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新加坡初中,这些“大实话”你得先知道 | |
|---|---|
| AEIS考试的真相 | 通过率常年低于20%。它考的不是你的学科知识有多牛,而是你用英语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国内数学尖子生,可能被一道英文应用题难倒。 |
| 年龄是道硬门槛 | 新加坡教育部对每个年级的申请年龄有严格限制,超龄一天都不行。比如申请中一,年龄必须在12到14+岁之间。规划前一定先核对官网的年龄计算表。 |
| 择校的“幻觉” | 通过了AEIS,不是让你去名校“自助餐”随便挑。是教育部(MOE)根据你的成绩和学校剩余学额,给你“分配”学校。你没有选择权,分到哪里去哪里。 |
| Plan B的重要性 | 只押宝AEIS,风险极高。一定要同时了解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作为备选方案。别等到AEIS结果出来,才发现孩子没学上了,那就太被动了。 |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了朋友Anna的一连串“轰炸”。她女儿在国内读五年级,成绩拔尖,一家人正琢磨着让她来新加坡读初中。结果Anna一头扎进各种信息里,彻底懵了。“AEIS到底是个啥?为什么有人说考了也白考?政府学校、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哪个才是正道?我看到那些申请材料清单,头都大了两个!”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初来乍到、手足无措的自己。Anna的焦虑,相信是每一个想带娃闯荡新加坡教育圈的父母都会经历的。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广告满天飞,真正设身处地帮你梳理清楚的却没几个。所以,今天这篇,我就当你的“陪聊”,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把新加坡初中申请这事儿给你掰扯明白,让你看完心里有底,脚下有路。
一票难求的“入场券”:AEIS/S-AEIS到底是个啥?
想让孩子进入新加坡的政府公立初中,有且只有一条路(对于大多数没有新加坡身份的国际生来说),那就是通过AEIS考试。全称是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国际学生入学考试。每年9月考一次,如果没考过,来年2月还有一次补考机会,叫S-AEIS。
听起来就是个入学考试?那你可就想简单了。AEIS的“江湖地位”,堪比古代的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它的通过率有多低?官方从不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各大教育机构多年的经验和数据分析,通过率普遍认为在10%-20%之间。是的,你没看错,十个孩子里,能顺利上岸的可能只有一两个。
我认识一个上海妈妈,她儿子在国内奥数拿奖拿到手软,本以为AEIS的数学部分是“送分题”。结果第一次考试就栽了跟头。她后来拿着真题跟我复盘,才发现问题出在哪。AEIS的数学题,题目是用英文写的,而且经常是十几行字的应用题,里面夹杂着各种生活场景和逻辑关系。孩子不是不会算,而是被大段的英文描述绕晕了,没读懂题意。
你看,AEIS考的根本不是你家娃在国内学的那套知识。它考的是孩子在全英文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是基础,是工具,而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如果孩子还停留在背单词、刷语法的阶段,那应付AEIS会非常吃力。
还有一个硬性指标——年龄。新加坡教育部MOE对每个年级的入学年龄卡得死死的。比如2025年1月入学的中一(Secondary 1),要求孩子出生在2011年1月2日到2013年1月1日之间。差一天都不行!很多家长规划晚了,孩子年龄超了,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最让人追悔莫及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三条升学路径大PK
既然AEIS这么难,是不是就没别的路了?当然不是。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很多元,除了政府学校,还有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这三条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你家娃,以及你家钱包。
路径一:政府学校(高性价比,融入本土)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通过AEIS考试进入的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学费亲民。根据2024年MOE公布的最新数据,非东盟国际生读政府中学的学费是每月1910新币,一年下来大概2.3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2万)。这跟动辄三四十万人民币的国际学校比起来,性价比超高。
在这里,孩子能完全沉浸在新加坡本地的教育环境中,同学大多是本地人,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华语和英语都能得到锻炼。未来如果想申请新加坡的大学,或者拿永居(PR),读政府学校的背景会更有优势。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是入学门槛奇高,AEIS就是那道天堑。其次,就算你家娃是学霸,考过了AEIS,也别想着能随便挑名校。MOE会根据你的考试成绩和全岛学校的剩余学额进行统一分配。这意味着你无法选择学校,也无法选择地点,有可能被分到离家很远的一所邻里中学。那些顶级名校,比如莱佛士书院(Raffles Institution)、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ion),基本不会有空余学额留给AEIS的学生。
真实案例: 朋友家的孩子小杰,在国内成绩中上,为了考AEIS,在新加坡的预科学校读了一年,每天补习到深夜,总算在第二次S-AEIS考试中“上岸”,被分配到一所中规中矩的邻里中学。虽然不是名校,但小杰在那里适应得很好,交了很多本地朋友,英语口语突飞猛进。他妈妈觉得,虽然过程辛苦,但能融入本地体系,这钱和时间花得值。
路径二:国际学校(课程多元,快乐学习)
