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必读:一句话戳破对专门学校的误解 |
|---|
| 中国的“大专”是学历教育的一环,目标是提升学历层次;日本的“专门学校”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能立刻上岗的专业职人。把专门学校当成日本版大专,就像把寿司师傅说成是做饭团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
“妈,我决定了,去日本读个专门学校,学游戏设计。”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有十秒钟,我都能想象到我妈脸上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灵魂拷问:“专门学校?那不就是个大专吗?咱家辛辛苦苦供你出来留学,不是让你去读个大专的!你是不是考不上好大学才这么选的?以后回国人家认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想不开!”
挂了电话,我看着手里的HAL大阪的宣传册,哭笑不得。这一幕,我相信很多考虑过专门学校的同学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在国内的认知体系里,“大学本科”是金字塔尖,而“大专”似乎总是带着点“退而求其次”的意味。这个思维定式,也被我们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对日本留学的理解上。
来日本之前,我也掉进过这个坑。以为专门学校就是给那些学习成绩一般、进不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准备的“备胎”。直到我真正来到这里,走进那些学校,和里面的学生、老师交流,我才猛然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
日本的专门学校,根本就不是“大专”的同义词。它是一条完全不同,甚至在某些领域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赛道。它不是备胎,而是很多技术型人才的“头等舱”,是通往梦想职业的“新干线”。如果你也曾被“大专”这个标签困扰,或者正站在升学路口迷茫,那么,请花点时间,听我这个过来人好好跟你聊聊,聊聊这个被我们误解太深的“专门学校”。
“大专”?别闹了,人家是正经的“高等教育”
咱们先从最根本的身份问题说起。在国内,大专(专科)虽然也是高等教育,但在学历鄙视链里,它确实处在本科之下。但在日本,这个体系完全不一样。
日本的专门学校,全称是“専修学校専門課程”(Senshu Gakko Senmon Katei),是根据日本《学校教育法》设立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它和大学、短期大学(相当于我们的大专)是平级的,共同构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所以,从法律地位上讲,它就不是大学的“下级单位”。
读完专门学校,你能拿到什么?不是一张简单的结业证,而是国家认证的“称号”。
学习两年以上的课程,毕业后可以获得“専門士”(Senmonshi)称号。这个“専門士”在日本是被法律承认的,地位等同于短期大学毕业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拿着这个资格去“编入”大学,也就是我们说的专升本,可以直接从大学的二年级或三年级读起。日本法务省也明确规定,“専門士”毕业生在申请工作签证时,和大学本科生享有同等待遇。
如果你读的是四年制的专门学校课程,毕业后更能获得“高度専門士”(Kodo Senmonshi)称号。这个就更厉害了,它在日本的法律地位等同于四年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你不仅可以拿着它在日本找工作,甚至可以直接申请日本的大学院(相当于国内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读硕士。
我有个学长,在大阪一所IT专门学校读了四年的高度专门士课程,主攻人工智能方向。毕业时,不仅手握好几家日本头部IT企业的内定,还同时申请到了东京大学大学院的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最后他选择了去读研。你说,这样的“专门学校”,跟我们脑海里那个“大专”是一回事吗?
两年磨一剑,学的全是“明天就能用”的干货
如果说大学教育像是在给你一张广阔的知识地图,告诉你世界有多大,有什么山川河流。那么专门学校就是直接给你一把军用工兵铲,再配一个GPS,教你如何以最高效的方式,在地图上挖出一条通往宝藏的隧道。
它的核心特点就两个字:实用。课程设置完全以就业为导向,砍掉所有和未来工作关系不大的通识理论课,把所有的时间和资源都集中在专业技能的锤炼上。
举个例子,你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你去读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可能第一年要学大学英语、日本近代史、社会学概论这些公共课,然后慢慢接触设计史、色彩理论。而如果你去了日本最顶级的服装设计专门学校——文化服装学院(Bunka Fashion College),那你的日常就是这样的:
从入学第一天起,你的手里就离不开剪刀、缝纫机和设计稿。课程表上排满了立体裁剪、服装打版、面料设计、缝纫工艺这些实践课程。学校的教学楼里,到处都是和业界同步的最新设备。你的作业不是写论文,而是完成一件又一件的成衣作品。每年,学校还会举办盛大的毕业设计展,邀请的全是像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高田贤三(Kenzo Takada)这些校友级别的行业大咖和各大品牌的人事总监。你的毕业作品,就是你最好的简历。
根据文化服装学院公布的数据,其毕业生在时尚行业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被三宅一生、COMME des GARÇONS这样的顶级品牌提前“预定”。这种“所学即所用,毕业即上岗”的模式,是很多大学望尘莫及的。
在动漫、游戏、料理、美容、汽修、IT等所有强调动手能力的领域,专门学校的优势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专门学校的两年,你可能没时间去图书馆读康德,但你一定能熟练操作最新的软件,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做出符合商业标准的作品。这种能力,在求职市场上,是硬通货。
老师不是教授,是“业界大佬”
大学的老师,我们称之为“教授”,他们通常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强项是理论构建和学术探索。而专门学校的老师,更应该被称为“师傅”或“前辈”,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行业一线“空降”过来的现役专家或资深从业者。
这意味着什么?你得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活生生、热乎乎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
在专门学校HAL,教你游戏策划的老师,可能就是前几天刚发布了一款爆款手游的制作人;在辻調理師専門学校(Tsuji Culinary Institute),教你法式甜点的老师,可能就是米其林餐厅的主厨;在東放学園(Toho Gakuen),教你声优技巧的,可能就是你从小看到大的动漫里某个角色的配音演员。
我认识一个在东京读动漫制作的学妹,她的原画指导老师就是一位参与过《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制作的资深原画师。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直接把业界的真实案例和项目要求拿来当教材。比如,他会告诉学生,MAPPA工作室的作画流程是怎样的,一个镜头的时间和成本如何控制,现在行业内最流行的画风和技术是什么。这些宝贵的“内幕消息”,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给予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大佬”老师,就是你通往业界的桥梁。他们的一封推荐信,可能比你厚厚一沓的简历还有分量。他们会把优秀的学生直接推荐给自己的老东家或者合作伙伴。这种师徒相传、内部推荐的模式,在日本这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里,作用巨大。很多专门学校的学生,实习机会和第一份工作,都是通过自己的老师介绍的。
就业率高到离谱?真不是吹的
说到就业,这绝对是专门学校最“王炸”的优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大学本科生找工作都难,一个“专门”毕业生能有多大竞争力?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令和5年度学校基本调查》,2023年3月毕业的专门学校学生,就业率高达96.9%!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相比之下,同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97.3%,两者几乎持平。但考虑到专门学校培养的是特定领域的专才,他们的就业往往更加对口,专业相关度更高。
为什么就业率这么高?
