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 |
|---|
| 嘿,小伙伴!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干货满满的“德国求职作弊码”。别只收藏,一定得看完。它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对德国留学的规划,帮你少走N条弯路,直接拿到通往德企大厂的VIP门票! |
深夜十二点,Leo还趴在宿舍的书桌前,屏幕上领英的页面散发着幽幽的蓝光。他刚来德国半年,读的是一所还不错的公立大学,但此刻他心里却有点慌。
页面上是保时捷、宝马、博世的招聘信息,每一个公司名字都闪闪发光,是他从小的梦想。可他点开要求一看,心就凉了半截。“流利的德语(C1及以上)”“丰富的相关实习经验”“强大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他摸了摸自己才考过的B1证书,简历上除了国内一段无关痛痒的实习,几乎一片空白。人脉?来德国半年,认识的除了同班同学,就是超市收银员了。他叹了口气,关掉电脑,躺在床上。难道,进德企大厂的梦想,真的只是个梦吗?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和Leo有过一样的感受?梦想着在德国这个工业强国大展拳脚,却被语言、经验、人脉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别急,今天小编就来给你扒一所德国超宝藏的商学院,它就像是为我们这种“没背景、语言还差点”的留学生量身打造的“德企直通车”。
好了,不卖关子了,它就是——WHU,奥托贝森管理学院(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
“WHU?没怎么听过啊,是不是野鸡大学?”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WHU不是那种动辄几万人的综合性公立大学,而是一所小而精的私立精英商学院。在德国和欧洲的商界,它的名字简直如雷贯耳。把它比作国内的学校,它可能不像清华北大那样家喻户晓,但它在商科领域的地位和资源,绝对是顶尖级别的。很多德国大公司的HR,看到简历上写着WHU,眼睛都会亮一下。
第一招:无敌的企业关系网,HR直接来你教室“抢人”
我们留学生找工作最难的是什么?是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连个面试机会都拿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一个被企业“看到”的平台。
WHU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让企业追着你跑的平台。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你看看它的企业合作伙伴名单就懂了。
这份名单长得看不到头:麦肯锡、波士顿咨询(BCG)、贝恩这三大咨询巨头是它的“铁杆粉丝”;高盛、摩根大通这些投行是这里的常客;还有宝马、博世、汉高、拜耳、西门子、阿迪达斯、保时捷咨询……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德国顶尖公司,都是WHU的座上宾。
这些合作可不是挂个名那么简单。学校每年会举办超过50场专门的公司宣讲会和工作坊。什么概念?就是说,你上课的地方,可能隔壁教室就是宝马的HR正在做招聘宣讲。你不用满世界去投简历,企业会主动把最新的职位和实习机会送到你面前。
我认识一个在WHU读管理学硕士(Master in Management)的学姐Anna,她给我讲过一个真实场景。去年秋天,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Career Day”(职业日)。那场面,简直是德国商界精英的“团建活动”。几百家顶级公司的展台把整个校园都占满了,来的都是部门主管和HRD级别的人物。Anna那天就和三家公司的面试官聊了天,其中一家是全球知名的快消品公司汉高(Henkel)。面试官对她简历里一个课程项目很感兴趣,当场就邀请她参加第二天的正式面试。两周后,Anna就拿到了汉高的管培生offer。
看到了吗?这就是平台的价值。你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学校都在为你背书,把最好的资源送到你手边。根据WHU官方发布的《2023年管理学硕士就业报告》,97%的毕业生在毕业三个月内就找到了工作。其中,49%的人进入了咨询行业,18%进入了金融服务业,还有12%进入了科技行业。平均起薪更是高达73,397欧元(约合人民币57万)。这个数据,足以秒杀德国9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了。
第二招:强制实习,逼你成为“经验咖”
德国企业非常看重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是“Praktikum”(实习)。很多公立大学的课程偏理论,学生需要自己挤出假期时间去找实习,找不找得到、实习质量高不高,全看个人造化。
但WHU的培养模式完全是“结果导向”,它的目标就是让你毕业即就业。因此,实习被设计成了课程的强制性组成部分。
比如,它的本科项目就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至少两个实习,其中一个还必须在海外完成。这意味着,当你毕业时,你的简历上已经有了至少半年的、闪闪发光的工作经历。这在求职市场上是巨大的优势。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也不是摆设,而是你找实习的“神队友”。他们有一个内部的招聘平台,每年发布超过1500个顶级公司的实习和全职岗位。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会有专门的职业导师,帮你从头到尾修改简历和求职信(Anschreiben),甚至进行一对一的模拟面试。
我的朋友David,德语一般,刚去WHU的时候很没自信。他的职业导师带着他,把他的简历改了不下十遍,从措辞到格式,细致到标点符号。然后又针对他想去的汽车行业,进行了三次模拟面试,一次比一次犀利。最后,David成功拿到了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总部的战略部实习offer。他说:“如果没有学校就业中心的魔鬼训练,我可能连第一轮面试都过不了。”
