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C公认的王牌专业,毕业有多香?

puppy

还在为UBC选专业头秃吗?想知道哪些专业才是真正的“毕业即巅峰”?咱们来深扒一下UBC公认的几大王牌,比如卷上天的CS,还有精英遍地的Sauder商学院。这篇文章不跟你扯虚的,直接告诉你这些专业的课程有多硬核,Co-op实习有多香,以及学长学姐们毕业后都去了哪些神仙公司、起薪有多惊人。想知道这些专业的申请门槛、学习体验和真实就业情况吗?这篇超全盘点绝对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你的方向,让未来四年不走弯路!

UBC 王牌专业速览所属学院申请/进入难度“毕业有多香”指数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CS) Faculty of Science 理学院 ★★★★★ (卷上天) ★★★★★ (温哥华“硅谷”敲门砖)
商科 Commerce (BCom)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 尚德商学院 ★★★★★ (精英筛选机) ★★★★★ (投行咨询入场券)
工程物理 Engineering Physics (EngPhys)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应用科学学院 ★★★★★+ (学神专属) ★★★★★ (创业公司CEO/顶尖科研预备役)
经济学 Economics (BIE/BA) Vancouver School of Economics 温哥华经济学院 ★★★★☆ (学霸聚集地) ★★★★☆ (数据分析、金融行业的理论大师)

哈喽,各位lxs.net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UBC一线吃瓜和分享干货的小编。

还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在IKB图书馆地下一层,凌晨一点,我和我的室友一人一杯Tim Hortons,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他一脸愁容地跟我说:“哥们儿,我感觉我选错专业了。我报的专业听着高大上,但课无聊到我想睡,作业难到我想哭,关键是我完全不知道以后能干嘛。”

看着他迷茫的眼神,我突然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些跨越半个地球来求学的留学生来说,选专业这件事,可能比申请大学本身还要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你未来四年要和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同学打交道,更在很大程度上,为你毕业后的人生铺设了第一条轨道。

“毕业即巅峰”或许有点夸张,但选对了专业,绝对能让你在求职路上手握王炸,开局就甩开别人一大截。今天,咱们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介绍,来点实在的。深扒一下UBC公认的几大王牌专业,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硬核,毕业到底有多香!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温哥华“硅谷”的入场券

如果说UBC有一个专业能让全校同学都肃然起敬,那必须是CS。温哥华现在有个外号,叫“北方硅谷”(Silicon Valley North),亚马逊、微软、SAP、EA这些科技巨头都在这里疯狂扩张,本地独角兽公司也层出不穷。这种大环境下,UBC CS毕业生的身份,几乎就等同于一张通往高薪职位的优先登机牌。

想进这个专业?那可得掉层皮。首先,你得先进UBC的理学院(Faculty of Science)。高中申请时,你的均分最好在95%以上,这还只是个起点。进来了也别高兴太早,因为真正的战斗在大一结束时才开始。所有想学CS的学生,都要用大一的成绩去竞争为数不多的专业名额。那场面,简直是神仙打架。每年CS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在涨,据说近几年稳定在85%甚至更高,这意味着你大一的每一门课都不能掉以轻心。

课程有多硬核?这么说吧,UBC CS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让你“脱胎换骨”。CPSC 210(软件构建)会让你第一次体会到写上千行代码的“快感”与“痛苦”;CPSC 221(算法与数据结构)是所有面试的基石,也是无数个“刷题之夜”的开始;到了CPSC 310(软件工程),你会和几个同学组队,从零开始做一个完整的项目,体验一把真实世界里程序员的协作、争吵和最后发布产品时的成就感。这些课程作业量巨大,难度超高,熬夜写代码、debug到天亮是家常便饭。但只要你挺过来,就会发现自己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当然,最香的部分还是Co-op(带薪实习)。UBC的Co-op项目是北美顶尖的,而CS又是其中的王牌。根据UBC官方数据,CS专业Co-op学生的平均时薪可以达到25-30加币,换算成月薪就是4000-5000加币(约合人民币2-2.5万)。这还只是平均水平!我身边一位学长,大三去了美国加州的NVIDIA实习,月薪直接破了8000美金。还有一位学姐,连续三个Co-op学期都在亚马逊温哥华办公室度过,毕业前就直接拿到了全职Return Offer。

毕业后的前景就更不用说了。根据Payscale等薪酬网站的数据,UBC CS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轻松达到7-9万加币。如果你能进到美国的大厂(FAANG),那起薪更是直接冲着15万美金以上去了。我认识的一个去年毕业的CS大神,同时拿到了Google和一家明星创业公司的Offer,纠结了好久最后选了创业公司,因为对方给了他更多的期权。这种“甜蜜的烦恼”,就是UBC CS毕业生最真实的写照。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热爱编程,逻辑思维强,且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觉悟,UBC CS绝对是你最好的投资,回报率惊人。

尚德商学院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 精英社交圈和职业快车道

每次路过Sauder那栋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大楼,总能看到一群群西装革履、步履匆匆的学生。他们讨论着最新的股票走势,或者下一个Case Competition的策略。没错,这里就是UBC的精英工厂——Sauder商学院。