首先,是企业的需求。对于很多技术岗位,企业需要的是能立刻上手干活的人,而不是一张漂亮的大学文凭。一个在专门学校扎扎实实学了两年编程、做了无数项目的毕业生,和一个在大学里学了四年计算机理论、但实际编程经验寥寥的本科生,企业会选谁?答案不言而喻。特别是在IT、动漫、设计、护理等人才缺口巨大的行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简直是“香饽饽”。
其次,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日本的专门学校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本身就是该校的毕业生。学校会定期举办大型的“校内企业说明会”,来的全是对口的公司。像游戏行业的任天堂、卡普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IT行业的软银、乐天,每年都会专门去HAL、日本电子专门学校这样的顶级名校开专场招聘会,抢夺优秀毕业生。
我一个在神户电子专门学校学IT的朋友,毕业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学校的老师会手把手教他怎么写日式简历,如何准备面试,甚至会根据他的技术特长和性格,推荐最适合他的公司。最终,他同时拿到了3家公司的内定,其中一家还是日本知名的网络安全公司。他感叹说:“感觉不是我在找工作,是工作在找我。”
哪些人适合读专门学校?
说了这么多专门学校的好,但它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它和大学,是两条不同的路,选择哪条,取决于你的目标和性格。
如果你是目标极其明确的人,那专门学校就是你的天堂。你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一名西点师、一名声优,你对这个职业爱得深沉,不想浪费任何时间在不相关的事情上。那么,去吧,专门学校会用最高效的方式助你实现梦想。
如果你是动手能力超强,但对纯理论学习感到头疼的人,专门学校也很适合你。在这里,没有人会逼你写几万字的学术论文,你的价值体现在你的作品、你的代码、你手上的技艺里。这里是实践者的乐园。
如果你希望尽快在日本就业、实现经济独立,专门学校也是一条高性价比的捷径。两年的学习时间,相比大学四年,不仅节省了时间和学费,还能让你提早两年进入社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和收入。
当然,如果你对未来的职业方向还很迷茫,希望在大学里多探索一些可能性,或者你立志于从事学术研究,那么,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接受更广博的通识教育,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这两条路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花费和性价比:一笔聪明的投资
聊到留学,钱是绕不开的话题。专门学校的学费并不便宜,根据专业和学校的不同,一年大概在100万到150万日元之间,和日本的私立大学基本持平。但是,我们算一笔总账。
专门学校大多是两年制,总学费大概在200-300万日元。而私立大学是四年制,总学费轻松超过400万日元。从总投入来看,专门学校的成本要低得多。
更重要的是投资回报率(ROI)。专门学校毕业生提早两年进入职场,就开始赚取工资了。我们以IT行业为例,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一个IT技术岗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普遍在年薪300万日元以上。在你大学同学还在读大三、大四的时候,你可能已经赚回了大部分学费,并且开始积累宝贵的2年工作经验。这两年经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薪资增长中,是巨大的优势。
所以,虽然短期看学费不菲,但从长远的人生规划来看,选择一所好的专门学校,学习一门硬核的、市场紧缺的技术,绝对是一笔非常聪明的投资。
写到这里,我想起刚来日本时,语言学校的老师说的一句话:“在日本,学历固然重要,但更受人尊敬的,是‘職人精神’(Shokunin Kishitsu)。”一个能把一碗拉面做到极致的师傅,其社会地位和收入,绝不低于一个普通公司的白领。
所以,下次当有人再用“大专”的眼光来看待你的专门学校选择时,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你选择的不是一条“更低”的路,而是一条“更专注”的路。
别让陈旧的标签,限制了你对未来的想象。在日本,选择专门学校,可能不是因为你“考不上”大学,恰恰是因为你比别人更清楚自己想成为谁,想做什么。这是一种清醒,一种勇气,更是一种酷。愿你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最闪耀的姿态。