这种“保姆式”的就业辅导,加上强制性的实习要求,等于是在逼着你,把你从一个理论派的学生,打磨成一个企业抢着要的“经验咖”。
第三招:强大的校友网,你的德国“关系网”
在中国,我们讲“关系”;在德国,人脉(Netzwerk)同样重要。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这可能是最难建立的东西。
WHU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它那个团结到可怕的校友网络——In Praxi。这个校友会有超过5400名成员,遍布全球超过85个国家。因为学校规模小,每届学生也就几百人,大家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有种“战友”般的情谊,这就是传说中的“WHU Spirit”。
这种精神会一直延续到毕业后。校友们非常乐于帮助学弟学妹。这是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你想去西门子工作。你可以在校友会的内部系统里,轻松找到几十个在西门子工作的校友,从普通员工到部门总监。你可以非常有礼貌地发一封邮件,介绍自己是WHU的在读生,想咨询一些关于西门子求职的问题。我敢保证,至少80%的校友会热情地回复你,给你建议,甚至帮你内部推荐(Referral)。
这种内部推荐的价值,远远大于你在招聘网站上投一百份简历。它意味着你的简历可以绕过HR的机器筛选,直接被送到招聘经理的桌面上。
一个真实的案例:WHU的一位毕业生想跳槽去柏林一家很火的金融科技公司。他在LinkedIn上怎么也联系不到HR,就在校友群里问了一句。结果,该公司的一位创始人就是WHU的校友,他直接回复说:“把你的简历发给我。”第二天,这位毕业生就接到了面试电话。
这就是精英小圈子的力量。你进入了WHU,就等于拿到了一张进入这个圈子的门票。这张门票,能帮你解决在德国求职中最棘手的人脉问题。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学费和语言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有两个疑问:这么好的学校,学费是不是天价?对德语的要求是不是很高?
先说学费。作为一所私立大学,WHU的学费确实不便宜。以管理学硕士为例,整个项目下来大概需要4万欧元左右。这笔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是,我们得算一笔“投资回报账”。前面提到了,WHU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超过7万欧元。这意味着,你工作第一年的薪水,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你全部的学费。而且,这还只是起薪。从长远来看,这份投资的回报率是极高的。把它看作是购买了一个“职业生涯加速包”,是不是就觉得划算多了?
学校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学费支付方案和丰富的奖学金,特别是针对优秀的国际学生。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学费问题就直接放弃,一定要去官网仔细研究各种可能性。
再说语言。这也是WHU对国际学生超级友好的地方。它的所有硕士项目和MBA项目,都是纯英文授课。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德语还是初级水平,也完全不影响你上课和拿学位。申请的时候,你需要提供的是雅思或托福成绩,而不是德福或DSH成绩。
当然,在德国生活和工作,德语好绝对是加分项。学校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所有国际学生提供免费的德语课程,从A1到C1,帮你快速融入德国。很多学生都是一边用英语上着专业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把德语水平提上来。毕业的时候,既有顶尖商学院的文凭,又有一口流利的德语,这样的你,在就业市场上还有什么好怕的?
不只是WHU,这类学校都是“宝藏”
当然,德国的宝藏商学院不止WHU一所。如果你想走这条“捷径”,还有几所学校也值得你重点关注:
曼海姆商学院(Mannheim Business School):它隶属于公立的曼海姆大学,但其商学院的地位和资源堪比私立。常年霸占德国商学院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被誉为“德国的哈佛”,企业认可度极高。
HHL莱比锡管理研究生院(HHL Leipzig):德国第一所商学院,历史悠久。如今以其强大的创业教育而闻名,如果你想在德国创业或者加入飞速发展的创业公司,HHL是绝佳的选择。
EBS商学院(EBS Universität für Wirtschaft und Recht):同样是一所老牌的私立商学院,校友网络非常强大,在金融和法律领域有很深的根基。
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精英化、课程极度实用、与企业联系紧密、校友网络强大。它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学者,而是培养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未来领导者。
文章写到最后,我想对屏幕前的你说几句。
还记得开头的Leo吗?那个在深夜里为前途迷茫的男孩。别让他成为你的写照。在德国找工作,从来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与其在巨大的公立大学里,像一滴水汇入大海,等待着被某个 случайный的HR捞起来,不如换个思路,为自己选择一个“火箭发射台”。
现在就去打开这些学校的官网,去看看它们的就业报告,去领英上找一找在读的学生或者刚毕业的校友,鼓起勇气,给他们发条信息,问问最真实的情况。别再只是把保时捷、西门子的Logo当作手机壁纸了。去找到那条能让你真正走进它们大门的,最快、最稳的捷径。
你的德国职场故事,从今天这个小小的行动,就可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