如果家庭预算充足,不想让孩子在AEIS这条路上死磕,国际学校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新加坡有几十所顶尖的国际学校,比如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UWCSEA)、新加坡美国学校(SAS)、德威士学院(Dulwich College)等。
它们的优势在于:自主招生,不看AEIS成绩。学校会有自己的入学考试(通常是英文、数学和面试),难度相对AEIS要友好一些。课程体系也更国际化,主流是IB(国际文凭)课程,也有提供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或A-Level(英国高中课程)的。硬件设施堪称顶级,游泳池、剧院、攀岩墙都是标配,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
当然,最大的“缺点”就是贵。学费普遍在每年4万到5.5万新币(约合人民币22万到30万),这还不包括校车、校服、课外活动等杂七杂八的费用。而且,因为生源来自世界各地,孩子接触的主要是“国际圈子”,和本地社会的融合度相对较低。
真实案例: 另一个朋友,一开始也铁了心要让女儿考政府学校,结果孩子压力巨大,两次AEIS都没过,变得很沮丧。后来他们果断转向,申请了加拿大国际学校(CIS)。女儿入学后,整个人都开朗了,学校有很多项目制的学习和社团活动,她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戏剧表演。虽然花费不菲,但朋友觉得,看到孩子重拾自信和快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路径三:私立学校(过渡跳板,曲线救国)
还有一类是私立学校,比如三育中小学(San Yu Adventist School),它是新加坡唯一一所同时提供中小学政府课程的私立学校。很多把政府学校作为终极目标,但暂时没考过AEIS的孩子,会选择先进入三育这样的学校过渡。
这里的课程基本与政府学校同步,可以帮助孩子适应教学模式和语言环境,同时继续准备AEIS考试。学费介于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之间,一年大约1.8万新币左右。入学门槛也相对较低,通过学校自己的测试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私立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和师资水平,跟顶尖的政府学校或国际学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把它当做一个备考AEIS的强化基地和适应环境的跳板,是比较现实的定位。
手把手教你规划:申请时间线和避坑指南
搞清楚了路径,接下来就是实操了。一个清晰的时间线规划,能让你事半功倍,避免手忙脚乱。
1. 提前1.5年 - 语言准备阶段:
别犹豫,这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决定要走AEIS路线,就要把英语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是简单地上个外教课,而是要进行系统性的学术英语训练。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练习用英文写作文,熟悉英文数学题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决定了你后面备考的上限。
2. 提前1年 - 备考冲刺与学校考察:
可以开始接触AEIS的真题和模拟题了,让孩子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如果觉得自学吃力,可以考虑报一个靠谱的AEIS预备班。同时,这个阶段也要开始研究Plan B了。多看看国际学校的网站,了解它们的课程特色、招生要求和开放日时间,甚至可以预约一次校园参观。
3. 考前6个月 - 报名与材料准备:
AEIS的报名通常在每年的7月份开始,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所以一定要盯紧MOE官网的通知。S-AEIS的报名则是在次年的1月份。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孩子的护照、出生公证、父母的护照和身份证、孩子的证件照等等。建议提前把这些文件的扫描版都准备好,免得到时候临时抱佛脚。
4. 考前3个月 - 模拟考与心态调整:
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帮孩子适应考试的强度和时间压力。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AEIS的压力很大,多跟孩子沟通,鼓励他,让他明白这只是一次机会,不是人生的全部。
5. 考后 - 等待结果与启动Plan B:
AEIS考试在9月,出结果通常在12月。S-AEIS是2月考,4月出结果。在等待的这几个月里,千万别闲着。如果感觉考得不理想,或者想多一份保障,就应该立刻启动国际学校的申请流程。很多国际学校都是滚动招生,学位也是先到先得。
过来人踩过的那些“坑”,你可千万别掉进去:
- 坑一:只抓数学,忽视英语。 再次强调,AEIS是英语能力的测试,数学只是载体。英语不过关,数学再好也白搭。 - 坑二:以为通过=自由选择。 别再幻想考过了就能进莱佛士了。做好被分配到任何一所学校的心理准备,平常心看待结果。 - 坑三:掐点准备,时间仓促。 语言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把战线拉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提升。 - 坑四:一条路走到黑,没有后备方案。 这是最大的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同时了解和准备国际学校的申请,会让你的心态从容很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选择最适合你孩子的路。
别光盯着那些闪闪发光的学校排名,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你家娃的性格。他是那种抗压性强、越挫越勇的“学霸”型,还是需要鼓励、在多元环境中才能绽放的“艺术家”型?
这条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跟孩子聊聊,听听他的想法,让他也参与到这个关乎他未来的决定中来。申请的过程或许会很折腾,但只要方向对了,规划好了,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你和娃最终都能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
加油吧,未来的新加坡留学生爸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