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生的天花板!英国顶尖神校盘点

puppy

嘿,学动画的宝子们!是不是也梦想着自己的作品能拿大奖,和业界大佬做校友?别光羡慕啦,英国那几所公认的“神校”,简直就是通往行业天花板的直达电梯!比如大名鼎鼎的皇艺RCA、盛产奥斯卡导演的NFTS,还有UAL……但它们到底神在哪?哪个更偏纯艺实验,哪个更重电影叙事?各自的申请“潜规则”又是什么?这篇文章就带你把这些顶尖院校的风格和偏好扒个底朝天,帮你找到最match你的那一个,别再对着排名榜一脸懵啦!

小编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量巨大,从院校风格、课程特色到申请偏好,全是掏心窝子的干货。建议宝子们先收藏,再泡杯咖啡慢慢看。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所梦校,比什么都重要!

“滴”,手机屏幕亮了,是动画专业学姐发来的链接——今年安纳西动画节的学生作品单元入围名单。

我点开,一个叫《A Prayer》的短片封面吸引了我。画风诡谲又温柔,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诗意。我下意识地看了眼制作名单,导演名字后面跟着一串熟悉的缩写:NFTS。又是它,英国国家电影电视学院。

那一刻,我正为了作品集里那个怎么都调不流畅的走路循环而抓狂。电脑屏幕上是我的小人僵硬的四肢,屏幕外是我同样僵硬的表情。看着人家入围国际A类动画节的作品,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半成品”,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涌了上来。那种感觉,相信每个动画生都懂:我们明明在同一条赛道上,为什么别人的终点线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

那些挂着RCA、NFTS、UAL头衔的校友,仿佛自带光环。他们不仅能做出我们梦寐以求的作品,还能和那些只在教科书和片尾字幕里出现的大佬谈笑风生。羡慕吗?当然!但光羡慕没用。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这些“神校”到底神在哪?它们的大门,究竟为怎样的学生敞开?

今天,我就带你潜入英国动画教育的“核心区”,把这几所天花板级别的院校扒个底朝天。咱们不谈虚的,只聊风格、聊偏好、聊它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你。别再对着QS排名一脸懵了,找到最match你的那一所,才是制胜的关键!

皇家艺术学院 (RCA) – 动画是媒介,思想是核心

一提到RCA,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词就是“纯艺”、“实验”、“看不懂”。没错,这很RCA。这里的动画(MA Animation)专业,更像是一个开在艺术学院里的哲学思辨场。他们不把你当成一个“动画师”来培养,而是把你当成一个“用动画作为媒介的艺术家”。

RCA的动画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实验动画(Experimental Animation)、纪实动画(Documentary Animation)和叙事动画(Narrative Animation)。这个划分本身就暴露了它的野心:它关心的不只是“怎么动”,更是“为什么动”和“动了之后能表达什么”。

它的“神”在哪?

神在它极致的思辨性和创作自由。RCA的导师不会手把手教你软件,他们默认你已经具备了基础技术。他们更像是一个个引导者,在每周的Critique(作品评估会)上,不断追问你:“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这个镜头背后的隐喻是什么?”“你的作品和当下的社会议题有什么关联?”

在这里,动画可以是一场材料实验,比如奥斯卡获奖导演Suzie Templeton(RCA校友)在她的毕设、也是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彼得与狼》中,用定格偶动画创造了令人窒息的真实感和紧张感,每一个角色的毛发和眼神都充满了戏剧张力。动画也可以是一次社会调查,近几年的学生作品越来越多地关注身份认同、环境问题、心理健康等议题。比如2022年获得BAFTA学生电影奖提名的作品《Curiosa》,就是用一种超现实的视觉语言,探讨了女性身体和欲望的主题。

这里的资源是顶级的。除了专业的定格动画工作室、绿幕棚、Cintiq Lab,RCA最宝贵的资源是它的人。你的同学可能来自建筑、雕塑、哲学专业,跨学科的碰撞每天都在发生。学校还会请到像《瑞克和莫蒂》的动画总监、Aardman的资深模型师等业界大佬来做讲座,让你随时能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思考。

申请“潜规则”是什么?

