current》中。这是一个面向渥太华社区的新闻网站,你的报道会在这里公开发表,甚至被CBC、Ottawa Citizen等主流媒体引用。去年,《Capital Current》的一篇关于渥太华公交系统的深度报道,就被市议员在会议上引用,直接推动了政策的讨论。这就是真刀真枪的实践!
如果你是来读硕士(Master of Journalism),那节奏会更加紧张。两年制的MJ项目,第一年是高强度的技能训练,把你本科不是新闻背景的短板迅速补上。第二年,你将全力以赴完成你的毕业作品(Master's Research Project),这可能是一篇万字长文的深度调查,一部半小时的纪录片,或是一个系列播客。这个作品就是你未来求职时最有分量的敲门砖。不少学生的毕业作品直接获得了国家级新闻奖项的提名。
首都渥太华:你的专属新闻“实验室”
卡尔顿大学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这对学新闻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把一个未来的华尔街精英直接扔到了纽约曼哈顿。
国会山、最高法院、各国大使馆、各种非政府组织总部……所有加拿大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决策都在这里发生。作为卡尔顿新闻系的学生,你的课堂作业可能就是去国会山听一场总理的新闻发布会,或者去采访一位正在推动立法的议员。这里的政治新闻资源是加拿大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卡尔顿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学校有一个专门的“国会山报道”课程,学生们会被派驻到国会记者团(Parliamentary Press Gallery),像真正的驻国记者一样进行日常报道。要知道,能进入这个记者团,是加拿大政治记者的最高荣誉之一。而卡尔顿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提前体验。毕业后,当他们申请CBC国会山分部的工作时,早已轻车熟路。
这种地理优势不仅限于政治新闻。渥太华也是加拿大的科技和文化中心之一。独特的城市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选题,从科技公司的创新到国家艺术中心的演出,你永远不愁没东西可写、可拍。
最硬核的人脉网,到底有多强?
我们再回到校友网络这个话题上。它不仅仅是让你找工作时多个熟人,更是一个持续为你职业生涯赋能的生态系统。
每年,加拿大新闻界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奖学金项目,叫“琼·唐纳森CBC新闻奖学金”(Joan Donaldson CBC News Scholarship)。这个奖学金的含金量极高,每年只在全国选拔不到10名最顶尖的新闻系毕业生,进入CBC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带薪实习,并有机会转正。在2023年的8位获奖者中,就有4位来自卡尔顿大学。这个比例常年如此,几乎形成了垄断。为什么?因为评委中很多就是CBC的资深编辑和制片人,他们自己就是卡尔顿毕业的,他们深知这个项目培养出的学生有多优秀。
除了CBC,各大媒体也愿意为卡尔顿的学生提供专属的实习机会。因为用人单位知道,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不需要过多的培训,来了就能干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都有保障。这种信任,是卡尔顿新闻系几代人用实力和口碑积累下来的无形资产。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个网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归属感和支持。在卡尔顿,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亚裔记者校友。他们会回到学校分享经验,告诉你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如何在以白人为主的编辑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传承和榜样的力量,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想拿到入场券?这份申请指南请收好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心动了。那到底怎么才能进入这个“神仙项目”呢?这里的申请,可不只是看成绩那么简单。
对于本科申请者(Bachelor of Journalism): 除了需要一个相当高的在校成绩(安省高中体系要求平均分85%-90%以上)和优秀的语言成绩(雅思通常要求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之外,你还需要完成一份写作任务。这个任务通常是给你一些背景材料,让你写一篇新闻评论或者故事。招生官想看的不是你华丽的辞藻,而是你的逻辑思维、批判性眼光和讲故事的能力。他们想知道,你是否具备一个好记者的潜质。
对于硕士申请者(Master of Journalism): 要求则更高。你需要一个优秀的本科学位(不限专业,但GPA通常要求B+以上),更高的语言成绩(雅思总分7.0以上是家常便饭),以及最重要的——一份展示你潜力的作品集(Portfolio)。
请注意,这份作品集千万不要只放你的课程论文!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你的新闻实践能力。哪怕很粗糙,一份你为校报写的报道,一段你用手机拍摄剪辑的社区人物小短片,一个你和朋友录制的播客片段,都比一篇完美的学术论文要加分得多。它证明了你对新闻行业有真正的热情和行动力。此外,一份逻辑清晰、充满激情的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Intent)也至关重要,你需要清晰地告诉他们: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记者?你对什么领域充满好奇?你希望在卡尔顿学到什么?
好了,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卡尔顿新闻系像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没错,它的门槛确实很高,要求也很严苛。但它为你提供的,也确实是通往加拿大传媒圈最坚实的一级台阶。
对于我们这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来说,想在加拿大的新闻行业立足,本身就是一场“hard mode”的游戏。你需要付出比本地人多几倍的努力去磨练语言、理解文化、建立人脉。而卡尔顿这样的地方,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把这条最难走的路,系统性地铺在了你面前。它用最严苛的训练,逼着你快速成长,用它几十年来积累的声誉和网络,为你背书。
这张入场券很珍贵,但推开门之后的路,还得靠你自己一步步走。如果你真的热爱记录和讲述,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准备好了迎接挑战,那么,勇敢地去敲响卡尔顿的大门吧。也许下一个出现在CBC晚间新闻里的面孔,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