Sauder的BCom(Bachelor of Commerce)项目,在全加拿大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在麦考林杂志(Maclean's)的加拿大商学院排名中,Sauder常年稳居前三。想成为这里的一员,难度堪比CS。高中均分要求在92%-95%这个区间,但成绩只是敲门砖。Sauder更看重你的“软实力”,申请时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个人陈述(Personal Profile),还要录制一段视频面试,全方位考察你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商业思维。可以说,能进Sauder的,都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这里的学习体验,一个字:卷。从大一开始,各种Networking Event(社交活动)、Career Workshop(求职讲座)、Case Competition(案例分析大赛)就铺天盖地而来。教授们不仅学术背景牛,很多人本身就是业界大佬,上课时经常分享一手的商业案例。课程压力极大,尤其是像Finance(金融)和Accounting(会计)这样的热门方向。

我有个在Sauder读金融的朋友,他给我形容他的大学生活:周一到周四,上课、赶due、泡图书馆;周五,穿上西装去参加银行举办的Info Session,和招聘经理“谈笑风生”;周末,要么是在准备案例比赛,要么是在修改简历和求职信。他开玩笑说:“在Sauder,你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假装学习,或者是在去networking的路上。”

Sauder最引以为傲的,是它强大的校友网络和专属的职业发展中心——Hari B. Varshney Business Career Centre (BCC)。BCC会手把手教你写简历、模拟面试,还会邀请各大名企来学校开专门的招聘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 Deloitte, EY, KPMG)、加拿大五大行(RBC, TD, BMO, CIBC, Scotiabank)、咨询三巨头(McKinsey, BCG, Bain)都是Sauder的常客。根据Sauder官方发布的2022/23届BCom就业报告,毕业生毕业后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94%,平均年薪(含奖金)为66,483加币。其中,进入金融和会计行业的毕业生,起薪往往更高。

特别是那些挤进了Portfolio Management Foundation (PMF)项目的金融“大神”。这是Sauder一个极其精英的项目,每年只招个位数学生,让他们直接管理一笔数百万加币的真实基金。这个项目的毕业生,几乎是人手一份华尔街或多伦多Bay Street顶级投行的Offer,年薪加奖金20万加币起步都是常规操作。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目标明确,善于交际,抗压能力强,渴望进入金融、咨询、会计等精英行业,Sauder会为你提供最顶级的平台和资源,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其他隐藏的“神级”专业

除了CS和商科这两大巨头,UBC其实还藏着一些低调但实力爆表的“神级”专业。

工程物理 (Engineering Physics)

这个专业在UBC学生口中简直是“传说”。它被公认为是UBC最难、最“虐”的专业,没有之一。它的课程涵盖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workload大到令人发指。据说EngPhys的学生没有周末,只有due day和另一个due day。申请难度也是天花板级别,需要极高的分数和出色的面试表现。

但“最虐”的培养,换来的是“最强”的出路。EngPhys的毕业生,思维之严谨、基础之扎实,让他们在任何科技领域都游刃有余。他们的Co-op实习列表,简直闪瞎眼:Tesla, SpaceX, Apple, Google Brain, 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是去了顶尖科技公司做核心研发,就是自己创立了科技公司。比如,通用人工智能公司General Fusion的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就是UBC EngPhys的校友。想走技术大神路线,这里是最好的试炼场。

温哥华经济学院 (Vancouver School of Economics)

很多人会把VSE和Sauder搞混,但其实两者定位完全不同。Sauder偏向于应用的商业技能,而VSE则更侧重于严谨的经济学理论和数理分析。这里的课程非常“硬核”,充满了高级微积分、线性代数和统计学模型,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极高。

VSE的毕业生,尤其是其王牌项目BIE(Bachelo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是香饽饽。他们扎实的量化分析能力,使他们在数据科学、金融分析、咨询和政府政策研究等领域极具竞争力。很多毕业生会进入银行做量化分析师(Quant),或者去咨询公司做数据建模。而且,VSE是通往世界顶尖经济学博士项目的黄金跳板,每年都有毕业生被哈佛、MIT、斯坦福等名校录取。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热血沸腾,或者……更加焦虑了?

别急。分享这些“王牌专业”的信息,不是为了制造焦虑,也不是想说只有读这些专业才有前途。

UBC是一所很大、很多元的大学,它有世界顶级的心理学系,有北美领先的林学院,还有培养了无数艺术家的创意写作系。每一个专业,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闪光点。

“王牌专业”之所以“香”,是因为它们恰好踩中了时代的需求,提供了高回报的职业路径。但这条路,也铺满了荆棘,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问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真的喜欢它吗?是那种愿意为了搞懂一个算法熬到半夜,或者为了一个商业模型和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的喜欢吗?

第二,我擅长它吗?我的数学和逻辑能力,足以支撑我读完CS的硬核课程吗?我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让我在商学院的社交场上如鱼得水吗?

第三,我想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是每天在代码和模型中寻找确定性,还是在与人打交道和处理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

UBC的路有很多条,找到那条让你跑起来带风的,比挤进那条最拥挤的赛道,重要得多。毕竟,大学四年,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把它花在真正热爱的事情上,才算不负韶华,不是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742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