RCA想看的是你的“脑子”,而不是你的“手”。作品集里光有一两个技术完美的短片是不够的。

一本厚厚的、能展示你思考轨迹的Sketchbook(速写本/创作手稿)比什么都重要。里面可以有你的灵感来源、概念草图、材料实验记录、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评论。你要证明,你的每一个创作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凭空想象。

作品集要展示你的独特性和研究潜力。放一个你独立完成的、最有个人风格的短片。哪怕技术有些粗糙,但只要观点独特、媒介新颖,就比一个平庸的商业模仿作品强得多。在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里,清晰地阐述你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告诉他们,你来RCA不是为了学技术,而是为了探索动画作为艺术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不甘于只做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渴望用动画来表达自我、挑战边界,那RCA就是你的天堂。

国家电影电视学院 (NFTS) – 动画是电影,合作是灵魂

如果说RCA是艺术家的殿堂,那NFTS就是电影人的“西点军校”。这所学校的名字里没有“艺术”,只有“电影”和“电视”,定位极其明确。它的目标只有一个:培养能直接进入顶级电影工业体系的专业人才。

NFTS的动画专业是MA Directing Animation(动画导演)。注意这个名字,是“导演”,不是泛泛的“动画”。这意味着,从入学第一天起,你就要学习像一个导演一样思考: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如何管理团队,如何控制预算和周期。

它的“神”在哪?

神在它无与伦比的“团队作战”模式。在NFTS,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你构思一个动画项目时,你的合作者是来自MA Screenwriting(编剧专业)的同学;为你谱曲的是MA Composing for Film and Television(影视配乐专业)的同学;帮你把控画面的,是MA Cinematography(电影摄影专业)的同学……几乎电影工业的每一个环节,你都能在学校里找到最专业的“队友”。

这种模式产出的作品,完成度和专业度高得吓人。NFTS的学生作品常年“霸榜”奥斯卡和BAFTA的学生单元。大家熟悉的《超级无敌掌门狗》的创造者尼克·帕克(Nick Park)、《小猪佩奇》的联合创作者马克·贝克(Mark Baker)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近几年,像《The Bigger Picture》和《A Love Story》这样的毕设作品,不仅技术精湛,情感表达和叙事节奏更是堪比院线级的成熟短片。

NFTS的行业资源是现象级的。学校本身就像一个小型的好莱坞制片厂,拥有电影级别的摄影棚、录音棚和后期制作设施。据说,NFTS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Aardman、皮克斯、迪士尼等顶级公司预定。每年毕业展映,来的都是行业里最有话语权的制片人和导演,他们不是来看热闹的,是来“抢人”的。

申请“潜规则”是什么?

NFTS寻找的是天生的“Storyteller”(故事讲述者)。

你的作品集必须包含至少一个完整的、叙事清晰的短片。这个短片要证明你具备导演的潜质:懂得如何用镜头语言调动观众情绪,如何塑造令人信服的角色,如何构建一个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技术可以不完美,但故事的内核一定要动人。

NFTS极其看重团队合作能力。在申请材料和面试中,你需要展现出自己是一个乐于沟通、善于协作的人。他们可能会问你:“如果你的编剧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你会怎么处理?”“你如何向你的团队阐述你的导演意图?”你要让他们相信,你是一个能领导团队、也能倾听他人意见的未来导演。

学费是绕不开的话题。NFTS的学费相当昂贵,每年可能高达3万英镑以上。但学校也提供了大量的奖学金,比如专门为国际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在申请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奖学金政策,并证明自己值得这份投资。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心里有一个非拍不可的故事,渴望在最专业的环境里、和最优秀的人一起把它变成电影,并且不畏惧高强度的团队协作,那么砸锅卖铁也要去NFTS。

伦敦艺术大学 (UAL) – 多元化的巨无霸,总有一款适合你

UAL像一个动画界的“综合商场”,体量巨大,风格多元。它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由六所顶尖艺术学院组成的联盟。其中,与动画关系最密切的是伦敦传媒学院(LCC)和中央圣马丁学院(CSM)。这两所学院的动画专业,气质截然不同。

伦敦传媒学院 (LCC) – 设计驱动的实干派

LCC的MA Animation坐落在以设计和传媒见长的学院里,因此它的气质更偏向于应用和商业。这里的动画不仅仅是艺术短片,更是信息传达、品牌塑造、社会沟通的有力工具。

它的“神”在哪?

神在它的“实用主义”和“跨界思维”。LCC的课程设置非常接地气,会涉及到动态图形(Motion Graphics)、信息可视化、交互动画等商业市场需求量大的领域。学生的作品常常与平面设计、广告、数字媒体等领域结合。比如,你可能会做一个解释复杂科学原理的科普动画,或者为一个公益组织设计一个病毒式传播的动态海报。

LCC地处伦敦市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意味着你能接触到无数的设计工作室、广告公司和科技企业。学校的行业导师和客座讲师也大多来自这些一线公司。比如,英国著名的动画工作室Blinkink、Nexus Studios的创意总监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LCC的学生毕设展,也总能吸引大量寻求新鲜血液的伦敦创意机构前来观摩。

申请“潜规则”是什么?

LCC喜欢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你的作品集不仅要展示美学和技术,更要体现你的设计思维。对于你提交的每一个项目,最好都能附上简短说明,阐述这个项目的背景(Brief)、你的创作目标以及你最终是如何通过动画手段实现这个目标的。

作品集要体现多样性。除了角色动画,如果你有动态图形、UI/UX动画、信息图表动画等作品,一定要放进去。这会证明你是一个视野开阔、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在个人陈述中,多谈谈你对动画在当代传媒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展现你对行业趋势的洞察。

中央圣马丁学院 (CSM) – 前卫大胆的表演家

CSM,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时尚”、“前卫”和“不拘一格”。这里的MA Character Animation(角色动画硕士)也继承了这种气质。它虽然叫“角色动画”,但绝不是教你做迪士尼式的可爱角色,而是鼓励你探索角色表演的极限和动画叙事的各种可能性。

它的“神”在哪?

神在它对“角色”的深刻挖掘和对“表演”的极致追求。CSM的教学非常注重动画的表演性(Performance)。课程中会有大量的Life Drawing(人体素描)和表演工作坊,导师会引导你观察生活中的人,理解角色的内心动机,并用动画这种独特的语言将其外化。这里的角色,可能是一个挣扎的艺术家,也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情绪符号。

CSM的创作氛围极其自由和大胆。它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挑战传统审美。在这里,你会看到各种天马行空的视觉风格和叙事结构。比如,有学生用羊毛毡定格来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创伤的沉重故事,也有学生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构建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抽象世界。2019年BAFTA最佳英国动画短片《Roughhouse》的导演Jonathan Hodgson就是CSM的课程总监,他的作品就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质感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申请“潜规则”是什么?

CSM要找的是对“人”和“故事”有强烈好奇心和洞察力的学生。你的作品集需要证明你具备塑造角色的能力。这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短片,可以是一系列的角色设计、表情练习、动作测试。你要通过这些片段,让招生官看到你赋予角色生命力的潜力。

同样,一本能反映你观察和思考过程的Sketchbook至关重要。里面可以是你画的地铁乘客速写,可以是你对一部电影中某个角色表演的分析,也可以是你对某个故事创意的延伸。你要证明,你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并能将这种好奇转化为创作动力的观察者。

UAL的两所学院,一个偏设计应用(LCC),一个偏艺术表演(CSM)。前者适合想进入广告、传媒、科技行业的学生,后者则更适合想成为独立动画导演、专注于角色和叙事的创作者。

还有哪些宝藏院校?

除了上面三座大山,英国还有一些实力强劲的宝藏院校,它们在特定领域甚至不输前者。

伯恩茅斯艺术大学 (AUB):如果你是技术流,立志进入VFX(视觉特效)和三维动画行业,AUB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被誉为“英国的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与Framestore、DNEG等全球顶级的特效公司关系紧密。这里的课程设置完全与工业流程对标,毕业生是各大公司疯抢的即战力。据说《阿凡达》、《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大片的制作团队里,都有大量AUB校友的身影。

爱丁堡艺术学院 (ECA):隶属于爱丁堡大学,学术气息浓厚,艺术底蕴深厚。ECA的动画专业在叙事和角色动画方面尤其出色,培养了包括获得过四次BAFTA提名的动画导演Robert Morgan在内的众多人才。依托于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这里的学生有非常好的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著名的“迈凯伦动画奖”更是英国动画界的风向标之一。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眼花缭乱了。

RCA的深邃,NFTS的精良,UAL的多变,AUB的硬核……每一所学校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脾气。

别急着去查排名,也别问我“哪所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最好的方法,是忘掉那些光环,去YouTube和Vimeo上,搜一搜这些学校近两年的学生毕业作品。一部一部地看,用心去感受。

看到哪一部片子时,你会突然心跳加速,会有一种“啊,这就是我想做的东西!”的冲动?又是哪一种风格,让你觉得“天呐,原来动画还可以这样玩!”?

你的心会告诉你答案。

择校,就像是给自己的梦想找一个最合适的容器。有的人的梦想是一首诗,需要RCA那样的空间去酝酿;有的人的梦想是一部大片,需要NFTS那样的团队去实现。你的梦想是什么形状的?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离那扇通往行业天花板的大门,也就不远了。

加油吧,未来的动画大师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